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6月24日清早,我们从室韦出发,前往莫尔道嘎。莫尔道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额尔古纳市,地处大兴安岭的南麓,是蒙古族发源地之一。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这里的自然环境保存得相对完好,气候宜人,雨量充沛,是各种植物和动物的繁衍之地。“莫尔道嘎”系鄂温克语,“有桦树林子的地方”之意。</p> <p class="ql-block"> 呈现在眼前的已经不再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车窗外是一座座郁郁葱葱的大山,峡谷,河流。我们已经走进了美丽的大兴安岭啦。</p> <p class="ql-block"> 这个景点叫“老鹰嘴”,因为悬崖边一块巨岩形状好似正欲展翅的老鹰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山坡上开满各种野花,一丛丛野芍药正在盛开,山野的花也能开得这么娇艳,美得令人心醉!</p> <p class="ql-block"> 莫尔道嘎是大兴安岭地区最大的林业基地,沿途还保留着不少这样简陋的小木屋。</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个林场,我们下车休息一会儿,走进路边的白桦林,枝干笔直的白桦树亭亭玉立,密密匝匝,空气清新凉爽,沁人心脾。</p> <p class="ql-block"> 白桦树枝条修长,树叶茂密,遮挡着灼人的阳光,却挡不住阵阵清风徐来,坐在林间栈道上休息片刻,感到非常舒服,真不想起身离开。</p> <p class="ql-block">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莫尔道嘎镇境内,地处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森林腹地,占地面积1483.24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94.97%。</p> <p class="ql-block"> 莫尔道嘎森林旅游观光小火车,是品味原始森林最风韵、最别致的豪华旅游专列。小火车运行干线全长为9.83公里,普通车厢每节可容纳40人,豪华车车厢可容纳20人,其运行线路为环形单线线路。途径4个观光站点:樟子松林站、花园林海站、临溪水畔站、森林牧场站。沿途可领略木生及水生湿地、矮矬林、落叶松林、樟子松林、白桦林等,还可观赏各种山野花,让游客“零”步伐体验穿越景区的快感。</p> <p class="ql-block">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最后一片寒温带明亮针叶原始森林,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白桦、樟子松、山杨、黑桦、柳树等。林间隙地生长五味子、党参、芍药、柴胡、桔梗、刺五加等400余总中草药和兴安杜鹃、兴安百里香等芳香植物。</p> <p class="ql-block"> 每到一个站点,就会停车10分钟左右,让游客下车欣赏森林风光,闻一闻树木花草的清香,呼吸纯净的新鲜空气,在这个天然大氧吧里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到达莫尔道嘎镇。莫尔道嘎镇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下辖镇,是国家大型二档森工企业莫尔道嘎林业局驻地。</p> <p class="ql-block"> 这组雕像展示了早期林业工人的劳动状况,他们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支援国家建设的重担,不愧是共和国的“脊梁”!</p> <p class="ql-block"> 莫尔道嘎境内有个重要景点“龙岩山”,与我们的家乡同名,在此看到“龙岩”这两个字眼,感觉特别亲切。</p> <p class="ql-block"> 6月25日清晨,苍翠的山林间缭绕着洁白的云雾,莫尔道嘎镇显得那么宁静,祥和。我们告别了美丽的林区小镇,继续乘车驰往大兴安岭深处。</p> <p class="ql-block"> 山谷间的铁路,是通往漠河的,现在还在运行。</p> <p class="ql-block"> 根河市,内蒙古自治区辖县级市,由呼伦贝尔市代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北部,是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地处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属寒温带湿润型森林气候。根河,是蒙古语“葛根高勒”的谐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p> <p class="ql-block"> 根河地势高,气候寒冷,全年平均气温为零下5.3摄氏度,极端低温达到零下58摄氏度,年封冻期达到210天以上,是中国最冷的城市之一,因此有“中国冷极”之称。</p> <p class="ql-block"> 根河市的历史文化也十分丰富。这里是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人的传统居住地,这个民族在三百多年前从西伯利亚勒拿河上游迁徙至此,过着游猎生活。1965年,在党的民族政策支持下,35户猎民搬迁至此定居,成立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p> <p class="ql-block"> 敖鲁古雅,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是鄂温克族的一个支系。他们的祖先从勒拿河流域迁徙到额尔古纳河流域,最终在大兴安岭的密林中定居,形成了这个独特的部落。敖鲁古雅使鹿部落以游猎和饲养驯鹿为生,他们与驯鹿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成为了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少数民族。</p> <p class="ql-block"> 仙人柱是鄂温克猎民住的圆形帐篷,汉语称"撮罗子"。它由若干根桦木杆或柳木杆搭成框架,夏、秋季外面覆盖干草、芦苇或桦树皮,冬、春季围盖兽皮。门多向东或向南开。几个仙人柱只能排成一字形或弧形,不许前后排列。</p> <p class="ql-block"> 列巴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的传统主食,用驯鹿奶和面后自然发酵,在平底锅里烙熟,具有酥脆暄软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也是中国唯一的使鹿部落,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保留了丰富的传统元素。</p> <p class="ql-block"> 鄂温克族的传统服装以皮质为多,多为皮制大毛上衣,斜对襟、衣袖肥大,束长腰带,婚嫁或节日礼服是短皮上衣、羔皮袄。</p> <p class="ql-block"> 身着传统服饰的额温克族姑娘带着游客们跳本民族的舞蹈。</p> <p class="ql-block"> 和鄂温克族的美女主持人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 狍子是东北林区最常见的野生动物,东北人也叫它“傻狍子”。狍子的好奇心很重,看见了什么都想停下看个究竟,甚至追击者突然大喊一声,它也会停下来看。所以有经验的猎人如果一枪没打中狍子,也不会去追逃跑的狍子,因为狍子跑一段时间会屁颠屁颠的跑回原地,看看刚刚发生了什么事,“傻狍子”就是这样来的。</p> <p class="ql-block"> 驯鹿是鄂温克族的重要交通工具。驯鹿善于在复杂地形中穿行,驮运能力好,被誉为“林海之舟”,鄂温克族人使用驯鹿进行游猎生活,驯鹿在森林中自由觅食,而鄂温克族人则通过铜铃声来追踪和引导驯鹿。</p> <p class="ql-block"> 驯鹿,又名角鹿。是鹿科、驯鹿属下的唯一一种动物。体长100~125厘米,肩高100-120厘米。雌雄皆有角,角的分枝繁复是其外观上的重要特征。长角分枝繁复,有时超过30叉,蹄子宽大,悬蹄发达,尾巴极短。驯鹿的身体上覆盖着轻盈但极为抗寒冷的毛皮,不同的亚种和性别在不同的季节毛色会有差异。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包括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岛屿。在中国驯鹿只见于大兴安岭东北部林区。中国的驯鹿原生于贝加尔湖和勒拿河上游地区,后来被游猎的鄂温克人、鄂伦春人捕获饲养,逐渐驯化成为他们生产、生活的工具。我国驯鹿现存1300只左右,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 这只驯鹿私自行动,知道自己长得帅,拗了造型等着跟人拍照。</p> <p class="ql-block"> 敖鲁古雅使鹿部落具有典型的大兴安岭地方特色,既是绿色宝库,又是动物乐园,还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p> <p class="ql-block"> 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雨,根河的气温又下降了几度,特别凉爽。毕竟是在夏天,无法想象和体会“中国冷极”的极寒低温。不过像我这么怕冷的人,肯定是不敢来亲身体验了。</p> <p class="ql-block"> (文中资料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