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琨玉秋霜

<p class="ql-block">许多事,既然过去,就该随风。可是每当踏上那一方贴近生命,滋养性情的热土,如潮的思绪难抑我如烟的往事——滚滚而来。</p> <p class="ql-block">早春二月,漫步在钱塘江畔,虽然料峭春寒,但暖意已悄悄地在春风中荡漾,心旷神怡地静观母親河承载着千帆竞发的壮丽景象,感受百舸争流的时代精神,此时此刻纵有千忧万愁也将全都消融在一江碧波里。</p> <p class="ql-block">盛夏的清晨,遥望东方那一片片通红的朝霞,预感一天的火辣。可在江面上转悠的习习凉风,时不时地来亲吻前额、抚摸脸蛋,不由人心驰神往,凝神处往昔那一群群嬉戏、耍闹的小毛孩在滩涂上抓毛蟹、捞黄蚬、捡贝壳的一幕幕情景,清晰地在脑海中闪现。</p> <p class="ql-block">晚秋时分,走在田间小路上,近观那一派田园风光,满目新清、气象万千,泥土味、稻谷香扑鼻而至。沿着一串串零乱而隐约可循的脚印一直走去,仿佛冥冥之中这些就是我童年採蒲公英、摘野菊花、玩狗尾草、尾追萤火虫时留下的足迹。蓦然回首:这美丽宛延的小路就是经常出现在我梦中的“小路”。这陌上的足迹是我人生的起点,梦想开始的“足迹”。</p><p class="ql-block">人生不忘来时路,</p><p class="ql-block">方能不失清明心。</p> <p class="ql-block">初冬的黄昏,瞄一眼窗外,寒风瑟瑟,摆弄着最后的黄叶;月光淡淡,映衬着一院疏影,此刻深感乡村夜晚的静态美;而那远处传来夜莺啼啭与院内风敲翠竹形成的和声时,心和灵随之淘醉在精神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多少年来,春播秋收,勤耕细作是这里最具规律的常态;麦苗儿青,菜花儿黄是这里最美丽的风景;黄昏狗叫,夜半鸡啼是这里最耳熟的声音。这一切是往事的索引,是永恒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至改革开放春风吹来的历史发展进程,家乡的面貌在不断发生质的变化。过去简陋的灌溉设备,矮小的土坯堤坝不敌天灾,多少次洪涝灾害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这里的人们只能“靠天吃饭”。如今先进的排灌系统,宽阔坚固的百里水泥大坝和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对于土生土长的农民来说旱涝保收是心里最大的踏实。</p> <p class="ql-block">过去黙黙无闻的穷小子,现在是优秀的企业家。过去面黄肌瘦、泪淋涕流的黄毛小丫,如今是金发披肩,长靴裹足的时髦女郎。昔日风雨飘摇的茅草房,而今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飘亮整洁的别墅型农家小院。一切今非昔比了!</p> <p class="ql-block">经历了三年“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乡亲们清楚的意识到享受美好生活,身体健康是何等的重要。慢慢的沉迷牌桌的人少了,注重健康饮食的人多了,晨炼的队伍壮大了,傍晚三五成群的走路人陆续不断了,提高自身免疫力是抗击一切病魔的有力武器的理念根植于心了。时代在改变,家乡的面貌在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也在改变,改变中有惊喜,更有如丝如缕的乡愁。</p><p class="ql-block">唯有滔滔钱江水,</p><p class="ql-block">春风不改旧时波。</p><p class="ql-block">—————2024.7.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