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川藏线自驾游-唐古拉山-沱沱河

陈晨

<p class="ql-block">唐古拉山是藏区名山,又叫唐拉山或唐拉岭,藏语意为“高原上的山岭”,亦为传说中藏区著名的山神。其位于青藏高原腹部,西接喀喇昆仑山,东连横断山,全长约1000公里,宽约150公里。一般海拔5500~6000米。</p> <p class="ql-block">唐古拉山脉的壮美景色与当地藏族文化的融合,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浓厚的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唐古拉山脉的雪峰、冰川和苍茫的草原相互映衬,如诗如画,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可可西里,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是一个总面积达到450万公顷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不仅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而且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的主要保护对象包括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2017年,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可可西里的自然环境极为独特,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最高处可达6860米。这里不仅是高原野生动物的乐园,还是江河的源头,孕育了下游无数生灵。可可西里的水资源丰富,现代冰川发育水平高,冰源湿地随处可见,为各流域保存和输送着生命之水。</p> <p class="ql-block">青藏公路长江源头第一桥是位于海拔4700多米的沱沱河上的一座桥梁,‌建于1958年并经过重建,‌被誉为“长江上游第一桥”。‌这座桥不仅是长江源头的第一座公路大桥,‌而且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的桥梁之一。‌沱沱河公路桥的原始建设解决了在冻土区建造桥梁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展现了中国人用铁路连通青海和西藏的雄心、‌智慧和努力。</p> <p class="ql-block">长江源头第一哨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南域唐古拉山镇的沱沱河畔,‌由武警青海总队执勤官兵驻守。‌ 这些官兵数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长江源特大桥和青藏铁路,‌确保其安全畅通。‌他们的任务不仅包括巡逻和保护铁路,‌还包括在沱沱河沿岸清理垃圾,‌与长江源保护站的志愿者一起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以保护长江源的自然环境。‌</p><p class="ql-block">长江源头第一哨的官兵们面临着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包括高寒缺氧和频繁的风沙。‌尽管如此,‌他们每天清晨仍坚持出发巡线,‌履行自己的职责。‌自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以来,‌这些官兵用他们的忠诚和奉献保障了列车安全通行。‌</p> <p class="ql-block">唐古拉山,我心中的雪域圣地。那里的景色如同仙境,令人陶醉。雪山连绵起伏,映衬着蓝天白云,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长江源是长江的源头,位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之间。这里不仅是长江的发源地,还是通天河的几个源头之一。长江源区由北源楚玛尔河、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等组成,其中当曲因河长与水量均大于沱沱河,被认为可能是长江的正源,但这一地位尚未得到国家备案承认。长江源区的景观十分壮丽,包括雪山、冰峰、无垠的草地等,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该地区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有交叉关系,西部属于可可西里保护区和唐古拉山镇。长江源区不仅是中国的自然保护区,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保护区,对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长江源青海段是长江的源头地区,‌位于青海省西南部,‌涵盖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水系的发源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p> <p class="ql-block">西藏北大门牌坊是位于西藏与青海交界处的一个重要地标,‌标志着进入西藏的北部门户。‌ 这个牌坊不仅是一个地理标志,‌也象征着西藏与内地以及周边国家的重要交通和文化交流节点。‌它的存在体现了西藏作为中国西南边陲地区的重要战略位置,‌以及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西藏北大门牌坊的建造体现了人类工程技术的伟大成就,‌同时也见证了历史上西藏与周边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密切联系。‌这个牌坊的建立,‌不仅是为了方便人们的交通往来,‌也是为了展示西藏独特的文化和自然风光,‌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和学者。‌</p><p class="ql-block">此外,‌西藏北大门牌坊还承担着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教育功能。‌它向世人展示了西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了解和研究中国西南边疆地区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同时,‌它也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象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特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