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艺双馨老艺术家、巴彦淖尔市非物质文化二人台戏曲代表性传承人刘力杰

李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文艺界这片星光熠熠的广阔天地里,总有一些名字,在老百姓心中是最亮的星,即便他已悄然隐退,曾经的那份璀璨依旧在后来者的追梦之路上是学习的榜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老戏骨的坚守与奉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是巴彦淖尔市非物质文化二人台戏曲代表性传承人。从青丝到白发,他为曲艺事业奉献大半生,用一颗初心坚守、传承河套的曲艺文化。他用才华与汗水,为观众奉献了无数经典之作。他的每一个角色,都仿佛是他心灵的写照,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用作品证明了,戏剧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信仰。一个普通人用心热爱、去坚持、去雕琢艺术的真谛。他不但具备演出和培训能力,也为地方文化艺术积累了大量的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奉献文艺事业数十载,在平凡中写下不平凡--倾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他是唱响河套文艺赞歌的标兵,每逢节假日、文化惠民演出,他是优秀的文艺志愿者,各旗县、区,非遗文化传承基地里, 他是辅导、指导最生动的代言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把家国情怀融入到对艺术的演绎之中,在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宣扬和传播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4年由我市著名编剧刘卫国老师编写的剧本《一把铁揪》,著名表演艺术家刘力杰老师出演,在临河区第六届梨花节首演成功,相继亮相各大舞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由张文彪老师编剧,刘力杰等老戏骨出演小品《二愣赔情》荣登巴市2025年春晚首获成功,陆续在临河区举办元宵节、市区各大舞台展演,最接地气的小品深受广大老百姓喜爱。他的每一部作品全面展现了巴彦淖尔人民对幸福生活的信心和追求,呈现出幸福美满、温暖和谐的美好氛围,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当益壮、风采不减的艺术家再次赢得人们赞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传承经典,艺术不老,以艺感人,他是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家, 始终为人民群众放歌,为时代立传,在舞台上为我们塑造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在生活中为我们展现德艺双馨的崇高品质。离休之后,他没有闲着,积极投身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事业重任,把“艺”还给广大最基层群众。他的风骨,一直是独特存在。对于六十多岁的艺术家来说,岁月给这张沧桑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沟壑,但气节与本真却保留至今。因为他内心早已无比清醒。面对名利,淡泊如水,但在艺术的世界里, 他是高贵而富足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我们应该感谢老艺术家,曾经在舞台上演绎的那些经典角色,他已不再年轻,但他的演技, 他的作品,却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心中。还有多少人能记得住那些经典台词,多少人被他演绎的那种精神所感动!我们学习老艺术家身上那种奉献精神,学习他对角色的诠释,认真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每一件事,这才是对我们而言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刘力杰,男,汉族,党员。1974年6月1日参加工作,临河县乌兰牧骑从事舞蹈专业,1979年学习戏剧表演,1984年任乌兰牧骑队长,1989年任乌兰牧骑指导员,1986年7月1日入党,1996年任临河市歌舞剧团团长,至2005年离团。2006年任内蒙古西贝总店艺术团团长,2007年被巴彦淖尔市民族歌舞剧院聘为院长助理,从事戏剧表演,分管戏剧队,2011年分管舞蹈队,演出中心主任,负责剧院业务工作,2016年当选巴彦淖尔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席。从事文艺工作五十多年,戏剧表演演出的代表作有:古装戏《巧县官》、《梅玉配》、《借女冲喜》、《方四姐》、《茶瓶计》、《老少换妻》、《墙头记》、《刘家庄》、《小寡妇上坟》、《卖碗》等;现代戏代表作有《三月三》、《刘四姐》、《鸡飞蛋打》、《老两口,小两口》、《贴广告》、《谁是凶手》、《王满囤卖鸡》、《老支书醉酒》、《乌兰图克》、《河套魂》等;小品代表作有《考演员》、《欢欢喜喜过光景》、《杯下留情》、《路遇》、《神医华蛇》、《县长下乡》、《划拳》、《送礼》、《会亲家》等;相声代表作有《夸亲家》、《病从口入》、《不可救药》、《独角戏》、《王猴猴卖药》、《王猴猴捐款》、《王猴猴耍钱》、《王猴猴出国》等;舞蹈代表作有双人舞《奔向延安》,三人舞《金色的种子》,群舞《套马杆》、《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毛主席》、《庆丰收》等。自己还精通二胡、扬琴、架子鼓、打击乐,直至现在还在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专业,这么多年无怨无悔,热爱自己的艺术。也从事一些剧本修改、拍小戏、拍小品的工作。曾参加电影《劳模邵大车》、《如此英雄》、《心结》、《全二平马拉松》的拍摄,扮演不同角色。和国家一级演员、牡丹奖获得者王占昕参加2001年在广州举办的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获得了银奖;2004年荣获内蒙古首届二人台艺术电视大赛“突出贡献奖”;2009年和王占昕参加了第六届中国曲艺节“河南平顶山”,2011年参加第七届中国曲艺界“杭州”荣获优秀伴奏奖;第十届草原艺术节小品《划拳》荣获优秀表演奖;内蒙古电视台“春晚有你”小品《划拳》荣获金奖,相声《不可救药》荣获银奖;首届“四省区”二人台电视大奖赛荣获突出贡献奖;在首届“晋蒙陕”二人台电视“山丹杯”大奖赛中传统戏《卖碗》获得优秀表演奖;巴彦淖尔市二人台“十佳大奖赛”中荣获优秀表演奖;2016年小戏《孝心》,本人荣获优秀表演奖,2017年获表演金奖;2018年表演的小品《年年有鱼》荣获第十五届草原文化节导演奖,内蒙古韩钰萧戏小品荣获导演奖;2019年被评为巴彦淖尔市德艺双馨艺术家,多年来一直参加巴彦淖尔市春晚的排练和演出,被评为自治区全市送文化下乡先进个人,而且荣获巴彦淖尔市非遗传承人荣誉称号,2019年当选为巴彦淖尔市文化馆河套二人台艺术学会会长,退休不褪色,长期从事各旗县、区、社区、乡镇就二人台、爬山调辅导培训文流工作,2024年由我市著名编剧刘卫国老师编写的剧本《一把铁揪》 ,邀请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刘力杰老师出演,在临河区第六届梨花节首演成功,相继亮相各大舞台。2024年5月19日,在黄河湾步行街参加大型古装剧《阴山记忆》首演成功。2024年12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文艺评论协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荣获“巴彦淖尔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荣誉会员”称号。由张文彪老师编剧,刘力杰等老戏骨出演小品《二愣赔情》荣登巴市2025年春晚首获成功,陆续在临河区举办元宵节、市区各大舞台展演,最接地气的小品深受广大老百姓喜爱,他的每一部作品全面展现了巴彦淖尔人民对幸福生活的信心和追求,呈现出幸福美满、温暖和谐的美好氛围,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艺术家刘力杰扎根家乡热土,一生追求艺术最高境界从未停息,为传播促进巴彦淖尔文化事业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时光易逝,但文字永恒。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回忆定格人生轨迹,梳理人生高光时刻,挖掘您记忆中的珍贵片段,而我会让这份珍藏更独特、更专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我的美篇世界,感谢您分享、阅读、来过。祝您健康快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一一李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