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的海岸(英国篇)上

Dave

<p class="ql-block"><b>到达英国</b></p><p class="ql-block">经过2个多小时的飞行,法国时间下午4点56分降落伦顿希斯罗机场,1小时时差在打开手机联网后,时钟自动向前拨,变成下午4点。顺利通关。特意在海关通道口查看了入境说明,红酒可带18升入境(相当于24瓶),真是杞人忧天了。在T5大厅咨询对比London pass 和 Oyster 交通卡政策花了半个多小时,最后结论是Oyster(牡蛎卡)更适合我们。</p><p class="ql-block">买火车票(伊丽莎白线)每人12.3镑到帕丁顿(Paddington)火车站,出站步行近1公里到达海德公园附近的酒店。放下行李在附近的食街找了家餐馆,到伦敦第一天,当然得要尝尝久闻的英国招牌炸鱼薯条啦,又要了一份BBQ鸡和英国啤酒。计划很久的英国之旅正式开启。</p> <p class="ql-block"><b>第一天 伦敦</b></p><p class="ql-block">早晨8点40分出门,先在附近的中央线地铁站买了两张充值交通卡(就是Oyster卡),每卡押金7镑再预充30镑。旁边的食街去吃早餐,早上9点多竟然麦当劳、肯德基、subway这些快餐连锁大牌都没开门,哪像国内的24小时营业那么好的服务。找了家美式快餐厅吃了汉堡、蔬菜鸡肉卷和咖啡。</p> <p class="ql-block">吃完早餐在不远处公交站乘巴士去海德公园角(每次1.7镑)。我们上车地是海德公园北侧中间的门,沿园墙到公园东南角的海德角行驶了半小时,可见这公园很大。这里曾是皇家猎鹿场。</p><p class="ql-block">下车在周围的惠灵顿雕像、拱门和战争纪念碑拍照。</p> <p class="ql-block">接着步行穿过白金汉宫花园绿地去往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 等待11点开始的换岗仪式。</p> <p class="ql-block">10点半到达,周围路两侧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在对面的胜利女神纪念碑台上找了个位置等到11点。</p> <p class="ql-block">换岗仪式进行了一个小时。两队卫兵都带有军乐队交替演奏,很是正重庄严。</p> <p class="ql-block">帅气的警察大叔负责维持秩序。</p> <p class="ql-block">12点多正赶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威斯敏思大教堂</span>敲钟 (这钟至少敲了半小时,到我们走远了还能听到)。这个教堂的正面与巴黎圣母院有些相似。</p> <p class="ql-block">周围就是大本钟(Big Ben),伦敦眼等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沿国会大街,经过唐宁街(Downing street)和皇家骑兵营,走到特拉法加广场。</p> <p class="ql-block">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是为纪念1805年在特拉法加进行的英法大海战而修建的,正是经过这次海战的胜利,巩固了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广场中央耸立的是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的纪念碑和铜像。今天<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里正在举行声援巴勒斯坦集会活动。战争永远是人类纪念的主题。</span></p> <p class="ql-block">下午参观大英博物馆(这里免费参观,而且周一不闭馆)。</p> <p class="ql-block">重点看了中国馆,三件镇馆之宝,分别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辽三彩罗汉塑像,</span>晋朝顾恺之画的“女史箴图”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莫高窟藏经洞的敦煌佛像画</span>。这些都是中国流失的珍贵历史。</p> <p class="ql-block">这幅女使箴图主要画的是对女性生活活动的规范。其所以珍贵主要是因为乾隆有亲笔提批。大英博物馆每年也只展出几天,我们今天看到的只是数字图像。</p> <p class="ql-block">埃及馆展出很多“木乃伊”,不亚于埃及国家博物馆。还有珍贵的“罗赛塔”石刻文。印度馆不如想象的丰富。</p><p class="ql-block">在休息厅吃了下午茶点,买了纪念品。总体上,大英博物馆规模不比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品各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5点多在酒店附近的食街找了家叫楓林小菜的中餐馆,简单晚餐,枇杷豆腐,清炒豆角,鸡蛋炒饭,熟悉的味道非常好。</p><p class="ql-block">6点半回到酒店,洗澡,吃水果休息。晚8点18度很舒适。今天又走了9.6公里,连续多天大运动量,要好好休息早点睡。</p> <p class="ql-block"><b>第二天 伦敦</b></p><p class="ql-block">今天参观伦敦塔(Tower of London),早晨9点乘环线地铁到伦敦塔站。没想到赶早参观的人很多,只买到了11点半的参观票。</p> <p class="ql-block">先到旁边泰晤士河(Thames)边和不远的伦敦塔桥(Tower Bridge)转一圈。</p> <p class="ql-block">因为城堡紧临泰唔士河,所以,朝河岸开了几个大门并在护城河上建桥用以运输城堡中的物资尤其是军火。城堡里的军火仓库在1841年曾发生大火,由于木桥不能承受消防车,只能眼见仓库烧毁。所以后来建的木桥必须能承受消防车通过。</p> <p class="ql-block">上午11点提前安检进入城堡。里面有大大小小十几座塔楼。先参观了造币厂,然后登上城墙顺甬道依次参观。</p><p class="ql-block">这个城堡最早在公元43年是罗马人建的城镇,后来征服者威廉于公元1078年开始修建起城堡和中间的塔楼,将其做为防御工事,就是今天的伦敦塔,它是这个城堡中间的主建筑。因为后来被刷成白色又称为白塔<span style="font-size:18px;">(The White Tower)。</span></p> <p class="ql-block">城堡后来成为关押象皇室成员,宗教领袖等重要犯人的所在。这里就是曾关押查尔斯二世的牢房,是不是比我们住的还好。</p><p class="ql-block">当然,做为防御要塞,很多国王,将军都曾在这里工作过。</p> <p class="ql-block">城堡中大量展出了刀,剑,盔甲等做战兵器。参观皇冠的队伍排了好长,在欧洲见过很多皇冠了,于是决定放弃排队。</p> <p class="ql-block">参观区的工作人员着传统服装接待游客。</p> <p class="ql-block">1点参观完走出城堡,在河边桥头找了家餐吧简单午餐:能接受的还是炸鱼薯条,不过里面配的豌豆酱还是很特别。</p> <p class="ql-block">午后开始参观伦敦塔桥。过桥到对岸,从不同角度观看这著名的杰作。再买票登上桥塔每人13.4镑。</p><p class="ql-block">伦敦塔桥建于1876年,目前的主要结构,工能都是最初的样子。机房里承担开桥的动力装置和齿轮传动系统140多年后仍在工作,每个月都要为大船开启几次。</p> <p class="ql-block">走到上层的玻璃桥面能看到桥上行驶的车辆和桥下穿过的船只。</p> <p class="ql-block">桥上远眺泰晤士河,两岸风景一揽无余。</p> <p class="ql-block">3点50分走到城堡前的码头,乘泰晤士游船回威斯敏思桥,每人13.5镑,河两侧很多著名的建筑。30分钟后在大本钟前的码头下船。</p> <p class="ql-block">乘环线地铁回家。伦敦地铁非常复杂,地铁站下面真和迷宫一样,不认识字完全无法找到要坐的车。三、四条线在这里汇集,地下分三层,同一站台还可能停靠不同线路的车,还要选对行驶方向,弄不好就转晕了。</p> <p class="ql-block">晚餐仍然是昨天那家楓林小菜中餐馆,还是中餐吃着舒服。7点回酒店,今天步行7.8公里。</p> <p class="ql-block"><b>第三天 格林威治</b></p><p class="ql-block">因为这两天有雨,剑桥安排在周四周五,今天就去近处的天文台吧。</p><p class="ql-block">9点半出门,10分钟坐上地铁中央线(红线),再转地上的DLR线(绿线)到格林威治(Greenwich),它座落在伦敦的东南方向。</p> <p class="ql-block">上午10点半到达格林威治Cutty Sak站,穿过天文台花园到达老皇家天文台。这座天文台建于1675年,门票每人20镑。</p><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条本初子午线(Prime Meridian),也叫格林威治子午线,是定义地球0经度的南北方向经线。在它的东西两侧分别是东经和西经。展厅里介绍了天文台的建立过程,更多地展示了早期的天文观测设备和方法,以及各种精密计时机械。</p> <p class="ql-block">当然还有实时更新的标准格林威治时间。重点介绍了对于天文台建立做出贡献的人们。参观者除了游客,大部分是中小学生集体参观。英国有很多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学校都会充分利用这些社会文化资源做为教学辅助,使孩子们从小就对历史、艺术、科学有了感性认知以便产生广泛的兴趣。这种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共享的做法值得借鉴。</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古天文台,再步行到花园另一端的国家海事博物馆,门前是一只巨大的漂流瓶。馆里展示一些完成过著名航行任务的船舰模型,以及航海介绍。</p> <p class="ql-block">画廊里也展出很多非常棒的天文奇观的摄影作品,其中不乏中国摄影师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下午1点多参观完海事博物馆在餐厅吃午饭。天开始下雨。</p><p class="ql-block">餐后去隔壁的女王宫参观皇家收藏的油画,主要是皇室肖像和风景。</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装饰豪华精美的女王会客室,可以看到窗外的泰晤士河。周围是大片开阔花园草坪。说明牌上有一段设计师的话意味深长“这个空间是关于边界的——谁可以和女王在一起,谁不可以。我们从一个窗口看到泰晤士河。墙上的画像都是王权的见证和殖民主义的设计者。”</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就是皇家海军学院、格林威治大学和三一音乐学院,教学楼里不时传出优美的乐声,可能是学生们在上演奏课吧。</p> <p class="ql-block">港口岸边展出了当年把亚洲茶业运来欧洲的三桅大船Cutty Sak号。这些传统的海洋大国对航海相关事物的重视是超出我们想象的。</p> <p class="ql-block">下午3点去车站的路上穿过格林威治大市场,就是有顶篷的摆摊自由市场,很多华人经营者在这里摆摊。格林威治很像大都市旁的一个小镇,自然,安静,朴实独立。</p> <p class="ql-block">坐巴士回市里途中发生个小插曲。汽车走了一半,司机通知乘客,因为轮胎出现了故障,请大家在下一站全体下车换乘其它车辆。在站台上等了一会上了同路线的另一辆车,只简单跟司机说了一句上趟车故障,司机就摆手通过,没有验票和过多询问,社会信任度很高。</p><p class="ql-block">下午6点多回到酒店,今天步行7.6公里。</p> <p class="ql-block"><b>第四天 伦敦</b></p><p class="ql-block">早上起来,外面继续下雨,切实感受到英国的阴雨天气了。虽然下雨,也不能在屋里坐着,安排一些室内博物馆参观的活动吧。</p><p class="ql-block">9点半出发海德公园演讲者之角,在公园东北角。这个是我们小时候课本上讲的英国自由人士集会、发表演讲的地方。因为雨天,这里没有游人,更没有什么演讲聚会,连集会中心的咖啡亭也关着门。到是公园绿地上很多不同的鸟儿在聚会享受小雨。园内一些有毅力的人在坚持跑步。</p> <p class="ql-block">接着乘车去国家美术馆。结果今天又碰到车抛锚的事。离目的地还有两站多的时候,司机将车停到路边,跟乘客解释说公司呼她,她要先回个电话(还可以这样啊),等打完电话,说这车不让开了,就把我们送到下一站大家都得下车换别的车了。连续两天遇到这种事,不知是我们运气差还是伦敦公交就是故障多呢?</p> <p class="ql-block">11点到达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今年正好是建馆200周年。这里免票参观。</p><p class="ql-block">进入展厅吸引我的是这幅乔治.斯塔布斯绘于1762年的赛马肖像《响外套》(Whistlejacket)</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虽比不上卢浮宫的藏品名气大,这里也有一些名家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像莫奈,凡·高,高更的作品前,都有老师组织学生在临摹,还不时看到有老师带着学生专门介绍讲解某幅画作的绘画特点,就象在上美术课。</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参观了2个多小时。虽未尽兴,还是要填饱肚子。临走买了两幅仿品装饰画留做纪念。</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附近一个叫Itsu的亚洲餐厅简单午餐。这里中午是附近写字楼白领的食堂。</p><p class="ql-block">下午继续在国家美术馆背后的肖像美术馆(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参观,仍然是免票。</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厅有个工作人员看我们不知从哪开始,主动上前介绍这个画廊是按照时间,从三层到一层,从最早的皇室肖像画开始到现代作品,通过绘画,用画像表现英国的历史与发展。建议我们从3层开始向下参观。</p> <p class="ql-block">从1559年25岁登基时伊丽莎白一世的肖像看到当今的王子王妃画像。</p> <p class="ql-block">从英国议会改革的宏大场面到帅气的科学家波义耳,每张画都很精美。而且还用视频介绍了现代技术手段如何透视分析古代画作的创作过程和修图细节。第一次见识了用人物画像介绍历史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下午3点半从肖像美术馆出来,雨还在继续,决定今天提早收工回家休息。</p><p class="ql-block">4点多到家,水果时间。抽空在温莎城堡的官网定了周六下午的参观电子票每人30镑。今天步行了6.5公里。</p> <p class="ql-block"><b>第五天 剑桥</b></p><p class="ql-block">雨终于停了,今天去剑桥(Cambridge),剑桥大学是在1209年成立的。据说最初是由牛津大学的一些教授,为了一些宗教原因离开牛津而在剑桥重新建立的大学。所以有“剑桥是由牛津人建的”一说。</p> <p class="ql-block">乘中央线转维多利亚线到国王十字(King’s Cross)火车站。英国的铁路系统也很方便,售票大厅屏幕显示所有火车时刻表,按线路分类列出车次到站时间等信息。在售票机上寻找要乘的线路或输入要到达站名,可以显示出价格,往返要比单程划算很多,当天往返比一月内往返又要便宜约50%。<span style="font-size:18px;">买了10点12分去剑桥站当天往返的车票,每人31.8镑(机器上查了一下,单程29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1点到剑桥。</span>火车车厢很整洁,乘客不满员,车速在一百多公里每小时。</p> <p class="ql-block">整个剑桥就是个大学城,由三十多个学院组成了剑桥大学。</p> <p class="ql-block">先到著名的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这个学院是1541年亨利六世为伊顿公学的贵族学生继续深造而建。所以校长的选取也不同常规由院士们投票而是由国王直接任命。</p><p class="ql-block">学院大门正在修缮,拍了哥特风格的礼拜堂。</p> <p class="ql-block">接着去皇后学院,这里不对外开放。走到银街码头,见到了皇后学院剑河上著名的数学桥(Mathamatic Bridge)。有个讹传说数学桥是牛顿在剑桥做数学教授时设计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还有个关于数学桥的故事:说这座桥原本未使用任何钉子和螺丝固定,后来皇后学院的学生为了探究这座桥的奥秘,曾把它拆开剖析,但却无法复原,只好用钉子重新固定。这个故事虽然增加了数学桥的神秘色彩,但实际上反映了剑桥人对牛顿的热爱和尊敬,他们总是倾向于将许多故事与牛顿联系起来。</p> <p class="ql-block">另一个与牛顿相关的传说是三一学院的“牛顿苹果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巧今天</span>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不对游客开放(周日、二、四开)。</p> <p class="ql-block">Fitzwilliam博物馆是菲茨威廉姆子爵捐给剑桥大学一百万英镑修建的博物馆,目前的展出还增加了一些从伦敦博物馆借出的12世纪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艺术作品。馆内也有几幅莫奈和凡.高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正在主推的一个展览主题是“男人看女人”,解说辞介绍,在17世纪以前,女人没有投票权,主要做家庭主妇,而18世纪以后,女性可以工作,有了选举权,社会地位逐渐与男性平等,这种情况下男人眼中的女人是什么样,这里用一组绘画作品来表现这一主题。艺术不仅在于自由的想象空间,还在于前卫直观的表现方式。</p> <p class="ql-block">又见老师带领学生来参观博物馆,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p> <p class="ql-block">离开前在市中心的自由市场逛了一圈,买了纪念品和水果。下午3点15分回到剑桥火车站。一看时刻表,正好赶上3点26分发车的去伦敦的车,询问车站工作人员在几站台,她很耐心地给我解释说这趟是慢车,不如坐3点44分的快车,一站就到,比这个慢车还早到,车票通用。于是乘上回伦敦国王十字车站的快车。</p><p class="ql-block">早上来的时候下车就发现有人推着自行车在站台上走,难道英国自行车可以坐火车吗?,在站台上等车时看到对面站台上有个车厢上标着自行车车厢,说明这是真的。结果下车时发现坐我们对面的一大叔就把车推上了我们车厢,看来限制也不严格。</p> <p class="ql-block">4点35分到站,出来就看到旁边那个漂亮的建筑,上面写着St. Pancras International,好奇心走进去才知道原来是国际列车站。在自助机上查了一下,到巴黎的火车235镑(感觉比飞机贵)。但还是觉得有机会要体验一下英法海底隧道旅行。</p><p class="ql-block">早上出门时阴,下午回来时已出太阳。今天步行8.3公里。</p> <p class="ql-block"><b>第六天 伦敦</b></p><p class="ql-block">今天是在伦敦游览的最后一天,明天将离开。第一天到伦敦时,初步印象是混乱,一个被岁月沉淀很久的古老沉重的大都市。这一周游览参观下来,逐渐感受到这个古老帝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几百年前的教堂、王宫、纪念碑、拱门,各种博物馆、学校、花园,马车时代的街道,城市布局等等设施放在今天仍不过时,无不显示着设计建设的远见和认真,让人感觉之前建设的基础扎实,帝国的余荫犹在。同时,都市各阶层人们的生活、出行、休闲等不同需求,都用现代技术手段巧妙地满足,而且又融合到了古都风貌中,对原有设施充分利用有机结合,让人感觉自然、舒适、方便。联想到如果北京的古城墙和城门保留到今天会是怎样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9点多出门,穿过海德公园,步行到紧临的肯辛顿公园。</p> <p class="ql-block">园内人不算多,有跑步的,骑行的,散步的,溜狗的,晒太阳的,带娃的,一片祥和生活景象。</p> <p class="ql-block">步行到肯辛顿宫(Kensington Palace)前的池溏,天鹅、大雁、野鸭、鸳鸯,在水中嬉戏,禽类们同样是友好相处。</p> <p class="ql-block">在公园一角发现一个叫蛇形艺术馆(Serpentine)的展厅,这里举办一些前卫或偏门的艺术展,目前正在举办的是一个资助客座艺术家基金邀请的非洲艺术家作品展。</p> <p class="ql-block">穿过黛安娜王妃纪念园,在公园的湖边喝杯咖啡。</p> <p class="ql-block">步行到意大利花园。这都市中的自然生态不但让人愉悦,也是动物们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然后乘地铁来到泰晤士河北岸。步行过伦敦桥走到南岸。它的两边分别是伦敦塔桥和滑铁卢桥。</p> <p class="ql-block">过桥到南岸就是有800年历史的萨瑟克教堂(Southwark Cathedral)。</p> <p class="ql-block">沿台阶走到桥下,立刻就被嘈杂的人群包围了,这里就是有名的博罗大市场(Borough Market),里面香肠、奶酪、水果、海鲜、香料应有尽有,最多的还是各种小吃,人们摩肩接踵,手里举着各种吃喝食物,尽情开心逛。逛够了在市场里排最长队的摊(叫Furness Fish Grill),买了海鲜饭,算是午餐吧,非常美味。</p> <p class="ql-block">走出大市场,不远处可以看到像几把尖刀绑在一起,外号叫“碎片大厦”的香格里拉酒店。坐地铁回到中心区。</p> <p class="ql-block">路过丘吉尔作战室。</p> <p class="ql-block">穿过圣詹姆斯公园,就是皇家卫队营。门口的这个设计很有意思。往前走到皇家用品展览馆买了纪念品。</p><p class="ql-block">今天步行8.6公里。至此,伦敦的游览告一段落,明天将离开这里去往温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