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乘搭南方航空公司班机,经停长沙,飞往我梦寐以求的东非大草原......</p> <p class="ql-block">晨曦将云海抹上一片金色,飞机已开始降落。肯尼亚共和国位于非洲东部,简称肯尼亚,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东邻索马里,南接坦桑尼亚,西连乌干达,北与埃塞俄比亚、南苏丹交界,东南濒临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公里。</p> <p class="ql-block">早晨肯尼亚时间07:00左右,香港时间大概12:00左右,抵达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该机场得名于肯尼亚第一任总统乔莫·肯雅塔,机场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是该国最大的机场,也是东部非洲最繁忙、非洲第六繁忙的机场。</p> <p class="ql-block">旅游公司派了越野6人车,载我们去酒店。</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踏上非洲土地上的我,两眼已是忘记了疲倦,窗外四处张望😃</p> <p class="ql-block">如喇叭状的、洁白的花朵,在路边大片大片的盛开,真好看!</p> <p class="ql-block">应是非洲牵牛花属吧?全是野生的。</p> <p class="ql-block">途中遇到两位“奇装异服”的年轻人,感觉是土族人,不知什么的干活?后来才知是著名的马赛族人。</p> <p class="ql-block">出外旅游,摄影总是分不开人文与景色。有了之前两位帅哥的拍摄,我便斗胆地试问路过的一位小姑娘能否被摄?小姑娘大方的答应,而且笑得很甜!</p> <p class="ql-block">全程车载我们的越野车。</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进安博赛利渡假村。</p> <p class="ql-block">对于那些想要体验“丛林”风情的人来说,这里可以满足🥳</p> <p class="ql-block">有一种草原上帐篷的体感!氛围超棒👍</p> <p class="ql-block">餐厅</p> <p class="ql-block">在去安博赛利国家公园的途中所见。</p> <p class="ql-block">这合照,是在非洲第一个成功销售纪念品于我的店员;也是被我第一次压价成功的非洲人士🫂😄</p> <p class="ql-block">安博塞利国家公园位于西南部裂谷省,占地392平方公里,距离首都内罗毕140公里,毗邻与坦桑尼亚接壤,成立于1974年,野生动物有角马、非洲象、斑马、黑斑牛羚、长颈鹿、南非剑羚、黑犀、狮子、猎豹、鬣狗、非洲野犬、胡狼、高角羚等。</p> <p class="ql-block">远处尘土飞扬,便是游客们正四处寻觅的车迹。</p> <p class="ql-block">在草原上出现的斑马,对于这种没有伤害力,有着漂亮花纹皮毛的动物,是安博塞利大草原上最常见的动物。</p> <p class="ql-block">发现猎豹,大伙一阵兴奋!它是一种大型猫科动物,属现存唯一的物种,栖息在较为干旱炎热的开阔生境,包括草原、半沙漠及裸岩地,曾被人类用于狩猎羚羊和鹿,加之外貌与豹相似,故称猎豹。</p> <p class="ql-block">长颈鹿,栖居于非洲,该属目前仅由一个物种组成,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所列的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发现狮子!运气真好😆</p> <p class="ql-block">狮,俗称狮子,是一种产自非洲和亚洲的大型猫科动物,栖息于热带草原、半沙漠地带、较稀疏的旱林与灌木丛等生境。</p> <p class="ql-block">母狮</p> <p class="ql-block">她们象是发现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慢慢向羚羊靠近......</p> <p class="ql-block">黑背麦鸡是非洲特有的雀,分布在安哥拉、坦桑尼亚中部、肯尼亚中南部和南非。据说它的警告声「tink, tink, tink」,像是打铁佬锤铁时发出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一群斑纹牛羚,也称黑斑牛羚,广布于非洲东部和南部,是非洲大草原上分布最广、最常见的大型野生羊之一。</p> <p class="ql-block">纪录片上总是看到一些狮子和鳄鱼猎杀它们的画面。它们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嘉年华会的主角,所以东非动物大迁徙又叫做角马大迁徙 。</p> <p class="ql-block">一家子的非洲象正通过越野车道。</p> <p class="ql-block">当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东北部及东非大裂谷以南约160公里,奈洛比以南约225公里,赤道与南纬3°之间,是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分水岭,最高处基博峰,山顶乌呼鲁峰,海拔高度5895米,世界最高孤峰、非洲第一高峰!</p> <p class="ql-block">非洲的日落,映出了非洲特有的吊挂鸟窝。</p> <p class="ql-block">这里没有冷气机。晚上还是要盖上薄被,早晚的温度反差很大,蚊帐是童年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吃过早餐,我们又出发了,这次去的目的地是肯尼亚长颈鹿公园。</p> <p class="ql-block">到达时已见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进门除了需要安检,每人还分发一小杯喂长颈鹿的食料。</p> <p class="ql-block">公园的介绍中心介绍了该公园建于1983年,占地140英亩。创建者乔克(JOCK LESLIE-MELVILLE)亦为“非洲濒临灭绝野生动物基金会”创始人。</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一种叫ROTHSCHILD的长颈鹿濒临灭绝 ,至1973年,在肯尼亚西部仅存130头。为拯救这一稀有物种,乔克夫妇采取收养及放归自然等方法。经过努力,目前该属长颈鹿的数量已达近500头。1979年,乔克决定成立自然教育中心,通过游客亲自喂养长颈鹿的方式,使游者理解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及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途中所见。</p> <p class="ql-block">商场内与乐手合影。</p> <p class="ql-block">住进马赛马拉渡假村。</p> <p class="ql-block">当晚团友们共享了餐重庆火锅🤤</p> <p class="ql-block">一对情侣在大裂谷观景台的告示牌下。</p> <p class="ql-block">快乐的非洲女人!</p> <p class="ql-block">快乐不分国界✌️</p> <p class="ql-block">放牛郎</p> <p class="ql-block">小男孩</p> <p class="ql-block">途中所见</p> <p class="ql-block">渡假村离马赛村只有十来分钟的路程,我们在响导的带领下,走进这个被许多人视为传统非洲的部落。一路上,响导向我们讲解大自然界的一草一叶,对他们来说都是物有所用!</p> <p class="ql-block">用头顶着扛木材的马赛妇女。</p> <p class="ql-block">马赛人穿的红色衣服,英文名字叫是Shukas,中文可以翻译为:马赛毯。它是一块格纹布,那是马赛传统服饰,红衣服象征着马赛族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马赛人一方面仍然坚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更多地加入到了当地的旅游业中。这是他们正准备进行欢迎游客的一项仪式。</p> <p class="ql-block">欢迎仪式开始,他们会有一种行军式的表演,被人们称为“跳跃舞蹈”。在舞蹈中,舞者组成一个圆圈,一次一个或二个进入中心,在保持狭窄姿势的同时开始跳跃,并且不让脚跟触地🤩</p> <p class="ql-block">马赛人(Maasai),是东部非洲现在依然活跃的,也是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人口将近90万,主要活动范围在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的北部。</p> <p class="ql-block">仪式后马赛人向我们示范野外救生的本领。钻木取火,首先得有一根小木棍,而且足够坚硬,再者还得准备一块有凹槽的小木板,放在刀片上,将木棍的一端放到小木板的凹槽,就可以双手转动木棍了。这使用了摩擦起热的原理,达到燃点后就可以燃起来了。都市人没搞过这玩意,搓去两层皮也冒不出半点火星🤣</p> <p class="ql-block">这些碎木屑经过摩擦发热,已经达到了燃点,开始冒烟了,然后把燃起来的碎木屑放到准备好的干草上,对着干草吹气,但是不能太用力,不然有可能把火星给吹灭掉,吹的力度也是很讲究😤</p> <p class="ql-block">终于点着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跟着其中一户人家进入屋内,刚进去时只觉得漆黑一片,直到眼睛适应后才看清楚室内简单的摆设,除了张简陋的木板大床外,就只剩下一些基本的烹饪器具了,真的可以用 “家徒四壁”来形容我所看到的景象了。</p> <p class="ql-block">村民们凉晒的衣服都是挂在铁丝网或树枝上。</p> <p class="ql-block">村中妇女</p> <p class="ql-block">年轻的团友打扮成似蒙古族,他们派糖果给村里的小孩。</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小朋友玩足球。</p> <p class="ql-block">村狗有点像狼🤔</p> <p class="ql-block">渡假村为团友举办了一场日落香槟会🍾🥂</p> <p class="ql-block">红色爵床科植物大部分生长在热带地区,主要是草本、灌木,也有一些藤本或多刺植物,只有少数种类可以生长在温带地区,分布最广的地区为南亚、中南半岛、非洲、巴西和中美洲,在各种生境中都有分布,例如密林中、开阔森林中、灌木丛中、湿地中、峡谷中、沼泽中、海岸边、沿海红树林中等都能找到它们的踪迹。</p> <p class="ql-block">腊烛指引的路有多浪漫!</p> <p class="ql-block">星星下的马赛马拉篝火晚餐也随后开始🔥</p> <p class="ql-block">来到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又见斑纹牛羚🐃</p> <p class="ql-block">高角羚,别名飞羚,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羚羊,分布于非洲东部和南部。</p> <p class="ql-block">伊兰羚羊栖息在南部非洲的辽阔平原及非洲大平原的山脚。它们吃草、树枝及叶子。它们是日间活动的,但在太阳照射强烈的时候则不太活动。</p> <p class="ql-block">600年前中国明代的郑和远航世界,史有定论的远达非洲。之所以跑那么远,据说就是为寻找中国人心目中的吉祥神兽“麒麟”。中国古代传说中世有麒麟出,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吉兆,可谁也没见过这种古籍中形容为鹿身、牛尾、独角神兽的模样,故一直有人怀疑它是否真的存在。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九月二十日,郑和手下的杨敏带回榜葛剌国(今孟加拉)新国王赛弗丁进贡的一只长颈鹿,明朝举国上下为之喧腾。</p> <p class="ql-block">因为长颈鹿的形态、习性与中国古籍中描述的麒麟太过吻合,进一步了解后更发现长颈鹿的原产地在东非一带,当地的索马里语称之为“基林”(Giri),发音与麒麟非常相近,使得中国人确信长颈鹿就是麒麟。于是郑和的船队第四次下西洋前往西亚后,绕过阿拉伯半岛,首航东非,到了长颈鹿的故乡,时间是永乐十三年。同一年,郑和的船队回到了中国,一同前来的各国使者中,包括了东非的麻林国(其所在地,一说是肯尼亚的马林迪;一说是坦桑尼亚的基尔瓦·基西瓦尼)使者,他向永乐帝献上了产自本国的长颈鹿。</p> <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日语及韩语仍将长颈鹿称作麒麟,台语也将“长颈鹿”称作“麒麟鹿”。海外有媒体称,在非洲肯尼亚发现貌似亚洲人的土着,自述系郑和船队水手后裔,透露其祖先曾送长颈鹿给中国。</p> <p class="ql-block">越野车云集,必有什么稀罕的动物被发现😮</p> <p class="ql-block">原来是两只母狮带着几只小狮子,可能是要回去它们的据点,结果被越野车给围住了😅</p> <p class="ql-block">事后团友说,它们可是饱腹了才经过此地。</p> <p class="ql-block">可能是见惯了“世面”,处世不惊!它们慢慢的穿过越野车。</p> <p class="ql-block">两位虎妈妈押阵🤣</p> <p class="ql-block">红颈鸵鸟,分为北非红颈鸵鸟与马塞红颈鸵鸟,其中北非红颈鸵鸟原产于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马塞红颈鸵鸟原产于肯尼亚南部至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坦桑尼亚。</p> <p class="ql-block">雄性红颈鸵鸟。鸵鸟过着游牧般的群居生活,一般5-50只左右,在他们旁边常常伴有其它食草动物,比如斑马,羚羊。</p> <p class="ql-block">雌性红颈鸵鸟。成年鸵鸟最主要的天敌是狮子、花豹及猎豹,由于它们速度太快,猎食者在抓到它之前就已经筋疲力尽了。</p> <p class="ql-block">这次肯尼亚之旅有点遗憾的是在草原上,没有看到成群结队的斑鬣狗。在电视里经常看到,总是和大型食肉性动物过不去🤣 又名斑点鬣狗,牠们体形中等偏大,是陆地上的肉食性动物,栖息地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这次唯一看到的一只斑鬣幼犬,可怜巴巴的躲在草丛中,它的家人去哪儿啦?!</p> <p class="ql-block">马赛马拉热气球之旅是观赏一年一度的动物大迁徙的最佳方式之一,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但这次没有任何痕迹与大迁徙有关联,加上时间上的安排与日出无缘,所以没有参加这自费的节目。(图片团友提供)</p> <p class="ql-block">热气球公司会为参与的游客举行草原上的早餐。</p> <p class="ql-block">身材高佻的待应。</p> <p class="ql-block">聊天中的厨师。</p> <p class="ql-block">等待的司机</p> <p class="ql-block">紧张的工作人员😁</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草原上的厕所。</p> <p class="ql-block">茸茸的草丛中,团友们坐席野餐。</p> <p class="ql-block">旁边孤树上的栗头丽椋鸟垂涎欲滴🐦 这种鸟分布于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南苏丹、苏丹、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和乌干达。</p> <p class="ql-block">休息时间,有人在和朋友做聊天,有人则静静地躺在那儿闭目养神或欣赏着蓝天白云,也有人在大鸟面前,比试飞翔的姿势🤣</p> <p class="ql-block">更有人匍匐在地拍摄大鸟。</p> <p class="ql-block">大鸟叫秃鹳,又称非洲秃鹳,分布于大部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通常栖息在稀树草原或潮湿的内陆环境,有时也包含人类密集活动的区域,怪不得不怕人。</p> <p class="ql-block">秃鹳是食腐动物。它们的头部及颈部没有羽毛,就是一种适应性,因为若有羽毛的话,羽毛会黏上尸体的血及其他物质,很难保持清洁。</p> <p class="ql-block">非洲马拉河流经非洲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全长395公里,流域面积13,504平方公里,其中60%位于肯尼亚境内,40%位於坦桑尼亚境内。河流发源于肯尼亚多雨的山区,即使在旱季时也从不断流。(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每年,野生动物横渡马拉河,在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和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之间来回迁徙,在世界壮观野生动物大迁徙中占有重要地位。暴涨的激流和鳄鱼的狙击是最艰难而壮观的一幕,也被称为“非洲血河”。</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河边来回徒步约1公里,我全程只看到鳄鱼和露头河马各一😩</p> <p class="ql-block">在肯尼亚与坦桑尼亚边界的石碑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非洲疣猪主要分布于热带雨林和北非沙漠以外之地。知名迪士尼动画《狮子王》中,主角辛巴于落难时认识的好友彭彭,即为疣猪☺</p> <p class="ql-block">灰冠鹤,又称东非冠鹤,是鹤科冠鹤属的一种小型鹤。目前有两个亚种,依其分布地点可分东非亚种及南非亚种,分布于12个东南部非洲国家的范围内。</p> <p class="ql-block">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列入濒危。</p> <p class="ql-block">灰冠鹤同时也是乌干达的国鸟,在乌干达的国旗、政府旗及国徽上都有出现。</p> <p class="ql-block">非洲象,雄象约高3.5米,最高更可4.1。体重约为4至5吨,最重记录有7.3吨。它们的长牙最高记录有102.7公斤重。其化石仅在非洲有发现。</p> <p class="ql-block">象群为母系社会,最老的雌象永远是领导者。野生非洲象非常凶猛且攻击性强,比亚洲象更暴躁,是非洲草原上危险的动物🐘🐘🐘🐘</p> <p class="ql-block">象通称大象,是象科动物的通称,现存最大的陆生动物,属于长鼻目。现仅存两属三种,即非洲象属和亚洲象属,非洲象有两种: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亚洲象属只有亚洲象一种。广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南亚、东南亚以至中国西南边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p> <p class="ql-block">发现长颈鹿。</p> <p class="ql-block">胡狼,又名狐狼或豺狼,是分布在非洲、亚洲及欧洲东南的三种犬科动物。胡狼专门捕猎细小至中等的动物。</p> <p class="ql-block">路旁的水果滩🍍🍌🍎🍑🍉</p> <p class="ql-block">摩托车是农村地区的载客工具。</p> <p class="ql-block">这次住的渡假村名字很长,翻译起来应是[伊莱门蒂塔雅卡兰达拉克山林小屋],环境很好,位置距离埃尔门泰塔湖不远。</p> <p class="ql-block">这个地方有一段值得回忆的历史,是一个早期欧洲定居者的古老农舍,农舍保留了旧时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难怪团友不愿随团外出,只愿坐在屋门前静静地欣赏眼前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英式餐厅</p> <p class="ql-block">自助餐的款式少了点,但味道可以接受。</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环境做上个半天都没问题😊</p> <p class="ql-block">园中看到了一丛君子兰!它原产于非洲南部亚热带森林中。君子兰花语:高贵、温和有礼、有才而不骄,得志而不傲,居于谷而不自卑。君子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五大经典符号之首,也是长春市的市花,深受人们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徒步进入埃尔门泰塔湖岸边。</p> <p class="ql-block">埃尔门泰塔湖是位于东非大裂谷中的一个咸水湖,位于著名淡水湖纳瓦沙湖和前火烈鸟之乡—纳库鲁湖之间,是一个小众的观鸟圣地,在湖边可以有机会观赏到成群的火烈鸟和其他鸟之类。</p> <p class="ql-block">火烈鸟,是鹳红鹳科鸟类,属下共有六种。火烈鸟是大型水禽,体长1-2米;颈与足俱长,嘴短而厚,微向下弯曲;通体大部分羽色从粉红至深红,飞羽呈黑色;喙与足通常为鲜明的红色或黄色,眼橙色。火烈鸟的名字源于拉丁语,意为“火焰”或“火”,形象地表达了它们羽翼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火烈鸟主要生活在非洲、南美洲和印度等地。常栖息在温热带的盐湖湖泊、沼泽及礁湖的浅水地带,是靠水而居的鸟类,喜欢群居。性情温和,胆小机警,一旦发现敌情,便鸣叫着飞向天空。</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只要有一只火焰鸟飞上天空,就会有一大群紧紧跟随,很多情况下,跟着起飞的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p> <p class="ql-block">年轻的女孩也学起 😆</p> <p class="ql-block">远处是著名的死火山“沉睡的勇士”,形状酷似平躺的人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非洲水牛栖地附近有水源和荫凉处的丛林、草原或热带稀树大草原。</p> <p class="ql-block">非洲水牛由于脾气暴躁,因此对人类具有高度的危险性,人类也从来没想过要驯服它们。它望着我,我也望着它,只是相机与它对着互望,有公园管理员持枪保护😅</p> <p class="ql-block">动物学家一度认为它们一定是被狮子欺负的弱者,其实并不尽然,因为狮子每次出击都是以性命搏斗,所以狩猎时狮子通常都是成群出动攻击落单或体弱的牛只。一旦水牛成群结队时,狮子也不敢轻易招惹,常有狮子攻击水牛不成,反被迫跳上树以避开水牛的反击,甚至曾有一不小心反被牛角撞伤撞死的纪录。</p> <p class="ql-block">非洲水牛广泛分布于中非和东非地区。</p> <p class="ql-block">黑犀,产于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喀麦隆、南非、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尽管名叫黑犀,它们的体表颜色实际上更接近于灰白色,这个名字一般被用来区别于白犀,事实上这两种犀牛的区别不在于颜色,而主要在于体型,黑犀要比白犀小许多。</p> <p class="ql-block">东非的黑犀牛与南方亚种有区别,因为它有一个更长,更瘦,更弯曲的角,它的皮肤也很有凹痕。据报导东部黑犀比其他三个黑犀牛亚种更具攻击性。它们通常生活在高原森林和稀树草原。</p> <p class="ql-block">黄嘴鹮鹳,分布于非洲大陆及马达加斯加岛,栖居在河流、湖泊及滩涂地域,并喜用脚、喙在渚水中探动,以煽动双翅协助,捕捉鱼、蛙、爬行动物、甲壳类及昆虫等为食,偶食水生植物。</p> <p class="ql-block">非洲冠雕,又称王冠鹰雕,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的猛禽。在南部非洲主要栖息于河岸林地与各种森林中。</p> <p class="ql-block">长尾黑颚猴,是一种很常见的猴子,领地遍及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地区。</p> <p class="ql-block">长尾黑颚猴居住在稀树草原、林地和靠近水的森林,更喜欢沿河和湖泊的森林。</p> <p class="ql-block">埃尔门泰塔湖上的日落。</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感到了丝丝凉意。明镜般的月亮悬挂在空中,我想银色般月光倾泻到广阔的草原上,动物世界又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和白天一样吗?</p> <p class="ql-block">吃过早餐,离开山林小屋,出发去纳瓦沙湖。纳瓦沙湖在内罗毕市西北方约90公里处,坐落在大裂谷之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男孩的表情可爱😚</p> <p class="ql-block">敬业的司机,他的中文名叫“感冒”🤣</p> <p class="ql-block">狒狒挡道</p> <p class="ql-block">东非狒狒 ,是一种猴科动物。 该物种是所有狒狒中分布最广的物种,原生于整个非洲的25个国家,从马里向东延伸至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它们栖息在疏林草原、草原和森林中。</p> <p class="ql-block">狒狒的智商非常高,是一种高度社交化的动物,它们生活在群体中,并且能够了解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身份和地位。 狒狒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非常复杂,它们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和姿势来传递信息。</p> <p class="ql-block">纳瓦沙湖是肯尼亚最美的淡水湖之一。湖边有大片纸莎草沼泽,湖畔设有“乡村俱乐部”。</p> <p class="ql-block">看到一群河马泡在水里不肯露面,所以很难拍到全貌的照片,但比起在马拉河时所见,算是很棒的了!</p> <p class="ql-block">白鹈鹕,主要栖息于湖泊、江河、沿海和沼泽地带。</p> <p class="ql-block">岛上的湖边,有悠闲吃草的羚羊、斑马等,也有各种鸟儿时儿停下憩息,又时儿空中遨翔,这眼前的一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温馨画面!</p> <p class="ql-block">猴子上树</p> <p class="ql-block">湖中产鲈鱼和非洲鲫鱼,有当地人在湖中网捕。</p> <p class="ql-block">为了给游客欣赏到鱼鹰,船伕会吹响口哨,然后扔下一条小鱼,如果鱼鹰注意到了,它会很快的从树上急降下来飞到湖面衔起鱼,而后飞回树上吃,鱼鹰出动整个过程只有几秒!</p> <p class="ql-block">原本以为鱼鹰会俯冲而下捕食,却飞至残枝上停下,四处张望,也许它们害怕什么?不敢与其争食?!</p> <p class="ql-block">鸬鹚,又名鱼鹰,是一种全球皆近乎有分布的鸟类,其中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多样性最大。本科物种由于以鱼类等水域生物为食,因此其出现范围不会离水域太远,但除了这点限制之外,鸬鹚可适应于各种水域环境,包含湖泊、沼泽、盐泽、河川、泻湖、河口、与海岸线边等等。</p> <p class="ql-block">这时却见到盘旋于空中的吼海雕飞来吊起小鱼!吼海雕在捕猎时,其会俯冲而下,掠过水面并用钩爪抓起猎物,其猎物多为生活于水域上层的鱼类,海边的吼海雕则常捕食低潮时被困于潮池中的鱼类。</p> <p class="ql-block">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和赞比亚三国亦尊吼海雕为国鸟。(图片来至网络)</p> <p class="ql-block">留在非洲大草原的最后一次欣赏夕阳余晖及落日晚霞的迷人景致,为这肯尼亚之旅画上完美句号。</p> <p class="ql-block">再见!东非大草原。留待这难忘的回忆,只有摄像去领略非洲旷野的无尽生机、动物之间的融合和弱肉强食、飞鸟的自由自在,行程之中的乐趣无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