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致远 悦享生活【走进安昌 3 诗会·节目篇】

火凤凰

<p class="ql-block">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p> <p class="ql-block">活动策划与组织:火凤凰</p><p class="ql-block">主持人:火凤凰 豆瓣小草</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佳 雨</p><p class="ql-block">图片摄影:李 军 </p><p class="ql-block">图片、视频:阿馨 王大可等</p><p class="ql-block">主办方:凤鸣文化传媒</p><p class="ql-block">参与演出单位:凤鸣文艺诗社</p><p class="ql-block"> 市委北院八一艺术团 何竹青团队</p><p class="ql-block"> 市手风琴学会 李 慧老师团队</p><p class="ql-block"> 中国目标行动自驾车旅游文化艺术团</p> <p class="ql-block">★庆祝建党103周年诗歌朗诵会暨文化下乡·慰问老兵演出——</p><p class="ql-block"> ★【节目串词】★</p><p class="ql-block">★ 有关领导讲话(韩书记发言、村委负责人讲话)</p><p class="ql-block">★ 东道主(崔保军)致词</p><p class="ql-block">★ 有请志愿军老兵、老连长崔文堂和军嫂马兰花阿姨一对风雨伉俪入座。</p><p class="ql-block"> 热烈欢迎潞州区作家诗人、朗诵、摄影等艺术家朋友们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莅临安昌,参加今天这个特别而有意义的聚会。再此,我谨代表本次采风活动的组织者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p><p class="ql-block">安昌村的父老乡亲们,大家好!</p><p class="ql-block">★【相约七月,明天更美好!】</p><p class="ql-block">主持人: 宇文 西贝</p><p class="ql-block">甲: 我们相约七月,不 言沧桑,只记取岁月葱茏,繁华成歌。</p><p class="ql-block">乙: 我们相约七月,去荷塘看一场荷开的娉婷,去山中感受凉爽的清风,去远方——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p><p class="ql-block">甲: 我们走在七月的光阴,以微笑,以低吟,以浅唱,以我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爱,去喜欢。</p><p class="ql-block">乙: 我们相约七月,依旧不离不散,结伴而行。我们忙碌着各自的忙碌,快乐着彼此的快乐,不必避开车马喧嚣,安心在自己的三寸光阴里修篱种菊。闲时,一茶一书,静坐。忙时,可以不问东西,忙自己所忙,做自己所做,累并快乐着。</p><p class="ql-block">甲: 我们相约七月,浅浅行,深深惜,只记明媚,不谈忧伤。我们在等待花开中修行,在经过沧桑后禅悟。我们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内心丰盈,与世界温柔以待。 </p><p class="ql-block">乙: 珍惜! 甲: 感恩! 乙: 感恩每一份遇见。 甲: 感恩每一次插肩而过的“缘”。</p><p class="ql-block">(合): 不负七月!不负今生——</p><p class="ql-block">1.《七月》 作者:竹凌</p><p class="ql-block">诵读:蓝媚儿</p><p class="ql-block">2. 舞蹈情景剧</p><p class="ql-block">《红军想念毛泽东》</p><p class="ql-block">表演:市委北院 何竹青团队</p><p class="ql-block"> 1921 开天辟地,1949 改天换地;1978 翻天覆地,2021 顶天立地。没有七一,就没有八一;没有七一、八一就没有十一。没有毛主席就没有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毛主席伟大,共产党恩大,解放军壮大,祖国强大——生长在共和国的我们,福气最大!</p><p class="ql-block">3. 有一首歌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p><p class="ql-block">作者:栾文静 </p><p class="ql-block">朗诵:郭显良</p><p class="ql-block">4. 女声独唱《唱支山歌给党听》</p><p class="ql-block">演唱:凤鸣文艺社 岳齐瑞</p><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牢记使命;</p><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历史上的今天】——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也是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统一战线,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中国人民经过流血牺牲、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口口相传,感人肺腑。这,是一个英雄的故事,不畏强暴,英勇抗敌,就发生在我们潞州区马厂镇的故驿村……</p><p class="ql-block">5.《不屈的脊梁》</p><p class="ql-block">作者:韩会林</p><p class="ql-block">诵读:豆瓣小草 两点一线</p><p class="ql-block">3.《古槐龙吟》</p><p class="ql-block">作者:竹凌</p><p class="ql-block">朗读:崔俊芳 如曦</p><p class="ql-block">4. 《九儿》作者:倾城</p><p class="ql-block">诵读:申剑英</p><p class="ql-block">5. 《爷爷的唢呐》</p><p class="ql-block">作者:佳雨 诵读:瑜儿</p><p class="ql-block">6.《老两口学毛选》 </p><p class="ql-block">表演:张庄女 岳齐瑞</p><p class="ql-block">7. 《 重温长征 》 </p><p class="ql-block">作者:韩会林</p><p class="ql-block">诵读:迎辉 申剑英</p><p class="ql-block">8. 舞蹈《藏族儿女心向党》</p><p class="ql-block">表演: 安昌 邱永红(8人)</p><p class="ql-block">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一首诗,荡气回肠;一支歌,汹涌澎湃……请欣赏男声独唱《过雪山草地》</p><p class="ql-block">9. 《过雪山草地》</p><p class="ql-block">男声独唱:崔保军</p><p class="ql-block"> “马兰花开二十一……”一支童谣耳熟能详,马兰花——鲜艳夺目的花朵,盛开在我国的导弹基地,蕴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预示着大中国令人骄傲与自豪的“第一颗原子弹”的爆发成功。今天,我们非常隆重的请出咱们的老军嫂——马兰花阿姨,她是老连长崔文堂叔叔的知心爱人,一对风雨伉俪,相伴走过光荣的革命历程,走过社会主义建设。军功章有她的一半,北大荒“米粮仓”有他们的功劳。他们相濡以沫并肩携手,大步跨进新世纪的新时代。他们教子有方,情深似海。</p><p class="ql-block"> 今天,91岁的阿姨将用她发自肺腑的歌儿,表达对党对祖国无比的忠贞和热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p><p class="ql-block">10. 《志愿军进行曲》</p><p class="ql-block">演唱:老军嫂 马兰花</p><p class="ql-block">★八一社区何团《红歌联唱》配合表演</p><p class="ql-block">伴奏:手风琴学会</p><p class="ql-block"> 李 慧老师</p><p class="ql-block">老年大学:何竹青(指挥)</p><p class="ql-block">11. 歌曲《梅花赋》</p><p class="ql-block"> 演唱:崔青莲 崔保军</p><p class="ql-block">12. 上党梆子《姐妹易嫁》选段 </p><p class="ql-block">表演:安昌 燕林</p><p class="ql-block">13. 萨克斯独奏《我和我的祖国》</p><p class="ql-block">表演:贾如曦</p><p class="ql-block">14. 《太行奶娘》</p><p class="ql-block">作者:唐振良 </p><p class="ql-block">诵读:郭老师 火凤凰</p><p class="ql-block">(角色造型:奶娘岳齐瑞等)</p><p class="ql-block">15. 《我剪喜花颂祖国》</p><p class="ql-block">作者:杨福果</p><p class="ql-block">朗诵:李玉娟</p><p class="ql-block">★赠送(剪纸)作品</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 《春·福》</p><p class="ql-block">★字画书写馈赠(韩书记)</p><p class="ql-block"> 读书写字种花草</p><p class="ql-block"> 听风观云品酒茶</p><p class="ql-block">16. 少年英雄系列诗《十五岁》《小萝卜头》</p><p class="ql-block">作者:竹凌 朗诵:枣儿</p><p class="ql-block">♞ 拐杖舞《江南style》表演:闫福苗等(平均年龄70岁)</p><p class="ql-block">【尾声】:集体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合影留念。 </p><p class="ql-block">【鸣谢】:本次活动圆满成功,衷心感谢美丽安昌,感谢各位父老乡亲的厚爱! 感谢爱心人士崔保军朋友的大力支持和盛情款待!感谢大家的精诚合作与热情参与,谢谢各位老师朋友们。感恩缪斯女神,让我们有缘相聚,共话友谊!谢谢大家,后会有期——</p><p class="ql-block">凤鸣文化传媒 竹凌编辑2024-0702-0707 </p><p class="ql-block">【备注·附言:舞蹈、音乐情景剧,统一提前,在东阁门前演出。诗歌朗诵及小型节目都在农家园林小院表演。】</p> <p class="ql-block">☞☞ ☞ 有序签到进行中</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07-07上午</p><p class="ql-block">地点:安昌村崔保军小院(东阁门前)</p> <p class="ql-block">  ◎ 走进安昌……</p><p class="ql-block"> 文/竹凌</p><p class="ql-block"> 我们相约七月,不 言沧桑,只记取岁月葱茏,繁华成歌。</p><p class="ql-block"> 我们相约七月,去荷塘看一场荷开的娉婷,去山中感受凉爽的清风,去远方——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p><p class="ql-block"> 我们走在七月的光阴,以微笑,低吟,浅唱,以我们喜欢的方式去爱,去喜欢。</p><p class="ql-block"> 我们相约七月,依旧不离不散,结伴而行。我们忙碌着各自的忙碌,快乐着彼此的快乐,不必避开车马喧嚣,安心在自己的三寸光阴里修篱种菊。闲时,一茶一书,静坐。忙时,可不问东西各自忙碌,累且快乐着。</p><p class="ql-block"> 我们相约七月,浅浅行,深深惜,只记明媚,不谈忧伤。我们在等待花开中修行,在历经沧桑后禅悟。我们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内心丰盈,与世界温柔以待。 </p><p class="ql-block"> 珍惜! 感恩! 感恩每一份遇见。 感恩每一次插肩而过的“缘”。不负七月!不负今生——</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七月,是火红的</p><p class="ql-block">你不见,那嘉兴南湖的红船</p><p class="ql-block">正乘风破浪,呼啸而来——</p><p class="ql-block">七月,是圣洁的</p><p class="ql-block">你不见,这满池的映日荷花 </p><p class="ql-block">开得多么绚丽多彩……</p><p class="ql-block">七月是蓝色的,像天空、似海洋</p><p class="ql-block">孕育着世世代代中国人</p><p class="ql-block">执着追求光明的——热望</p><p class="ql-block">七月 升腾着红色的希冀</p><p class="ql-block">七月,燃烧着火一般的激情</p><p class="ql-block">七月,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起</p><p class="ql-block">“镰刀斧锤”下的宣言</p><p class="ql-block">想起那支经久不衰的歌</p><p class="ql-block">“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p><p class="ql-block"> 借红船东风,迎八一荣耀;赏千年古镇,沐文明新风。田园风光无限好,文朋诗友再聚首,把盏抒怀,品茗吟诵,消夏避暑,与民同乐,岂不悠哉乐哉。</p><p class="ql-block"> 一份美好的遇见,一个难忘的回味。炎炎夏日解酷暑,一股清风荡潞州。 在七月,这个火红的日子,我们走进安昌,走进这个散发着古香古色、又无处不在彰显着“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活力四射的大美乡村。一伙人,满怀一腔赤诚;一群人,带着对家乡的热爱,对革命老军人的无限敬重之情,实地走访并慰问了94岁高龄,德高望重的崔文堂老人。 参与本次活动的近40余人,均为热爱家乡,致力于乡土文学创作,喜欢朗诵或其它艺术门类,推崇且热爱红色文化的文朋诗友,及社会各界的艺术团体成员。</p><p class="ql-block">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携手同心,一直在路上……</p><p class="ql-block"> 酷爱漳泽湖风光,喜欢探寻民间古建的摄影师李军老师7点半就到了安昌。韩会林书记,记者连永宁老师都是一大早就兴冲冲地赶到了采风活动的集中点。毕璐霞、豆瓣小草、两点一线三位老师相继而来,市委北院八一社区艺术团何竹青团长带队的兄弟姐妹们陆续到达。何团说,她年轻时就在这一带上山下乡,三年知青岁月,轰轰烈烈的风雨人生经历锻炼了身心,锤炼了意志,更培养了她热爱乡村、田野,喜欢和农民打交道的思想感情,所以,当她一踏上这片热土,那是多么的亲切,多么的欣喜若狂…… 作为红二代的连老师,参加文化下乡,慰问老兵的活动那是乐此不疲。他原是《山西青年报》驻长治记者站站长,尊父也曾是抗美援朝老兵,九十一岁仙逝。家国情怀,孝心可表。连老师满怀神情的写就了洋洋洒洒、字字珠玑,满怀深情的父亲回忆录《老兵医师连甫堂》。这次,他亲自赴约,风尘仆仆的赶来参加这次十分有意义的活动,激动之情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潞州区作家协会党支部书记韩会林书老师,谨代表全体与会作家、诗人和来宾讲了话。对于安昌采风暨诗会、慰问老兵演出的这项及其有意义的活动,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兴致。他说,知道安昌村是个大村、古村,村上有水泥厂,出水泥,质量好。还真不知道连村名都是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给起的——安昌,寓意安居昌盛,这名子好呀!这次来之前,听佳雨老师这么说,确实感到很惊奇,李隆基是唐代第七位皇帝,名号唐玄宗,就是他开创了“开元之盛世”。由此可见这个村至少有1千几百多年的历史了。历史悠久,必定文化深厚,还听说村子以前是镇,有“七星八台九莲池”之景观,有明皇庙,有碑记,看来这些都不是妄说、虚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结束,解放战争开始。当时前线战事吃紧,正赶上“百万雄师出太行”,小小年纪的崔文堂,与同村伙伴发小一起出发,跟随部队走出家乡,又走上“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光荣革命道路。全国彻底解放后,戎装焕发的他又“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毅然决然的走上抗美援朝的战场,从战士到连长,可谓身经百战,功劳不小啊。这不能不使人万分感动和敬仰!所以他把老人称为“太行老兵”。这不仅是崔文堂老前辈的个人荣誉,也是咱安昌村的宝贵财富和荣耀。</p><p class="ql-block"> 今天来了,亲祝这位老前辈、这位太行老兵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同时也祝咱安昌村立足本土资源,弘扬红色文化,文化引领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争取更大更快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他向今天前来的各位作家、诗人、文艺家、朗诵老师和在场观光欣赏的父老乡亲们问好,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天天快乐!</p> <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 等到所有与会人员安全到齐,我们的大队人马即由村上的崔保国、刘校长、佳雨老师三人带队,步行参观了西阁、东阁、古戏台、三嵕庙、明清古宅等古遗址,最稀罕的是拜谒了那棵唐王李隆基亲植的千年古槐。“话说—— 这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明皇李隆基别驾潞州,巡游各地/吃完香喷喷外焦里嫩的潞城甩饼/ 打马移銮,夜宿漳河之畔/清晨漫步古镇,登临城墙远眺/当见旭日东升 ,绚烂朝霞漫天/鹊闹枝头,炊烟袅袅/鸡鸣桑树,犬吠深巷/不远处, 田园农耕牛忙/ 近前,妇孺摘菜备炊/一派安居乐业,静谧祥和/久居宫廷闹市,不免厌烦了喧嚣/如此自然舒适之景/顿然使其龙颜大悦/“好好好,如此甚好!”/兴致勃勃大笔一挥,不禁脱口而出:/安居此地,日渐昌盛,安昌安昌——/此乃“安居昌盛”之地/凝祥聚瑞 紫气东来……/”如今,这棵郁郁苍苍,古风古韵的大树,已经是全村老百姓祈福许愿,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吉祥树。站在高高的朝阳门上,笔直悠长的安昌古街银幕般映入眼帘……漫步红墙绿藤下的东阁门洞,长长的巷道,给人一种穿越时光隧道,与古人先贤碰面对语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安昌有太多美丽神奇的传说,有太多值得挖掘的历史文化,有待我们去寻觅,来探究。远在北京的黄堇纨老师(《安昌村志》的主编),对这次采风活动尤为牵挂与关注。在与保军的闲谈中,我了解到他对本村村史特别在行,他说,我们参观的那个院落(染房院),是村民高太山的院子,高太山是土改后分到这个院子里的。原先其房主是赵天云,赵天云是潞城独立团参谋长,后来rent湖北省燃化厅厅长。1946年之后,原房主被土改斗争出院。曾经是八路军“抗日军政大学”军工部的所在地,后来,北方大学也在此居住过。安昌村申报古村落至省住建厅时,此院报的名号为“染房院”。</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我们进一步的了解安昌,熟悉安昌,宣传好大美潞州的人文景观和博大精深的历史渊源,百忙之中的村委领导委托干事杨玉萍女士将一本装帧精美、厚重的《安昌村志》郑重其事的赠予笔者,在此特别感谢!</p><p class="ql-block"> 作为这次活动的东道主,忙前忙后,近好几天顾不上休息的崔保军,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在这个火红的七月, 走进安昌采风。感谢大家冒着炎热酷暑来到这里,专程拜访慰问自己的老兵父亲。</p><p class="ql-block"> 在儿子的记忆里,父亲从懵懂少年到韶华青春,从耄耋之年到鲐背之岁。一贯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新中国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不变。作为红色老兵的后代,他无比自豪。当然,哥哥姐姐也和他一样,关爱老人,孝顺有加。年迈的父母和他生活在一起,每天的日常生活,都是他亲自照料。除了保证父亲母亲能够定点起居,按时吃饭、休息每天早晨观看和聆听新闻联播也是老爷子的爱好,而这也是从军以来在部队养成的良好习惯。陪伴父母身边多年,耳儒目染,保军也不知不觉和父亲一样,养成了每天早起听新闻,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民情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这次活动,崔家姊妹兄弟都是积极主动配合,全力以赴做好后勤接待。安昌的村民听说我们要去慰问老兵演出,跃跃欲试纷纷报名参与活动,每晚加紧排练,村上的舞蹈队献上了《过雪山草地》、《藏族儿女心向党》、《梅花赋》等歌舞节目表演。闫福苗等八位70岁的老太太们手舞拐棍儿拉风时髦,强劲有力、诙谐幽默的一支拐杖舞,在一曲《江南style》的时尚音乐伴奏中,赢得观众一致好评。乡村大舞台,有才你就来。每每少不了的地方戏,是老百姓最接地气的看点。这不,村民燕林演唱的上党梆子《姐妹易嫁》惟妙惟肖,足足过够了瘾,也满足了年长者的喜好。笑口常开,好戏连台。大家不出家门口,就欣赏了一台丰富多彩的“精神盛宴”。主题鲜明,异彩纷呈的文艺节目都是群众喜闻乐见之内容 ,现场掌声不断。啧啧,十里八乡的人们,得到消息的都前来观赏。</p><p class="ql-block"> “马兰花开二十一……”一支童谣耳熟能详,马兰花——鲜艳夺目的花朵,盛开在我国的导弹基地,蕴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预示着大中国令人骄傲与自豪的“第一颗原子弹”的爆发成功。今天,我们非常隆重的请出咱们的老军嫂——马兰花阿姨,她是老连长崔文堂叔叔的知心爱人,一对风雨伉俪,相伴走过光荣的革命历程,走过社会主义建设。军功章有她的一半,北大荒“米粮仓”有他们的功劳。他们相濡以沫并肩携手,大步跨进新世纪的新时代。他们教子有方,情深似海。</p><p class="ql-block"> 今天,91岁的阿姨将用她发自肺腑的歌儿,表达对党对祖国无比的忠贞和热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长治市手风琴学会会长李慧老师即兴伴奏,老军嫂的激情演唱的一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下子将全场文艺联欢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身经百战的老连长崔文堂老泪纵横,激动无比。想象得出,他已经被这支威武雄壮、铿锵有力的歌曲带回到了那段炮火连天激情燃烧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马厂镇台上村的老教师杨福果把自己认真裁剪的“幸福果”送给这户“光荣之家”。女儿李玉娟还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母亲的诗作《我剪红花颂祖国》。</p><p class="ql-block"> 一个小小的举动,彰显美好的心灵。活动现场人员多了,地上难免有人随手扔下垃圾。活动刚刚开始不久,为了不影响拍摄取景,馨儿快步上前、弯腰低头、用闲置的右手快速捡起地毯旁边的两处纸屑……无意间,这个被摄影师捕捉到的镜头,无不使人感动。走出去,就会有发现;走出去就会有灵感。生活中的亮点,就在于我们勤于观察,善于去发现。</p><p class="ql-block"> 分分钟搞定的节目,老年大学的岳齐瑞、八一社区艺术团的团长何竹青一行,还有马厂镇张庄村的村民大姐,她们深刻地理解剧本的内容,带着一种深切的敬爱和怀念,带着老区人的特质,“太行山,巍巍峨耸云天,千里丰碑万古传……”音乐一起,她们走上台,眼含热泪情,心涌无限爱。每个人都集中精力的角色到位,情感充沛。演出现场掌声一片,看得出,老百姓喜欢这样的节目。太行山水画,军民鱼水亲。刚刚听罢了《过雪山草地》的歌,欣赏了市委北院何团代表队的舞剧《红军不怕远征难》,情景再现,鼓舞人心催人泪下的文艺节目,使得前来观看的十里八乡的乡民们频频鼓掌,依依不舍,喝彩声叫好声久久不息。老兵夫妇更是全场融入这种“拥军爱民”的氛围,热泪盈眶,激动无语。眼前又见“八路军”,尤忆当年话别景,看见抱着孩子的“太行奶娘”,老军嫂深有感触,激动无比。她神情地疾步上前,一双饱经风霜的老手久久地摩挲着,抚摸着老爹怀里襁褓中的婴儿、奶娘手中的簸箕、八路军的臂章……这一切,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亲切。</p><p class="ql-block">  在太行山上,曾经演绎过无数“母送子,妻送郎,同仇敌忾打东洋……”的真实故事。今天,咱们目睹的是老军嫂和小儿子崔保军的同台献艺,一曲战歌嘹亮,一腔热血沸腾。军人之家的同心向党,军人之家的无尚荣光,在这里表现的情真意切,酣畅淋漓。</p><p class="ql-block"> 整个诗会激情飞扬,高潮迭起,文艺节目精彩纷呈。从6月27日发起筹备,到7月7日正式进行,围绕“党建、军旅、家乡”等主题,朗诵与表演老师自己选稿,配备音乐做到了一丝不苟,认真对待。本次诗歌精心筛选备用了山西省、长治市籍部分诗人的优秀原创作品。好诗配好剧,好剧即兴演。岳齐瑞、何竹青、张庄婆姨她们都是好样的。她们把《太行奶娘》红色经典演绎的酣畅淋漓,催人泪下……</p><p class="ql-block"> 《重温长征》缅怀先辈,《英雄本色》感天动地。抚今忆昔,我们感念英雄辈出的共和国,《唱支山歌给党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一首诗,荡气回肠;一支歌,汹涌澎湃……一支支歌,沁人心扉;一首首诗,声情并茂。《古槐龙吟》述古今,一曲《九儿》柔肠寸断…… </p><p class="ql-block">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历史上的今天——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也是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统一战线,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中国人民经过流血牺牲、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口口相传,感人肺腑。这,是一个英雄的故事,不畏强暴,英勇抗敌,就发生在我们潞州区马厂镇的故驿村……韩会林老师的原创诗歌《不屈的脊梁》歌颂了故驿村抗日烈扫杜春花的英雄事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今天和妈妈的团队/一起去慰问/94岁的抗美援朝老兵/路上没什么情绪/当我推开门/见到老爷爷的时候/无数种情绪冲击着我/好像是历史的重演/又像是命中注定的场景/我妈妈是一个很感性的人/话还没到嘴边 就哭了出来/老爷爷也激动的说不出话/我看着他们/记录下了这一刻…… ”如曦同学即兴小诗《这一刻》道出了一个红色精神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这一刻,感人至深;这一刻,催人泪下。当小崔握着老兵崔叔的手,激动的泪水眼眶里流。当她把自己一粒粒、一粒粒精心穿珠制作成的“党旗国旗”双面工艺品,赠送给老人的时候,老人满眼含泪,激动无比。眼前这个感人的画面,凝聚着一股缓缓的清流和暖暖的情谊,渲染着老、中、青三代人对党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无比热爱。</p><p class="ql-block"> 俊芳说,“这次我们一家人一起去,我真觉得特别的有意义。当天若不是遇到点突发事情,也不会去的有些晚,但参与了这样一场前所未有的慰问老兵演出活动,确实使我感受到太多太多……在此,我非常感谢火凤凰姐姐的友好相邀!”</p><p class="ql-block"> 感恩和这么多爱心朋友们的遇见。这次机会实在难得,激动之余,倍感珍惜。当小崔和94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崔叔叔两手相握,崔老手里捧着那个“串珠党旗”尤为激动, 由衷的泪水充满眼眶,崔俊芳再也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旁感动的女儿如曦帮她记录下了这一刻。</p><p class="ql-block"> 保军一家感慨万千。就在昨天,他还问我,俊芳一家在哪儿居住,得空了好去回访。他打心眼里感谢“吉祥三宝”一家对老兵的关切和慰问,尤其谢谢小崔巧手赶制的编珠“国旗党旗”,太棒了,老爷子和老太太更是放在桌上仔细端详,搂在怀里爱不释手。爱心人士崔俊芳送的串珠工艺品《国旗党旗》保军一家爱不释手。今天,她们一家带着“吉祥三宝”来到安昌,就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份爱党爱国的情。当然,更多的也是对大美潞州的家乡情结,对共和国功臣卫士的无比崇敬之情,亲自登门拜访慰问。三个可爱的孩子深受感染和教育。多年来,一直跟随凤鸣文化传媒文化下乡,行走太行的一家人,今天由衷的感怀,拜见与之同宗的崔文堂老人,更是无比的振奋人心。多才多艺的大宝女儿如曦吹奏一曲《我和我的祖国》献给大家,接下来又声情并茂的朗诵了一首诗歌力作《爷爷的唢呐》。二宝如懿和三宝儿子紧紧跟在姐姐身旁,羡慕、自豪的样子好好乖巧可爱。爸爸妈妈帮着取谱、拿话筒。瞧这一家子,多么的和谐温馨。</p><p class="ql-block"> 颇值一提的是,今天与会人员里,有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有姊妹兄弟忙前忙后的,也有母女俩、母女仨、师徒俩、三五好友结伴而来的。大家伙有个同感,不虚此行,感想颇深,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 翌日,去小卖铺买东西还账的时候,偶遇老奶奶家的小孙子,一个挺机灵的孩子。“崔爷爷你能告诉我,老爷爷胸前挂的都是啥牌牌吗?”一双好奇的眼睛,一个不解的疑问发自顽童口中。</p><p class="ql-block"> “当然是立功授衔的徽章啦。”</p><p class="ql-block"> “哦,我明白啦,就是军功章吧!对了,我还写了篇日记。”</p><p class="ql-block"> “是吗?那敢情好,快拿给我看看。”</p><p class="ql-block"> 安昌村四年级的小学生王一鸣用他那孩童般好奇的的明眸,善于观察发现,勤于动脑思考,常常善于发现善于新鲜的优点,养成了一种良好习惯。</p><p class="ql-block">【日记一则】 2024年7月7日 星期天 晴</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补课的第二天,我和平时一样去老</p><p class="ql-block">师家补课,补完了课就回家,回了家我看见我家前面东阁口围满了人,我立刻问奶奶,前面在干什么? 奶奶说今天是七·七事变变的纪念日。邻居崔爷爷是一名八路军,工会带人来慰问老爷爷,所以在演节目。”我听完以后,立马飞奔而去。果然,唱歌的,跳舞的,朗诵诗歌的都有。</p><p class="ql-block"> 老爷爷坐在轮椅上,胸前全是立功徽章,最让人感动的节目是一位九十一岁的老奶奶唱了一首“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唱完后,太家都热烈的鼓掌,崔爷爷激动的哭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呀!</p><p class="ql-block"> 2024-07-07 安昌小学四年级 王一鸣</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还得自己领悟,自己领悟不及名师指路。 和大自然在一起养生 ,和善良人在一起养德,和知心人在一起养心,和快乐人在一起养颜,和正能量人在一起终生受益! </p><p class="ql-block"> 一次采风,呼朋引伴。一场诗会,受益匪浅。吃罢可口美味的大锅饭,大伙相继告别、愉快的返程。源于早几年对水库(漳泽湖)的念想,我和毕老师几个一同赶赴大坝,登临高台,极目远眺,湖心岛摇摇在望,漫步波光粼粼的湖边,清心润肺的风儿迎面吹拂,水鸟低飞,鱼翔浅底,不远处,及驶而来的快艇激起层层浪花,也激起我心中久积的情愫,那份尘封的记忆“忽”地一下打开。尤忆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正当年,我和一帮小鸟一样的中学生快乐徜徉,追逐嬉戏,那样美那样好的相惜相遇,那么美那么使人流连忘返的渔舟唱晚之景,沙滩上,我们赤足奔跑,小鱼小虾,河蚌小鳖……被一群孩打捞上来。他们,多像是一群快乐的雏鹰,她们,活脱脱像一群可爱的海鸥…… “呦呵……漳泽湖,我来了——”发自心底的声音一下子“冲”出喉咙。晌午时分,游人稀少,正好清清静静赏景。 </p><p class="ql-block"> “诗吟潞州 · 情满太行”——期待下次诗会,我们引吭高歌,再相聚!</p><p class="ql-block">2024-0709 071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太行奶娘</p> <p class="ql-block">红军不怕远征难</p> <p class="ql-block">韩会林书记讲话 并赠送墨宝</p> <p class="ql-block">有一支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p> <p class="ql-block">风过上党</p> <p class="ql-block">仰望神农</p><p class="ql-block">作者:佳雨</p> <p class="ql-block">《红军不怕远征难》</p><p class="ql-block">摄影师 李军拍摄</p> <p class="ql-block">《不屈的脊梁》</p><p class="ql-block">——记故驿村擒敌烈嫂杜春花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作者:韩会林</p><p class="ql-block">朗诵: 豆瓣小草 两点一线</p> <p class="ql-block">“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p> <p class="ql-block">《古槐龙吟》</p><p class="ql-block">作者:佳雨 </p><p class="ql-block">朗诵: 毕璐霞</p> <p class="ql-block">《九儿》</p><p class="ql-block">朗诵: 申剑英</p> <p class="ql-block">《爷爷的唢呐》</p><p class="ql-block">作者:佳雨 朗诵:贾如曦</p> <p class="ql-block">安昌村民《70老太拐杖舞》</p> <p class="ql-block">《老两口学毛选》</p><p class="ql-block">表演:岳齐瑞 张庄女</p> <p class="ql-block">歌曲《过雪山草地》</p><p class="ql-block">演唱:崔保军</p> <p class="ql-block">诗歌《重温长征》</p><p class="ql-block">作者:韩会林 朗诵:迎辉 申剑英</p> <p class="ql-block">“吉祥三宝”一家亲</p><p class="ql-block">如曦演奏:我和我的祖国</p> <p class="ql-block">”想起太行奶娘……”</p> <p class="ql-block">诗歌《我剪红花颂祖国》</p><p class="ql-block">作者:杨福果 </p><p class="ql-block">朗诵:李玉娟</p> <p class="ql-block">歌曲《梅花赋》</p><p class="ql-block">演唱: 崔保军 安昌女</p> <p class="ql-block">李军拍摄</p><p class="ql-block">“吉祥三宝”一家和谐安康,万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红军不怕远征难</p> <p class="ql-block">诗歌音乐情景剧:《太行奶娘》</p> <p class="ql-block">“想起太行奶娘,就想起一连串英雄的名字,想起那些个无名的太行奶娘,她们养育了多少革命的好儿郎……”</p> <p class="ql-block">老两口学毛选</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p><p class="ql-block">演唱:老军嫂 马兰花</p><p class="ql-block">手风琴伴奏:李慧老师团队</p> <p class="ql-block">精彩连奏《红色记忆》</p><p class="ql-block">手风琴演奏:李慧老师团队</p> <p class="ql-block">从襄垣来的“九儿”</p> <p class="ql-block">老毕热爱军人的情结</p> <p class="ql-block">各负其责,各司其职。</p> <p class="ql-block">走过风雨,走过岁月</p><p class="ql-block">走过共和国的黎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过岁月 走过坎坷</p><p class="ql-block">走过跨世纪的命运之较量</p> <p class="ql-block">优优馈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