暑期随笔—你没听说过的“素颜教学”

紫荫

<p class="ql-block">不好意思,我又走神儿了。</p><p class="ql-block">我为什么老走神?我认为还是因为我与专家的距离太遥远,我在沟渠底,专家在珠穆朗玛顶。</p><p class="ql-block">终于体会到了我那个马上升初四的外甥的学习状态。他不是个太笨的孩子,在老师眼中,上课听话,端正,但就是学不会。现在的我不就是这样吗?眼睛盯着屏幕,努力地听,所谓“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至少是进去过,但是我现在的状态是左耳朵紧闭大门,仿佛每个字都是入侵的外族人,要坚决把它消灭在耳朵外。</p><p class="ql-block">不知道差生听课是不是都有这样的特点,就是感觉老师讲得晦涩难懂且口齿不清。比如这场讲座中,我一直听专家反复说“素颜”“素颜教学”,这是什么新名词?近几年教学改革中的新名词层出不穷,导致我丝毫没有怀疑它的真实性,反而甚是惭愧,感觉自己真是孤陋寡闻,从来没听过这个专业词语。</p><p class="ql-block">我不懂装懂,也没敢问旁边人,那样就露馅了我“混子”的身份。差生虽然学不会,不代表想象力也不好。于是,我开始大胆猜想。“素颜教学”就像不化妆的脸一样,首先要真实,应该是一种不经过提前排练的真实的、灵动的、注重课堂生成的高效课堂,不仅仅只是在公开课、优质课比赛中见到,而是普遍存在于平时的常态课中。这种“素颜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才能驾驭,教学手段丰富灵活,因此要更注重平时的积累学习,也会深受学生的喜欢。</p><p class="ql-block">我为自己解释的“素颜课堂”沾沾自喜。</p><p class="ql-block">实践证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呀。听“素颜”百遍,其义果然自见。怕自己猜测得不够完美,我努力再努力地认真听了一会儿,强制命令左耳朵打开大门,让话筒传出来的声音进入,我仿佛看见一串文字像魅影一样通过左耳朵飞进大脑,闪了一下,又迅速从右耳朵飞了出去。我快速捕捉到一丝残留,又联系上下文,突然间恍然大悟,哦,原来“素颜”就是“素养”啊。哎,哪个啥,我就商量一下,咱发音能不能稍微标准一下,害我费这么半天劲,差点自创了一个“素颜教学法”,并且还一直期盼专家什么时候开始讲“化妆教学”。</p><p class="ql-block">搞定了“素颜”,接下来的像“语weng教学”“古weng教学”“接sou len同”等都是小意思啦,秒懂。</p><p class="ql-block">仔细想想,本人自创的这个“素颜教学”还挺好的,看样子,差生也有优点😀。</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