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i>背景歌曲</i></b>:<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丹 东 市 简 介</b></p><p class="ql-block"> 丹东市,原称安东,辽宁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辽宁省重要的边境口岸和辽东地区中心城市,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的港口城市。地处辽宁省东南部,东与朝鲜的新义州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接鞍山,西南与大连毗邻,北与本溪接壤,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总面积15289.6平方千米。全市下辖3个市辖区、1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截至2023年末,丹东市常住人口209.2万。</p><p class="ql-block"> 丹东是为中国海岸线的北端起点,是以工业、商贸、港口、物流、旅游为主体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是国家级边境合作区、沿海开放城市,拥有港口、铁路、公路、管道、机场5种类型10处口岸,1处中朝边民互市贸易区,是中国对朝贸易口岸城市,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丹东景色优美,江、河、湖、海、山、泉、林、岛等特色景观构建了 “北国江南”,被誉为“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朝 鲜 族 民 俗 馆</b></p><p class="ql-block"> 该馆也叫绿江一郡朝鲜族民俗馆,位于丹东市的振兴区,是一个展示朝鲜族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综合性民俗馆。这个民俗馆的建立旨在保护和传承朝鲜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民族风情。</p><p class="ql-block"> 进入民俗馆,馆内的建筑以传统的朝鲜族民居为基础,采用木质结构,以深棕色的木材为主,给人以古朴典雅的感觉。在建筑的内部,可以看到宽敞的展览空间,陈列着许多朝鲜族的传统文物和手工艺品,这些展品包括朝鲜族的传统服饰、生活用品、农具、乐器等,每一件展品都充满了朝鲜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p><p class="ql-block"> 来到了展览区,这里展示着朝鲜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生活方式。有朝鲜族的导游详细讲解,通过观看一系列的图片、文字和实物,使游人对朝鲜族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在展览区中,有个传统服饰体验区,这里展示了各种精美的朝鲜族传统服饰,包括男女老少不同年龄段的服饰。这些服饰色彩斑斓,图案独特,充满了浓厚的民族气息。有的游客会忍不住去试穿那些传统的朝鲜族裙子,还别说,穿着朝鲜族裙子的大妈,还真象朝鲜的阿妈尼。</p><p class="ql-block"> 在民俗馆内还有朝鲜传统建筑模型的展示,展示着各种典型的朝鲜族传统建筑模型,如民居、宫殿、寺庙等。这些建筑模型制作精细,还原度极高,让人感受到了朝鲜族建筑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朝鲜族民俗馆,是一个了解和感受朝鲜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丹东地区的一个文化亮点。这个民俗馆不仅是一个展示朝鲜族文化的场所,也是一个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的平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鸭 绿 江 断 桥</b></p><p class="ql-block"> 位于中国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江岸路鸭绿江畔,是原鸭绿江大桥被炸毁后的残余部分,是鸭绿江上诸多桥中的第一座桥,由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这座桥的修建背景复杂,既体现了日本在19世纪末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也见证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出征。</p><p class="ql-block"> 鸭绿江断桥的修建始于1909年5月,于1911年10月竣工。它是一座全长944.2米、宽11米的钢架结构大桥,共有12孔,其中朝鲜一侧6孔,中国一侧6孔。这座桥的修建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日本在19世纪末通过侵略扩张,试图通过修建铁路来控制中国东北。1905年,日本未经清政府同意就开始在朝鲜一侧修建桥梁,后强迫清政府同意在中国一侧继续施工。</p><p class="ql-block">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鸭绿江断桥成为了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从这里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的。然而,1950年11月8日,大桥被美国空军炸断,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尽管大桥被炸断,但其残余部分仍屹立于鸭绿江畔,向后人述说着那段不屈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此外,鸭绿江断桥不仅是一座历史的见证,也是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敌入侵时的英勇与坚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