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烈日炎炎的夏日,迎来了个热带低压,阵阵雷雨,送来清凉。幸福厅内,心无旁骛的地理人,学习热情高涨,认真地聆听南京师大的杨霞教授和华东师大的张远增教授深入浅出的讲座,他们以《数智时代学习评价的多维探索与价值实现》和《我国课程标准的逻辑与教育考试命题》为主题分别做了半天讲座,让我们感受到了数智时代的高效和意义,探究新课标,熟练把握核心素养对学科命题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南京师范大学杨霞教授</p>  <p class="ql-block">杨教授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启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解读评价方式及带来的影响,并从数智赋能教学改革和评价研究,促进教学教育质量提升。</p>  <p class="ql-block">地理人的勤学上进,珍惜每次充电的机会,抓住每个进步的机会,认真听讲,做笔记</p>  <p class="ql-block">吴英志校长,是我们地理骨干班的榜样,每节课都认真听讲,一部手机做笔记,一部手机拍照,笔记本上也是记录满满当当的</p>  <p class="ql-block">华东师范大学的张远增教授为我们做课程标准与考试命题相关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符永权老师高效系统的听课记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口市长彤学校 吴英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一)明数智之道,求评价之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有感于杨霞《数智时代学习评价的多维探索与价值实现》讲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培训进入第二天,聚焦数智时代的学习评价和教育考试命题两个主题。南京师范大学杨霞教授基于数智时代的学习评价主题,为大家带来《数智时代学习评价的多维探索与价值实现》,聚焦时代脉搏,聚焦人工智能,聚焦学生评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杨教授的讲座主要包括学习评价的目的与方法、数智评价的趋势和诉求、教智评价的类型和方法三个方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在学习评价这一学习板块,杨教授从学习评价的概念、学习评价的目的和功能、学习评价的类型、学习评价方法、学习评价的意义等五个方面展开,着重举例说明诊断功能的如何使用和改进。同时,还提醒有兴趣的教师可以就五种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和实践,从而通过实践和对话来验证和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模式。学习实质发生的关键是有价值的困境的产生,杨教授的这个观点恰好印证了学习评价的目的和功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在数智评价的趋势和述求这一学习板块,杨教授则是从教育评价改革走向数智化、学习评价的趋势、学习评价的聚焦点、数智时代学习评价诉求、学习分析技术和工具。在讲座中,杨教授强调,未来的教育评价手段将从以结果性数据为主要依据转向结果性数据与过程性数据相结合,教育评价将从以试卷问卷为主要手段转向以大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为主要手段进行转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在数智评价的类型和方法这一学习板块,杨教授围绕学习评价新类型、学习评价新方法和评价方法应用示例就行详细的分享。在讲座中,杨教授借助大量的案例来说明数智化评价所带来的改变和实践,从而说明通过教师的评价改进和内容要求,学生就会基于评价要求而呈现出不同的方向,继而激发数智潜能,在数智时代的评价中更好展示创新性和针对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总之,数智化时代的到来,数智化评价为教师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灵活的评价方式,并可以通过数智化评价推荐和反馈系统提供精准的学习资源和指导,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而数智化评价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潜力,继而提供科学性针对性的指导。综上所述,数智化评价将会为教育领域的学生评价带来更多创新和发展,我们必须主动拥抱科技带来的变化和挑战,明数智之道,求评价之理。</span></p><p class="ql-block">(二)思考、研究、表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有感于张远增《我国的课程标准逻辑与教育考试命题》讲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二天下午的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张远增博士带来,基于课程标准逻辑和教育考试命题两个主题进行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从张博士的讲座中可以知道,我国的课程标准逻辑起点为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课程标准的逻辑中介就是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细化表现,是多样性和一元性的统一、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是独立性与协同性的统一、是可及性与挑战性的统一;课程标准的中心概念则是学业水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从张博士的讲座中可以知道,教育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有以下几点:一是基于课程标准理念的命题,二是基于课程标准总目标的命题,三是基于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的命题。在这个内容的分享中,不仅有理论的高度,也有案例的辅助;不仅有研究的成果,也前沿的总结;不仅有问题的思量,也有观点的凝炼,无不彰显了其在这个方面的话语权和高境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从张博士的讲座中可以知道,设计题目的策略主要有三个:一是基于题目的策略(题目-问题-问题模型-题型特例-试题);二是基于情境的策略(情境-问题-问题模型-题型特例-试题);三是基于载体的策略(载体-问题-问题模型-题型特例-试题)。通过设计题目策略这个内容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设计学科考试题目,出发点是考学科知识,切入点是课程目标,归属点是学科理念和学科素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张博士的讲座科学含量高、理论境界高、信息量大,既有理论高度以及前沿主张,又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原本概念化、理论化的讲座借助海量的案例变得生动易懂,海量案例的加入也有助于我们打开了思路和印证了理论,开启了课程标准逻辑和试题命题策略之间的纽带钥匙,使得这一讲座的命题承上启下,为今后的教学和考试给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深感自身理论水平的压力和不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总之,课程标准和考试命题在教育评价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加强两者的协同运用,注重实践探索和改革创新,才能推动教育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更好发展。对于一线教师的我们,除了要将知识教成方法论、教成思想、让学生把知识升华为信仰外,还要致力于加强对学科课程标准的研读,加强对学科命题的研究,加强对学情的掌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回归到国家制定的学科课程标准上,回归到国家教育改革的“初心”上,努力践行“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核心素养教育。</span></p>  <p class="ql-block">义龙中学 童方舒</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今天南京师范大学杨霞教授作题为《数智时代学习评价的多为探索与价值实现》的讲座,她对系统中围绕教学设计与准备、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反馈与评估三个方面进行了解释说明。从根据教具准备恰当、内容准备充分、教学内容把握、方法策略运用、课堂结构安排、教学语言表达、交流引导有效、反馈评价多元八类指标,综合评估了教师的课堂教学。通过系统评分与专家评价,为教师进行教学诊断和精准教研提供了有效支撑,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提供了丰富的依据。</span></p>  <p class="ql-block">海口市海景学校  彭玉凝</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今天杨霞教授在讲授《数智时代学习评价的多为探索与价值实现》时,将有关学习评价的相关知识讲解得十分透彻。教师在教授课程时,我们更多的是在关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对教学评价或学习评价知之甚少。而学习评价中,自评、互评、师评、考评、家评尤为常见,量评则少之又少。杨教授有句话说得对,无评价、无教学。如果没有具体的评价指标,又怎么确定学生对于这节课的知识、素养都达到了呢。核心素养就是软实力,如何评价学生的软实力,这就需要具体的量评。杨教授在学习评价方面给予我全新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完善自身的学习评价体系,让它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东方  唐道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7月14日,上午通过倾听杨霞教授的《数智时代学习评价的多维探索与价值实现》专题讲座,让我了解到学习评价的重要意义,发展变化和今后的趋势。同时,杨教授通过多个案例,展示了学习评价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取得的实践效果。让我们感受到采取新型评价方式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学会多维评价方式和掌握数智时代下的评价工具,以便能够更好的开展新型评价。</span></p>  <p class="ql-block">海口一中向晓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数智时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数智技术在学习评价中的变化和影响又是如何?杨霞教授从学习评价目的功能类型方法出发到数智评价的趋势和具体案例给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评价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数智评价方式为教学提供了更准确、客观和全面的评价方法。利用数智技术实现兼顾规模与质量的精准教育供给,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学习预测模型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资源、支持和教学策略。通过对这些变化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智时代下学习评价的新趋势,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教育的需求,促进学习发展和成长。那我们学科教学如何改进学习评价的方式?具体指标、样本如何选择?启发式教学如何让学生的自我评价发生?如何让学生表达发生评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纸笔测试的评价方式可以促进知识记忆与理解的程度,再加上一定程度的分析与应用,但对学生高层次认知能力如创造力的测试如何发生?对于学生的尽责表现、情绪调节、合作能力、思想开放、社会交往以及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等的评价该如何评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下午张远增教授的讲座《我国课程标准的逻辑与教育考试命题》中,先从我国课程标准的逻辑起点、逻辑中介和中心概念;教育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设计试题的基本策略; 试题难度控制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作为教师通过教学使知识成为学生的智慧,让知识成为常识、成为工具、成为方法论、成为思想、最终成为信仰。教学如何把知识变成知识链,到知识房子,再到房子的关联。在大量举例中,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命题考察的水平差异,如何体现核心素养,题目问题的设置与题目的区分度,如何针对学情改进题目的设计,命题者需要的通法,命题难度把握和变式等,具体指明了命题的策略和方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笃行者,不以山海为远;善思者,无畏问道溯源。学生评价、作业设计的发展道路还需继续学习、积累、探索才能走得更远、更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方市铁路中学赵仙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今天下午听了张远增博士的讲座,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我国课程标准的逻辑,教育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设计试题的基本策略,试题难度控制。讲座既有高深的理论知识,同时又有相应的高考、中考题进行举例论证,深入浅出,高屋建瓴,彰显了张博士深厚的学术底蕴。对比了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课程标准要求,提醒我们要用学科的眼光观察、思考、表达现实世界,并用不同年份不同省份不同学科的考题举例剖析,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反其道而行之、素材来源于生活、跨学科思考、加分原则与满意原则的思考等等,这些都让在座的老师们受益匪浅。这些也促使我们在复习备考和命题中,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度研究与学习课程标准,并为考试命题提供多样化的思路。</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临高二中 娄丹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学习评价 与教育考试命题  一是杨霞教授 的数智时代的多维探索。 诊断、激励、指导、干预 的学习评价的目的与功能;诊断、形成、总结性、相对性评价的类型;观察法、测验法、量规评价等学习评价的方法;数智评价时代创新教学法、跨学科和项目一式、过程性生成性、双线混融、大数据和智能化的学习评价新类型都值得我们进行实践探索。二是张远增教授的我国课程标准的逻辑与教育考试命题。1.理清了我国课程标准的起点,党的教育方针;学科核心素养为中介;学业水平为中心概念。转识成智为学业水平的本质,并有常识、工具、方法论、思想、信仰五个层次。</span></p>  <p class="ql-block">海南省国兴中学 饶仕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抓住机遇,继往开来:上午主题为数智时代学习评价的多维探索与价值观实现,杨霞教授主要从评价方式及如何进行评价,通过大量案例进行娓娓道来,她提出数智化评价方式是时代需求,我们应该适应发展,学习和运用多种工具进行多形式评价,尤其是过程性评价,可以以档案记录方式进行,超星学习通,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等很多工具可以实现,选择适合的方式即可。在日常教学和论文写作过程,数字化工具的运用会大大提高效率,为运用而学习和选择工具,那样的学习和使用才是有效的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午张教授从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命题等核心概念,教授的高屋建瓴的认识以及深入浅出的从各学科案例展示和剖析了命题的立意,目标和路径等,给我们极大的启发。对于命题,是我的薄弱环节,未来教学教育之路,新开启一扇天窗,愿继往开来,勇敢尝试,有更大的进步。</span></p>  <p class="ql-block">保亭中学 陈春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今天,南京师范大学的杨霞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数智时代学习评价的多维探索与价值实现》的讲座。她深入探讨了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关键阶段:教学设计与准备、教学组织与实施,以及教学反馈与评估,并详细阐述了每个阶段中的八个重要评价指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在教学设计与准备阶段,杨霞教授强调了教具的创新性、内容的针对性与前瞻性,认为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精心选择教具和规划教学内容。同时,她也提到了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强调教师应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进入教学组织与实施阶段,杨霞教授着重介绍了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创新性、课堂管理的科学性与人性化。她认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同时注重课堂管理,确保教学秩序井然。此外,她还强调了教学语言的规范性与感染力,认为教师应使用清晰、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在教学反馈与评估阶段,杨霞教授强调了反馈的及时性与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全面性与公正性。她指出,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建立全面、公正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客观评价。通过系统评分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提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杨霞教授的讲座不仅为我们揭示了数智时代学习评价的重要性,还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指南。她鼓励教师们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评价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她也强调了教学评价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性,鼓励教师们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评价能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