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为郑村学校鼓与呼》之十

正人

<p class="ql-block">《请给郑村学校鼓与呼》之十</p><p class="ql-block">捐 款 感 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几天来,我在接受大家对建校的捐款过程中,一桩桩,一件件的感人事迹,让我感动万分,甚至泪流两行,现在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共免。</p><p class="ql-block"> 1、郑留彬是老教师,在学木最困难的七八十年代,他全力以赴投入学校工作,既负责学校领导工作,还深入班级担任初中毕业班班主任,而且夜以继日蹲守学校,几十年过去了,教过的学生遍布社会各界,现在他老了,家庭负担非常繁重,经济相对比较困难,但是得知郑村学校需要之时,他一马当先捐款一千元,并嘱咐儿子也要捐款。</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老教师,年逾古稀,负担繁重,仍能高风亮节,其高尚品德,谁与论比!</p><p class="ql-block"> 2、郑铁凡,一个患过大病的弱女子,在接到任务之后,想方设法,开拓进取,在王村大街小巷向父老乡亲宣传办好学校的重要性,充分调动了全村人的捐款热情,特别在昨天,在她的大力倡导下,王村群众向学校捐款蜂涌而至,喜人场面让人十分感动,效果特别良好!</p><p class="ql-block"> 3、马建照是德高望重的退休干部,他在家排行老大,多年来他对家乡的各项工作百倍关怀,大力支持,疫情期间他以及他的弟弟马成照,慷慨解囊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村民捐赠钱物。这一次,我们只希望他对郑村学校改建工作有点表示即可,但是他豪不忧豫,立马表态,大力支持学校建设,也号召他的弟弟们,都要给郑村学校尽职尽责,捐款时,我们想最多只收他一千元,足能表达他的情意,但他说什么也行,必须捐三千元,一定支持郑村的工作,支持郑村学校的建设,真是心系家乡,令人敬佩!</p><p class="ql-block"> 4、大家皆知,郑村第十一组有两个孤儿,从小没有父母,至今这兄弟二人全部凭借自己顽强的吃苦精神,到外面去打拼,去讨要生活,可以说吃尽了别人难以忍受的苦,作尽了人间最大的难,整年累月,免强度日。他兄弟二人得知郑村学校正在捐款,兄弟二人寄回四百元,我千般推脱解劝,让他弟俩生活好点,别捐款了,这兄弟俩婉言谢绝,并说,全村父老对我们家百般关爱,现在我</p><p class="ql-block">们虽然都没有成家,但每天节省一点点,也要向郑村学校献一点爱心,不然,我们对不起郑村父老。</p><p class="ql-block"> 无耐,我点收了他们无比纯洁,无比真诚的两颗爱心。</p><p class="ql-block"> 愿苍天有眼,让这两个可怜的孩子,一切顺利,前途无量!</p><p class="ql-block"> 5、这次捐款,父子俩人,父子三人,父母三人,兄弟三人相互争柑捐赠的爱心家族比比皆是,六组郑文伟、儿子郑琪元,六组郑伟峰、儿子郑昊每对父子各捐两千,郑红庭重病在身,听说捐款,向我表示,坚决支持不拖后腿,父子各捐五百,八组郑兴伟、郑伟听,他俩的儿子都是现役军人,不但自己捐款,还让部队的儿子都向学校捐款,不完全统计,现役军人捐款不下五人次,向这几位军人----致敬!</p><p class="ql-block"> 县公安局干部马丙川带领儿子,王村马欢聚带领兄弟和女儿,马二红带领三兄弟,郑成果率领女儿,郑京良带领弟弟郑良义,郑群帮带领儿子郑小兵等等这样的家族式集体捐款太多太多了,还有许多待我详细了解。</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我走进郑村学校,观看施工情况后,专门又到郑留村家,他是村中的老人,更是村中的能工巧匠,他这几天连续肯请想见见我,见面后他发自腑腹之言,我老了,不会用智能手机,这么大的好事,是郑村群众共同盼望的,是造福后代的特大好事,说着拿出五百元,硬往我手中塞,我老了,不能去帮工,我就这一点心意,支持一下学校,我心里会舒服一些。</p><p class="ql-block"> 这些事发生在郑村,是郑村的骄傲和自豪,郑村学校有这么伟大的群体,一定指日可待,步步辉煌!</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