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儿时的那瓶汽水》

杨宏

<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那是一个没有电视、没有冰箱年代的夏夜。全家人在室外架着凉床乘凉,一邻居过来串门,手里拎着几瓶汽水,那是送给我们小孩们喝的。在那个年代,一毛五分钱一瓶的汽水可算是一份有点分量的礼物哦,那时候工业没有现在发达,故汽水喝完后瓶子还得交给邻居送还给商店回收再利用的。</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咱们那个时代,汽水也不是经常喝的,特别是孩子多的家庭,与白开水比起来,汽水多少也算个奢侈品了,只能说有时候打打牙祭。那个小小透明的玻璃瓶,现在好像很少看到那种瓶子了,光溜溜的没有过多的装饰。将瓶口抵在桌沿,手对着瓶盖用力一拍,“嘣”的一声瓶子开启了,而瓶盖却不知蹦向何方,赶紧将瓶口对着嘴巴喝起来。那如海啸般的气泡伴随着桔子味涌入口腔,径直冲向味蕾,没一会儿,气体在胃里转了一圈又随着打嗝的声音带着腹腔里的热浪从口腔中冲出来。一下子感觉,啊!这世界多么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汽水最初进入中国时被称为“荷兰水”,为什么?这还得从清代说起,1887年,当时在上海街头出现了一种带气泡的饮料,打破了国人千百年的喝白开水的习惯,因是由荷兰人引进中国的,因此得名“荷兰水”。随着时间的推移,该饮料逐渐在中国市场上普及,喜欢简单化的中国人干脆将荷兰水叫成汽水,成为人们喜爱的饮品。到了民国时期,冰棍已在中国盛行了,而卖冰棍小贩的冰棒箱里偶尔也放几瓶汽水,这也反映了汽水在当时社会中的普及程度。</p> <p class="ql-block">  汽水的制作原理主要依赖于化学反应,通过将食用柠檬酸(或酒石酸)和小苏打(NaHCO3)溶于水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含糖、果汁等成分的水中,从而制成汽水。</p><p class="ql-block"> 汽水中含有较高的糖分,能够迅速为机体提供能量,尤其是在体力劳动或高强度运动后,饮用含糖的碳酸饮料可以帮助恢复体能;能够补充水分,碳酸饮料最主要的成分是水,饮用后可以补充机体所消耗掉的水分。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容易出汗,饮用碳酸饮料可以帮助补充水分、解渴;能够解暑降温,汽水中的二氧化碳在体内释放,当它跑出来的时候,也带出你体内的一部分热量,让你感受到十分的凉爽。‌当然啦,任何东西都是不能过量的,否则物极必反哦!</p> <p class="ql-block">  在我那儿童时代,很少吃到水果,西瓜也不是经常有吃的,汽水是夏天里最令人期待的美味。那时候,没有五花八门的饮料选择,一瓶普普通通的汽水,就能带来无尽的快乐。那时候汽水的种类不算多,常见的有橘子味、柠檬味和菠萝味。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每一种口味都是那么独特和迷人。有时候问父母要一角五分钱到商店里买一瓶汽水,迫不及待地打开瓶盖,“呲”的一声,一股清凉的气体瞬间冒了出来,还带着淡淡的果香。</p><p class="ql-block"> 小心翼翼地喝上一口,那冰凉、酸甜的滋味在舌尖蔓延开来,刺激着每一个味蕾。气泡在口腔中跳跃,带来一种麻麻的、酥酥的感觉,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地喝下去。喝到一半时,还会打一个长长的嗝,那种满足感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p><p class="ql-block"> 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汽水也是最快乐的时光,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卫生观念,谁有一瓶汽水,不管多少小朋友,有福共享,你喝一口我喝一口。那氛围、那笑语声、那打闹声伴随着打嗝声,就像一首俏皮的欢乐交响乐在夏日的空气中回荡,至今还留在我的脑海中。</p><p class="ql-block"> 如今,饮料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但儿童时代的那瓶汽水,始终在我的记忆深处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那段纯真岁月的美好象征,承载着我童年最甜蜜、最快乐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