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快乐行之四——晋祠和煤炭博物馆

蓝天碧水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7日上午,我们到达山西太原晋祠参观。</p> <p class="ql-block">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属彩塑壁画碑碣均为国宝;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是世界王氏、张氏发祥地。</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太白亭,哎,怎么不是太白楼(溧阳高静园可是有个太白楼哦,西大街还有个太白酒楼呢)。</p> <p class="ql-block">气势恢宏的晋祠牌楼,上书“晋祠胜境”。</p> <p class="ql-block">晋祠全境图。</p><p class="ql-block">晋祠的布局充分体现了它的建造发展历程,圣母殿(当时的唐叔虞祠)的确立最晚在五代时期确立,随着晋祠文化主题的变化,圣母祭祀成为又一主题,直到明朝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楼、献殿至鱼沼飞梁和圣母殿为轴心的建筑群已经建成,同时,祠内道教民间宗教建筑也发展起来占据了主轴线的南北两侧,直到清朝乾隆时期,晋祠最南端佛教建筑奉圣寺一组建筑也被纳入晋祠。至此晋祠的布局确定了。圣母殿位于最中心、最显要地位,左有青龙(善利泉),右有白虎(难老泉和长道),前有汗池(鱼沼),后有丘陵(悬瓮山)的“龙穴”之位。与它一线建筑都是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能揭示出建筑文化的底蕴。同时这一组建筑结构雄伟,以艺术价值高而著称,是晋祠建筑的精华所在。离圣母殿最近的是鱼沼飞梁,是一座举世无双的十字形桥,据历史考证鱼沼飞梁与圣母殿是同时建成的,可见当时圣母殿的规模非常宏大。隔鱼沼飞粱桥与圣母殿相对的是献殿,是供奉祭祀圣母邑姜的享堂,举行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献殿的建造,是为了烘托严肃庄重的气氛,其文化意义也是为进入圣母殿起铺垫作用。再往东建在主轴线两侧的钟鼓楼了,古时有“晨钟暮鼓”之说,实际上儒家文化的渗入,被赋予了一定的礼制文化意义。穿过钟鼓楼是对越坊,俗称牌楼。“对越”二字是宣扬报答之意.这就在礼制上为对越坊做了极好的文化注释,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对圣母的祭祀主题。往东中轴线上的金人台,它的建造可能是受五行之说影响,渴求泉水永逝,同时也有祈福和壮圣母威严之意。再往东就是主轴线上最前端的建筑水镜台是是祭祀圣母是演戏酬神的场所,招徕信徒,对圣母崇拜的社会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p> <p class="ql-block">晋祠</p> <p class="ql-block">全体队员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三晋名泉</p> <p class="ql-block">水井台,</p> <p class="ql-block">有着1300年树龄国槐树。</p> <p class="ql-block">有着1300年树龄国槐树。</p> <p class="ql-block">金人台共有四尊铁人,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保存完整。据说,铁人忍受不了夏天的炎热,走到汾河边想过河。见一条小船,铁人要求船家带他渡河,船家道破了铁人的本相并把它抬回金人台。圣母令手下将领,在铁人的脚趾上连砍三刀,作为对不服戒律的惩罚,金人脚上迄今还留着三刀印痕。</p> <p class="ql-block">有着300年树龄的楸树。</p> <p class="ql-block">有着300年树龄的楸树。</p> <p class="ql-block">对越坊</p><p class="ql-block">对越坊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对越"二字取自《诗经·周颂》:"秉文之德,对越在天。""对"为报答;"越"为宣扬。"对越"在此意为报答宣扬圣母的功德。"对越"匾相传由明太原县举人、书法家高应元所书,整饰道劲,宛如山岳嵯峨,棱角俏丽,不可揣摩,被誉为"雄奇之笔"。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p> <p class="ql-block">献殿。</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是全祠的主殿,殿内供奉的是西周时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大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殿周围廊,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副阶周匝”的最早实例。前廊中的八根木雕盘龙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殿采用了宋《营造法式》的“柱升起”、“柱侧角”,增强了大殿的曲线美和稳固性。因此,圣母殿是我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建筑发展的重要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内供奉的圣母。</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内的侍女。</p> <p class="ql-block">木雕盘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雕于宋元佑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虽已近千年,鳞甲须髯。</p> <p class="ql-block">难老泉</p><p class="ql-block">俗称南海眼,晋水源头,为晋阳第一泉。"难老"之名取《诗经.鲁颂》"永锡难老。"泉水长流不息,出自断层岩,终年恒温17度,晋祠三绝之一,"难老泉声"为晋祠内八景之一。难老泉亭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问(550-559),明嘉靖年间(1522-1566)重建。享为八角损尖顶,斗拱品嘴虽已改为明代手法,但问架结构保留北齐风格。亭内悬挂傅山先生题写的"难老"匾,被誉为"神奇之笔",晋祠三大名匾之一。</p> <p class="ql-block">泉水自悬瓮山下的岩层中涌出,潜流十多米后,从水塘西岸半壁的石雕龙口注入溏中,看似白练飞舞,听如鸣琴合奏,构成晋祠八景之一的“难老泉声”。</p><p class="ql-block">难老泉亭虽然不大,但荟萃了众多名联困额,其中以傅山所书“难老”立匾最负盛名,用笔苍劲洗炼,颇具神韵,被誉为“神奇之笔”,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p> <p class="ql-block">水母楼</p><p class="ql-block">又名梳妆楼、水晶宫,创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供奉水母娘娘,清代救封为"敷化水母之神"。一层石洞三窟,内供水母娘娘坐瓮羽化铜像,梳妆未尽,神态自若。二层供水母神像和侍女像共九尊。其中侍女像前为美人,后似游鱼,故称东方"鱼美人"。南北山墙绘有明代壁画"水母出巡图"。</p> <p class="ql-block">公输子祠</p><p class="ql-block">又称鲁班庙,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创建,乾隆二十五年(1760)重修。公输子即鲁班,姬姓,公输氏,名班,又称公输盘、公输般,尊称公输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惯称"鲁班",为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后世尊为中国建筑业祖师爷。祠院坐西向东,居高临下,景致清幽。</p> <p class="ql-block">在即将结束晋祠参观的时候,看到了王氏家族院和庙堂,为追赶队友们,没有来得及参观,只能留有遗憾下次再去了。</p> <p class="ql-block">丰盛的中餐,这团餐真是太好了,基本上都是吃不完,而且色香味俱全,味美可口,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走,到山西煤炭博物馆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中国煤炭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迎泽大街和晋祠路交汇处,1989年9月30日建成开馆。博物馆分东、西两院,占地约11公顷,建筑面积约90000平方米,由陈列大厅、中国煤炭科教文交流中心、学术报告厅、办公研究楼和现代科技学院等组成。中国煤炭博物馆是国家级煤炭行业博物馆,是全国煤炭</p><p class="ql-block">行业历史文物、标本、文献、资料的收藏中心,是煤炭工业的科普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和宣传教育机构。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p> <p class="ql-block">首先进到序厅听讲解员讲解:序厅由15平方米的世界煤炭资源分布图,6米高的巨型煤炭浮雕煤柱,煤精雕刻工艺品和蓝色宇宙苍穹中巨大的地球模型组成。每根立柱上都陈列了一块煤炭,依据变质程度及工业用途的不同,将煤炭分为三大类十四种。三大类是:褐煤、烟煤和无烟煤。</p> <p class="ql-block">中国煤炭博物馆煤炭艺术馆中,以煤炭为原料的各种艺术展品,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煤的生成厅:设计者通过一系列化石、标本和地质史料向观众揭示了煤炭来自于植物这一科学结论。厅中复原了亿万年前的侏罗纪森林景观。四维动感影厅,可以使观众在短短6分钟内,即可穿越亿万年的时空隧道,立体感受侏罗纪生存环境,亲身体验风、雷、雨、电、火山爆发、地壳运动等自然景象,在惊险和娱乐中体验煤炭的生成过程。</p> <p class="ql-block">恐龙化石展览。</p> <p class="ql-block">煤炭与人类馆:煤炭与人类厅,主要包括了古代煤炭开发利用、煤炭与近代工业革命、煤炭与现代生活、煤炭开发技术进步和煤炭与未来世界五个专题。</p> <p class="ql-block">煤炭与人类厅,展示的模型可模拟操纵。</p> <p class="ql-block">操作一下,哎呀,坏了,动不了。</p> <p class="ql-block">煤炭的生产品,吃的,用的很多东西,都是从煤炭中提炼出来的哦。</p> <p class="ql-block">煤炭博物馆拥有3200平方米的地下模拟矿井,瞧,戴上矿灯安全帽(主要是用来照明的),准备下到矿井去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认真!</p> <p class="ql-block">来来来,摆个啵势(pose),留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看,这飒爽英姿,像是要下矿井大干一场呢。</p> <p class="ql-block">穿越时空隧道。</p> <p class="ql-block">边穿越边听讲解,很认真!</p> <p class="ql-block">模拟挖掘机挖煤。</p> <p class="ql-block">坐上矿车,感受一下。</p> <p class="ql-block">这么难得的机会,必须留影。</p> <p class="ql-block">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现代安全的全自动采煤系统。</p> <p class="ql-block">解说员说,这里是地球上最安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自动采煤机。</p> <p class="ql-block">煤炭博物馆参观结束后,我们继续向北,从汾河流域到滹沱河流域,向忻州进发。</p> <p class="ql-block">行进在太原汾河大桥上。</p> <p class="ql-block">在太原到忻州的高速公路两旁的太阳能电板,充分利用太阳能。</p> <p class="ql-block">忻州印象棒棒的。</p> <p class="ql-block">  忻(xīn)州市,山西省辖地级市,古称“秀容”,简称“忻”,别称“欣”。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北倚长城与大同、朔州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内蒙相望,东临太行与河北接壤,南屏石岭关与太原、阳泉、吕梁毗连,介于东经110°53'3″—113°58′,北纬38°6′5″—39°40′之间,总面积25157.641平方千米,是山西省版图最大的市。</p><p class="ql-block"> 忻州市拥有佛教圣地五台山,“九塞尊崇第一关”的雁门关等知名旅游景点;拥有“摔跤之乡”、"中国八音之乡"、“中国杂粮之都”、“双拥模范城”、“中国观光旅游投资竞争力百强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代县”、“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城市”、“国家智慧城市”等城市名片。</p> <p class="ql-block">吃晚饭了,看看这样的团餐是不是很诱人。</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的掼蛋是每天必须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