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学校的优点是发展的关键

金印

<p class="ql-block">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优势</p><p class="ql-block">  “学校基础差,无法发展。”这样只会发牢骚的领导,误人子弟,不能发展学校,也不能发展自己。学校的体制、位置、设备、教师特点、教学成绩等方面,都有它的优势和不足。事物是一分为二的,都具有两面性,优势和不足是并存的。掌握了优势就有动力,了解不足才有奋斗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引导教职工去研讨、去发掘、去发展学校的优势;通过各种方法、方式宣传学校的优势,让全体教职工和学生都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学校的优势。了解了优势,教师有干劲,学生有激情;私立学校和职业学校就会容易招生;国办中小学就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学校就容易发展。</p><p class="ql-block"> 对于学校的优势不能放大,不能虚夸,更不能变形,只能实事求是,不然其效果则反之。</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举两个案例:</p><p class="ql-block"> 例1、2003年前后,山东各地市,把高中学校重新组合,分成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造成学校之间师资、学生基础及教学设备等各方面的存在差异很大。起点不同,终点还要评比结果。某年,一所县级高中,高考升学人数只有二十多人,同时一所地级重点高中,高考升学人数是二百多人。地级高中的升学人数明显多,全地区排名第一,这所县级高中,升学人数相对少,成绩相对差,全地区排名自然排在后面。可是,经过这个县级高中的校长分析,结果就不一样了,他说:这两所学校的毕业生人数基本相同,但是,我这所县级高中学校新生入学时,中考成绩500分以上的,“高考希望之星”,不到十个人,高考升学人数28人,是入学时,“高考希望之星”人数的三倍多,我们的升学率应该是百分之三百还多。地级重点高中学生入学时,录取分数线是560分,还在各县选拔了200名中考分数610以上的顶尖优秀生,高中毕业生千余人,高考升学人数278,升学率不到百分之三十吧。百分之三百比百分之三十大多了,所以我们的成绩更好,他们第一,我们就是超第一。这个成绩,说明我们的老师努力了,同时说明我们的老师有能力,也说明我们的学生选对了学校。分析到此,全体师生鼓掌,每个学生、老师都呈现出胜利的喜悦。这种分析激发了师生的斗志,为教、学注入了动力,明年成绩会更好。学校之间比对,要从多个方面看,总会找到自己的优势,利用优势,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后来这位县级高中校长去北京当了一名重点高中的校长,地级高中的哪位业务副校长,由于成绩“突出”,也被提升为该市,另一所普通高中的正校长。</p><p class="ql-block"> 例2、2006年,乐陵市职业中专学校准备重新启动。这个学校是有原来的技校、教师进修学校等多个学校合并而成,当时,该校有初中班和高中班,还有几个私人培训班。把这样一所学校转化成正规的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谈何容易。</p><p class="ql-block"> 做好一件事,首先要找到自己做这件事的条件、优势。在校长的领导下,所有校领导成员,精心研究,细心寻求,研究每个教师的特点,研究现有设备和场地等。多个学校合成的一个学校,问题多,当时这个学校无有钱,还欠款近百万。学校是国办学校,教师的工资有保障,教师基本生活有保障,有专业教师(原技校的机电教师,进修学校的幼师教师,新毕业的计算机教师),还有实习场地和设备。经多次研讨,发现学校有很多办职业教育的优势。根据学校的优势特点,选择了三个专业招生。这三个专业,学校有能力办好,且适合社会的需求。该校校长爱看书、爱学习,当时他看到报纸上刊登了“明年,国家给职业学校的每个学员,每年补贴1500元。”为此经学校研究,不收学费招生,抓住了政策支持的先机。通过近一年时间的争论、研讨、准备、宣传等复杂的过程,学校所有人(包括在校的学生),思想统一,积极性高,认为学校的这个决策能够实现,是一个好的决策,是为学生成才开创的新途径,也是专业老师们展现技能、奉献才华的机会。很多教职工,把自己的亲戚、朋友的孩子推荐到学校,其带动作用很大。2007年8月中旬,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超额完成了中职班的招生任务,成功的重新启动了乐陵市中等职业教育。</p><p class="ql-block"> 该校通过多年的发展,教学设备、实习设备等与在校生及专业匹配。计算机数量充足,能满足教师和学员的需求,数控、机床等大型机械设备能满足学员创作、实习需求,教学、实习设备生均值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学校管理体系更完善,管理制度人性化,学校更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该校利用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与“民办学校”强强联合,再创新的辉煌(2018年)。</p><p class="ql-block"> 了解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积极性,效益高,掌握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弥补,就能获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