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退休已10年。退休,就是退职修养,进入了享受慢生活阶段,很好的事。此后,不用担心迟到早退,不用担心领导出其不意地叫你,不用担心工作做的不好交不了差。</p> <p class="ql-block"> 积极参加单位活动</p><p class="ql-block"> 起初,觉得是时间的富翁,省城所有公园偕友人都去了一遍。随着时间的推移,觉得太过寂静也没意思,于是响应单位退休管理,参加各种活动,如体育、摄影、征文等,得到了鼓励。从2015年始,参加省水利厅老年趣味运动会,到2019年新冠流行,疫情结束后,各种原因没再举办。想起来挺好,大家在一起高兴地玩,还得到牙膏、香皂之类的奖品。平时就自己活动了,不能“锈”在家里。</p> <p class="ql-block">2018年1月,省水利厅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中部引黄工程局、水利发研中心、水利文学艺术协会等联合举办“首届全省水利职工‘中部引黄杯·水与生态'摄影大赛”,我报2幅,《恢河源头》得三等奖、《虹桥双影》优秀奖,可说是安慰和鼓励吧,但参与就好。</p> <p class="ql-block">6月,省水利厅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汾河灌溉管理局、省摄影家协会、水利发研中心、水利文学艺术协会等联合举办“‘春满汾河'水利摄影大赛”,我报《汾源绿水》获优秀奖,参与了,且得鼓励,不错。</p> <p class="ql-block">同年底,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举办“‘绿色颂歌 水美中国'——水利改革发展辉煌40年主题摄影作品展”,我报组照《水文站房换新颜》,入选后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拿到画册看,才知道入选组照36组,我列第二,很高兴。当然,无论排第几,入选并出版就感到荣幸。</p> <p class="ql-block">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我报送《党旗辉映山西水文》,获省水利厅征文一等奖,并刊载于《山西水利》2021年7期。</p><p class="ql-block">2022年,省水利厅开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征文,我报送《喜迎二十大:礼州洗礼》获厅直机关党委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2023年,省水利厅进行“话传统 谈复兴 聚力量”系列活动,我报送《发扬‘水文精神',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获二等奖,并入选水利部离退休干部局主题作品散文及其他类优秀奖。</p> <p class="ql-block">最值得记忆的是建党100周年时,机关党委发给我党的生日纪念卡和“优秀共产党员”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开始做减法</p><p class="ql-block">多年了,积攒了不少物品。旧衣服,初时有机会就捐献。后来人只接收新的或捐款,就和老伴收拾好,2021年当废品卖掉(40余千克)。书也不少,送给子侄、身边友人一部分,大量的捐给了社会。</p> <p class="ql-block">捐书举动早在2005年就有过。当时给高中母校去信,回复说可以接收捐款,捐书夭折。尝试捐给省图,不仅接收,还回我《收藏证书》,是个很好纪念。</p> <p class="ql-block">2023年认识了太原最美读书人时先生(他办有“时悦斋博物馆”),向他捐书,他驾车来家取走一批(30种30册)。</p> <p class="ql-block">再向省图捐书,查询说已有,怏怏带回。</p><p class="ql-block">2024年列了清单,到省图大厅总台咨询,让我电话联系。顿觉遭辱,我在现场,还要电话联系?见我不乐,告我直接去采编部。采编部很好,加我微信,拍照即可,不要跑了。后来又捐了一次(可能以后还会捐),得2件《收藏证书》,采编部主任和我合影予以鼓励。</p> <p class="ql-block">还有些省图已有的书,不收。征询我,联系其他图书馆可否?我同意。告我可去市图书馆。市图距我更近,而且是全国省会城市第三的优秀图书馆。第一次联系时,答复只接收3年内出版的。第二次联系,加微信遭拒。再联系,对方说如市图已有,分流到区县接受么?可,即去。6月26日上午去,采编部没人。等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才为我办理。让我自己登记、签字。直到接收,给我收藏证书。我离开时,对我客气“慢走”,我回“谢谢”。出来想,应该是我说“谢谢”么?</p> <p class="ql-block">最后,还有些专业性强的书(全套《海河志》及其他),就留给原单位吧(管理人说,现在没人看书)。</p> <p class="ql-block">识字,所以爱书,即使出差也常逛书店,花了不少钱。老了,自己不用就留给需要的人,物尽其用,比卖废纸好吧,要有点觉悟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营造宽松环境</p><p class="ql-block"> 努力地学习,负责地工作,终于走到了退休,而且到了从心之年(过去的“古稀之年”如今不稀奇了),一眼就看得到人生的尽头。不必再担忧没有到来的未来,不必再担心失去所有的所有,不必再表演愤怒或无辜,不必再表示得意或无助,不必为“装”而自我放大或自我渺小,不必再在意群众的眼睛是亮的还是瞎的,时至今日,就为自己营造个宽松的生存环境吧。</p> <p class="ql-block">家里要宽松。</p><p class="ql-block">孩子不在身边,一房俩人三餐四季365天,不和老伴较真,即使偶有不快,那也是自己找的;孩子也是,不去嫌这嫌那,偶有不孝,也是自己生自己养的。不要自怜,所有一切,包括家中诸事,都是自己弄出来的,不怨天尤人。退就是退了,老就是老了。偶有情绪不佳,自我调适,不要窝在心里,和自己过不去。我当此时,便会停下来,或随便翻翻闲书,或到街上、公园瞎走。还好,现在手机信息无边无际,靠在沙发上,浏览不着调的信息也可以转移情绪。即使社会病态,也不要随波逐流;处在情绪低谷时,不妨设法调适自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健康第一,与病痛和解</p><p class="ql-block"> 老了,体力、记忆力、脑力都有不可挽留的退化。患有一些退行性疾病很正常,如腿疾、牙齿松动、血管硬化等,不能逆转,服药控制,顺其自然,与疾病共处。要过慢生活,吃饭慢点、喝水慢点、走路慢点,自己身体,注意和不注意是不一样的,对此应有清醒认识。每年体检我是必定要去的,且加钱增加项目、挂号询医。身体机能出现问题很正常,有病就寻医、问药。锻炼也要适量,不勉强,不争取,兴致所至。</p> <p class="ql-block"> 多动笔</p><p class="ql-block">既然识字,那就多多动笔吧,不浪费,同时也是锻炼脑力嘛。锻炼,不仅是肢体,也包含思维。经历了好多事,回望时感慨颇多。拙以为:怀旧可以提供情绪价值,帮助自身心情变好,实现情感慰籍,这是看到成就时;回忆到不顺,或被某恶人欺侮时,心情差些,但想到那人下场并不好(真是这样),就会愉悦起来(阿Q)。做了些这样的事,大多人不以为然,也有人表示欣赏。</p> <p class="ql-block">再就是,写点其他。生活在当下好时候,除亲情、友情外,每天接触大量的信息,经历许多新鲜的事,产生许多的感慨、联想,难免会有不吐不快之感,写出来、记下来,哪怕自己看,自娱外也会增添愉悦的情绪和继续向上的力量。一切物质终将毁灭,留给文字最好了。</p><p class="ql-block">做点力所能及可帮人的事。</p><p class="ql-block">生活无忧,没有压力,烦心事极少,体力尚健,尽量做些力所能及可以帮助他人的好事吧。家兄以及数位年长者对我都有这样的教导。做了几回志愿者,协助社区工作,社区为我赠订了2022、2024年的《太原日报》;在党支部做了点事、积极奔走为所住楼房加装电梯,同仁、友邻也回我以热情、友好。</p> <p class="ql-block"> 结 语</p><p class="ql-block"> 从心之年,时间已经不在我们这一边了,衰老、疾病,甚至死亡的阴影若隐若现,之后的日子会越来越艰辛。想到这些,看着清亮的天空,绿茵茵的树,青砖绿瓦红墙建筑,熙熙攘攘的男女老少,嘻嘻哈哈的青少儿,看人家一点忧虑也无,确实是羡慕嫉妒忧,恐惧“那一天”的到来。但也自我宽慰,尽管人生坎坷,细思一生充满喜悦。过上了从小就想要的生活:一份养老金保障生存,住在省城,相对体面,还有自由的时间、尚可的身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尽管仅数年)。还有2016、2019中专学友聚,2017初中学友聚,以及听健康、文化讲座,外出探亲、旅游,观展看演出等,都是体验不错的事。追逐最大的快乐,寻求最佳的健康,最大限度维持好自己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尼采说过:“保持向前走的姿态,永远不是浪费。”</p><p class="ql-block">刘禹锡诗:“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虽然人瘦、发稀、视力减弱、多病、腿脚慢,但也还懂得珍惜时间、自奋自励,没有嗟老叹老的情绪,绝不能徒然地老去,用唯物的态度积极老年人生,尽可能有质量地生活到“那一天”。</p><p class="ql-block">从心之年不算老</p><p class="ql-block">力争九十望新高</p><p class="ql-block">愿我廿年再聚首</p><p class="ql-block">漫品夕阳无限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