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突尼斯和摩洛哥是众多旅游爱好者的向往之地,两国都位于非洲北端。突尼斯东北部濒临地中海,隔海峡与意大利相望。而摩洛哥的西北部濒临大西洋、东北部濒临地中海,隔海峡与西班牙、葡萄牙相望。它们都以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主要宗教为伊斯兰教(逊尼派)。突尼斯和摩洛哥都是位于非洲的最北端,也是最靠近欧洲的非洲国家。由于自身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阿拉伯文化与新潮的西方文化并存,造就了两国的独特国家风格,也被称为“地中海的明珠”和“欧洲的后花园”,由于风景秀美,每年吸引了大批世界各地的游客。</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6日本人参加了游侠客组织的16天突尼斯和摩洛哥两国摄影团,我们全团15人,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p><p class="ql-block"> 下面我就16天在突尼斯和摩洛哥两国游览时所拍摄的照片与大家分享。</p><p class="ql-block">一、突尼斯</p><p class="ql-block">1、 突尼斯的蓝白小镇,全名西迪布萨义德(Sidi Bou Said),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旅游胜地。这个小镇位于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城东北部,坐落在地中海边峭壁之上,以其独特的蓝白色彩而闻名于世,它也是世界三大蓝白小镇之一。</p><p class="ql-block"> 小镇的房屋几乎都是白色的墙和蓝色的门窗,这种单纯而美丽的色彩搭配,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这些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从山脚到山顶,一路延伸,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走在小镇的鹅卵石街道上,两旁是白色的房屋,蓝色的门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给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蓝白小镇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历史的见证者。这里曾经是罗马、拜占庭、阿拉伯等多个文明的交汇处,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13世纪时,躲避宗教迫害的西班牙安达卢西亚人逃到了这座偏僻山地,并建立居住点。而现在看到的小镇建筑,大都建于18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历经沧桑,至今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意蕴。</p><p class="ql-block"> 此外,小镇还是艺术家和作家的聚集地。这里迷人的景色吸引了众多画家前来创作,他们的作品往往取材于小镇的现实风景,如三角梅掩映的漂亮门、幽曲静谧的小径等。同时,小镇的咖啡馆也是文艺氛围浓厚的地方,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咖啡、薄荷茶和水烟,同时欣赏海滨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2、埃尔杰姆斗兽场:埃尔·杰姆斗兽场建于公元3世纪初,大约在公元230年至238年之间,正值罗马皇帝戈尔迪安一世的统治时期。</p><p class="ql-block"> 这座斗兽场位于突尼斯的蒂斯德鲁斯(Thysdrus),当时是罗马帝国在北非的一个重要城市,经济繁荣,文化发达。</p><p class="ql-block"> 该斗兽场建筑规模宏大,长约为148米,宽约122米,高约36米,可容纳约35,000名观众,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竞技场之一,规模仅次于罗马斗兽场。</p><p class="ql-block"> 它主要用于角斗表演、野兽搏斗、海战重演等公共娱乐活动,是罗马帝国展示其权力和文化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埃尔·杰姆斗兽场因其宏伟的规模和精美的装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北非最具吸引力的罗马时代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苏塞老城,被誉为“萨赫勒明珠”,位于突尼斯东海岸,地中海哈马迈特湾南岸。是突尼斯第三大城市,也是“地中海的花园港”。有中世纪以来修建的城垣、宗教建筑、王公府第、地下陵墓和民居,建筑风格多样。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苏塞老城作为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老港口⬇️</p> <p class="ql-block">4、哈马马特腓尼基古堡:古老的哈马马特是由腓尼基人创建的。老城的最高建筑是古堡,呈正方形,边长40米,墙高15米,墙顶宽约3米,只有一道门可以进入。紧挨着古堡是12世纪哈马马特的一位酋长的陵墓,如今,古堡和陵墓已成为了哈马马特的象征。站在古堡顶上,近处的老城和远处的旅馆群尽收眼底。哈马马特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海湾既无礁石,也不见排天巨浪。海滩上白色的沙子细腻、柔软。海边绿树成荫,气候四季皆宜,没有酷暑,也无严冬。旅游旺季从4月一直延续到10月,在此期间,西方游客纷纷来这里享受日光浴。⬇️</p> <p class="ql-block">5、巴尔多国家博物馆:博物馆始建于1882年,1888年建成,是非洲第二大博物馆。馆内有40多个大厅和长廊,展出的上万件展品都是从全国各地近百个古迹处搜集来的,其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期,其中,珍藏的突尼斯各个历史时期绚丽多彩的镶嵌画最为闻名。博物馆以它丰富的展品每年吸引着数十万外国游客前来参观。⬇️</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著名的马赛克画⬇️</p> <p class="ql-block">突尼斯旧城麦地那市场⬇️</p> <p class="ql-block">二、摩洛哥</p><p class="ql-block">1、卡萨布兰卡哈桑二世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位于摩洛哥王国的卡萨布兰卡市区西北部,坐落在伊斯兰世界最西端。清真寺的建造与已故国王哈桑二世有着直接关系。1987年8月动工修建,耗资5亿多美元,占地面积9公顷。3万名工人和技术人员移沙填海,日夜奋战,用掉了30万立方米混凝土、4万吨钢材和6.5万吨大理石。经过5年的施工建设完成,其中三分之一面积建在海上,以纪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来。整个清真寺可同时容纳10万人祈祷,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排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清真寺之后。⬇️</p> <p class="ql-block">艺术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哈桑二世清真寺夜景⬇️</p> <p class="ql-block">2、索维拉:索维拉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美如画”。索维拉也许没有摩洛哥最好的海滩,却有着最著名的风。“非洲风城”的美誉名副其实,从大西洋来的风终年光临着小城,吸引着很多冲浪和帆板运动爱好者。自古,索维拉就是一个汇合了多民族和多种文化的“大熔炉”,阿拉伯人、非洲土著部落、柏柏尔人、犹太人都在这里和平共处,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看海⬇️</p> <p class="ql-block">3、伊夫圣罗兰私人花园:伊夫·圣·罗兰(YvesSaint-Laurent)所拥有的花园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是一座世外桃源。博物馆所在的深蓝色别墅在仙人掌、绿竹和九重葛的簇拥之中。</p><p class="ql-block"> 花园的第一任主人是法国著名画家雅克·马约尔。1924年,他在马拉喀什得到一片土地,随后,他几乎穷尽一生的时间来打造这座精美的私密花园。1980年,法国时尚大师伊夫·圣·罗兰在马拉喀什旅行时无意间看到了这座世外花园,从此便醉心于此,并获得“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2008年大师辞世后,他的骨灰被撒在花园里,这里无疑是他灵魂最后的归属。⬇️</p> <p class="ql-block">4、马拉喀什:<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阿拉伯语里,“马拉喀什”意为“红颜色的”,所以</span>以红色的城市闻名于世。它是摩洛哥历史上最重要的古都之一,也是摩洛哥第三大城市和南部经济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马拉喀什始建于公元1062年,历史上曾两度为摩洛哥王朝的都城。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拉喀什市的老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马拉喀什有摩洛哥最大的露天市场和整个非洲最繁荣的广场,也称之为马拉喀什不眠广场。</p><p class="ql-block">马拉喀什不眠广场夜景⬇️</p> <p class="ql-block">5、艾木哈杜村:艾本哈杜古城是一座古堡,传说是由本哈杜(Ben Haddou)于757年建立的一个部落。目前,考古发掘只能追溯到中世纪,不过,当地摩洛哥人认为,本哈杜就埋葬于这座古堡之下,守护着这片土地。 </p><p class="ql-block"> 现在,艾本哈杜古城已经成为摩洛哥非常知名的电影场景取景地 ,它已经出现在好莱屋很多电影里。《权力的游戏》、《角斗士》、《阿拉伯的劳伦斯》、《星球大战》和《木乃伊》等等,都曾在此取景、在此拍摄。</p><p class="ql-block"> 站在山顶,四下眺望,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隐约可见被雪儿一片一片覆盖着的山坡,流动的空气里带着寒意。近处的山坡上坐落着错落有序的民房,这些民房大多数是漂亮的小楼。山下有小河、有桥梁、有茂密的绿植、有一片片沙漠…….</p><p class="ql-block"> 艾本哈杜古城 (Ksar of Ait-Ben-Haddou)是世界文化遗产。艾本哈杜古城也是一座美丽的非洲村庄。它带着浓浓的非洲特色,也保留着非洲环境的特别和生活的不易。⬇️</p> <p class="ql-block">6、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大陆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它西起大西洋沿岸,向东经过埃及到达红海之滨,长5600千米,南北宽2000千米,总面积约932万平方千米,横跨北非诸多国家。其平均海拔300余米,主要由一条条平行排列的沙垄沙漠所组成,沙垄高百余米,沙垄之间又常常被低地所分割。 </p><p class="ql-block"> “撒哈拉”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在阿拉伯语里,撒哈拉是“空虚”、“无物”的意思。撒哈拉沙漠的动植物很少,地表水源也十分缺乏。然而5000年前该地是草原和沼泽地带,年降水量300毫米以上,这个时期被称为“潮湿期”,该时期持续了4万年之久,造成大量积水沉睡在地下。此后,气候变得越来越干旱,在欧亚大陆吹来的干燥的东北风的影响下,逐渐变成今天这般模样。在撒哈拉沙漠也有画意盎然的仙境——绿洲,其地下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铀、铁、煤、铜、白金和磷酸盐等储量都非常可观。⬇️</p> <p class="ql-block">7、伊芙兰小镇:摩洛哥的伊芙兰小镇,位于阿特拉斯山脉中部,被誉为“非洲的小瑞士”。这里冬季白雪皑皑,是滑雪爱好者的天堂,而夏季则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树和橡树,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凉爽的避暑胜地。</p><p class="ql-block"> 小镇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许多小屋都采用了阿尔卑斯式的斜顶设计,与瑞士的风情相得益彰。无论是冬季滑雪还是夏季避暑,伊芙兰都是一个理想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伊芙兰小镇以其宁静、干净、简单和温馨的环境而闻名。日落时分,小镇中心变得热闹非凡,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户外的新鲜空气。咖啡馆里人满为患,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息。一家人小酌聊天,享受着悠闲自在的时光,让人羡慕不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8、菲斯古城:菲斯作为摩洛哥历史文化名城,是摩洛哥的第三大城市,是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菲斯,是北非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城市,也是摩洛哥一千多年来宗教、文化与艺术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菲斯以市区9,000多个街道交错密布的老城区闻名,狭窄的街道和挂着帘子的市场上,到处都是传统手工业:染色作坊、皮革加工厂、各种手工作坊、餐厅、肉店、青菜店等传统手工加工店,虽然是手工制作,但其享誉世界的品质却颇享盛名。菲斯的手工艺品作坊生产的铜盘,地毯,染坊等驰名于世,城内随处可以看到镶贴着蓝色马赛克的建筑或室内装饰及商店中陈列的马赛克工艺品。⬇️</span></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皮革染坊工厂⬇️</p> <p class="ql-block">菲斯古城夜景⬇️</p> <p class="ql-block">9、沃吕比利斯考古遗址:瓦卢比利斯(又译作沃吕比利斯)是一座部分出土的罗马古城,位于摩洛哥非斯和拉巴特之间的梅克内斯以北约30公里处。沃吕比利斯被称为“法老的宫殿”,据说这座城市是摩西时代的埃及法老兴建的。沃吕比利斯曾经是朱巴第二帝国的首都。内有富饶的农业区,它的开发是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的,当时是一个腓尼基/迦太基居民点。公元40年,沃吕比利斯被罗马人占领。公元1世纪时,这里曾经是一座繁华的城市,整个城市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面积增至40公顷,城墙总长2.6公里。2世纪时城内建成了许多大型公共建筑,包括教堂、寺庙和凯旋门。橄榄种植业是该城得以繁荣的主因,许多精美的大型马赛克地板城镇房屋在此一时期得到了建设。公元3世纪,沃吕比利斯被柏柏尔人统治,后来又被阿拉伯人征服。1755年,沃吕比利斯在大地震中毁灭。⬇️</p> <p class="ql-block">10、舍夫沙万蓝色小镇:舍夫沙万(Chefchaouen)是摩洛哥西北部里夫山脉中的一个迷人小镇,以其独特的蓝白色调闻名于世,被誉为“蓝色小镇”或“蓝白小镇”。</p><p class="ql-block"> a. 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舍夫沙万位于摩洛哥西北部里夫山宽阔的山谷中,海拔564米,始建于1471年。这座小镇依山而建,街道起伏蜿蜒,房屋错落有致,充满了浓郁的摩洛哥风情。</p><p class="ql-block"> b. 蓝白色彩的起源与意义</p><p class="ql-block"> 舍夫沙万的房屋、台阶和墙壁都被涂成不同深浅的蓝色,这种独特的蓝色被称为“舍夫沙万蓝”。关于蓝色的起源,有两种主要说法:1. 犹太文化影响:20世纪30年代,逃亡至此的犹太难民将房屋涂成蓝色,象征他们信仰中的天空和天堂。 2. 实用功能:蓝色被认为可以驱赶蚊虫,并帮助居民在炎热的天气中保持凉爽。</p><p class="ql-block">c. 文化与风情</p><p class="ql-block"> 舍夫沙万以其宁静的氛围和淳朴的民风著称。小镇的街道狭窄而蜿蜒,两旁是色彩斑斓的街门、精美的马赛克图案和传统地毯。这里还有许多手工艺品店、咖啡馆和餐馆,提供地道的摩洛哥风情体验。在漫步于蓝色小巷,欣赏着蓝色建筑与美丽风景,感受心灵的平静,也是世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每一处都是风景,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记录美好瞬间。</p><p class="ql-block">d. 全球地位</p><p class="ql-block"> 舍夫沙万与希腊的圣托里尼、突尼斯的西迪布萨义德和印度的焦特普尔并称为全球最美的四个蓝白小镇,是摩洛哥最迷人的旅游目的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舍夫沙万以其梦幻般的蓝白色彩、宁静的氛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摩洛哥不可错过的旅行胜地。⬇️</p> <p class="ql-block">舍夫沙万夜景⬇️</p> <p class="ql-block">街景⬇️</p> <p class="ql-block">11、丹吉尔是摩洛哥境内地中海和大西洋的自然分界线的北部城市,丹吉尔市直布罗陀海峡入口处的斯巴德尔角,以西为大西洋,往东为地中海,箭头牌子标志方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离此不远,便是著名的地理技志的斯巴德尔灯塔 ⬇️</span></p> <p class="ql-block"> 丹吉尔灯塔,又称斯帕特尔海角灯塔,位于摩洛哥丹吉尔西面十二千米的斯帕特尔角,是非洲大陆最西北角的标志性建筑。它建于1917年,由德国建筑师设计,塔高20米,共七层,建筑风格独特,采用方形外观,类似于北非清真寺的宣礼塔,与一般灯塔的圆柱形外观不同。⬇️</p> <p class="ql-block">灯塔内部⬇️</p> <p class="ql-block">爱❤️角落的傍晚时分⬇️</p> <p class="ql-block">12、艾西拉特色小镇:</p><p class="ql-block">a. 建筑风格与特色</p><p class="ql-block"> 小镇以其蓝白相间的地中海建筑风格著称,整个城市用深浅不同的蓝色粉刷,包括围墙、阶梯、大门和窄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美感。这种风格让人仿佛置身于希腊的海边小镇,因此艾西拉也被称为“小希腊”。</p><p class="ql-block">b. 艺术与文化</p><p class="ql-block">艾西拉以其壁画艺术闻名。1978年,两位当地艺术家联合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城墙上绘制壁画,这一传统延续至今,每年都有新的艺术家来此创作,使艾西拉成为大西洋边的“艺术之城”。此外,小镇还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如拥有800年历史的乌达亚清真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特色小镇墙画⬇️</p> <p class="ql-block">三、人文及街景</p><p class="ql-block">白与黑⬇️</p> <p class="ql-block">津津有味⬇️</p> <p class="ql-block">奔腾⬇️</p> <p class="ql-block">同步⬇️</p> <p class="ql-block">欠多还少⬇️</p> <p class="ql-block">哈哈大笑⬇️</p> <p class="ql-block">良家妇女⬇️</p> <p class="ql-block">不顺眼⬇️</p> <p class="ql-block">绣花⬇️</p> <p class="ql-block">约会⬇️</p> <p class="ql-block">花爷⬇️</p> <p class="ql-block">晚霞⬇️</p> <p class="ql-block">描蝶⬇️</p> <p class="ql-block">迷路⬇️</p> <p class="ql-block"> 总结:此次突尼斯和摩洛哥行程安排得非常合理,餐饮标准高、住宿大都是四、五星级酒店的标准。天气十分给力,基本都是晴天,气温在9-24度非常适宜。两国风景独特,既有浪漫的海滩、夕阳的沙漠,又有人间烟火的蓝色小镇,让人迷恋,又有一种重返欲望。以上是我的感受,供大家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