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故事(上篇)一一欢聚羊城 追忆芳华

濛濛小雨

<p class="ql-block">  昨夜星辰今夜风,珠江水暖迎远朋。</p><p class="ql-block"> 6月夏雨的广东之旅,有幸与在兵团岁月中结交颇深的广州知青们欢聚羊城,心怀感激。</p><p class="ql-block"> 返琼数月,还来不及回眸感谢独立营知青挚友们连日的热情款待,一觉醒来,秋天竟然抢先拥抱了我们,而昨天相聚的夏天就成了故事。</p><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就是这么短,稍不留意,刚经历的就成了回忆。每个人都有着自已的夏天故事,可是,这些故事若被时空淹没,那将成为遗憾。敞开胸怀,不管春夏秋冬,应让这些故事,伴随我们的微笑,一起携手前行。</p><p class="ql-block"> 基于这一出发点,我将这次6月夏天的羊城相聚中广州知青们拍摄的影照,结合一些老照片,组编上篇下篇两集美篇,也引用个别网络音频,权作尧文独立营知青们上山下乡直至回城后的人生心历路程。大家从这些个人小故事里,除了看到自己,还粗略看到我们知青农友间的人生轨迹,抑或成为我们知青人生资料库的史实之一(知青中如有新旧影照添加的可提供,我会增编进去)。</p><p class="ql-block"> 时间仓促,我的文字纂写水平有限,为各照片配写五绝五律与七绝七律诗中,虚实与动静结合的有些节点及内容上略有抒情夸张、衬托排比及拔高,用词难免有过有错,加上美编平台的规则及格式限制,要言简意丰确难做到,自感不尽人意。我除了在此致谦以外,特向提供影照的孔少萍、林午一、钟啸云、钟天福、史荣等知青和农二代的游坤洪,以及引用相关网络音频的音乐人和作者与出处致以深深的谢意!一并敬请批评指教!</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晚秋</p> <p class="ql-block">  上山下乡,兵团岁月。从1969年初始,前所未有的一场洪流,把来自东方、广州、潮汕、梅县、阳江等地的知识青年,陆续汇集在兵团四师独立营这块土地上。从此,兵团的军垦岁月,成了我们每一位知青几十年来梦绕魂牵的人生驿站。她,似一条穿越时空的纽带,始终把我们的心身紧紧地连在一块。</p><p class="ql-block"> 历史与当下的我们 ——</p><p class="ql-block"> 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四师独立营</p><p class="ql-block"> 她,乳名是国营尧文农场</p><p class="ql-block"> 她,别名叫国营公爱农场</p><p class="ql-block"> 她几经易名,任凭时空变幻,斗转星移,她仍然䇄立在感恩河畔,延绵于陀兴库区的山峦平原。</p><p class="ql-block"> 历史过客的脚步来去匆匆,但是,她身上那淡淡的乡愁、浓浓的场愁,让我们每一位从独立营走出来的知青心中,永远是那样的眷恋,是那样的深沉。</p> <p class="ql-block">  ▲追忆芳华,总让我们油然而生:独立营的平原山峦、感恩河畔,曾经洒有我们每个知青那刻骨铭心的血汗;艰辛与劳累,物质的匮乏,还有极左时政对知青的不公与委屈,都摧不垮我们追求美好人生的信念。</p><p class="ql-block"> 往事如烟随境去,前尘似梦逐心来。</p><p class="ql-block"> 独立营的茅房、牛车、小路、稻田、林段,还有连队老工人小伙房的袅袅炊烟,始终在我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农场的芒果树下,龙潭河边,橡胶林段,无不留下花季般男女知青们相互追逐的欢声笑语、青春恋情,还有那莫名的暗恋、妒忌、以及不得其解的自嘲,拌成一串串纯洁的嫩稚芳华,全都洒在尧文独立营这块热土之上……。</p><p class="ql-block"> 峥嵘岁月,让我们独立营知青们拥有了不同的美好回忆,经过时空的洗礼,成了一个个知青动人的夏天故事。 这些夏天的故事,穿越了历史的烟尘,在今天,在这个美篇里娓娓诉说,让我们这些已是爷爷奶奶的知青和儿孙们,从这些一个个鲜活的夏天故事里看到:我们这一辈不负于年华!我们这一代知识青年,不负于国家!</p> <p class="ql-block">  告别四师独立营那山山水水,告别那让人不舍的“知青小屋”,回城的几十年间,尽管每个知青的工作生活际遇不同,但是,“从头再来”成了我们这些曾在尧文那块热土上一起携手风雨、同舟共济的独立营人自强不息、再创辉煌、追求幸福的主旋律。</p><p class="ql-block"> 生活还将继续,但过往不可忘却。当我们从美篇中看到那熟悉的面孔,看到那婆姿树影中的连队,看到当年嬉戏的河沟,看到那斑驳的知青小屋,会泛起我们回眸独立营那日日夜夜的涟漪……。</p><p class="ql-block"> 网络热传的《知青小屋》一歌,正是我们独立营知青们在尧文农场那段岁月的生动写照:</p><p class="ql-block"> 梦中有个温馨的屋</p><p class="ql-block"> 茅草的屋顶黄黄的泥土</p><p class="ql-block"> 弯弯的小河从屋后流过</p><p class="ql-block"> 啊那是我知青知青的小屋</p><p class="ql-block"> 小屋虽破能挡风雨呦</p><p class="ql-block"> 劳动归来心灵的寄托</p><p class="ql-block"> 闪闪的灯火把屋内照亮</p><p class="ql-block"> 油灯下谁又在娓娓诉说</p><p class="ql-block"> 啊下乡的日子呦</p><p class="ql-block"> 插队的生活难忘难忘</p><p class="ql-block"> 小屋小屋你锤炼了我</p><p class="ql-block"> 你留下我火红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伴随那艰辛的岁月度过度过</p> 竹溪圆梦  欢聚一堂 <p class="ql-block">  今年夏日,岭南大地夏雨绵绵,乘暑期前6月闲档,我携太太、小姨夫妇等四人,开启了珠三角自驾游之旅。再次游经了湛江、顺德、深圳、香港、珠海、澳门、汕头、潮州。</p><p class="ql-block"> 6月19日上午,我们冒雨从汕头市驱车四百多公里路程,终在下午5点进入广州城区,准时赶上了数天来等候多时的原兵团四师独立营广州知青们的欢聚晚宴。</p><p class="ql-block"> 欢聚羊城,共叙芳华。一连三天的聚首,不论是近三十人盛宴的欢声笑语,还是中小聚餐的推心置腹,都无不洋溢着满满的情谊与牵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也许真是前世千百次的回眸,才有了我们知青在海南的邂逅,才让我们在那激情与艰辛的年代里相遇,在独立营同舟共济、携手风雨中相识结交。无论是亲如兄弟,还是情同姐妹,或是燕尔伉俪,或是初暗恋人,或是仁兄义弟……这一切都凝聚成今天知青们牢不可破的情谊。正是徐子崴名歌《从此眼里都是你》歌词所述:</p><p class="ql-block"> 芸芸众生你我相遇,</p><p class="ql-block"> 那是前世五百次回眸,</p><p class="ql-block"> 才换来今生的邂逅。</p><p class="ql-block"> 茫茫人海彼此寻觅,</p><p class="ql-block"> 那是天地赠予的默契,</p><p class="ql-block"> 让我一眼就认出你,</p><p class="ql-block"> 从此眼里都是你。</p><p class="ql-block"> ——该视频引自网络名歌星徐子崴歌曲。</p> <p class="ql-block">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p><p class="ql-block"> 白驹过隙,光阴荏苒,分居南北的独立营知青们,来不及梦醒就丟了芳华没了青春,弹指间我们己结集在夕阳底下。但是,芸芸众生中邂逅相遇的我们,在各自回城后的年轮中,始终流溢着牵挂与思念——五十四年情谊不改、你来我往、亲密无间,这一切,完全得益于我们知青中身居羊城的陈若川、卢笑蓉夫妇俩的倾心组织与鼎力相助。</p><p class="ql-block"> 陈若川与卢笑蓉回羊城几十年来,在各地知青南来北往中,无论是抱团结队还是三五成群,陈若川卢笑蓉夫妇俩都热情策划,细心所为,成为我们独立营知青们相逢欢聚的架桥人和总召。</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前些年,陈若川从广州市农委处长位置上退下来后,即使自己与妻子俩人的身体长期欠佳,但只要各地知青返琼回场,或是来穗聚首,他和笑蓉都躬身亲为,迎来送往。夫妻俩几十年如一日,其善其德,在知青们的心中形成了不可替代的会长角色,䇔得了大家的一致举赞和敬重!</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陈若川卢笑蓉夫妇摄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知青聚宴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是陈若川与卢笑蓉夫妻俩新婚燕尔期间的早期影照。</p> <p class="ql-block">  ▲ 期待相约,我心依旧。</p><p class="ql-block"> 6月18日,当我和太太及小姨夫妇等四人还在汕头南澳岛游览时,就接到我们这三位独立营最活跃、会唱、会游、会玩的俏闺蜜的来电,她们己在广州等候我们多时,她仨当即发来此照片上,都是满满的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相聚在即,热切期待。</p><p class="ql-block"> 左起:徐明军、孔少萍、毕月连。</p> <p class="ql-block">  ▲ 餐前欢聚的花絮照:</p><p class="ql-block"> 6月19日下午6时,早早来到宴会酒家的几位男知青,都是当年独立营知青中的帅气小哥们,热烈的相拥难以言表。54年桑麻,我们仍气宇轩皍,精气神足。乘人还没陆续到齐,大家就抱团合影。</p><p class="ql-block"> ——照片左起:林午一、蒙芽、苏孟、韩裕耀、陈辉华。</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下午,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 餐前欢聚的花絮照:</p><p class="ql-block"> 今聚首,</p><p class="ql-block"> 看艳装素裹,</p><p class="ql-block"> 分外妖娆。</p><p class="ql-block"> 尧文如此多娇,</p><p class="ql-block"> 引无数知青竞折腰。</p><p class="ql-block"> 俱往矣,</p><p class="ql-block"> 数风流人物,</p><p class="ql-block"> 还看今朝。</p><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郑丽然、林碧娴。</p><p class="ql-block"> ——后排左起:钟啸云、邓棉施、文燕、文艾、卢笑蓉、徐明军、梁志芬、毕月莲、孔少萍。</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 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 餐前欢聚的花絮照。</p><p class="ql-block"> 但凡看过欧阳山的《三家巷》名著,都对广州早年的西关人文留有深刻印记。1969起上山下乡到四师独立营接受军垦“再教育”的男女知青一一即眼前照片上的这些知青们,几乎是当年从广州市中心老城区荔湾区走出来的“西关小姐”。这些十七、十八的花季名媛,与同期到独立营各连队的广州男女知青一样,大扺都来自著名的“西关”。广州步行商业名街“上下九”及四周街区,几乎是独立营这些当年少男靓女的世代祖居地。西关历史的文化底缊与老广州的生活方式及传统价值观,都在这些知青中得到传承与发扬。</p><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郑丽然、林碧娴、</p><p class="ql-block"> ——后排左超:邓棉施、钟啸云、蔡素英、卢笑蓉、徐明军、梁志芬、毕月莲、孔少萍。</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 餐前欢聚的花絮照:</p><p class="ql-block"> 风采依旧,</p><p class="ql-block"> 英姿飒爽。</p><p class="ql-block"> 流走的是岁月,</p><p class="ql-block"> 沉淀的是芳华。</p><p class="ql-block"> 看着眼前这一群仍光彩亮丽的独立营女知青们,我们分居各地的尧文人必定是惊讶不已。</p><p class="ql-block"> ——照片左起:邓棉施、孔少萍、毕月莲、钟啸云、林碧娴、郑丽然、梁志芬、卢笑蓉、蔡素英、徐明军、文艾、文燕。</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 餐前欢聚的花絮照:</p><p class="ql-block"> 在兵团激情的岁月里,每天清晨,当独立营起床的军号响起,广播里总传出清脆的播音,那就是我们独立营的播音员孔少萍。</p><p class="ql-block"> 那个火红的年代,政治鼓动是至关重要的,而当时按解放军建制下的建设兵团,播音员的政审条件是千里挑一的。来自广州的孔少萍就是带着红色基因入选此任的,曾引来多少知青的羡慕。那时,我曾在政治处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按政委要求,每天都要及时给播音室组稿,凡遇上大会战,我总要将每天到各连现场采写的先进事迹,脱稿后,分派给从连队抽调来的游小冰、洪秀卿作火线流动广播,同时还要组稿送到营部播音室交付给孔少萍向全场播放。</p><p class="ql-block"> 在担任广播员那些年,孔少萍的母亲和姐姐,曾受广州市政府的重托,参加广州市慰问团,分别到海南兵团东、西线各师团慰问知识青年,其母亲也专程莅临独立营看望了她。1974年夏,兵团撤消建制前夕,孔少萍与在后勤处从事财务的蔡素英,同一天一起被调回了广州。</p><p class="ql-block"> 据孔少萍的小姑丈(待后续介绍)告知,回城后,孔少萍但凡与家人谈及兵团岁月的播音工作,总是念念不忘我和她从71年起就相交的知青情谊到后来那层默契的工作关系。这次广州南岗相聚,孔少萍夫妻俩还特地带着她的小姑丈王东军到场与我相见,大家畅谈甚欢,亲如一家。</p><p class="ql-block"> ——照片左起:毕月莲、林碧娴、蒙芽、孔少萍。</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 2008年4月30日,广州、东方知青回访四师独立营二连(文质连),时隔38年重返故地,孔少萍专程拉着我,寻找到她1970年9月初落户二连曾经居住生活过的知青小屋。我们在这间“知青小屋”前流连忘返,几度徘徊,百感交集。</p><p class="ql-block"> 38年一挥间,村无烟火只剩房。这里曾经留下过一个少女轻盈的足迹,曾经散发着少女秀发的芳香,曾经游离着一个少女美好的梦想……。</p><p class="ql-block"> 这一切似乎巳经远去,又似乎近在身旁。兴奋与惆怅之余,我们在这里留下了意义非凡的影照。</p><p class="ql-block"> ——照片左起:蒙 芽、孔少萍。</p><p class="ql-block"> 2008年4月30日,摄于海南东方原兵团四师独立营二连(文质连)。</p> <p class="ql-block">  ▲ 斑驳小屋寻梦呓,</p><p class="ql-block"> 朦胧岁月似相识。 </p><p class="ql-block"> 初来乍到未谙事,</p><p class="ql-block"> 四顾茫然君可知。</p><p class="ql-block"> 花季少女倚窗觅,</p><p class="ql-block"> 只盼春归夏风习。</p><p class="ql-block"> 几回夜寝无数次,</p><p class="ql-block"> 物换星移仍恋斯。</p><p class="ql-block"> 阔别38年,当孔少萍站在她曾经住过的这间知青小屋门前,一个历史的责任感在我心中油然而升,我赶紧用手机定格摄下了这张照片。它,己不仅仅只属孔少萍自己个人,而将是属于我们独立营全体知青的精神遗产。孔少萍与这间“知青小屋”同框,其意义己超出照片本身,它印证着一个年代,记载着我们知青那厚重的岁月,涵盖了独立营知青们当年那风雨历程,还有那不堪回首的艰辛和磨难。</p><p class="ql-block"> 2008年4月30日下午,摄于海南东方原兵团四师独立营二连。</p> <p class="ql-block">  ▲赞叹烟尘忆往昔,</p><p class="ql-block"> 陈年琼岛风骨直。</p><p class="ql-block"> 辉毫翰墨春秋志,</p><p class="ql-block"> 华文雅韵流如雨。</p><p class="ql-block"> 难为东风吹醒梦,</p><p class="ql-block"> 友人祈愿嘱竹溪。</p><p class="ql-block"> 平生不屑苟且事,</p><p class="ql-block"> 安得暮年乐归时。</p><p class="ql-block"> 陈辉华,是当年林彪极左时政威淫下,敢以绝食的义举、为身边受到不公对待的知青抱不平挺身抗争的标杆人物。他绝食进入三天后处于昏迷状态时,我和连队三位知青曾数次配合黄医生强制给他压舌喂米汤、灌炼乳。</p><p class="ql-block"> 陈辉华以历时6天的绝食,终于为知青赢回了公道与正义,知青们为陈辉华这位难兄难弟的坚强意志不得不刮目相待!</p><p class="ql-block"> 记得2018年4月,我和太太来穗法国领事馆办理去西欧签证,在知青们欢聚后的次日,孔少萍、徐明军、毕月莲、邓棉施等人,一早来我下榻酒店宴请早中餐时,陈辉华也赶来相陪了一整天,下午还与徐明军等人执意送我和太太到机场,直到晚七点航班登机才不舍离去。此情此景,至今让我和太太永生难忘。</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陈辉华从陈若川会长那得知我来穗的消息后,他最早赶到宴会处。看到他身体如前安康,我们相拥之余无不为他庆幸和欣慰,心底里祝愿我们这位知青兄弟健康长寿!</p><p class="ql-block"> ——照片左起:蒙 芽、陈辉华。</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 陈辉华与郑志帮(兵团独立营撤消改为公爱农场后、时任场党委郑书记的次子)在叙述俩人在场部结为知己的趣往。</p><p class="ql-block"> ——照片左起:陈辉华、郑志帮。</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淡看人间三千事,</p><p class="ql-block"> 闲来轻笑两三声。</p><p class="ql-block"> 一杯清茶代万言,</p><p class="ql-block"> 一声平安入沁来。</p><p class="ql-block"> 宴席间,兵团四师独立营的广州知青林碧娴与陈辉华相互祝酒。</p><p class="ql-block"> ——照片左起:林碧娴、陈辉华。</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 餐前欢聚的花絮照:</p><p class="ql-block"> ——照片左起:林碧娴、蒙芽、孔少萍、毕月莲。</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 餐前欢聚的花絮照。</p><p class="ql-block"> 我们十七、八岁的那些年,俊俏的我们曾一起抱团合过影,同在会战工地吃过地瓜汤咽过冬瓜菜、宣传队里一起演出过歌舞,岁月的脚步诠释着我们风雨同行相伴相依的纯洁过往。可谓一</p><p class="ql-block"> 早春相结伴,</p><p class="ql-block"> 聚散系红尘。</p><p class="ql-block"> 游子泪飞燕,</p><p class="ql-block"> 挥手山伯亭。</p><p class="ql-block"> 今聚同框影,</p><p class="ql-block"> 重现韶华情。</p><p class="ql-block"> 风景依旧在,</p><p class="ql-block"> 人己非少年。</p><p class="ql-block"> ——左起:邓棉施、蔡素英、孔少萍、林碧娴、蒙芽、毕月莲。</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昔日相约方寸中,</p><p class="ql-block"> 俊男靓女腼腆红。</p><p class="ql-block"> 深闺娇莺初春啼,</p><p class="ql-block"> 白马尔雅灵犀通。</p><p class="ql-block"> 牵手天涯知青梦,</p><p class="ql-block"> 三秋南北总相逢。</p><p class="ql-block"> 青涩芳华何处觅,</p><p class="ql-block"> 夕阳依旧笑春风。</p><p class="ql-block"> 这张己保存整整半个世纪即53年的旧照片,它不仅仅是珍贵的、而且是稀有的。那一幕温馨的定格,让人们看到了一代知青是多么天真、纯洁、可爱。当人们凝视和捕捉着这张旧照片上十位少男少女的稚嫩神态,让人感到了那个年代的知识青年就是那个时光银河里的星辰,永远闪烁着青春的温暖与力量!</p><p class="ql-block"> 这张老照片既是美好的回忆,又是岁月的馈赠,更是满载着一代知青的情感、憧憬与故事。 </p><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毕月莲、孔少萍、陈娱、蔡素英、李桂好;</p><p class="ql-block"> ——后排左起:林尤功、蒙 芽、陆匡永、林芳波、陈连德。</p><p class="ql-block"> 1971年1月29日(春节初三),摄于海南东方市。</p> <p class="ql-block">  ▲多年情谊结青少,</p><p class="ql-block"> 斗转星移心系牢。</p><p class="ql-block"> 时光碎片难拾断,</p><p class="ql-block"> 旧照新影方寸宝。</p><p class="ql-block"> 谁说巾帼无貂婵,</p><p class="ql-block"> 碧叶莲花笑今朝。</p><p class="ql-block"> 花城挚友常思念,</p><p class="ql-block"> 待到南雁又归来。</p><p class="ql-block"> ——照片坐者蒙芽、站者毕月莲。</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忽闻别离独立营,</p><p class="ql-block"> 谁识前头是何方。</p><p class="ql-block"> 挥泪无言回眸望,</p><p class="ql-block"> 转身天涯路茫茫。</p><p class="ql-block"> 寒去春来依山尽,</p><p class="ql-block"> 一担天水当涌泉。</p><p class="ql-block"> 行善百鸟向呜凤,</p><p class="ql-block"> 知恩图报日方长。</p><p class="ql-block"> 1974年夏天,广州军区建设兵团建制撤消,随后,知青回城风又狼烟四起。这时,一道不明指令,将尧文独立营部分知青与青工分流到白沙黎族自治县的金波、珠碧江等农场。一时间,分流走的茫茫然忐忑不安,留下的也人心慌慌。</p><p class="ql-block"> 毕月莲,就这样与曾经在独立营三连不慎溺水被我救起的相鸣风吴裕良夫妇一起,分流到金波农场的二连。毕月莲一个弱女子,从一个原在独立营商店售货员来到一个陌生的深山连队,特别是她曾在独立营跌折腿伤刚癒,而这里的生活洗浴用水都必须到远离连队的溪井汲挑,毕月莲的落差与无助是可想而知的。</p><p class="ql-block"> 大幸的是,相呜凤夫妇伸出了慈善之手,无论是酷夏还是寒冬,相呜凤坚持每天到溪井给毕月莲挑水洗涤,鸣凤和爱人吴裕良常常炒上热菜热饭都叫上毕月莲一起品尝。提起那段日子,毕月莲对呜凤夫妇的照顾与善举一直感激不已。</p><p class="ql-block"> 2018年冬,我与太太因事去陆丰转道普宁看望相呜凤吴裕良夫妇一家,毕月莲获悉后,多次提邀一起去探望呜凤与裕良夫妇。可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也真不愧是我们知青的一种传统美德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照片左起:毕月莲、蒙 芽。</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摄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知青聚宴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与毕月莲一起从独立营(尧文农场)武装连分流到白沙金波农场二连的吴裕良相呜凤夫妇俩。毕月莲返城广州前的那些最为困难的日子里,就是相呜凤吴裕良夫妻俩在金波农场二连给毕月莲施以帮助,并在生活上予以无微不至的照顾。</p><p class="ql-block"> 不久,吴裕良调回汕头揭阳一学校从事财务工作时,相呜凤也一起随调回到家乡。</p><p class="ql-block"> 此照是吴裕良(左)相呜凤(右)夫妇在淅江旅游时在鲁迅故里的留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 餐前欢聚的花絮照。</p><p class="ql-block"> 红色基因女儿身,</p><p class="ql-block"> 花季落野独立营。</p><p class="ql-block"> 救死扶伤两肩担,</p><p class="ql-block"> 夫床三尺见忠贞。</p><p class="ql-block"> 人生淡泊雾中看,</p><p class="ql-block"> 终究难留爱如烟。</p><p class="ql-block"> 侍守君侣心用尽,</p><p class="ql-block"> 撑起哺伞一片天。</p><p class="ql-block"> 徐明军,出身于一个红色基因的家庭(父亲为广州华侨农垦管理局主要领导),1968年9月,医专校园的文革硝烟未散,她就打起行囊来到了尧文农场(独立营)场部医院。从兵团到农垦的建制转型,徐明军身为白衣天使,以救死扶伤为天职,兢兢业业,为人和蔼,全场干部职工妮称她为“阿徐医生”。</p><p class="ql-block">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她人生几十年中,为治癒病榻亲人,她茹苦含辛,悉心照料,从不放弃。她为人妻,为人母,一路走来,多少个不安,多少个不眠,多少次泪目,几十年的内心承受着如此厚重的压力与掙扎,都是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p><p class="ql-block">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p><p class="ql-block"> 徐明军凭借着个人坚强毅力,坚信自已不倒,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她始终一人撑起了一个家,为儿女铺垫了一条幸福成长的阳光径道。做为从独立营走出来的坚强女性,徐明军的践行成为了独立营人一致赞佩的楷模。</p><p class="ql-block"> 徐明军,以令人欣慰的人生观,用光明代替了阴暗,用宽心快乐迎来了多彩的夕阳。真是:</p><p class="ql-block"> 曾经苍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p><p class="ql-block"> ——照片右为徐明军,左为邓棉施。</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 餐前欢聚的花絮照。</p><p class="ql-block"> 越秀五羊陪过客,</p><p class="ql-block"> 琼岛故友落脚声。</p><p class="ql-block"> 暗淡步履早飘逝,</p><p class="ql-block"> 远去军号闻无烟。</p><p class="ql-block"> 悠悠晃晃又一天,</p><p class="ql-block"> 忙忙碌碌五十年。</p><p class="ql-block"> 不恋过往珍当下,</p><p class="ql-block"> 常聚常乐福寿添。</p><p class="ql-block"> ——照片左起:文艾、徐明军、邓棉施、蔡素英、孔少平、林碧娴、蒙芽、钟啸云、毕月莲、梁志芬。</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 餐前欢聚的花絮照。</p><p class="ql-block"> ——照片左起:伍庆海、林碧娴、蒙芽、孔少萍、毕月莲。</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 餐前欢聚的花絮照。</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独立营回广州后结对的知青夫妻,真是“肥水不流他人田”,幸福一对儿。林碧娴,人如其名,纤亭娴静。她与邓棉施、何慕冰、钟啸云、游小冰、孔少萍、李艳芳、张令仪、苏孟、伍庆海、韩裕耀、梁其功、陈应仕等一批广州市男女知青,前后上山下乡到兵团四师独立营二连(文质连)的。二连虽地处平原,但偏远场部,我们多年的情谊,是与独立营的知青们一样,都曾历经二连那些不堪回首的艰苦岁月里结下的。</p><p class="ql-block"> ——照片前左起:伍庆海、林碧娴、后中蒙芽。</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昔日同劳燕</p><p class="ql-block"> 相拥在今宵,</p><p class="ql-block"> 城隅碧娴笑,</p><p class="ql-block"> 浊酒敬庆海。</p><p class="ql-block"> ——照片左起:蒙芽、伍庆海。</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 </p> <p class="ql-block">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是我与身居广州的东方知青裴民山相逢聚首时,俩人常常提及的话题。</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九七二年一个寒雨飘摇的夜晚,当独立营场部的广播传来四师卫生队(师部医院)为抢救我场一位职工性命,却因一时血浆断缺,急需动员输血的号召。一时间,我们许多知青便争相报名,当晚深夜赶到了师部医院所在地昌江县城石碌。在医院经抽验血型后,我们大部分知青因血型不符被筛选掉,唯有东方知青裴民山、潮汕女知青洪秀卿、广州知青张元甲等人的血型匹配。就这样,医院从裴民山、洪秀卿等人的身上各抽了二百多cc血液,及时输给了患者,挽救了这位频危患者的性命。</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营养缺乏的贫困年代,输血是人们诚恐诚惶避之不及的事情,知青裴民山、洪秀卿等人义不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血液,而事后场里只仅仅给了他们每人10个鸡蛋权作补偿。但裴民山始终毫无怨言,坦诚面对自己这一义举的正面意义,让独立营的人们从裴民山洪秀卿等人身上看到了知识青年的人性亮点,看到了裴民山洪秀卿等人身上那救人于危难之高尚品质的一面!</p><p class="ql-block"> 多年的人生步履,让我感悟很多:裴民山的二百多CC的献血放在这年代,似乎不足挂齿,但老祖宗“不可因善小而不为之”的教诲颇有深意。人生中也许我们努力很久却没看到希望,也许付出很多也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但继续播撒我们的善与德,终会“善人者人亦善之”。</p><p class="ql-block"> 请知青们永远不要低估行善积德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此照摄于2024年6月19日傍晚,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豆蔻少女潮汕知青洪秀卿,与裴民山一样,勇跃报名并被㧜中抽血的唯一女知青,这在那个火红年代,是难能可贵的。抽血,对一个年少的女孩来说,是需要有胆略与勇气,更是需要有舍身为人的价值观,而我们独立营女知青洪秀卿出类拔萃的做到了。</p> <p class="ql-block">  ▲餐前欢聚的花絮照</p><p class="ql-block"> 昔日是春华,</p><p class="ql-block"> 今天如秋月。</p><p class="ql-block"> 秀色犹可人,</p><p class="ql-block"> 荷花羞玉颜。</p><p class="ql-block"> ——照片前排左起:林碧娴、孔少萍;</p><p class="ql-block"> ——照片后排左起:邓棉施、郑丽然、蒙芽、</p><p class="ql-block"> 梁志芬、蔡素英、徐明军、毕月莲。</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餐前欢聚的花絮照。</p><p class="ql-block"> 相聚嫌时短,</p><p class="ql-block"> 别离恨夜长。</p><p class="ql-block"> 欢笑竹溪夜,</p><p class="ql-block"> 开怀珠江情。</p><p class="ql-block"> 六月滋雨润,</p><p class="ql-block"> 红颜胜夏天。</p><p class="ql-block"> 乐集夕阳下,</p><p class="ql-block"> 同是兵团人。</p><p class="ql-block"> ——照片前排左起:郑丽然、蔡素英;</p><p class="ql-block"> ——照片后排左起:梁志芬、林碧娴、邓棉施、蒙芽、毕月莲、孔少萍、伍庆海、徐明军。</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餐前欢聚的花絮照。</p><p class="ql-block"> ——照片前排左起:孔少萍、卢笑蓉、邓棉施、蔡素英;</p><p class="ql-block"> ——照片后排左起:梁志芬、郑丽然、蒙芽、毕月莲、林碧娴、徐明军、裴民山。</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与君离别意,</p><p class="ql-block"> 同是情中人。</p><p class="ql-block"> 星辰隔夜梦,</p><p class="ql-block"> 灵犀一点通。</p><p class="ql-block"> 理乱剪不断,</p><p class="ql-block"> 今付笑谈中。</p><p class="ql-block"> 迭手三姐妹,</p><p class="ql-block"> 本是一家親。</p><p class="ql-block"> ——照片左起:文燕、郑丽然、文艾。</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昨饮感恩水,</p><p class="ql-block"> 今邀花城酩。</p><p class="ql-block"> 娌妯无二字,</p><p class="ql-block"> 唯有心纯真。</p><p class="ql-block"> 无言忆往事,</p><p class="ql-block"> 流水甲子年。</p><p class="ql-block"> 相思随伊至,</p><p class="ql-block"> 谁知追梦人。</p><p class="ql-block"> ——上照左起:蔡素英、徐明军、文 燕、郑丽然、文 艾;</p><p class="ql-block"> ——下照 左起:徐明军、郑志帮、陆匡永、郑丽然、文燕、邓棉施、文艾、蔡素美。</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邓棉施,是1969年夏天,从广州市荔湾区西关上山下乡到独立营的知识青年。</p><p class="ql-block"> 记得1969年夏未初秋,为加大当年党的九大胜利召开的宣传力度,四师独立营与各团一样,通过连队调演,组成文艺宣传队,到城乡农村进行九大宣讲演出。在各连队来场部小调演时,邓棉施等人代表二连排演的《抗旱保胶苗》的小品,被担任宣传队长的王琼桂选中。记得一次到板桥、感城两镇演出,邓棉施主演的《抗旱保胶苗》小品因那时没有道具,小娇体弱的邓棉施竟临时挑了一担真大水桶,楞头楞脑地上台演了起来,那天真且胆大的动作,博得了台下观众的喝彩和掌声。也整得我们台上小乐队的男知青们捧腹大笑。就是从那时起,我们大家对邓棉施不怯场的说、唱、跳之天赋,予以一致的赞许。</p><p class="ql-block"> 邓棉施回城广州数年后,因夫君英年早逝(其夫当年在独立营三连与我,吴学东、何超凡等知青结交相处较为密切的)。她以一个坚强的母亲之力,为整个家庭和子女的成长赋予了温馨、阳光和幸福,在她退休后,更是以心胸宽阔豁达、愉悦心态来对待人生,聚会、旅游、安度夕阳。尤其是,每每在广州、海南知青聚会K歌时,她那一展歌喉的音域和对歌曲的拿捏,除了获得独立营的广州、潮汕、东方知青们的敬佩以外,还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快乐女性——不一样的邓棉施。</p><p class="ql-block"> ——此照是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 月下七仙醉花城,</p><p class="ql-block"> 春风满面是素英。</p><p class="ql-block"> 个中笑蓉多愜意,</p><p class="ql-block"> 丛中绰约当少萍。</p><p class="ql-block"> 弹指挥间邓棉施,</p><p class="ql-block"> 志芬总是娃娃脸。</p><p class="ql-block"> 恬静碧娴独自艳,</p><p class="ql-block"> 珠江皎玉映明军。</p><p class="ql-block"> ——上照前排左起:蔡素英、卢笑蓉、孔少萍、邓棉施;</p><p class="ql-block"> ——上照后排左起:梁志夯、林碧娴、徐明军。</p><p class="ql-block"> ——下照左起:蔡素英、卢笑蓉、梁志芬、林碧娴、徐明军、邓棉施。</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无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 这场广州欢聚盛宴,在我们四师独立营知青群的陈若川总召举杯下开局,全场男女知青们在热烈兴奋的气氛中高举酒杯,为我们这次夏日的重逢祝酒!</p><p class="ql-block"> ——上照左起:郑国雄、韩裕耀、苏 孟,伍庆海、吴学东、陈若川、蒙 芽、林亚才。</p><p class="ql-block"> ——下照左起:伍庆海、吴学东、陆匡永、陈若川、蒙 芽、林亚才。</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 追忆茅廊生明月,</p><p class="ql-block"> 叱咤风云话当年。</p><p class="ql-block"> 感恩河岸入黎寨,</p><p class="ql-block"> 衣被换鹅煮屋檐。</p><p class="ql-block"> 水陆联运相结伴,</p><p class="ql-block"> 肝胆相照一路行。</p><p class="ql-block"> 一壶浊酒喜相逢,</p><p class="ql-block"> 过往尽在笑谈中。</p><p class="ql-block"> 吴学东,是我与广州知青缘中最为深交的哥俩。我们俩是结识在独立营三连的同住屋檐下,那茅草黄泥营房就建在连队蓝球场南面靠龙潭河岸边的斜坡上(见下篇的老照片)。</p><p class="ql-block"> 那年代的兵团光景是一日三餐无油肉、白天会战劳作苦、夜里昏黄煤油灯的饿日子。我和吴学东、大傻、永成、欧阳等广州知青,结伙到河对岸加力黎寨用衣被换过鹅,到连队菜地拔过菜,在老工人瓜棚下摘过葫芦瓜、合伙煮过油盐饭……饥饿无知、调皮无畏、迷茫困惑……。这一切充斥着我们当年的幼稚韶华,也成为我们后来几十年剪不断理还乱的真挚情谊,至今坚如磐石!</p><p class="ql-block"> ——照片左起:伍庆海、蒙 芽、吴学东。</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 1974年初秋,吴学东回广州休探亲假已有一些时日,我选在九九重阳节这天,亲自到广州市荔湾区上下九相邻的宝华路十五甫吴学东家,看望其父母二老(其父亲是江浙书香门第出身、其母亲也是一位江浙大户深闺小脚老人,很有气质)。尔后,按广州人重阳登高望远祈盼转运的习俗,我和吳学东、潮汕普宁女知青张建华(小辣椒)、以及学东的弟弟(当年分配在闻名的上下九路“琳琅照相馆”)四人相约一起去爬白云山顶公园。我们一行在这个日子里、在白云山顶公园留下了当年的合影照。</p><p class="ql-block"> ——上照左起:蒙芽、吴学东。</p><p class="ql-block"> ——下照前排左起:张建华、吴学东,</p><p class="ql-block"> 后排左起:吴学东胞弟、蒙芽。</p><p class="ql-block"> 1974年10月23日重阳节,摄于广州市白云山顶公园。</p> <p class="ql-block">  ▲此照前排为蒙芽,后排左起吴学东弟弟、吴学东。</p><p class="ql-block"> ——1974年10月23日,摄于广州市白云山顶公园。</p> <p class="ql-block">  ▲ 吴学东这位难兄弟,是前些年从广州商业百货集团储运总公司老总的位置上退下的,回城后,独立营广州男女知青们都尊称他“东哥”。</p><p class="ql-block"> 当我旅途还在潮汕时,知青会长陈若川就电话告知,吴学东获知我来广州的消息后,即在广州闹市内为我们的到来预订好了豪华大宴厢。广州知青们的深情厚谊,随岁月彰显,随星移增辉!</p><p class="ql-block"> ——照片左起:伍庆海、蒙芽、吴学东。</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 欢聚宴上三杯过巡,当年两位知青哥俩蒙芽与吴学东当众追忆起那艰辛贫困年代,一起到黎村偷鹅充饥的往事,逗得我们可敬的会长陈若川乃至全场男女知靑们的棒腹大笑。</p><p class="ql-block"> ——照片左起:蒙芽、吴学东、陈若川。</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 羊城小北喧落日,</p><p class="ql-block"> 灯红竹溪聚汉仙。</p><p class="ql-block"> 知青亲朋圆桌叙,</p><p class="ql-block"> 今夜不醉不归旋。</p><p class="ql-block"> 地瓜酒味今犹在,</p><p class="ql-block"> 不见当年尧文郎。</p><p class="ql-block"> 故友酐杯最愜意,</p><p class="ql-block"> 三尺男儿当自强。</p><p class="ql-block"> ——照片左起:郑志帮、陈辉华、林惠文、陈若川、裴民山。</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 宴席上敬了多少回,干了多少杯,都述不完我们这些知青们当年一块在烈日下、寒雨中那历历在目的苦与乐。</p><p class="ql-block"> ——上下两照左起:陆匡永、裴民山、林午一、蒙芽、杨和平、郑国雄、谭裕耀。</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 渔舟唱晚杯高举,</p><p class="ql-block"> 浊酒一壶满汉席。</p><p class="ql-block"> 情同兄弟今不易,</p><p class="ql-block"> 隔山隔海誓不移。</p><p class="ql-block"> 夏来芒果香老树,</p><p class="ql-block"> 木棉花开红满枝。</p><p class="ql-block"> 笑谈过往多少事,</p><p class="ql-block"> 一醉方休皆欢喜。</p><p class="ql-block"> ——上下两照左起:陆匡永、裴民山、林午一、蒙芽、杨和平、郑国雄、韩裕耀。</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在海南还是广州,我们每次的欢聚宴席,独立营这群男女“老顽童”,不管真喝假喝总抱团,从来都是形影相随,情真意切,欢声笑语。</p><p class="ql-block"> —— 左起:梁志芬、徐明军、蔡素英、蒙芽、邓棉施、林碧娴、孔少平、毕月莲。</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一声东哥响天籁,</p><p class="ql-block"> 一杯浊酒沁心怀。</p><p class="ql-block"> 一同昔别太古仓,</p><p class="ql-block"> . 一轮红卫赴天涯。</p><p class="ql-block"> 一去南北遥相望,</p><p class="ql-block"> 一视同仁埋没才。</p><p class="ql-block"> 一锅地瓜伴青菜,</p><p class="ql-block"> 一样归途脱苦海。</p><p class="ql-block"> ——上照左起:伍庆海、林碧娴、吴学东;</p><p class="ql-block"> ——下照左起:苏孟、伍庆海、吴学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宴席上,吴学东与同校同班同独立营但不同连队的同学苏孟交谈甚欢。</p> <p class="ql-block">  ▲▼一饮而尽己过往,</p><p class="ql-block"> 畅怀品它是人生。</p><p class="ql-block"> 当年木豆地瓜酒,</p><p class="ql-block"> 严霜酷暑苦伴流。</p><p class="ql-block"> 只缘同是沦落客,</p><p class="ql-block"> 天涯哥们结三秋。</p><p class="ql-block"> 回城归途多俊杰,</p><p class="ql-block"> 琼浆入沁情满杯。</p><p class="ql-block"> ——上照左起:郑志帮、蒙芽、吴学东;</p><p class="ql-block"> ——下照左起:杨和平、林午一、陈若川、郑国雄。</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 酒巡三度祥开泰,</p><p class="ql-block"> 竹溪盛宴夺眼彩。</p><p class="ql-block"> 岛人推杯祝燕妃,</p><p class="ql-block"> 语出乡音乐开怀。</p><p class="ql-block"> 难得千里来相聚,</p><p class="ql-block"> 思念故土潮如海。</p><p class="ql-block"> 夫君换盏心意在,</p><p class="ql-block"> 同是琼涯贵客来。</p><p class="ql-block"> ——上照左起:陈若川、裴民山、文燕;</p><p class="ql-block"> ——下照左起:陈若川、郑志帮、林亚才。</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 交杯两酌情,</p><p class="ql-block"> 共品人生篇。</p><p class="ql-block"> 斗胆吃螃蟹,</p><p class="ql-block"> 敢为天下先。</p><p class="ql-block"> 寰视华南志,</p><p class="ql-block"> 宇通风水起。</p><p class="ql-block"> 千里知马力,</p><p class="ql-block"> 当今乃午一。</p><p class="ql-block"> 广州知青林午一,上山下乡到四师独立营一连,一干就是四年,兵团改制农垦后的一九七四年底,随分流人员到白沙的金波农场。不久,林午一便回城广州商校回炉就读。学成后在广州国企工作。随着改革浪潮,林午一与太太在广东宇通干得风生水起,稳扎稳打,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记得2018年初秋的一天,林午一来电告诉我,他的太太赴海南东方市,参加全国宇通汽车年会,会场就设在我小区相邻不足20米的紫荆花大酒店。林午一说太太要与我们见上一面。等待数天后的一个下午,林午一太太给我来电告知,年会议程变化要马上赶回广州,此次会面便失之交臂了。</p><p class="ql-block"> 林午一在人生创业打拼上,其睿智与胆略是我最欣赏的;他为人稳当、不惧风、不惧雨,不怕跌跤又行稳致远,是值得我们仿效学习的。</p><p class="ql-block"> ——照片左起:林午一、蒙芽。</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 同在天涯走海角,</p><p class="ql-block"> 苦尽甘来知多少。</p><p class="ql-block"> 少女英郎再教育,</p><p class="ql-block"> 岂让狼烟耗栋材。</p><p class="ql-block"> 各自归途舒怀笑,</p><p class="ql-block"> 齐聚夕阳戏彩霞。</p><p class="ql-block"> 人生难得几回醉,</p><p class="ql-block"> 微笑前行尽舜尧。</p><p class="ql-block"> ——上照前排左起:林碧娴、毕月莲;</p><p class="ql-block"> 上照后排左起:孔少萍、卢笑蓉、裴民山、钟啸云。</p><p class="ql-block"> ——下照左起:蒙芽、徐明军、邓棉施、钟啸云。</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昔洒龙潭少年志,</p><p class="ql-block"> 路茫茫不思量。</p><p class="ql-block"> 是非成败转头空,</p><p class="ql-block"> 青山依旧在,</p><p class="ql-block"> 回眸夕阳红。</p><p class="ql-block"> 兵团岁月里,曾经同在四师独立营三连一起同甘共苦的知青战友林惠文(左)与陈辉华(右)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p class="ql-block">  ▲▼饮得感恩水,</p><p class="ql-block"> 陀岭总关情。</p><p class="ql-block"> 任凭风云散,</p><p class="ql-block"> 自有尧文人。</p><p class="ql-block"> 海角有时尽,</p><p class="ql-block"> 聚散皆是缘。</p><p class="ql-block"> 举杯珠江夜,</p><p class="ql-block"> 情深意绵绵。</p><p class="ql-block"> ——上照左起:钟啸云、郑志帮、邓棉施、郑丽然;</p><p class="ql-block"> ——下照前排左起:郑丽然、孔少萍;</p><p class="ql-block"> 下照后排左起:蔡素英、林惠文、邓棉施、钟啸云。</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9日傍晚,摄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应元路 . 竹溪酒家香港厅。</p> 告别江南盼约琼岛 <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按这次珠三角自驾游的原订计划,还有珠海、澳门最后一站。</p><p class="ql-block"> 但是一早,在我们离穗之前,广州知青中的五位闺蜜孔少萍(夫妇)、毕月莲、徐明军、郑丽然(夫妇)、邓棉施热情邀请下,陈若川卢笑蓉夫妇、陈辉华以及我和太太、小姨夫妇等人,依约来到广州海珠区江南西路南岗福星海鲜城,参加五闺蜜提前预设的送别宴席。</p><p class="ql-block"> 可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p> <p class="ql-block">  ▲▼今日千里辞南粤,</p><p class="ql-block"> 何时芳穗系五羊。</p><p class="ql-block"> 福星依依别亦难,</p><p class="ql-block"> 再见有期缘份长。</p><p class="ql-block"> 亲如一家满堂笑,</p><p class="ql-block"> 兄弟姐妹诉断肠。</p><p class="ql-block"> 柔情蜜意表不尽,</p><p class="ql-block"> 手足相挽挂心田。</p><p class="ql-block"> ——照片左起:陈辉华、徐明军、郑丽然、文燕郑志帮夫妇、孔少萍赵石云夫妇、蒙芽、卢笑蓉陈若川夫妇、文艾、毕月莲、陆匡永、邓棉施。</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摄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p> <p class="ql-block">  ▲——照片前排左起:文艾、邓棉施、卢笑蓉、郑丽然、毕月莲、蒙芽、孔少萍;</p><p class="ql-block"> ——照片后排左起:文燕、陈若川、陆匡永、徐明军、陈辉华、郑志帮。</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摄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p> <p class="ql-block">  ▲金花五朵结闺蜜,</p><p class="ql-block"> 出水芙蓉胜西施。</p><p class="ql-block"> 形影相随不离弃,</p><p class="ql-block"> 飞歌春夜唱夏雨。</p><p class="ql-block"> 心宽愉悅寻乐趣,</p><p class="ql-block"> 珠江击流荡春秋。</p><p class="ql-block"> 妸娜多姿看世界,</p><p class="ql-block"> 亲密无间行万里。</p><p class="ql-block"> ——照片左起:毕月莲、郑丽然、徐明军、邓棉施、孔少萍。</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摄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p> <p class="ql-block">  ▲▼渐消酒色朱颜浅,</p><p class="ql-block"> 欲语离情翠黛低。</p><p class="ql-block"> 今日相邀海鲜城,</p><p class="ql-block"> 胜似一家好哥弟。</p><p class="ql-block"> 姐妹难掩离别意,</p><p class="ql-block"> 谈笑风生谁方知。</p><p class="ql-block"> 穗琼几度重逢梦,</p><p class="ql-block"> 待到红棉花开时。</p><p class="ql-block"> ——上照左起:郑丽然、郑志帮、文 燕、孔少萍、赵石云、蒙 芽、文 艾、毕月莲、陆匡永;</p><p class="ql-block"> ——下照左起:王东军(孔少萍的小姑丈)、赵石云孔少萍夫妇、蒙 芽。</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摄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p> <p class="ql-block">  ▲▼尧文缘遇是天命,</p><p class="ql-block"> 江南西畔约福星。</p><p class="ql-block"> 难舍难分诉不尽,</p><p class="ql-block"> 心有不舍倍加亲。</p><p class="ql-block"> 相思缠绵知何日,</p><p class="ql-block"> 此情此景铭记心。</p><p class="ql-block"> 朝逝方恨失时令,</p><p class="ql-block"> 归途妮燕天自晴。</p><p class="ql-block"> ——上照左起:郑志帮、蒙芽、陆匡永、郑丽然、文燕、文艾、毕月莲;</p><p class="ql-block"> ——下照左起:毕月莲、文艾、文燕、郑丽然、孔少萍、邓棉施。</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摄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p> <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文艾(左)与文燕(中)及郑丽然(右)合影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p> <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赵石云孔少萍夫妇(左)与郑丽然陆匡永夫妇(右)合影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p> <p class="ql-block">  ▲亲如兄弟一一那远去的岁月,淹没不了我们那艰难的日子里结下的友情;今日的相拥,更彰显着我们的情谊与日同天,让人倍加珍惜!</p><p class="ql-block"> ——照片左起:郑志帮、蒙芽、陈辉华、陆匡永。</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摄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p> <p class="ql-block">  ▲▼羊城夏雨留不住,</p><p class="ql-block"> 雁过声消惧孤独。</p><p class="ql-block"> 故友相思无尽处,</p><p class="ql-block"> 道别方知苦中苦。</p><p class="ql-block"> 浪拍南岗听渔声,</p><p class="ql-block"> 漁鳞洲下待帆归。</p><p class="ql-block"> 此去何时再相见,</p><p class="ql-block"> 果香琼州春梦回。</p><p class="ql-block"> ——上照左起:毕月莲、文艾、蒙芽、孔少萍、徐明军;</p><p class="ql-block"> ——下照在起:孔少萍、蒙芽、邓棉施。</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摄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 </p> <p class="ql-block">  ▲ 西关出笑蓉,</p><p class="ql-block"> 不负众望归。</p><p class="ql-block"> 平台传微信,</p><p class="ql-block"> 集结知青人。</p><p class="ql-block"> 牵手农二代,</p><p class="ql-block"> 旌旗独立营。</p><p class="ql-block"> 满园百花艳,</p><p class="ql-block"> 群主尽开颜。</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卢笑蓉(中)与蒙芽文艾夫妇合影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p> <p class="ql-block">  ▲ 豆蔻年华琼州路,</p><p class="ql-block"> 归城芳心花容时。</p><p class="ql-block"> 一朝春萌两相遇,</p><p class="ql-block"> 琴瑟和呜爱依依。</p><p class="ql-block"> 执手同舟秋水间,</p><p class="ql-block"> 峰回路转情不移。</p><p class="ql-block"> 相濡以沬筑燕巢,</p><p class="ql-block"> 姻缘连理并头枝。</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赵石云孔少萍夫妇合影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p> <p class="ql-block">  ▲▼缘随缘聚缘相遇,</p><p class="ql-block"> 情尽情投情赋时。</p><p class="ql-block"> 寒风冷雨随它去,</p><p class="ql-block"> 携手相扶走丸泥。</p><p class="ql-block"> 施舍自得心相向,</p><p class="ql-block"> 赠人玫瑰手留香。</p><p class="ql-block"> 从善守德循家训,</p><p class="ql-block"> 安得儿孙喜满堂。</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蒙芽文艾夫妇合影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p> <p class="ql-block">  ▲同赴天涯望星辰,</p><p class="ql-block"> 隔风隔雨难隔情。</p><p class="ql-block"> 龙潭河岸玉郎唱,</p><p class="ql-block"> 灼灼其华点酥娘。</p><p class="ql-block"> 晨露垂枝欲滴翠,</p><p class="ql-block"> 比翼双飞何栖林。</p><p class="ql-block"> 长夜绵绵当有尽,</p><p class="ql-block"> 珠连壁合梦归城。</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陆匡永郑丽然夫妇合影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p> <p class="ql-block">  ▲ 抹不去那难忘的岁月,忘不了龙潭岸边的茅草营房,还有灯火阑珊处的细语欢声。我们同样的青春,在朦胧中相思,在含蓄中牵挂,又那么青涩纯洁,成为五十多年来维系着我们知青友谊的纽带。</p><p class="ql-block"> 2008年4月29日下午,蒙芽与到访的知青挚友陆匡永郑丽然夫妇俩合影。</p> <p class="ql-block">  ▲陀岭脚下听蝉唱,</p><p class="ql-block"> 悦声向谁无人猜。</p><p class="ql-block"> 茅舍两影笑廊下,</p><p class="ql-block"> 月色细语洁无瑕。</p><p class="ql-block"> 捧着挎包红文在,</p><p class="ql-block"> 不见当年须眉来。</p><p class="ql-block"> 灯火阑珊烁今夏,</p><p class="ql-block"> 圆梦何愁在天涯。</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蒙芽与郑丽然合影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晨见炊烟飘,</p><p class="ql-block"> 夜闻鹧鸪呜。</p><p class="ql-block"> 昔日少年志,</p><p class="ql-block"> 腹耕书万卷。</p><p class="ql-block"> 月下孤影踱,</p><p class="ql-block"> 归途叹茫茫。</p><p class="ql-block"> 世道愈风下,</p><p class="ql-block"> 但愿家安康。</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蒙芽与陈辉华、郑志帮分别合影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悄悄吐心语,</p><p class="ql-block"> 双娇笑关羽。</p><p class="ql-block"> 聚散缘外题,</p><p class="ql-block"> 叙往欲言止。</p><p class="ql-block"> 先后都是爱,</p><p class="ql-block"> 各自为人妻。</p><p class="ql-block"> 不负红尘梦,</p><p class="ql-block"> 唯有青梅时。</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郑丽然与文艾合影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p> <p class="ql-block">  ▲离营几十载,</p><p class="ql-block"> 沧桑兄妹情。</p><p class="ql-block"> 心纯净如水,</p><p class="ql-block"> 友谊守一生。</p><p class="ql-block"> 每逢春语寄,</p><p class="ql-block"> 深秋乃南行。</p><p class="ql-block"> 今乘浮云去,</p><p class="ql-block"> 挥手珠江边。</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毕月莲与蒙芽合影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p> <p class="ql-block">  ▲▼少年擦肩过,</p><p class="ql-block"> 归城己晚秋。</p><p class="ql-block"> 回眸尧文月,</p><p class="ql-block"> 清纯映江流。</p><p class="ql-block"> 竹溪灯下影,</p><p class="ql-block"> 南岗泊漁舟。</p><p class="ql-block"> 满堂喝彩声,</p><p class="ql-block"> 惊鸟飞西楼。</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陈若川与毕月莲合影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p> <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郑志帮(左)与邓棉施(右)合影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p> <p class="ql-block">  ▲▼天天聚首天天乐,</p><p class="ql-block"> 时时约伴时时欢。</p><p class="ql-block"> 闺蜜五娘好春色,</p><p class="ql-block"> 歌起舞翩人自狂。</p><p class="ql-block"> 月莲少萍湖中戏,</p><p class="ql-block"> 明军棉施邀丽然。</p><p class="ql-block"> 谁说姹紫羡煞君,</p><p class="ql-block"> 嫣红摇姿更惹人。</p><p class="ql-block"> ——上照与下面五照分别为:</p><p class="ql-block"> ①毕月莲与孔少萍</p><p class="ql-block"> ②邓棉施与郑丽然</p><p class="ql-block"> ③毕月莲与郑丽然</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摄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p> <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毕月莲(左)与孔少萍(右)合影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p> <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邓棉施(左)与郑丽然(右)合影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p> <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毕月莲(左)与郑丽然(右)合影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p> <p class="ql-block">  ▲王东军,是孔少萍爱人赵石云的小妹夫(即小姑丈)。七十年代未,王东军与海南东方一位琼纵老领导之子一起在武汉服兵役。前年,在一次八一战友大聚会上,王东军与东方这位琼纵后代查询其嫂子孔少萍常在家里提及的东方兵团知青挚友蒙芽近况。王东军想不到东方这位战友竟也是蒙芽最要好的发小铁哥。俩人兴奋不已,各自转告给了孔少萍与蒙芽。</p><p class="ql-block"> 缘分,在茫茫人海中就是这么奇妙得不言而喻!在我即将告别羊城之际,孔少萍夫妇特别带上小姑丈,设宴欢聚,大家一见如故,情谊满满。</p><p class="ql-block"> 一一2024年6月21日中午,王东军(左)与蒙芽(右)合影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席间,作为红二代的的王东军,当获知徐明军(父亲是四野南下领导干部)、郑志帮(其父也是抗美援朝后入琼任职),都是血脉流淌着红色基因的后代,三人似曾相识,心灵相通,畅谈甚欢,并相邀合影。</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王东军(左)与徐明军(中)郑志帮(右)合影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p> <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1日中午,王东军(左)与郑志帮(右)合影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 . 南岗福星海鲜城聚宴厅。</p> <p class="ql-block">  ▲峥嵘岁月,寸草春晖。我们一代知青沭浴着党的阳光,与共和国一起成长,与共和国一同走来。用我们的诺言与践行,报答党和国家,报答哺育引导我们从“知青小屋”的嫩稚走向成熟的兵团岁月,报答在风雨中手把手给我们军垦“再教育”的老工人,报答在那繁重极限的辛劳中给我们问寒问暖的父老乡亲,报答至今仍相思相挂常聚常欢的兄弟姐妹。</p> 上篇结束语 <p class="ql-block">  时光流转,岁月如歌。显然,激情燃烧的兵团喧闹已消逝甚远,嘹亮的军号在历史的天空随烟漂渺,朝气逢勃的四师独立营再也回不过去,知青们留恋的芳华再也挽留不回。</p><p class="ql-block"> 今天,连日来欢聚在广州竹溪酒家、南岗海鲜城的独立营知青挚友们,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形同一个个光鲜靓丽的“老顽童”,在觥筹交错中欢声笑语,用难言的真情相拥相抱,在真诚的叮嘱中互勉保重、祝福安康,让现场的每一个人无不动容和欣慰。</p><p class="ql-block"> 记住三毛那句名言:那时我们没有认真地年青,如今我们要认真地老去。</p><p class="ql-block"> 但愿我们独立营这些健在的知青们,快乐平安,健康长寿,家庭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