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因为看多了太多的韩剧,对风情万种的济州岛很向往,和同事们早就约好,放寒假时去韩国走一趟。无奈当时韩、朝纷争不断,最后只好改道越南、柬埔寨。说实话,对这两个地方,心中并没太多的期望,只想去看看名列世界七大奇迹的吴哥窟。真没想到这一游,倒成了难忘之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1. 1.23日,在香港机场搭机,在胡志明市转机,终于到了柬埔寨的吴哥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塔普伦寺是我们到柬埔寨旅游的第一站,它因好莱坞大片《古墓丽影》在此实地拍摄而成为网红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塔普伦寺(部分地区译作“塔布茏寺”)是古真腊吴哥王朝的国王加亚华尔曼七世为他母亲所修建的寺院,兴建于1186年。塔普伦寺属于吴哥文化较为后期的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来到了塔普伦寺。啊,太壮观了:参天古树,擎天而立,根茎纠结寺身,茂密绿叶荫庇壮丽寺院,林寺一体。正午的热带骄阳,透过浓密叶层,将斑驳柔光、碧影、洒在寺身,恍若世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十九世纪中叶法国人发现塔普伦寺之后,即因整座寺庙已被树根茎干纠缠盘结在一起而放弃整修,保持了原始模样。结实雄大的塔普伦寺,被当地人称为“蛇树”的卡波克树所盘踞,历经数百年的努力,深稳紧密地缚住神庙,让枝干有力地向天攀升。郁葱茂盛枝叶就像神的臂膊,护佑着塔普伦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卡波克茂密的树干就像祈神的臂膀,成功地伸向天际,与神庙交错相缠,蔚为奇观。以至有些学者甚至认为这些树也应列入神庙历史的一部份而保护起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眼前奇观,让我默然而思,自然与文明,在此互相辉映、互为护育,形成共生相谐的同生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在仰望,我们在拍照,感叹这神奇,领悟这非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旅途中,会碰到一些柬埔寨孩子,面露菜色。看到游客,会从小树林里跑出,嘴里喊着:姐姐,糖果!姐姐,糖果!上面图中的女孩,就是我在去塔普伦寺的路上拍到的。看到她,你是不是心里有点酸楚的感觉?柬埔寨现在国民生产总值,排在世界123位,是个比较贫穷的国家。我一直在想:这个曾经创造辉煌吴哥文明的高棉族人民,他们的聪明才智那里去了?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让人民过着富足的生活,才是硬道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到达吴哥的当天晚上,在酒店吃饭时,导游让我们换些柬埔寨的瑞尔供小费用。记得100人民币换了48000瑞尔,薄薄的一张百元人民币,竟然换了厚厚一沓钱,感觉好极了。每天出去,往酒店的床头柜上放上3000--4000瑞尔,当富人的感觉真好。最后一天在金边,还有一沓瑞尔没花出去,怎么办?第一次有种想钱送出去的感觉。到了金边中央市场,一通乱买,终于花完了这厚厚的一沓钱。柬埔寨的物价貌似也不便宜,记得用18000买了一件印有吴哥窟图案的体恤,合多少人民币?太麻烦了,不去想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出了塔普伦寺,去了女皇宫。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踏上通往女王宫大门的这条红土路,似乎已感受到了她的热情和火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座位于吴哥市西边”女人的城堡”,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女王宫”,那是因为在神庙的中央刻有许多”阿帕莎拉”女神像而得名。它的建筑以小巧玲珑、精致剔透、富丽堂皇而著名于世,有“吴哥古迹明珠”和“吴哥艺术之钻”的美誉之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初见女皇宫,还是小小震惊了一下,这是一座气势恢弘的对称结构的红土岩建筑,这是一个精致的玫瑰色的世界。 </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小门里的世界同样很精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女皇宫采用高棉特有的红土建造的建筑,在炽热的阳光下,在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下,色彩仍旧如此艳丽,墙壁、立柱、门楣等建筑表面几乎完全被浮雕覆盖,没有一点空隙。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建于十世纪的女皇宫,充分展现了吴哥时期高超的雕刻功力。红色的石墙,生动的故事,交织出一幅幅柔美的图画,不断诉说着印度史诗中的各个章节;即使是过了几个世纪之久,后代的人们都还能从中读出一二,历史不朽也就是如此了。 </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描写的都是《罗摩衍那》上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跳着破坏之舞的湿婆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的狭缝状窗子也是用红土加工而成,有点像中国的算盘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座朱红色的钟形寺塔由一条巨大的石基连接在一起,所有建筑都雕刻着各种图案和画饰,每座塔上都雕刻着许多女神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岁月无情,塔墙已褪色和变黑</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门前的石雕守护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进大门后左侧的小门像个大镜框,里外的都是几何感极强的柱子。</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两位美丽小巧的女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女王宫门外拍到的,一个字也不认识,至今不知道写的是什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吴哥寺又称小吴哥,又叫吴哥窟,是吴哥古迹中最大而且保存得最好的建筑。吴哥窟是吴哥古迹最精华的部分,也是柬埔寨早期建筑风格的代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柬埔寨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9世纪至15世纪期间,一个强大的王国在东南亚一带昌盛至极,恢宏的建筑群、精美的雕刻艺术,四通八达的水利系统,无不彰显其国力强盛、国民富庶。然而谁也不曾想到,吴哥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也好似日出般一度灿烂,瞬间却又黯淡下去。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5世纪初,吴哥突然消失在丛林中。在19世纪穆奥再度发现吴哥前,连柬埔寨当地的居民对此都—无所知。这样一个强大的帝国,一夜之间在地球上消失得无影无终,没有人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漫长的500年过去了,直到19世纪,一个法国探险家在丛林之中披荆斩棘,忽然感觉到脚下泥土的异样。当他用随身佩刀挖出小块泥土后,豁然发现脚底下并不是一般丛林中的松软泥土,而是平整、坚硬的人工制作的石板。这一发现令他热血沸腾,越往里走,这种人工的痕迹愈发显著,终于,一座黝黑、宏大的城堡出现在他的眼前。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于是一座尘封了500多年的王国展现在世人面前。法国探险家发现的遗迹后来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这位法国探险家就是因此而名垂青史的亨利·穆奥。于是,消失的吴哥文明才再度浮出水面。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92年吴哥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很多国家都参与了维修,我们中国也参加其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图中绿色的地方是法国人在维修。这也是小吴哥的正门,这个画面已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房顶的装饰,也透过时光和梦境,带着沧桑与斑驳像古老的咒语穿越而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小吴哥的中央殿堂,是整个吴哥寺里面最神圣的地方。笔直耸立的尖塔顶部殿堂据说代表“天堂”,为了让通往神灵的道路更加艰辛曲折,也为了让信徒们有五体投地,顶礼膜拜的感觉,寺庙的阶梯都修得陡峭无比,它们的斜度达到75度,就算没有恐高症的人爬起来也会心惊胆战。所以柬埔寨人把这称为“天堂”。每个爬石塔的人,仿佛都在为了一种信念,体会到通向天堂之路的艰辛。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建造者完全参透了人生哲理。你看:高高在上的庙门,所有的人,都必须要抬起头,才看得到那个辉映在蓝天中的心灵归处。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沒有攀爬過吳哥寺庙的高梯,不会領悟吳哥建筑里信仰的力量。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以前的台阶是没有扶手的,1973年一名法国女游客失足跌落致死,她的丈夫悲痛之余捐资在台阶一侧修了扶手,以避免悲剧重演。下图右侧即是……即使有扶梯,我们爬的也是很辛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一直記得那天爬小吴哥的阶梯的情景:无论王侯将相还是平民,要通往天堂必须依靠自己手脚并用的爬上去。我咬咬牙往上爬,爬到一段后,突然心中有点害怕,对于恐高的我来说,真悔不该去冒这个险。但这时已无法向下,只好硬着头皮上,结果终于爬上天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小吴哥的回廊是单独存在的。用回廊构筑成围墙,环绕寺庙外围一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回廊内侧精美的浮雕,生动的刻画了一万一千个人物,描述了当时国王出征以及印度教神话的各种故事。成为一边行走一边浏览的重要视觉享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吴哥窟以其迷人的阿布萨拉(仙女)而闻名于世。寺庙的墙壁上雕刻着3000多个仙女浮雕,面带微笑,头戴花饰,端庄秀丽。每个都神态各异,光发型就有30多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几个僧侣在游客中非常醒目,这里有他们的信仰和神明, 他们是吴哥记忆中的一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吴哥城是真腊王国吴哥王朝的国都,于12世纪后期由高棉王国王扩建而成。</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城门都是塔形结构,每个塔身上都有面向四方的四面佛像,以慈悲的眼神检阅进入城内的每一个人,这是大吴哥的南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高棉的微笑:位于大吴哥的正中央,被称之为国庙。佛像脸带安详的微笑,这就是令吴哥窟蜚声世界的“高棉微笑。”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巨大的头像,从各个角度俯视着人们,暗示着君主绝对权力控制和仁慈。每一座塔的四面都雕刻着巨大的的佛面,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塔又被称为佛面塔,四个面分别代表着慈悲喜舍,因此上面的佛又被称为四面佛。</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似笑非笑、似平静、似安详、似别有意味、又似嘲讽与悲悯,这就是巴戎寺你只消凝视片刻,今生再无法忘怀的吴高窟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们的笑容,在巴戎寺的高处,无所不在,无时不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吴哥窟。我身后树是在柬埔寨随处可见糖棕树,它是柬埔寨的国树。在柬埔寨人心里,长在地上的糖棕树和印在国旗上的吴哥窟一样生生不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此树要生长十年才可以采汁制糖。它树姿优美,远看就像盛放的烟火,和古城互相辉映,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和老友小明</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那年五个老友在一起</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C位的老妈妈太给力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我们在柬埔寨🇰🇭的团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与中国长城,印度泰姬陵,印尼婆罗浮图四大东方奇迹并称的吴哥窟,历经800多年的风霜雨雪,却依旧屹立在这片土地上。像个饱经风霜的老人,虽然有些残缺不全,但却处处透着浓浓的历史沧桑感。置身于其中,你仿佛能穿越时空,眼前再现800多年前的辉煌,荡气回肠。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柬埔寨,这个神奇的国度,因这次旅行而深深留在了我记忆的深处。(网络图片 感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