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善钹者曰智,授徒曰忠,忠学于智三载而出。 </p><p class="ql-block"> 忠开炉制钹,终不复从师之音,携鸡问智所教,智指忠之误,令忠正之而作。</p><p class="ql-block"> 忠依师之法,诚锻月余而成钹,果有进,然精其音,仍不达师之钹也。</p><p class="ql-block"> 忠再携鸡问其师,师不厌其烦,指误正其法。忠受教而归,依法而制,有进,而终不达师之精妙。</p><p class="ql-block"> 忠携鸡复请四,每每有进而不至美。 </p><p class="ql-block"> 忠五次携鸡扣师之门,迎者乃师娘也,言智售钹于市而未归,问忠来之所以,忠尽言其图。</p><p class="ql-block"> 师娘令忠详其成钹之法,忠尽言之。师娘闻之而喜,曰:不为大谬,少一锡耳!</p><p class="ql-block"> 忠依旧法,唯增一锡,果达钹音之精妙。</p><p class="ql-block"> 智归,妻尽告忠来之事。智闻之大怒,谴其妻曰:妇人安敢误我耶?自此不复有鸡食焉!</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制钹》</p><p class="ql-block"> 有位善于制钹的人叫智,收了一个徒弟叫忠,忠跟着智学制钹学了三年出师。</p><p class="ql-block"> 忠自己开了一个制钹的铺子,做出来的钹总是达不到跟着师傅时做出的那种声音,于是就带了一只鸡去找师傅,师傅指出了他制作中的错误,让忠改掉再作。</p><p class="ql-block"> 忠按照师傅说的去做,果然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从精确的角度来看,仍然达不到师傅制成的钹。</p><p class="ql-block"> 忠再次带一只鸡问师傅,师傅也不厌其烦地指出错误,纠正他的方法,忠受教后就回去了,依照方法去做,有进步,而达不到师傅制钹声音的精妙。</p><p class="ql-block"> 忠带鸡反复去请教师傅,去了四次,每次都有进步,就是达不到最好的。</p><p class="ql-block"> 忠第五次去求教师傅,来开门的是师娘,说他师傅去赶集卖钹去了,还没回来,问忠为什么来,忠就向师娘说了自己来求教制钹的意图。</p><p class="ql-block"> 师娘让忠说一下他制钹的过程,忠就将自己制钹的过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师娘听了后就笑了,说:没有大的错误,只不过在锻造的过程中少加了一种叫锡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忠回去后依然用老的方法,只是在这过程中加了锡,制成钹发出的声音果然达到了最高境界。</p><p class="ql-block"> 智赶集回来后,妻子把忠来的事告诉了智,智听后大怒,谴责妻子说道:你这个妇人怎么能坏我的事呢?从令往后,再也没有鸡肉吃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