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所思,行有所向--“城乡联动,双向发展”交流教师黄海容

我不是黄容

<h3>2023年8月,广宁县江屯镇中心小学黄海容副校长主动报名参加当年由肇庆市举办的“城乡联动、双向提升”改革的交流支教,成为一名交流老师并兼任本次广宁到四会交流支教的队长,被安排到四会市城中街道城东小学进行交流学习,担任六(3)班语文教学和配班老师工作,挂职学校副校长。</h3> <h3>关怀备至,引领前行<br>在工作中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总是耐心指导,细心帮助,在生活中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更是关心备至,让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让她有了更大的动力和信心去面对各种挑战。是你们用智慧和经验为她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你们的引领下,她不仅学会了如何工作,更学会了如何成长,如何面对困难,如何超越自我。</h3> 洒下爱心,收获快乐 <h3>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面对着不同的学生,她总会找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不偏爱,不歧视任何学生,关心关爱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找到自信。她始终坚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多一点理解,多一些鼓励。”使优秀学生变得更加优秀,点燃发展生学习的希望。正因为这样,所以当她感冒嗓子哑了的时候,总会有孩子悄悄地把她的水杯放在讲桌上,并提醒她先喝一口水,咳嗽时让她不要作声,比划一下就可以了;每当节日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小糕点之类的放在办公桌上。对于她来说这些已经足够了,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净化了她的心灵,激起了她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让她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最大的幸福和快乐。</h3> <h3>家访是教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重要表现。在放学后她经常深入学生家庭家访,通过与学生、家长面对面的沟通,坦诚深入的交流,往往会使学生改变对老师的偏见,从而升华师生感情,密切师生关系,唤醒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达到“亲其师,信其道”,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h3> 虚心学习,追求卓越 <h3>她深知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想让孩子得到一碗水,自己必须有要有源源不断的“自来水”,所以她与时俱进,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工作中,她向身边所有的老师学习,扬长补短,促进自己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并在实际教学中认真思考推敲。每次教研活动交流,她都积极准备认真参与,通过探索实践“三学”教学,尝试先学后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学习习惯;通过成立阳光快乐学习小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一次次的自己反思与实践,她的教学水平突飞猛进。在课余时间,深入课堂提取一些优秀教师的课例并汲取别人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溶入到教学中来,探索出更适合小学生的上课形式及方法。</h3> 作业多样,激发兴趣 <h3>每周都进行古诗词诵读是城东小学的特色,充分发挥古诗词在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表达能力、道德情操与审美能力。所以在每次作业开头她都会让同学积累一句诗句;在古诗词教学中还让学生画诗,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唱诗;在复习时还会让学生进行诗海拾贝手抄报比赛。并定期展示学生的读书小书签、读书卡、读书手抄报、学生书画等优秀作品,让学生爱上古诗词,让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h3> 前进路上,初见成效 <h3>经过一年的支教,她所带班级学生的学业水平进步明显,班级精气神与凝聚力得到全面提升,多次获得“文明班级”称号,多名学生荣获少先队红领巾奖章星章称号,参加学校古诗词诵读比赛、硬笔书法比赛、演讲比赛等屡获佳绩。</h3> <h3>沉稳迈步,一路前行<br>在教育教学路上,她始终把自己当作一名新兵,一路前行,一路反思。一年的交流学习虽然结束了,黄老师认识到今后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继续奉献自己的力量。</h3> <h3>图文:黄海容<br>一审:李家群<br>二审:谭国洪<br>终审:吴世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