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李芹香在县联保培训班自传手稿)</p> <p class="ql-block"> 李芹香,学名李大声,别号煠华,1901生,学孔镇河村人,出生于学孔镇米山回龙湾。六岁发蒙入私塾。河村先贤重视文化,于民国4年,从四川请来知识渊博、教学有方的黎甫臣老师任教,河村办起了学堂,今学堂名尚存。李芹香投师黎老师,勤学四年。民国7年(1918年),李芹香考入仁怀县高等小学堂读书,投师劝学员长张义超(仁怀人,丁酉科拔贡),学习两载,因生母病逝,李芹香回乡为母治丧,处理殡葬,因辍学一年,高等小学堂未肄业。</p> <p class="ql-block"> 民国十年(1921年), 贵州陆军第三混战旅旅长胡瑛(云南云州人,陆军上将)在贵州安顺办教导队,黔军参谋长刘莘园(仁怀鲁班陶家寨人)认为仁怀青年子弟壮志可造,教导队特派人来仁怀招募青年百余名入教导队训练,仁怀自愿从戎者颇多,李芹香被优录安顺教导队特训一年毕业,成绩优异,在队充当中士。民国11年(1922年)6月,孙中山总理调滇黔军攻打桂系老军阀陆荣廷,是年6月,李芹香随黔军司令胡瑛、上校陆荫揖(贵州盘县人)部队开赴广西百色,而后集中桂林,击溃刘日福(广西博白人)部,打败陆荣廷,广西稳定,李宗仁、白崇禧占领广西。李芹香战功突出,凯旋归来,回师驻黔调遣南笼(今安龙县)入模范营训练8个月,积极参与黔东思南、石阡、印江一带清乡剿匪,履立新功,升中尉,后驻思南。</p> <p class="ql-block"> 民国十二年1923年2月,滇军唐继尧与黔军袁祖铭作战,滇军入驻贵阳,黔军总司令袁祖铭任陆军上将,刘莘园任陆军中将,与四川军阀杨森合作,扩充黔军实力,黔军退到四川重庆,占领川东十八个县,李芹香编入黔军十军第六团团长胡忠汉(遵义虾子人)第二营七连担任少尉军职,沿乌江从铜仁沿河县到重庆龚滩古镇,再经彭水县顺江而下抵达涪陵,之后驻防涪陵两年,在第五师(师长吴传新)一混战旅担任中尉军职,黔军打败了滇军,战斗中,李芹香不怕牺牲,作战英勇,战功卓越。1925年,黔军与川军二军系统刘湘、杨森协同作战,赶走一军系统熊克武。作战中,第六团第二营七连的晏连长身中枪花,李芹香立即掇升七连连长,续转战重庆,驻防丰都、万县一带。</p> <p class="ql-block"> 1925年5月,黔军总司令袁祖铭在四川受各军夹击,被迫返回黔边;1925年腊月,刘莘园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同学刘伯承在泸州,刘伯承知刘莘园在成都,邀约相见刘莘园,谋议攻打四川军阀刘湘,谋议未就,却被刘湘通缉,刘莘园取道川东,虑其力量单薄,难以成事。1926年6月,李芹香所在第五师一混战旅在黔军第十军长王天培带领下,到湖南洪江神州缩编部队参加北伐,李芹香乘机请假返回梓里,同年冬月回归学孔故里。</p> <p class="ql-block"> (1932年3月,仁怀县长覃占鳌(四川合江人)行令第五区(大坝)区长陈文深委任李芹香担任五区第六乡正乡长、穆升藩任副乡长)</p> <p class="ql-block"> 戎马倥偬数载归乡,李芹香见父李春洪在桑梓办保董任务,第二年,地方人士以父春洪年老体迈,举荐风华正茂的李芹香接任保董之职,为地方服务。1930年,李芹香入仁怀县乡镇训练所毕业。1932年3月,仁怀县长覃占鳌(四川合江人)行令第五区(大坝)区长陈文深委任李芹香担任五区第六乡正乡长、穆陞藩任副乡长之职,直到1936年卸职,将乡长公务交本乡刘甫清接替。在家休息一年,其父染疾未几,忽然归天,在家料理安葬毕,守孝至第二年(1937年)春天,国难当头,国家此存危及之秋也,李芹香在仁怀县联保培训班上自述,以决心在保甲中,在后方工作,协助领导,为抗日救国效劳。直至1945年8月,抗战胜利。</p> <p class="ql-block"> (李芹香父李春洪任五区(大坝)第十一保保董)(见右上角)</p> <p class="ql-block"> 丙戌(1946)年,李芹香组织宗亲修家谱,军人作风,限期实现,务望速成。他历经三年,敢不尽力,花钱用米,在所不惜,李氏家谱班行,于己丑年(1949年),甚幸修成。1950年,李芹香在家病故,享年50岁。</p> <p class="ql-block"> 李芹香,军阀时期,军中数载,担任过中士、少尉、中尉、连长等职。君所见,他军职不高,军衔不显赫,但在军阀混战期间、与和平年代营职、团职乃至还高军职军官实战经验相比,不可同语。尤其学孔边偶,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入仁怀县高等小学堂读书两年,走出去充当黔军草鞋军,身经数战,处处显身手,英勇可谓。</p> <p class="ql-block"> 资料来源:1、李芹香自传;2、刘莘园传;3、刘莘园年谱;4、仁怀县教育志;5、仁怀县档案馆材料;6、河村李氏家谱;7、个人图书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