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街道开展“预防沙门氏菌中毒”宣传活动

<p class="ql-block">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污染肉、蛋和奶类食品,由于此菌不分解蛋白质,食物被其污染后表面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变化,因此,非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是我国常见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为倡议大众积极关注沙门氏菌的危害,提高食品安全防护意识,大浪街道食品快速检测室于6月24日于龙胜社区开展预防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宣传活动。</p><p class="ql-block">沙门氏菌感染不容小视。据世卫组织介绍,当人体感染沙门氏菌后,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症状以胃肠炎多见,表现为头痛、恶心、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多数病人在2~3天后胃肠炎症状消失,能自愈,但对儿童和老年人等免疫力较弱的群体来说,可能出现重症,如脱水、休克、败血症甚至死亡。在此次宣传活动中,我们向公众宣传了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科普和预防知识,现场通过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进行了科普知识普及并接受了热心群众的健康咨询。通过宣传活动,公众能够了解到沙门氏菌主要存在的食物种类、中毒原因、感染症状和预防措施等知识。</p><p class="ql-block">为了预防沙门氏菌等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人民群众要尽量做到餐前、便后、接触食物前、接触动物或生蛋后应仔细洗净双手,处理生食和熟食的砧板要分开,食物要熟透再吃,要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使用干净卫生的水和食物原料等。另外,如果出现呕吐、腹泻或发热等症状,应尽快就医。</p><p class="ql-block"> 预防和控制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和其他感染性疾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步,大浪街道快检室将持续开展“预防沙门氏菌中毒”主题的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积极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p>

沙门氏菌

食源性

宣传

预防

食物

疾病

大浪

感染

症状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