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黄维(1904—1989),江西贵溪人,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国民党高级将领,曾担任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官。</p><p class="ql-block">黄维早年经历丰富。1904年2月,他出生在江西贵溪县盛源乡的一个农户家中。1918年,考入江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鹅湖师范,期间结识了方志敏。毕业后,黄维凭借优异成绩回到家乡担任小学教员,后因与乡绅不和离职。</p><p class="ql-block">1924年,黄维考入黄埔军校一期,并同年加入国民党。毕业后,他留在黄埔军校第3期入伍生总队担任区队长,曾两次随蒋介石东征,因战功晋任为连长。北伐时期,他在第21师担任营长,后立下赫赫战功,升任为第61团团长,在南京龙潭、栖霞山和孙传芳的战争中再次立功,调往第11师担任团长。1928年末,他进入陆军大学特一期学习,毕业后升任旅长,1933年被提拔为第11师中将师长。</p><p class="ql-block">1937年,黄维原本被派往德国考察和研究军事,但因抗日战争爆发提前回国。回国后,他接任第67师师长一职,率领军队参加了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在淞沪会战号称“血肉磨坊”的罗店战役中,黄维表现神勇。他带领部下浴血苦战,曾反攻进罗店,后因无后续兵力又被日军逐出。此战后,有人指出他的指挥过于呆板,只知死守,不知随机应变,“书呆子黄维”的名声由此传开。</p><p class="ql-block">武汉会战中,他的部队也有参与。抗日战争后期,黄维负责一些军官的教育培训工作。</p><p class="ql-block">1947年秋,黄维到武汉筹办新制军官学校,并担任校长。1948年8月,他担任第十二兵团司令官。同年11月,在淮海战役中,黄维的十二兵团在双堆集被解放军四面包围,最终他被俘虏。</p><p class="ql-block">被俘后,黄维在功德林监狱接受改造。在改造期间,他曾表现得较为顽固。不过,经过长期的改造,他的思想逐渐发生转变。1975年,黄维被特赦。特赦后,他留京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p><p class="ql-block">黄维对蒋介石十分忠心,其性格可用一个“儒”字来表达,恪守着儒家的“君子之道”,做事光明磊落,但也因此为人古板,墨守成规,满脑子书呆子气。全国政协对黄维的生平评价是:为人耿直,尊重感情,个性刚强,生活俭朴,为人称道。1989年,黄维逝世,享年85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