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于乌兰布和沙漠 <p class="ql-block">书屋(济南)14304417</p> <p class="ql-block">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Maxim. ex Kom.) Cheng f.)是豆科,沙冬青属常绿灌木,高可达2米,树皮黄绿色,小叶偶为单叶;叶柄密被灰白色短柔毛;托叶小,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花互生,苞片卵形,花梗近无毛,萼钟形,薄革质,阔三角形,花冠黄色,花瓣均具长瓣柄,荚果扁平,线形,种子圆肾形,4-5月开花,5-6月结果。</p> <p class="ql-block">分布于中国内蒙古、宁夏、甘肃。生于沙丘、河滩边台地,为良好的固沙植物。蒙古南部也有分布。</p> <p class="ql-block">植物学史:沙冬青是1959年郑斯绪根据沙冬青的花互生、托叶和叶柄合生的特点而将沙冬青从黄花本属分离出来的新属。关于沙冬青分布的起源与演化主要有2种观点:一种是根据李沛琼对坡塔里族在弧洲分布的3个属相似性的研究,刘玉红等推断坡塔里族是在板块漂移、使古地中海变成陆地的过程中从南半球逐渐扩展到亚洲中部,而沙冬青属恰是坡塔里族在后期适应不同生境而演化出来的3个物种之一;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沙冬青是中亚荒漠特有成分,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退后,留在中亚适应旱化环境的一个残遗种群。</p> <p class="ql-block">沙冬青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长,具有较厚的角质层、密实的表皮毛,气孔下陷,抗旱性、抗热性强,耐寒、耐盐、耐贫瘠,保水性强,在极度缺水的状况下仍能正常生长。常与柠条、霸王、沙蒿组成共建的群系,群系多呈小片状分布。其伴生植物是锦鸡儿、柠条、猫头刺,根瘤菌具有抗逆性,与沙冬青表现出相似性,这表明生态环境对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体有重要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主要价值:沙冬青能够抗风沙,生长季节茂密、碧绿,由于沙冬青是北方惟一的常绿灌木,是良好的蜜源植物,更是人烟稀少的荒漠和难以管护的荒山秃岭营造水土保持林的优良树种。</p> <p class="ql-block">沙冬青作为蒙药之一,其叶子煮水服用可以治疗肺病、咳嗽、咳痰、腹痛;枝叶入药,能祛风、活血、止痛,外用主治冻疮、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等。其叶和嫩枝含有多种生物碱,性温有毒,牲畜少有啃食,可作为杀虫剂。种子富含油脂,其脂肪酸组成中亚油酸含量高达87.6%,在食品、化工、医疗保健方面有很大的潜力。</p> <p class="ql-block">沙冬青还可作为铁路、公路和高速公路建设通过荒漠、半荒漠、荒漠草原地带的护路树种和隔离带树种。同时,沙冬青也可作为城市绿化树种或绿篱,一年四季长青,便于修剪。</p> <p class="ql-block">保护价值:沙冬青是中国重点保护的第一批珍稀濒危物种,为古第三纪孑遗种、亚洲中部特有物种,也是中国西北荒漠地区惟一的超旱生常绿阔叶灌木树种。沙冬青不仅是鉴定古地质年代发生重大变化的活化石,还可为古气候变化和古地理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