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的古老地标~上党门

一泓清水

上党门是位于中国山西省长治市的一个古老地标,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上党门始建于隋开皇年间(约公元581年至600年),位于长治市区中心府坡街北端的高岗上。它是隋代上党郡署的大门,后成为潞安府衙的大门。 上党一词源于殷商时期,意指太行山上最高的地方,上党门的门楼海拔1500米,十分雄伟壮观。 唐玄宗李隆基在潞州任别驾时,对上党门进行了装饰,并在附近修建了梳妆楼、看花楼、德风亭等建筑。他后来成为皇帝后,又重返这里增修了飞龙宫、圣瑞阉、望云轩等。北宋靖康年间,金兵大举南下,攻陷隆德(今长治市),上党门毁于兵火之中。 现存的上党门是明代重建的,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上党门门庭,后又增建钟鼓楼。鼓楼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并在弘治三年(1490年)和1932年进行了重修。于1984年10月进行了修缮。 上党门不仅是一座重要的历史建筑,也是长治的象征和标志。它坐北朝南,居高临下,挺拔独立,为重檐歇山式结构。大门左侧建有钟楼,右侧建有鼓楼,分别题匾为“风驰”和“云动”,充分反映了封建官府的威严,极富民族风格。 上党门作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得到了多次维修和彩画,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明清衙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