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西周玉鸟

叶生

<p class="ql-block">古代玉鸟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红山、良渚等遗址都有玉鸟的出土。到了商代,鸟作为商族人的图腾而大量出现在玉雕作品上。《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记》也有类似记载:“殷契,母曰简狄,……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怀生契。” 契建立了商氏部落,其后部落逐渐壮大,建立了商朝,契就是商的始祖。作为商代的图腾,鸟纹开始兴盛起来,青铜器和玉器上多有反映。</p><p class="ql-block">西周时期,人们崇拜凤鸟,认为凤鸟是上天的使者,“凤鸣岐山”是周室将兴的吉祥之兆。因此,玉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和神话传说的崇拜,以及希望通过玉鸟传达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所以,西周时期的玉鸟,不仅是一种精美的玉器,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下图所示的就是西周时期的一件玉鸟佩件,长5.8厘米,最宽处2.1厘米,厚0.3厘米,青玉质,大部分鸡骨白钙化,有几处露出玉质本色,俗称“开窗”。</p> <p class="ql-block">另一面</p> <p class="ql-block">这件玉鸟圆眼,勾喙,花冠后倾,颈部短,身躯略宽。羽翅上翘,尾分两支,长尾向后伸展,末端翘起,短尾向前弯卷。腹底琢成沟壑式的鸟足,作匍匐状,形成双翅收束、屈肢蹲伏的姿态。玉鸟头顶与冠前处有一穿孔,可用于穿绳佩戴。玉鸟两面纹饰相同,均用大斜刀阴线雕琢身体轮廓,线条流畅,深峻有力。这就是典型的西周玉雕手法,即“一面坡”刀法,以斜坡线纹来表现一束束、整齐排列的羽翮(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一面坡”技法,又称斜刀技法,是西周时期玉器纹饰雕琢的常见技法之一。其线纹沟槽的一侧为垂直状,另一侧为斜坡状,横截面略呈直角三角形。由于“一面坡”阴线沟槽的底部、斜坡以及器表所在平面对光线的反射状况不同,使其各自呈现的光亮程度各异,在视觉上带来较强的层次感与立体感。</p><p class="ql-block">西周时期的玉器,尤其是玉鸟作品,主要是贵族的生前佩饰和死后的陪葬品。这件玉鸟制作精美、工艺复杂,体现了玉鸟的创作背景与西周社会的等级制度密切相关。西周时期的玉鸟已经失去了商时代图腾的神圣意义,变成了一种象征王权、富有吉祥寓意的瑞鸟。因此,西周玉鸟在线条上一改商代的短直线条,以流畅的弧形线塑造玉鸟形象,使玉鸟具有一种舒展而轻快的形象。 这件玉鸟的造型精美,线条流畅,造型独特,雕工精美,形态灵韵,纹饰简洁,体现了西周玉雕工匠的聪明才智、高超的技术和对美的追求。可以说,西周玉鸟无论是在雕琢技法上、形象刻画上,还是审美情趣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战汉时期的玉雕受其影响极大。</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西周玉鸟反映了西周社会的文化象征意义,也体现了当时的艺术风格与审美意识的高度融合。这件玉鸟不仅是珍贵的文物,也是研究西周时期社会文化、艺术风格以及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