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9日,贵州贵阳,多云</p><p class="ql-block">今天是我参加日记星球写日记的第66天,也是日记星球第 94期蜕变之旅的第6天。</p><p class="ql-block">昨天的日记中我回顾了将广播体操推广给亲朋锻炼取得的惊人效果,除了轻松解决便秘痛苦,极大提升机体抵抗力,大幅减少感冒发作频率,明显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质量外,还意外发现了缓解阳痿症状、促进代谢减轻多余脂肪等神奇功效,今天我们接着来谈谈,为什么国家要面向全民大力推广广播体操?</p><p class="ql-block">如果要问中国历史上全国推广、参与者人数最多的运动是什么?我想,毫无疑问就是——广播体操。</p><p class="ql-block">你想过没有?国家究竟为什么会对这个普通人看来最平常不过的体操运动举全国之力来推广?</p><p class="ql-block">据广播体操专家介绍,咱们国家广播体操创编委员会专门设立了科研组,在创编广播体操过程中,不仅进行了生理测试,还进行了严谨的生化测试和问卷调查。</p><p class="ql-block">比如,第九套广播体操生理生化试验选取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职工60名(25-47岁,男女各30人)作为被试者,连续一个月每天上午坚持做2遍第九套广播体操,一个月前后测试数据统计结论如下:</p><p class="ql-block">1.被试者的体重、身体质量指数和体脂含量降低,增强了心肺功能,提高了有氧能力;</p><p class="ql-block">2.糖代谢状况得到一定改善,免疫力得到加强,提高了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p><p class="ql-block">3.显著改善了受试者的血脂代谢状况,显著降低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提高了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之间的比值,有利于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的发生和发展。</p><p class="ql-block">以上结论说明,长期坚持做广播体操对预防心血管疾病、肥胖等具有一定效果,对心肺功能的改善,对提高机体各关节的灵敏性,增强大肌肉群力量,促进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传导系统功能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说到广播体操能提升人体的免疫力,不得不说说胸腺这个极其重要的腺体。</p><p class="ql-block">胸腺是位于胸部上方的腺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和内分泌腺体,它可以分泌胸腺激素,这种激素具有多种免疫调节作用。例如,它能够诱导骨髓的多能干细胞转变为T淋巴细胞,这是增强人体细胞免疫的关键步骤。此外,胸腺激素还能分泌多肽,这是调节体液功能最重要的肽类物质之一,有助于维持体内环境的稳态和内分泌平衡。</p><p class="ql-block">广播体操运动特有的动作,由于有效促进了全身血液循环,进而有助于增加胸腺分泌,从而显著改善免疫功能。</p><p class="ql-block">风靡世界的广播体操</p><p class="ql-block">其实,不仅仅是我们国家高度重视广播体操的宣传推广,日本、美国、前苏联等国家都非常重视广播体操的推广。</p><p class="ql-block">广播体操这种形式追溯起来,它其实起源于19世纪的德国。</p><p class="ql-block">当时的德国还处在普鲁士王国时期,并在一次重要的会战中失利。</p><p class="ql-block">普鲁士国民的士气受到严重的打击,举国笼罩着一阵屈辱的阴霾。</p><p class="ql-block">这时,一位体育学家路德维希·杨想出了一个点子。</p><p class="ql-block">他融合了军事动作和队列练习,发明了一套杨氏体操,将体操与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p><p class="ql-block">杨氏体操效果拔群,人民纷纷表示“不能为国家上战场也要为国家做一套体操”。</p><p class="ql-block">这种统一风格的体操甚至流传到了丹麦,再次掀起了一股体操风潮。</p><p class="ql-block">丹麦人民不满足于小集体一起做操,发展出了体操组织“聚众做操”。</p><p class="ql-block">短短几年,体操组织发展到了130多个。</p><p class="ql-block">体操运动虽然诞生于欧洲,但真正将其发扬光大的还是美国。</p><p class="ql-block">加上工业革命后,工厂兴起,于是资本家就想到了这种不占地方而且毫无成本的广播体操。</p><p class="ql-block">其不仅能解决工人的业余消遣娱乐问题,还能强身健体。</p><p class="ql-block">美国的保险公司也积极促进电台广播节目设立广播体操栏目,号召全国人民一起做操,从而提高客户的身体素质,降低自己公司的出险率,有效吸引了600至800万人参与。</p><p class="ql-block">日本在引入美国商业保险的同时,无意中发现了广播体操!</p><p class="ql-block">为了提振国民士气,日本政府正式推出了自己的广播体操。</p><p class="ql-block">体操由日本广播协会每日放送,为了照顾到没有广播的偏远地区,还让邮递员推广宣传。</p><p class="ql-block">广播与邮电系统的强大传播力,真正达到了协调各地民众的效果,全民体操也成为可能——为了推广,日本要求每个邮递员携带广播体操的纲要、图解、伴奏乐谱等四处宣传。1929年2月,日本建成全国转播网,广播体操遍行全国。</p><p class="ql-block">早在洋务运动时期,体操就被引进到国内。</p><p class="ql-block">当时是作为一种先进的西洋式练兵操使用的,不失为一种强身健体的好方式。</p><p class="ql-block">就连蔡元培这样的教育界泰斗也不遗余力地推广体操。</p><p class="ql-block">只不过在新文化运动后,胡适提倡美国那一套“自然主义”教育,加上一战中“体操之父”德国的战败。</p><p class="ql-block">体操在中国的推广遇到了巨大的挫折。</p><p class="ql-block">广播体操迎来它的春天还要等到新中国建国后。</p><p class="ql-block">经历了战争的摧残,那时候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创造了历史新低。</p><p class="ql-block">据《二十世纪中国重灾百录》中记载,新中国成立前的国人人均寿命仅仅为35岁。</p><p class="ql-block">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新中国成立后,提高国民体质就成为了最重要的一个任务。</p><p class="ql-block">中国第一套广播体操诞生于1951年11月24日。当天,中国第一套广播体操正式面向公众发布,《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大家都来做广播体操》的文章,为广播体操的推广与宣传造势。</p><p class="ql-block">经过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广播事业局和全国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联合决定:</p><p class="ql-block">“从1951年12月1日起开始,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人民广播电台举办广播体操节目,领导全国人民做体操。”</p><p class="ql-block">其时,早在1949年9月21日,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召开并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规定:“要提倡国民体育”。</p><p class="ql-block">1950和1951年,毛泽东主席曾两次写信给当时的中国教育部部长马叙伦,提出“学生的健康问题,必须采取行政步骤具体解决”。</p><p class="ql-block">1950年8月,新中国体育总局筹委会借着苏联部长会议体育委员会邀请的机会,派出了新中国第一支出国访问的体育代表团,希望学习并效仿当时苏联的体育制度。苏联的“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给了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很大的启发,体操运动就是其中内容的一项。</p><p class="ql-block">学习苏联经验</p><p class="ql-block">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之一的杨烈(女)发现:</p><p class="ql-block">苏联的“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体操既不需要特殊的场地、服装设备和运动器械,也不需要复杂的技术训练,不同的年龄、性别的人都可以做,都能得到锻炼,所以深受苏联老百姓的欢迎。如果新中国借鉴苏联的体操这种体育形式,或许对改善国民体质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从苏联考察回国后,杨烈一直想要创编一套适合全民运动的健身操,她迫不及待地写了一份报告送到了中华体育总会筹委会办公室,建议仿效苏联的经验,创编一套全民健身操。</p><p class="ql-block">另一方面,体育总局筹委会也确立了发展体育运动的方针,并且明确规定:</p><p class="ql-block">“在新中国恢复经济的时期,不搞大型运动,着重抓普及。”</p><p class="ql-block">这份报告立即得到了筹委会的重视与支持,于是,杨烈就开始着手健身操的创编工作。</p><p class="ql-block">创编健身操</p><p class="ql-block">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照搬照抄苏联的体操也是行不通的,必须设计一套适合中国人的体操动作。</p><p class="ql-block">杨烈创编中国广播体操的决心十分坚定,她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对苏联几大城市的体育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搜集了很多的资料。但刚刚成立的中国,极度缺乏体育人才的年代,杨烈想到了同在体育总局筹委会工作的老同事刘以珍,让她担任创编体操的重任。</p><p class="ql-block">早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大学的期间,刘以珍就坚持做一套叫作“辣椒操”的运动。她在学校每天早上起床,就会拿着录音机去操场上做操,还会有许多同学跟着她一起做,慢慢地做操的人也越来越多。</p><p class="ql-block">刘以珍做的这套“辣椒操”是从日本引进的,是一种随着音乐伴奏的徒手体操,通过广播电台播放音乐,指挥大家一起做,之所以叫“辣椒操”,是因为日语“广播”的发音非常类似汉语的“辣椒”,实际上也就是日本的“广播体操”。</p><p class="ql-block">刘以珍临危授命</p><p class="ql-block">由于刘以珍熟悉日本广播体操的形式,所以创编全民健身操这项重任并不能难住她。而且能够亲自参与新中国广播体操的创编,让她感到十分光荣。</p><p class="ql-block">创编全民健身操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在清晨可以简单地活动一下身体,在学习与工作当中得到锻炼和放松。正因如此,广播体操的动作既不能太复杂,而且时间也不能太长。同时,又要保证人们全身上下都能得到锻炼。</p><p class="ql-block">根据这些基本要求,刘以珍参考日本广播体操的结构,很快确定了国民第一套广播体操的基本框架:“共十小节操,时长控制在五分钟。”</p><p class="ql-block">1951年1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广播体操正式发布。12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播出《广播体操》的音乐,每天早晨广播三次,时间分别是:六点四十分,七点二十分,七点四十分。</p><p class="ql-block">在中央的号召下,广播体操一时间在全国各地的学校、机关部门、厂矿、农村都陆续地推广开。广播体操正式颁布仅仅半年时间,全国各地已经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北京、天津、上海等40座人民广播电台每天播送广播体操节目。</p><p class="ql-block">从1954年3月开始,体育运动委员会和文化教育委员会开始着手第二套广播体操的编制。7月,中国第二套广播体操正式公布。</p><p class="ql-block">此后,每隔三四年的时间,就会推出一套新的广播体操,就成为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延续下来。</p><p class="ql-block">经过多次的升级改版,如今的广播体操已经发展到了第九套。</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前面5篇日记,虽然我将30多年探索广播体操显著效果的主要历程,以及广播体操的诞生和发展过程向大家进行了介绍,但还是会有一部人对我说的一切持高度怀疑的态度,明天我将从认知的角度,谈谈什么才是获得健康的最大阻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