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諸葛亮的一生使盡陰謀詭計心理至暗,可耍小聰明的中國人就是喜歡還視為鼻祖你咋的?三十六計黑箱學黑暗學被研究來研究去玩的不亦樂乎。劉備托他爹的福也姓劉,於是乎弄了個劉邦的後裔,啥德啥能都沒有,專業€哭$,幸虧姓劉,扯大旗不就順應天下了麼?關羽空有一身蠻力還自負,自己到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羞辱孫權孫權還沒那麼小氣量,耍了曹操曹操還抱有幻想,唯獨大哥對其不羈個性唯恐傻兒鎮不住,那就先動手為強,正好孔明也受羞辱幾回總沒機會報答,這不?兩位臭味相投的默契來了,鬼神都擋不住!你千里馬傳書(搬救兵)我咋沒看見?你大意失了荊州那就順便再走個麥城逛逛唄,終於跳進了劉備和諸葛亮的坑,不在睡夢中笑醒就算良心大大的好了,還指望救你?這就是蜀先亡的先決條件。</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假如關羽求救曹操呢?肯定不得死,只是關帝廟呢恐怕沒那麼多了,一世英名與榮華富貴一樣少不了。只是關羽君至死一根筋,也不知道怎麼就得罪了大哥(有次張飛這個二愣子為了大哥差點跟關羽幹戰),當然得罪孔明就無所謂了,反正確實也看不起他(你咋就不清楚你是玩武功的,人家是玩腦子的呢?)。所謂過五關斬六將,若不是曹操依舊抱有幻想寬宏大量,單憑關羽早就挨五馬分屍碎屍万段了,人家曹營可是絞肉機,你真以為自己是孫悟空啊,想來就來想走就走。</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可憐的應該是曹操了,為了籠絡關羽,一切不可思議的無理取鬧均可應允,為的是你能回心轉意,主打一個誠心實意。關帝君曰:你董事長請我做總經理,我可是有言在先,其一、工資待遇必須最高,其二、我沒心情我啥活也不願幹(反正是你非得請我),其三、我是退伍老兵,有戰招必回!意思就是我大哥劉備需要我的時候我必須立馬要回去的。啥是人在曹營心在漢?但視才如命那個又迷才的曹操愣是滿口答應這些不可理喻的要求,還論什麼胸懷?怎麼論?</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當年挾天子以令諸侯,自己都不好意思稱帝,結果統歸司馬懿(我們那邊經常講這句,意思是大家都別爭全都是我的了!),看看歷史上的魏晉,各自幾年?還是漁翁終成最大贏家啊!螳螂捕蟬,鷸蚌相爭,不是你的,即使爭到又有什麼用呢?全都會進入牠口,終成牠人食材。晉是漁翁屬巧取非豪奪,故東西兩晉相對自由開放文明些,要不也存活不了那麼久。兩晉文明一個半世紀,相比整個三國魏曹丕5帝、吳孫權4帝、漢劉備2帝,也才半世紀,三鍋亂成一鍋粥,終讓兩晉細水長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