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漳州行

亮玉

<p class="ql-block">  放假几天,大扫除一番后,想外出旅游的心蠢蠢欲动了😂😂7月8号,我和同事商量一下,天气太热,远的不想去,看了看,最后选择13号的漳州游。</p><p class="ql-block"> 7月13号早上7:30,我们在高速口准时上车,接着,车一路到延平、沙县、三明、永安高速口接人。11:40,车到平和服务区,我们吃了些干粮,12:10继续上路。14:30,终于到云水谣啦!</p> <p class="ql-block">  和贵楼又称山脚楼,位于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建于清代雍正十年,是由简次屏公建造的,总投资一万五千两银子,占地1547平方米,楼高五层,21.5米,是南靖最高的土楼。</p><p class="ql-block"> 和贵楼是闽西南众多方形土楼的典型代表,有着“天下第一奇楼”的美称,是“客家土楼营造技艺”杰出的代表作品。这座土楼建在沼泽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  和贵楼有三奇。</p><p class="ql-block"> 和贵楼高五层,21.5米,别小看这个数字,这可是“世界之最”呢,也就是说,和贵楼是已知的所有福建土楼里个头最高的,此为一奇。</p><p class="ql-block"> 和贵楼每层有28个房间,共有140个房间。楼正中开一个大门,东西南北四方各有楼梯上下。它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据说当初选址建楼,开始并未发现这是块沼泽地,楼建了一层,忽然整层楼像沉船一样,慢慢下沉到了烂地里,建楼的简姓族人无可奈何,只好在下沉的楼墙上打了100多立方米的排桩,他们觉得地基这下牢固了,就从头开始夯墙,建起了一座五层高的方楼。他们似乎很有把握,从不担心大楼会倾斜或者下沉,果然两百多年来,和贵楼固若金汤,风雨不动安如山。如果在楼中学堂的小天井用铁线往地里插,一口气可以插进5米多深,拔出铁线,则可见铁线上有淤泥的痕迹;如果在这里跺跺脚,天井整片的卵石便会涟漪般震动,此为第二奇。</p> <p class="ql-block">  和贵楼的第三奇,即楼中两口水井,相距十八米,井水水位均高出地面,左边那口井,清亮如镜,水质甜美,井中几条红鲤鱼翩翩游动,有如精灵;而右边那口井却混浊发黄,污秽不堪,完全不能饮用。这是由于两口井材料构造的不同造成的奇特景观。由于沼泽地浅层是腐烂的沼泽水,而深层是可饮用的地下水。所以在设计时都将两口井打到了地下水层。但是,清水井是由水泥砌成,而浊水井是由小圆石堆砌而成,这就导致了清水井壁缝隙较少,而浊水井壁缝隙较大。而两口井在通过沼泽水层时大量沼泽水渗入浊水井导致其浑浊有毒,而清水井却没有太多渗入,所以可以饮用。</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和贵楼,看看还有时间,网红冰棒必须来一根😊😊</p> <p class="ql-block">  出了和贵楼,穿过情人桥,我们就来到河边。</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河边走,一阵阵河风吹来,凉爽极了。这里的河边种了好多榕树,每棵榕树都是三百年以上的树龄。我们正奇怪为什么这里的榕树没有气根,就听台湾团的导游说,因为这里的榕树长在水边,水分非常充足,所以就不长气根。还说榕树叫无用树,因为它的材质不紧实,不能做家具,连当柴烧,都很快燃尽,因此人们不砍榕树当柴火,所以榕树能有三四百年的树龄。</p> <p class="ql-block">  看,这棵榕树虽然树龄才372年,可是它的根非常坚实,盘根错节,笔直的一条条高高凸起,没有认真看,还以为是水泥抹的呢!</p> <p class="ql-block">  过了这一条条石墩,再走一会儿,我们就到了怀远楼。</p> <p class="ql-block">  怀远楼是目前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圆形土楼。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烧焙的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p><p class="ql-block"> ps:一层的土房子为“厝”,二层的土房子为“居”,三层及以上为“土楼”。怀远楼,距今110年,是一座双环院楼,大环为住宅,小环为学堂。整座楼共有4层,高14.5米,每层34个房间,共有136个房间。</p> <p class="ql-block">  走进怀远楼,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文化气息。怀远楼只设一个大门,大门顶上绘有八卦,八卦下方是大大的“怀远楼”三个大字。</p><p class="ql-block"> 怀远楼的名字有两个涵义:一是楼主来自河北怀杨简氏家族,另一个则是要告诫简氏子孙要胸怀远大志向。两侧是一副对联:“怀以德敦以人藉此修齐遵祖训,远而山近而水凭兹灵秀育人文。”</p><p class="ql-block"> 大门两侧还有四个装饰花俏的四个大字“福禄寿全!”,是在告诫子孙,“福禄寿全”是相对的,只有努力才能获得,而不是顺理成章的。</p> <p class="ql-block">  怀远楼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一座双环圆楼,大环和其他土楼一样为住宅,小环为怀远楼特有的学堂,平时是简氏子孙读书的地方,也是祭祀祖先的祠堂和族人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取名为“斯是室”,这名字取自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p><p class="ql-block"> “斯是室”是一座精巧秀气、四架三间、上下堂的建筑,占地190平方米,室内雕梁画栋,古朴天然,对联横匾,书卷气浓。堂上悬挂的横匾刻着苍劲有力的行楷“斯是室”大字,两边柱子上有副对联,上联是“斯堂讵为游观计敦书开耳目”,下联是“是室何嫌隘惟思尚德课儿孙”。</p> <p class="ql-block">  在上厅,又有对联“书为天下英雄胆,善是人间富贵根”、“世间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谋读与耕”。在外楼,也有一副联“读书教子绍谋远,礼让传家衍庆长”,横批是“诗礼堂”。</p> <p class="ql-block">  正堂两边屋架斗拱上别出心裁地装饰着木刻书卷式饰物,另有镌篆书溜金对联“月过花移影,弄声风来竹”;“琴书千古意,晓春花木心”。</p><p class="ql-block"> 斯是室侧门上有一大牌匾,金书“助我义师”四个大字,是前国民革命军东路总指挥何应钦所赠。“助我义师”牌匾——当年何应钦被漳州军阀张毅的部队围困,简姓的家族势力比较强,帮助何应钦解围,何应钦得救后欣然题词赠匾。</p> <p class="ql-block">  这是田螺坑土楼群,可惜我们没有去一睹英姿。</p> <p class="ql-block">  出了怀远楼,我们又坐上大巴到民宿了。还没进门,就看到墙角有这小水车,感觉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  5:50,我们就吃晚餐了,这里的晚餐还挺丰盛的,有12碗菜,中间的土楼装的是草药鸭汤。</p> <p class="ql-block">  吃完饭,我们又沿着河边散步,19:00,开始表演节目了。</p> <p class="ql-block">  云水谣在灯光的映照下犹如一位风姿绰约的少妇,别有一番风味。</p> <p class="ql-block">  赏完夜景,洗刷完关门反锁时,发现门锁坏了不能反锁,找房东反映,说只剩一间地下室,我们去看了一下,还是算了,于是就用凳子顶门,把杯子挂在门把上😂😂认床+有蚊子+没安全感,两个人一个晚上辗转反侧,彻夜未眠😌😌</p> <p class="ql-block">  导游说早上七点集合吃早餐的,大家6:45左右都到了,吃了稀饭馒头鸡蛋,7:10就出发去东山岛了。</p> <p class="ql-block">  9:30,我们终于到东山岛了。从下车到景区走了七八分钟吧,这么热的天,虽然撑着伞,可是早已汗流浃背。</p> <p class="ql-block">  风动石高4.37米,宽4.57米,长4.69米,重约200吨,与地面接触面几寸见方,狂风吹来时,巨石轻轻摇晃不定,人若仰卧盘石上,跷起双足蹬推,巨石也摇晃起来,但又不会倒下,人们站在风动石下面,有一种惊险的感觉,故名“风动石”,诗曰:“风吹一石万钧动”。它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名列东山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 风动石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晃动,但倾斜到一定角度之后,就会停止晃动,并不会倒下,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动而不坠”。这是因为上面岩石的重心落在下面岩石边缘的接触面上,接触面虽有倾斜,却有几个接触点支撑着,而且上面岩石的重心偏下,只会微晃而不会滚动。</p> <p class="ql-block">  风动石有两个传说,一个是关于金丝姑娘和青年猎手的爱情故事,传说金丝姑娘是仙女的化身,为了报答青年猎手的救命之恩,她与他相爱并结为夫妻。有一天,金丝姑娘在岭顶遇上坏人企图把她抢走,危急时刻,她向青年猎手呼救,但最终被坏人杀害。随后,青年猎手也变成了石头,与金丝姑娘一起化为风动石。</p><p class="ql-block"> 另一个是关于孙悟空和蟠桃的故事,传说孙悟空偷吃蟠桃后被天兵天将发现,打斗中蟠桃掉落人间,其中一颗落在东山岛海边的悬崖上,日久化为石头,摇来晃去总不倒,因此人们叫它们“风动石”。</p> <p class="ql-block">  这时来运转大转盘太热闹了,好多人排队转,一个人转上一圈大概得两三分钟才会完全停下来,还是不凑这个热闹好了,即使没去转上一盘,我相信自己也会时来运转的。</p> <p class="ql-block">  都说在东山岛看到木麻黄,就会想起谷文昌,是怎么回事呢?</p><p class="ql-block"> 原来,据历史记载,东山岛是有名的“穷人岛”“乞丐村”“飞沙滩”“秃头山”。据旧县志记载,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近百年间,全县被“沙虎”吞噬了13个村庄,1000多间民房和3万多亩耕地。那时的东山岛世世代代尝不尽无林的苦,祖祖辈辈做不完绿色的梦。</p><p class="ql-block">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时任东山县县长、县委书记的谷文昌,率领全县林业科技人员,一步一个脚印,探风口、查沙丘、绘地形图,最后试种抗风、耐旱、耐盐碱的木麻黄获得成功,开启了东山县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的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谷文昌动员和带领全县人民掀起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运动,至1966年,全县共营造沙滩防风固沙林带2267公顷,水土保持林4333公顷,农田林带网166条,总长184公里。公路两旁都栽上了木麻黄,初步形成基干林带、农田林网、沙荒成片林相配套的东海绿洲。从此,东山县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终于把一个荒岛变成了宝岛。</p><p class="ql-block"> 东山人有句口头禅:“看到木麻黄,想起谷文昌”。当地流传一个习俗:“先拜谷公,再拜祖宗”。</p><p class="ql-block"> 当下从空中俯瞰,蝴蝶形的东山岛,仿佛从东海飞起的一只绿蝴蝶。它的翅上镶着一条玉带,外源又嵌着一道银环,犹如东海中的一颗明珠。银环和玉带,就是东山岛的沙滩和绵延的海岸防风林带。那葱郁的如卫士般的木麻黄,巍立海边,千丛万株,俨然一道长城似的屏障。</p> <p class="ql-block">  从风动石往上走,就会看到一个大石头,叫贵子石,俗名“石膣”。大石中有小洞,相传在母系氏族时代,未婚男子来此进行许愿祈福,以小石子投击三次均为中心,则可得娇妻贵子。</p> <p class="ql-block">  在贵子石对面,是一块名为钓鳌台的石头,石块巨大,坐山而起,形似船台。</p><p class="ql-block"> 相传南宋末年,宋室少帝避元南逃筑“东京”于东山时,一真人坐法于此,忽然间山崩海啸,“东京”城沉陷入海。</p> <p class="ql-block">  1992年5月,钓鳌台在未发生地震、台风等不可抗力的情况下自然崩裂,形成一道“一线天”风景,从中窥见青山绿树。</p><p class="ql-block"> 钓鳌台临海高峙时,铜山文人墨客常常来到此处,望石而歌,祈愿金榜题名、独占鳌头。</p> <p class="ql-block">  钓鳌台往前走几步,就来到黄道周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黄道周(1585年3月9日-1646年4月20日),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今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人, 祖籍福建莆田,其曾祖从莆田迁徙至漳州。为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与刘宗周并称“二周”。</p> <p class="ql-block"> 黄道周著作甚丰。有《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春秋揆》、《孝经集传》等,后人辑成《黄漳浦先生全集》,存诗两千余首,被俘后“见三光”的牢室中所作三百多首诗,出自忧愤,最为感人。</p><p class="ql-block"> 黄道周的著述存有《易》类十三种、《尚书》类四种、《诗经》类五种、《周礼》类一种、《礼记》类九种、《孝经》类七种、问业类五种、史学类十一种、制艺类六种、时论类四种、奏疏类二种、诗赋类十三种、书法理论类九种、尺牍类二种、类别待考类三种,共约一百四十余万字。</p><p class="ql-block"> 黄道周楷书代表作有:《定本孝经册》《张溥墓志铭》《致祖台札》《后死吟等三十首》《致郑牧仲札》《己卯初冬和戴伯闇诗翰卷》等。黄道周行草代表作有:《舟次吴江诗册》《为倪元璐母寿作诗册》《致仲球、叔宝札》《赠无涯答诸友诗卷》《双溪口惠政碑卷》《榕颂卷》《日从云间诸友札》等。</p> <p class="ql-block">  黄道周绘画作品有《群松图》、《十八松图》卷、《天下七松图》、《奇松长卷》、《松石图》、《钓台八松图》、《石梁樵径松图》、《松图》、《寒松问少年幅》、《武夷图轴》、《雁荡图》轴、《为次风作设色山水卷》、《山水图》、《水墨山水轴》、《山水立轴》、《空山啼鸟图轴》、《为辟疆作山水册》、《泼墨山水图》、《芝兰竹石图》、《兴竹图轴》、《石斋斋中石图》、《雪石图》、《临(元)倪瓒小幅》、《文魁图》轴、《陆游画像》团扇、《临难作水墨长松怪石大画二幅》共二十七幅"。 </p><p class="ql-block"> 走出黄道周纪念馆,走几步就到了远近闻名的关帝庙。</p> <p class="ql-block">  关帝庙依山临海,气派魏然,是一座闻名海内外的庙宇,且具有明古建筑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庙的木结构部分为明代、部分为清代和近代建筑。庙宇属抬梁式木构架建筑,面阔三问,进深六间。总长40米,宽17米,面积680多平方米。悬山顶,绿瓦。多是石梭柱,柱础鼓状。庙前有一大广场,石雕栏杆,叠隔其间,莲花池介场中,绿水满波映衬古庙。</p><p class="ql-block"> 庙前有明清时代雕刻石狮四对.昂首威猛,神气各殊。庙门建筑用六支圆石柱顶托数百支纵横交错,承力均匀的斗拱,拱架上捧着一座宫殿式的楼亭,称“太子亭”。</p><p class="ql-block"> 亭上有各种闽南地方特色的瓷雕图案,正面是“八仙过海”和“兽图”(麒麟、象、狮、虎、鹿、羊、骡、豺)。</p><p class="ql-block"> 背面雕塑唐宋故事情节中的120个人像,造型生动,多彩多姿,举目环视,气势雄伟,“太子亭”不但建筑艺术高超,且有很高的建筑科学价值,它经历500年来所发生的大地震大台风袭击仍是安然无恙,赢得中外古建筑专家感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在关帝庙的大殿下有一块水磨青色陛石,上面雕刻着一条罕见的盘龙。龙头在陛石的中间,龙身顺次盘开,腾云吐珠,露角峥嵘,造型独特。</p><p class="ql-block"> 关于这块青龙陛石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人得到了一块上好的陛石,当时东山关帝庙正重修,这人就将陛石献给关帝庙,并请来师徒两人雕这块石头。师傅决心将这块陛石雕成一块独一无二盘龙石雕,可是刚开工之时师傅恰好家中有事赶回家了。</p><p class="ql-block"> 这徒弟左等右等不见师傅回来,就大胆地试着运用压缘法的雕刻技法,将盘龙雕刻在这块陛石上,待师傅从家中赶回来时,看到徒弟的杰作大加赞赏:“真是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老师啊!”</p> <p class="ql-block"> 关帝庙可以说是东山人民心目中的圣庙。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很多东山人会到关帝来拜关帝。不管遇到什么大事小事,更会到关帝庙来求签,求关帝指点迷津。据说当年郑成功出兵收复台湾之前就曾到此求得吉签,其后果然旗开得胜,把台湾收复到祖国版图。 东山关帝庙是集瓷雕、木雕、石雕为一体的闽南民间艺术博物馆,以其古老的历史和精湛的建筑艺术,成为史学家和建筑学家研究的对象。更以深远的关帝文化传承,在海峡两岸架起一座桥梁,如一道彩虹,横贯海峡上空,祥云流彩,灵光普照。</p> <p class="ql-block">  出了关帝庙,过了顶街,就来到渔人码头。在浮桥的尽头,几艘帆船停在海面上,本来打算去体验一把的,可是想下要在太阳底下暴晒40分钟,还是犹豫地放弃了。</p><p class="ql-block"> 等她们回来时,看到她们红通通的脸和脖子和手臂,我们觉得放弃是最明智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  南门湾因文艺浪漫的风景,吸引了无数剧组前来取景,这里因为电影《左耳》被人熟知,《左耳》里有句经典的台词: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后来还有电影《你的婚礼》、网剧《炽道》来取景拍摄过,逐渐成为了东山岛热门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沿着南门湾海堤,我们走回早上的出发点,坐上大巴去吃午饭。</p> <p class="ql-block">  吃完午饭,休息完,我们15:00集合,坐上大巴,前往苏峰山,沿途观赏东山海岸线的美丽风光。</p><p class="ql-block"> 苏峰山海拔是东山岛最高的,不过也才274.3米。苏峰山最美的地方就是那段环岛路,长约8.5公里。导游说6-8月份属于军事演练期,环岛路分时间段不能参观,不过我们今天很幸运,可以全程参观。此处的美,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沿途的风光、处处是美景:清澈湛蓝的海水,海天一色、浮光耀金,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公路的左边是海,右边是山,时而上坡,时而下坡,海风迎面扑来,舒爽极了。</p> <p class="ql-block">  下了苏峰山公路,我们来到岩雅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沙子,非常细腻,非常干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p> <p class="ql-block">  导游说到下面的石头群,可以坐在最高的这块石头上,让朋友从下面拍照,有一种在悬崖边的感觉。我和同事不敢上去,只好在海边踩踩水。去拍照的团友回来说,石头好烫,屁股快被烫熟了😂😂</p> <p class="ql-block">  16:10,我们坐车来到马銮湾。</p> <p class="ql-block">  刚才在岩雅村踩沙踩水,在这里不想下水了。马銮湾的沙子跟岩雅村的简直没得比,这里的沙子是黄色的,又粗糙,海边还有垃圾,唯一的亮点是人多,下海玩水的人更多。</p> <p class="ql-block">  18:10,我们坐车回酒店吃晚餐了!</p> <p class="ql-block">  早上7:30去餐厅吃完早餐,8:00就出发去龙海的白塘湾了。</p><p class="ql-block"> 白塘湾火山公园属于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一部分,位于龙海市隆教乡白塘村东南部,被誉为“ 海底兵马俑”、“世界罕见的古火山口博物馆”等,是国内罕见和世界保存完好的海底古火山口之一。</p> <p class="ql-block"> 9:40,我们来到白塘湾,迎面而来的是爱心、长方形、三角形架,如果晚上夜灯开起来,肯定更美啦!</p> <p class="ql-block">  走了一会儿,就来到白塘湾了,今天的白塘湾空无一人,是完全属于我们的。只见远处海天一色,海面非常辽阔。</p><p class="ql-block"> 这两天,我们一共走过四片海域,南门湾根本下不去;岩雅村的海水够清澈,沙子够细软,不过沙滩太小;马銮湾人潮涌动,人山人海,想要拍个没有别人的照片根本不可能;只有白塘湾有让我下水的冲动。</p> <p class="ql-block">  近处的沙滩上,一块块黑色的石头好像一个个恐龙蛋遗落在此。</p> <p class="ql-block">  导游说兵马俑在左边,于是我们先去右边的石头群。往右走,是一小片暗红的高低不平的河床,我不由得想起白水洋那一大片平整的河床,曾经我以为是人工用水泥倒的,本地的同事说是天然形成的,于是我更加赞叹造物主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  看,在河床的中间,有一小洼的水,水清澈见底,水底的沙石,游动的小鱼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石头群了。</p> <p class="ql-block">  小心地爬上最高点,俯视下方,伸开双手,仿佛下一秒就会飞天。</p> <p class="ql-block">  接着,来到大海边的石头,感受海浪冲击石头溅起的水花。</p> <p class="ql-block">  此时的海浪虽然不像千军万马汹涌澎湃,不过那滔滔的白浪一波接一波迎面扑来,是昨天的三片海滩所没有的。坐下来静听,浪涛声一阵紧一阵缓,一阵连着一阵,声音非常纯粹,难怪有人说如果睡不着觉,听海浪声可以很好入眠。</p> <p class="ql-block">  不一会儿,我们就走到最左边,再三确认是一长排木桩,这时刚好有个保安走过来,我们问他被称为兵马俑的石柱在哪里,他回答没有,我们只能失望地离开。</p> <p class="ql-block">  此时,这一大片沙滩是完全属于我俩的。于是,赶紧脱下鞋袜,把雨伞包包放到一边,冲向海水。</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沙滩上用心地写上“要开心”“要健康”“要幸福”,同时也祝愿每个朋友都天天开心健康幸福!</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尽情地踩水,终于,有一位大姐带着小孩来玩了,那就把这片海滩留给他们吧。</p> <p class="ql-block">  我们拎着鞋子踩在松软的沙滩上,十一点的沙滩在阳光的照射下,沙子烫得脚踩不下去,勉强坚持了一两分钟,我狼狈地直接穿上鞋走😂😂</p><p class="ql-block"> 洗完脚出来,同行的团友说,导游应该先带我们往右边走,再往左边玩一圈刚好,你们在石头群拍照完就往左走,就看不到兵马俑了,说完,拿出他拍的照片给我看,我直呼可惜,要想去看时间不允许了。</p> <p class="ql-block">  瞧,“海底兵马俑”就在那里严阵以待!那是一片天然形成的玄武岩柱石林。每根岩柱皆有着六角型的截面。岩柱数量极多,气势磅礴。根根排排密集列阵,鳞次栉比地相拥矗立着向海面倾斜。时值落潮,灰黑色的石柱林于白涛中击浪而出,显露狰狞面容;又如巨兽出水,缓缓地从海中立起展现出它庞大的躯体。</p><p class="ql-block"> 这片岩柱约有700余平见方,全线出水后,看上去越发整齐,形似千军万马,极具压迫感。整体场面雄浑、气派,很壮观,令人叹为观止。有人将它比喻为拱卫海疆的兵马俑,故而得名“海底兵马俑”。</p> <p class="ql-block">  白塘湾古火山口,又称牛头山古火山口,是一处位于海底的盾型火山口。这处火山开口并非正圆,而呈椭圆。火山口近海的一侧较为平缓,靠近山崖一侧则在玄武岩柱的簇拥、堆砌下高高隆起,形似一个朝天开口的大喇叭。据介绍,这个火山口顶端开口直径近50米,底部深达3米。涨潮时,火山口底部没于水下,因此只退潮时才能完整观看。据考证这座火山曾爆发过15次。最后一次喷发距今2460万年。我们如今所见的玄武岩柱,西瓜状、流纹状、枕状节理玄武岩都是那1次喷发的产物。牛头山古火山口喷发机理完整,层次清晰,火山口整体保存完好,有地质学家称奇为:中外罕见!因此这座火山也被称为“古火山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处景观我们也完美地错过了😂😂</p> <p class="ql-block"> 11:30,我们来到餐厅吃饭,12:20,我们坐大巴返程了。不一会儿,我们就看到一座非常长的跨海大桥,百度一搜,才知道这就是鼎鼎有名的厦漳跨海大桥,位居全国第六、世界第九,两端引桥长2.5千米,主桥长9.2千米,大桥全长11.7千米,十分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路向北,15:30,永安的团友下车了,16:10,三明的母子俩下车了,接着,沙县、延平的下车了,到建瓯已经18:20,打了一会儿车,显示是高峰期,无人接单,只好走到东站,看着空空如也的车站,于是无奈地骑共享单车回家,到家刚好19:00。</p> <p class="ql-block"> 至此,这次为期三天的旅程就圆满结束了。唯一遗憾的是,旅程没有经过漳州,哥哥三番两次打电话叫我拐去漳州玩几天再回家,我都不好意思地拒绝了,好在现在微信非常方便,视频聊天也如见面一般。</p> <p class="ql-block">  下次,什么时间会去哪里玩呢,期待一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