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景江西旅游4.7一4.8(1一8)

达新

<p class="ql-block">  全景江西记事之一:</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1.3.23,上午去山西国旅店交“全景江西八日游”(4.7—4.14)费用,65周岁以下3960元,以上3600元。成员28位:张生香.刘瑞芝.任玉珍.郝冬英.李达新.杨克俭.吴吉芝.范治俊.任瑞珍.张增威.秦瑞萍.房燕荣.张荣生.姫孝林.张香凤.靳崇熙.穆瑞花.任立旺.乔春鹅.任金娥.霍俊梅.马秀莲.原宝生.程应堂.刘圣梅.武善林.杨麦香.陈素琴等。</p> <p class="ql-block">  全景江西记事之三:</p><p class="ql-block"> 4.7早8时在新广场集中,8:20出发去机场(武宿12:40——昌北14:40),孝义全陪导游:郝建林18636649809。</p> <p class="ql-block">  全景江西记事之四:</p><p class="ql-block"> (4.7)乘机比较麻烦,要行程码,健康码,需鼓捣一阵子才能妥贴,都是新冠肺炎害得!因飞机中途有颠簸,空姐曾暂停提供午餐,所以小有担心,下午14:45准时落地,如天气预报所说迊接我们的是毛毛细雨(梅雨季节),此外就是本地胡导游及司机师傅!出机场乘大巴上路,车窗雾气蒙蒙,窗外细雨绵绵。胡导一路介绍南昌一江两岸灯光秀等等!因天气原因,不作游览安排,直接去歺厅吃饭,饭菜尚可,麻辣劲道十足。随后乘车赴格斯莱顿酒店入住十一、十二层。</p> <p class="ql-block">  全景江西记事之五(4.8):</p><p class="ql-block"> 7:00五层早餐,7:30仍乘G09887出发去庐山5A景区。路上,小胡导收自费项目370元。庐山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有“匡庐奇秀小甲天下”之誉。大巴盘山而上,山间云雾缭绕,导游说有396道弯,至多人晕车呕吐。游览景点有:庐山会议旧址,白居易草堂(花径),仙人洞,谈判台,美庐别墅......这云雾缭绕的梦幻般的佳境,这层峦叠嶂秀美的群山,这厚重的历史积淀,是那么强烈地震撼着心弦!我为壮美秀丽的庐山而慨叹!</p><p class="ql-block"> 下午5时结束游览(放弃游览三宝树景区),住庐山锦绣假日酒店。</p> <p class="ql-block">  大门上书"花径",两旁刻有"花开山寺,咏留诗人"。</p> <p class="ql-block">  在唐代,这里被人们誉为"匡庐第一境",花径曾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咏《大林寺桃花》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唐朝元和十年间大诗人白居易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任江州司马时,曾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九日这天和庐山东林寺法寅大师及17位好友,从他新建好的遗爱诗草堂出发,一同到庐山顶山的大林寺游玩。当他们一行人,踏上大林寺地界时,就强烈的感觉到此处气候与山下截然不同。这个时候已到暮春时分,庐山下面的桃花都已凋谢,而此处的桃花却含苞欲放,仿佛又回到了早春二月的光景。白居易被眼前的春色深深的吸引住了。他感慨万千,像遇到知音一样,随口诵出七言绝句:</p><p class="ql-block">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p><p class="ql-block"> 白居易欣赏桃花兴致大发,随后又提笔留下了"花径"二字,此后人们将白居易当年赏桃花的地方叫做"白司马花径</p> <p class="ql-block">  巨幅石刻"白司马花径",书法家胡献雅1985年书写</p> <p class="ql-block">  草地上有座伞状红顶的圆亭,这就是花径亭,在花径亭中的石刻板上刻有"花径"二字,相传是白居易手书。这是1929年(民国十八年)湖北汉阳人李风高游大林寺时发现的,此石刻迷失了一千多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 白居易草堂</p><p class="ql-block"> 花径中还有白居易草堂陈列室。它建于1988年,完全按照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五架三间草堂,石阶挂柱竹编墙"的建筑形式复建,坐北朝南,木结构,草顶。它向有人展示了草堂的变迁经过。这座草堂占地65㎡,再现了竹篱茅舍风光好的诗境。</p> <p class="ql-block">  白居易草堂前,伫立着两米多高的白居易塑像。由著名的雕塑家王克庆于1996年雕刻。</p> <p class="ql-block">  仙人洞 </p><p class="ql-block"> 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p> <p class="ql-block">  穿过园形月亮门, 巨石“蟾蜍石”上:红色刻字为“豁然贯通”,白色刻字为“纵览云飞”摩崖大字,有一劲松插石挺立,称为“石松”。</p> <p class="ql-block">  庐山好运石,在庐山去往仙人洞时经过一个景点,叫好运石。</p><p class="ql-block"> 好运石传说:说是从前有一个秀才,屡试不中,失望之极,想一死了之。于是来到这块巨石前,打算跳崖自尽。可是当他从左边走到这块巨石前面的时候,只见深涧万丈,不由又起了贪生之念,犹豫再三,到底还是从巨石的右边退了回来。</p><p class="ql-block"> 秀才心想,考官不成,就去做生意吧!不想此后,秀才做生意竟连连大发,不到一年,就成了巨富。</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秀才又来到这块巨石前,不过这一次他不是来自杀,而是想看一看改变自己命运的地方。这一次秀才模仿当年的行为,从巨石的左边绕到巨石的右边退了回来。这时秀才心中又起了一个念头,他想现在衣食虽然无忧,但是没有权,没有势,不过瘾,不如还是去考官吧。不料秀才随意应考,竟然连连高中。</p><p class="ql-block"> 秀才做官后,觉得好像还缺点什么,缺什么呢?缺一个百媚千娇的娘子,这时秀才已经感觉到这块巨石可能非同一般,于是又来到这块巨石前,许下心愿,从左至右,绕了一圈。秀才回去之后当天就有一户人家前来提亲,秀才急不可耐地把新人娶了过来。新婚之夜,揭开盖巾一看,果然貌若天仙。这下秀才明白了,那一块巨石是能给人带来好运的石头。秀才心想,我钱也有了,官也做了,漂亮老婆了有了,但是这些都不长久,怎样才能长久呢?只有成仙。</p><p class="ql-block"> 而想成仙,只有求助于好运石。于是秀才跑到这块能给人带来好运的巨石前,猛地绕过去,不想用力过猛,立不住脚,摔到崖下跌死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到此,从左到右转一圈,走财运,转两圈,走官运,转三圈,走桃花运,千万不要转第四圈,转第四圈,就要出人命。</p> <p class="ql-block">  全景江西记事之六(4.8):</p><p class="ql-block"> 庐山作为天下名山,历代丹青墨迹众多,宋苏轼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历来评价此诗: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此时身处庐山景区,云雾腾腾之中是隐约的山峦,隐约的山谷、隐约的苍松及淙淙清泉、漫漫湖泊......,才真正体会到“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韵味。</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61年9月写《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p><p class="ql-block">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p><p class="ql-block"> 长期以来学界对这首诗解释:一种是面对苏修美帝虎视眈眈国际形势压力山大格局,表现了毛主席泰然自若的伟大气魄!另一个解释是为纪念“秋收起义”34周年而作。据资料:61年8—9月,中央在庐山开会,江青也上山了,照了些相片,毛主席看了作诗一首,寓情寓理寓雅于景,非常好的大手笔诗作。</p> <p class="ql-block">  庐山仙人洞原来叫佛手岩,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因为毛主席的一首诗而名满天下。</p> <p class="ql-block">  庐山山神庙 </p><p class="ql-block"> 紫气东来 道通天下大 德贯古今长</p> <p class="ql-block">  梵音泉,因为泉水下滴的声音很像敲动木鱼的声音,因而取名梵音泉。</p><p class="ql-block"> 泉下有一个小池子,叫“好运池”,每天许多善男信在此许下心愿。</p> <p class="ql-block">  这是刻于佛手岩石壁上的部正域诗:“历尽匡庐峰,有岩名佛手。只为度恒沙,不觉舒两肘。琪树散瑶花,玉夜斟天酒。世界浩茫茫,大于此掌否</p> <p class="ql-block">  洞天玉液</p> <p class="ql-block">  匡庐祈福地,洞天平安钟</p> <p class="ql-block">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p><p class="ql-block">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p><p class="ql-block"> 路遥西北三千里,势压东南百万州。</p><p class="ql-block">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确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所作。</p><p class="ql-block"> 相传在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之处,双方各有胜负。一次,朱元璋大败,逃到庐山,避身竹影寺中。追兵过去,寺中老僧向朱元璋化缘。朱元璋提笔写下了这四句诗。这便是“竹影寺题诗”的典故。</p> <p class="ql-block">  瓊浆 山高水滴千秋不断, 石上清泉万古长流”</p> <p class="ql-block">  天泉洞</p> <p class="ql-block"> 静 善泉</p> <p class="ql-block">  礼贤门</p> <p class="ql-block">  夏子晏坐处:夏即夏禹。《史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庐山汉阳峰有禹王台。舜帝任契为司徒,封商地,赐姓为子。后契十三代孙汤推翻夏,建商。这个子即指商汤。晏坐,即安然坐着。</p> <p class="ql-block">  谈判台位于庐山锦绣谷景区内,原为朱元璋所建。1946年7月至9月,美国总统特使、五星上将马歇尔曾八上庐山,进行国共谈判,促使国民党政府与共产党达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协议。马歇尔将军曾在此与国民党代表、共产党代表进行谈判,人称谈判台。台前围以石栏,有铁锁链横拦其间;台后为巨岩遮掩,可凭眺山川。</p> <p class="ql-block"> 国共两党庐山谈判</p><p class="ql-block"> 1937年6月8日,周恩来同蒋介石在庐山举行会谈。周恩来向蒋介石提交了中共中央关于《御侮救亡、复兴中国的民族统一纲领草案》。</p><p class="ql-block"> 杭州谈判时蒋曾要中共先提一个合作纲领草案,现在他却出尔反尔,完全抛开中共提出的纲领草案。蒋提出:先由中共发表宣言;红军编制为3个师,45000人,3个师以上设政训处;朱德、毛泽东须离开红军;边区政府由中共推荐国民政府方面的人任正职,中共推荐副职;分批释放在狱中的中共党员;由中共方面派人联络南方游击队,经调查后实行编遣,但其领袖需离开部队;国民大会指定中共出席代表,但不能以共产党名义;国防会议可容中共干部参加等。并提出成立国民革命同盟会,由国共双方同等数目干部组成,蒋为主席,有最后决定权;共同纲领及两党一切对外宣传和鼓动,统由同盟会讨论执行;同盟会将来可扩大为国共合组的党;同盟会与第三国际发生组织关系以代替共产党的关系。对其他各党派不必谈合作。实质是在国民革命同盟会的名义下,在组织上溶共,取消共产党的独立性。另外蒋还推翻了杭州谈判时关于国共合作中对许多具体问题的承诺,并公然要毛泽东、朱德出洋,周恩来明确表示不能同意同盟会的组织原则和有关红军指挥机关边区政府人事安排等意见,坚持设总司令部或总指挥部。6月17日中共中央将周恩来15日电所述同蒋介石谈判结果,报告共产国际。6月18日,周恩来返回延安,向中共中央汇报。此次因蒋介石妄想控制中共及领导的军队和边区,庐山没谈判最终未获结果。</p> <p class="ql-block"> 该别墅位于庐山东谷的长冲河畔,</p><p class="ql-block"> 美庐的建设,是在英国传教士李德立与清朝地方政府签订永久租用牯岭的土地之后不久,当时它的业主是英国的西伊·阿·兰诺兹勋爵。1903年,勋爵把这幢别墅的产权转让给温妮弗丽德·吉·巴莉女士。若干年后,中华民国的总统蒋介石做寿,巴莉女士把这幢别墅作为礼物送给了蒋氏夫妇。</p> <p class="ql-block">  1948年8月,蒋介石在庐山做了最后10天停留之后,于18日这天离开“夏都”再也没有回来。临走前,他用他那支平时用惯的毛笔写下了“美庐”二字,命人刻在院内松树林下的一块巨石上。这也显露出他希望有朝一日重回这里的企图。</p> <p class="ql-block"> 由景德镇特制,为天朝的“官窖瓷”,亦称“毛瓷”。</p> <p class="ql-block">  全景江西记事之七:</p><p class="ql-block"> (4.8)游览庐山会议旧址,苐一次目睹彭德怀给毛主席的信,看到了许多当年的资料,身处实地,贴近历史,脑海里迸出:“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延安保卫战,抗美援朝彭总司令、彭德怀元帅…...等等,感触甚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以下是彭德怀给毛主席的信</p><p class="ql-block">主席:</p><p class="ql-block"> 这次庐山会议是重要的。我在西北小组有几次插言,在小组会还没有讲完的一些意见,特写给你作参考。但我这个简单人类似张飞,确有其粗,而无其细。因此,是否有参考价值请斟酌。不妥之处,烦请指示。</p><p class="ql-block"> 甲、1958年大跃进的成绩是肯定无疑的。根据国家计委几个核实后的指标来看,1958年较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48.4%,其中工业增长了66.1%,农副业增长了25%(粮棉增产30%是肯定的),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了43.5%。这样的增长速度,是世界各国从未有过的。突破了社会主义建设速度的成规,特别是象我国经济基础薄弱,技术设备落后,通过大跃进,基本上证实了多快好省的总路线是正确的。不仅是我国伟大的成就,在社会主义阵营也将长期的起积极作用。</p><p class="ql-block"> 1958年的基本建设,现在看来有些项目是过急过多了一些,分散了一部分资金,推迟了一部分必成项目,这是一个缺点。基本原因是缺乏经验,对这点体会不深,认识过迟。因此,1959年就不仅没有把步伐放慢一点,加以适当控制,而且继续大跃进,这就使不平衡现象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增加了新的暂时困难。但这些建设,终究是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在今后一两年内或者稍许长一点时间,就会逐步收到效益的。</p><p class="ql-block"> 现在还有一些缺门和薄弱环节,致使生产不能成套,有些物资缺乏十分必要的储备,使发生了失调现象和出现新的不平衡就难以及时调整,这就是当前困难的所在。因此,在安排明年度(1960年)计划时,更应当放在实事求是和稳妥可靠的基础上,加以认真考虑。对1958年和1959年上半年有些基本建设项目实在无法完成的,也必须下最大决心暂时停止,在这方面必须有所舍,才能有所取,否则严重失调现象将要延长,某些方面的被动局面难以摆脱,将妨碍今后4年赶英和超英的跃进速度。国家计委虽有安排,但因各种原因难予决断。</p><p class="ql-block"> 1958年农村公社化,是具有伟大意义的,这不仅使我国农民将彻底摆脱穷困,而且是加速建成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正确途径。虽然在所有制问题上,曾有一段混乱,具体工作中出现了一些缺点错误,这当然是严重的现象。但是经过武昌、郑州、上海等一系列会议,基本已经得到纠正,混乱情况基本上已经过去,已经逐步的走上按劳分配的正常轨道。</p><p class="ql-block"> 在1958年大跃进中,解决了失业问题,在我们这样人口众多的、经济落后的国度里,能够迅速得到解决,不是小事,而是大事。在全民炼钢铁中,多办了一些小土高炉,浪费了一些资源(物力、财力)和人力,当然是一笔较大损失。但是得到对全国地质作了一次规模巨大的初步普查,培养了不少技术人员,广大干部在这一运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虽然付出了一笔学费(贴补20余亿)。即在这一方面也是有失有得的。</p><p class="ql-block"> 仅从上述几点来看,成绩确是伟大的。但也有不少深刻的经验教训,认真地加以分析,是必要的有益的。</p><p class="ql-block"> 乙、如何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这次会议,到会同志都正在探讨去年以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且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意见。</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讨论,将会使我们党的工作得到极大好处,变某些方面的被动为主动,进一步体会社会主义经济法则,使经常存在着的不平衡现象,得到及时调整,正确的认识“积极平衡”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据我看,1958年大跃进中所出现的一些缺点错误,有一些是难以避免的。如同我们党30多年来领导历次革命运动一样,在伟大成绩中总是有缺点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现时我们在建设工作中所面临的突出矛盾,是由于比例失调而引起各方面的紧张。</p><p class="ql-block"> 就其性质看,这种情况的发展已影响到工农之间、城市各阶层之间和农民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因此也是具有政治性的。是关系到我们今后动员广大群众继续实现跃进的关键所在。</p><p class="ql-block"> 过去一个时期工作中所出现的一些缺点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客观因素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不熟悉,没有完整的经验。</p><p class="ql-block"> 对社会主义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体会不深,对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没有贯彻到各方面的实际工作中去。我们在处理经济建设中的问题时,总还没有像处理炮击金门、平定西藏叛乱等政治问题那样得心应手。</p><p class="ql-block"> 另方面,客观形势是我国一穷(还有一部分人吃不饱饭,去年棉布平均每人还只18尺,可缝一套单衣和两条裤叉)二白的落后状态,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现状。其次是国际形势的有利趋势。这些也是促使我们大跃进的重要因素。</p><p class="ql-block"> 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适应广大人民要求,加速我们的建设工作,尽快改变我们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创造更为有利的国际局面,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p><p class="ql-block"> 过去一个时期,在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方面,也暴露出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这主要是:</p><p class="ql-block"> 1、浮夸风气较普遍地滋长起来。去年北戴河会议时,对粮食产量估计过大,造成了一种假象。</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感到粮食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因此就可以腾出手来大搞工业了。在对发展钢铁的认识上,有严重的片面性,没有认真地研究炼钢、轧钢和碎石设备,煤炭、矿石、炼焦设备,坑木来源,运输能力,劳动力增加,购买力扩大,市场商品如何安排等等。</p><p class="ql-block"> 总之,是没有必要的平衡计划。这些也同样是犯了不够实事求是的毛玻这恐怕是产生一系列问题的起因。浮夸风气,吹遍各地区各部门,一些不可置信的奇迹也见之于报刊,确使党的威信蒙受重大损失。</p><p class="ql-block"> 当时从各方面的报告材料看,共产主义大有很快到来之势,使不少同志的脑子发起热来。</p><p class="ql-block"> 在粮棉高产、钢铁加番的浪潮中,铺张浪费就随着发展起来,秋收粗糙,不计成本,把穷日子当富日子过。</p><p class="ql-block"> 严重的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容易得到真实情况,直到武昌会议和今年一月省市委书记会议时,仍然没有全部弄清形势真象。</p><p class="ql-block"> 产生这种浮夸风气,是有其社会原因的,值得很好的研究。这也与我们有些工作只有任务指标,而缺乏具体措施是有关系的。</p><p class="ql-block"> 虽然主席在去年就已经提示全党要把冲天干劲和科学分析结合起来,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看来是没有为多数领导同志所领会,我也是不例外的。</p><p class="ql-block"> 2、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使我们容易犯左的错误。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我和其他不少同志一徉,为大跃进的成绩和群众运动的热情所迷惑,一些左的倾向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总想一步跨进共产主义,抢先思想一度占了上风;把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作风置诸脑后了。</p><p class="ql-block"> 在思想方法上,往往把战略性的布局和具体措施,长远性的方针和当前步骤、全体与局部、大集体与小集体等关系混淆起来。</p><p class="ql-block"> 如主席提出的“少种、高产、多收”、“15年赶上英国”等号召,都是属于战略性、长远性的方针,我们则缺乏研究,不注意研究当前具体情况,把工作安排在积极而又是稳妥可靠的基础上。</p><p class="ql-block"> 有些指标逐级提高,层层加码,把本来需要几年或者十几年才能达到的要求,变成一年或者几个月就要做到的指标。因此就脱离了实际,得不到群众的支持。</p><p class="ql-block"> 诸如过早否定等价交换法则,过早提出吃饭不要钱,某些地区认为粮食丰产了,一度取消统销政策,提倡放开肚皮吃,以及某些技术不经鉴定就冒然推广,有些经济法则和科学规律轻易被否定等,都是一种左的倾向。</p><p class="ql-block"> 在这些同志看来,只要提出政治挂帅,就可以代替一切,忘记了政治挂帅是提高劳动自觉、保证产品数量质量的提高,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加速我们的经济建设。</p><p class="ql-block"> 政治挂帅不可能代替经济法则,更不能代替经济工作中的具体措施。政治挂帅与经济工作中的确切有效措施,两者必须并重,不可偏重偏废。纠正这些左的现象,一般要比反掉右倾保守思想还要困难些,这是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所证明了的。</p><p class="ql-block"> 去年下半年,似乎出现了一种空气,注意了反右倾保守思想,而忽略了主观主义左的方面。经过去年冬郑州会议以后一系列措施,一些左的现象基本上纠正过来了,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个胜利既教育了全党同志,又没有损伤同志们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现在对国内形势已基本上弄清楚了,特别是经过最近几次会议,党内大多数同志的认识已基本一致。目前的任务,就是全党团结一致,继续努力工作。</p><p class="ql-block">我觉得,系统地总结一下我们去年下半年以来工作中的成绩和教训,进一步教育全党同志,甚有益处。</p><p class="ql-block"> 其目的是要达到明辨是非,提高思想,一般的不去追究个人责任。反之,是不利于团结,不利于事业的。属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等问题的不熟悉方面,经过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实践和探讨,有些问题是可以弄清楚的。</p><p class="ql-block"> 有些问题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也是可以学会的。属于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已经有了这次深刻教训,使我们较易觉醒和体会了。</p><p class="ql-block">但要彻底克服,还是要经过一番艰苦努力的。正如主席在这次会议中所指示的:“成绩伟大,问题很多,经验丰富,前途光明”。</p><p class="ql-block"> 主动在我,全党团结起来艰苦奋斗,继续跃进的条件是存在的。今年明年和今后4年计划必将胜利完成,15年赶上英国的奋斗目标,在今后4年内可以基本实现,某些重要产品也肯定可以超过英国。</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成绩和光明的前途。</p><p class="ql-block"> 顺致</p><p class="ql-block"> 敬礼!</p><p class="ql-block"> 彭德怀(1959年7月14日)</p><p class="ql-block"> 注:此文来自中文系78级2024,5,12杨建新转发的《彭德怀“万言书”全文》</p> <p class="ql-block">  晚入住酒店后,很冷,无洗漱用品,幸好空调能用。</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