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边的黄陵庙

老周

<p class="ql-block">黄陵庙全景</p> <p class="ql-block">矗立于宜昌三斗坪镇波澜壮阔长江江边的黄陵庙,古称黄牛庙、黄牛祠,又称黄牛灵应庙,是长江三峡地区保存较好的唯一一座以纪念大禹开江治水的禹王殿为主体建筑的古代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据立在黄陵庙前的碑文记载,黄陵庙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原名叫黄牛庙,以祭杞黄牛神。东汉诸葛亮重建,所镌《黄牛庙记》,载黄牛神助大禹治水。唐代兴建禹王殿,始祭大禹,由此称黄陵庙。庙中现存禹王殿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系长江沿岸最大的楠木古建筑。其明、清古建筑群落,占地20980平方米,建筑面积4860平方米。存历代名家诗文碑刻100多通。而今在禹王殿内,保存有大量珍贵的有关长江三峡特大洪水水位等重要的水文遗迹和实物资料,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里又是长江三峡地区水位变化的水文资料库。这些资料为当年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水文依据。</p> <p class="ql-block">黄陵庙正门</p> <p class="ql-block">而今黄陵庙已是三峡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1956年,黄陵庙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更好地保护黄陵庙,宜昌夷陵区政府对于黄陵庙的修缮和保护从未间断过,从1977年起就正式成立了黄陵庙文物管理处,开始了对黄陵庙的保护工作。经过当地政府不间断坚持不懈的努力维修,让这个昔日飘摇欲坠、杂草丛生的古庙,面貌渐渐焕然一新,1980年代初,原宜昌县(现为夷陵区)政府又从多方筹措资金130余万对黄陵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善。2006年05月25日,黄陵庙作为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现黄陵庙已成为三峡大坝附近长江边上的一个重要古建筑文物景点。</p> <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本文作者在黄陵庙留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