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6日,我有幸参加了南京市文旅局举办的“市民走进文保单位开放日”活动,来到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参观国立中央大学旧址。</p><p class="ql-block">南京文旅局该项活动的宗旨是让市民“了解南京历史,讲好南京故事”。</p><p class="ql-block">我就借此机会,说说“国立中央大学”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学旧址”是国务院颁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的南大门进入校园。</p> <p class="ql-block">首先给我们介绍的是百年九鼎之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百年九鼎是为了庆祝原国立中央大学建校120周年,202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赠与九所高校九尊大鼎,每尊鼎上都刻有学校的演变和一段鼎文,以此来纪念国立中央大学的历史和贡献。<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立中央大学的九鼎包括南京农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和江苏大学。这些高校都是以原国立中央大学的部分院系为主体拆分组合而成的。</span></p> <p class="ql-block">接着参观了建于百年前的一批国立中央大学的建筑物。这些建筑造型宏伟,主立面采用欧洲文艺复兴式构图,底层开三门做入口,二、三层立面用四根爱奥尼柱,檐口之上做山花。</p> <p class="ql-block">中大院是最典型的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是楼顶部山花部分的放大照片,有恐龙底纹。</p> <p class="ql-block">下面两张图是石柱上现有的铭牌。目前是建筑研究所的办公场所。东南大学的建筑专业在全国是最著名的之一。</p> <p class="ql-block">东南大学建筑系(学院)最有名的教授杨廷宝,曾参与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设计。</p> <p class="ql-block">东南大学建筑界的三位泰斗。</p> <p class="ql-block">东南大学里还建有亚洲建筑档案中心,可见在亚洲建筑界的举足轻重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建雄院是为了纪念著名物理学家吴建雄女士而建。</p> <p class="ql-block">吴建雄是国立中央大学1934届毕业生。</p> <p class="ql-block">校园里的吴建雄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里吴建雄女士塑像。</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与南大门同一中轴线上的国立中央大学标志性建筑物—大礼堂。在整个行程中,我们在此停留时间最长。</p> <p class="ql-block">大礼堂正门朝南,门厅立面上部为四根爱奥尼亚式列柱。大礼堂顶部为钢结构穹隆顶,高34米,外部如球体状,用青铜薄板覆盖,自然锈蚀的铜绿形成一层保护膜,在灰白色的建筑主体映衬下,显得分外耀眼。球体顶部建有八边形采光窗。</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校史馆里看到的当年建大礼堂的图纸照片。</p> <p class="ql-block">国立中央大学大礼堂于1930年动工兴建,于1931年4月竣工。1965年,在大礼堂东西两翼加建三层教学楼两座,与大礼堂对称。扩建的教学楼是由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设计。</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不同角度拍摄的大礼堂。</p> <p class="ql-block">大礼堂两翼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离开大礼堂,我们来到校区西北角的六朝松。</p><p class="ql-block">相传在六朝时期,梁武帝亲手将此树植于宫苑之中,隋军灭陈之后将建康城邑宫苑全部平毁,而此树却自兵火中幸存。明朝国子监建在这株六朝松所在的南朝宫苑旧址上。民国初年,在明国子监旧址上又建立起两江师范学堂,成为后来国立中央大学的起源。因此,这株六朝松成为南朝文脉流传千年、历丧乱而不息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六朝松是一株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圆柏树,因年代久远已显出垂垂老态。它矗立在梅庵南侧,被两层铁栅栏“保护”着,两侧架着粗粗的铁杆,远远望去像一位拄着拐杖的倔强老人。但令人称奇的是,古树的树冠竟仍然枝叶葱翠,显示出一股神奇的生命力。它的树冠尽管低垂着,却一律伸向前方,仿佛不愿意失去斗志。</p> <p class="ql-block">校史馆里六朝松的照片。看人物的服饰大约是民国初期。</p> <p class="ql-block">六朝松的北面是梅庵。这是为纪念国立中央大学的前身两江师范学堂第一任校长李瑞清所建。</p><p class="ql-block">1914年,在两江师范学堂(前三江师范学堂)原址,筹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当时为纪念两江师范学堂校长李瑞清(字梅庵),在进香河东侧六朝松下建了三间茅屋,取名梅庵。门前有李瑞清手书的“嚼得菜根,做得大事”8字校训木匾。</p> <p class="ql-block">梅庵门口的李瑞清先生塑像。</p> <p class="ql-block">梅庵现在的内景。</p> <p class="ql-block">李瑞清“视教育若性命,学校若家庭,学生若弟子”,亲定的校训是“嚼得菜根,做得大事”。</p> <p class="ql-block">收藏在校史馆里的油画《梅庵》。</p> <p class="ql-block">离开梅庵,即将前往本次参观的最后一个参观点—校史馆。</p><p class="ql-block">沿途我们还看到图书馆、体育馆等百年历史的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体育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国最早倡导体育教育的高等学府之一。</p> <p class="ql-block">校史馆建在有百年历史的工艺实习场内。</p> <p class="ql-block">校史馆里陈列的不同时期的校微。</p> <p class="ql-block">“两江师范学堂”时期和“国立东南大学”时期。</p> <p class="ql-block">“国立中央大学”时期和目前仍在用的“东南大学”。</p> <p class="ql-block">校史馆里面的文化墙。</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央大学的百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两江师范学堂时期的毕业文凭。</p> <p class="ql-block">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期间的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国立中央大学时期的历任校长。</p> <p class="ql-block">通过校史馆展出的历史沿革图,我们也了解到,江苏省人民政府赠与的百年九鼎,其中的九所院校是什么时期,由什么院系,从中央大学分立出去的。</p> <p class="ql-block">东南大学1949年之后的成果,大家更是有目共睹的,我在这里不再多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央大学旧址”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分享给喜欢了解各种历史的朋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