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防川村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敬信镇,是一个具有重要地理位置的村庄。尽管历史上,珲春曾失去沿海地区,由滨海变为内陆,防川变为边境,但通过条约保留了图们江的出海权。因此,防川村成为了中国进出日本海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东北地区海外贸易的重要通道。这里的地理位置特殊,往前数公里便是1886年由清政府钦差大臣吴大澄会同沙俄代表巴拉诺夫监立的“土”字界碑,从这里到图们江口只有15千米,可以远眺日本海。登上附近山包上的瞭望塔,远处那雾气蒙蒙的日本海连着天际,近处中国、朝鲜、俄罗斯三国的景致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然而,朝鲜战争期间,苏联为支持朝鲜,在图们江附近的防川村建设了一座跨江大桥,这座大桥距水面高仅7米,且八个桥孔仅有3个能够通行,这一大桥的出现严重阻碍了我国大型货船正常进出日本海,甚至100吨以下的小型渔船也只能限时限量排队穿过,进而导致我国东北地区海外贸易严重受限。尽管如此,防川村仍然保持着其作为中国进出日本海重要通道的地位,尽管出海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限制。</p> <p class="ql-block">吉林.延边自治州.珲春.敬信镇.防川村(中国东方第一村)</p><p class="ql-block">防川村位于张鼓峰下,是吉林省的最低点。在中朝和朝俄界河图们江的日本海入海口,即中朝俄交界的一个狭长鼎足地带。俄朝二国将防川村夹在中间,防川村的东面是俄罗斯的边境铁路小站包得哥尔那亚,西南面隔图们江与朝鲜豆满江市相望,俄朝这二个城市由图们江上一座铁路大桥相连接,是联结俄朝陆路贸易的唯一纽带。从防川沿图们江顺流而下,经15公里即进入日本海,最近处(距10公里俄罗斯)。登龙虎阁远眺,三国风光尽在咫尺,在这里,您可以体验"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花开香四邻,笑语传三邦"的感受,领略欧亚交汇的异域风情。</p><p class="ql-block">防川历史沧桑</p><p class="ql-block">隋唐时期,防川是举世闻名的“日本道海上丝绸之路”。唐代的经济文化、民俗宗教由此传到日本,促进了两国经济文化交流和人民的友谊。</p><p class="ql-block">16世纪后期,沙俄越过乌拉尔山,侵略黑龙江流域,结果被清军打败。此后,两国经过谈判,正式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p><p class="ql-block">19世纪中期,沙俄在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同时,也趁火打劫,再次出兵,强占了黑龙江流域的大片土地,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俄瑷珲条约》,随后又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这两个条约掠夺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截断了中国的领海,(图八)使吉林成了一个离海最近却没有海域的省。</p><p class="ql-block">1938年张鼓峰事件后,日军将该处居民强行全部迁走;</p><p class="ql-block">(张鼓峰事件的经过)</p><p class="ql-block">张鼓峰 (又名刀山)位于防川村东北1.5公里的中俄边界线上,图们江上溯20公里的东岸,是中、俄、朝三国接壤地区的制高点,海拔152米。 山顶分水岭为中俄边界,1938年7月,日本为了试探前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实力,蓄意挑起了张鼓峰战役,该战役历时13天,战争中,日苏双方伤亡5940人,最终以日苏在莫斯科缔结张鼓峰停战协定宣告结束。事件发生后,日军封锁了图们江航道,从此,中国中断了出海活动。)</p><p class="ql-block">1947年,重新建村取名防川村;</p><p class="ql-block">1957年,图们江水泛滥,村民内迁;</p><p class="ql-block">1965年,姜泰元(曾任中共九大代表)带领18户朝鲜族党员迁入,成为永驻居民。发展至今。现有村民95人。</p><p class="ql-block">防川村必须去主要景点1.一眼望三国,2.东方第一哨、3.龙湖阁,4.洋馆坪路,5.“土”字牌。</p><p class="ql-block">1、东方第一哨和望海(龙虎)阁一眼望三国</p><p class="ql-block">东方第一哨位于中俄边界山岗上,是我国地处最东部的边防哨所,被称为“东方第一哨”。胡锦涛、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多位国家领导人来此视察,慰问全体官兵。在登上龙虎阁,可眺望朝鲜的豆满江里和俄罗斯的包德哥尔那亚镇及正前方一片湖泊沼泽的濒海平原,及连接俄朝的一座铁路大桥。</p><p class="ql-block">(朝鲜战争期间,苏联为支持朝鲜,在图们江附近的防川村建设了一座跨江大桥,这座大桥距水面高仅7米,且八个桥孔仅有3个能够通行,这一大桥的出现严重阻碍了我国大型货船正常进出日本海,甚至100吨以下的小型渔船也只能限时限量排队穿过,进而导致我国东北地区海外贸易严重受限)</p><p class="ql-block">2、“土”字牌</p><p class="ql-block">中俄边界清勘界碑(土字牌),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防川村中俄边界的起点处。是中国与俄罗斯两国界标之一,也是中俄边境线上第一座界碑。“土”字牌高1.44米,宽0.5米,厚0.22米,为花岗岩质。我侧竖向刻有“土字牌”三个大字,其左竖刻有“光绪十二年四月立”八个小字,俄侧刻有俄方“T”字,“土”字牌牌体完整,字迹清晰。1960年,我国政府为保护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完整疆域标志不被江水冲毁,修筑了高6-8米不等,长1860米的江岸护堤。2019年10月7日,中俄边界清勘界碑(土字牌)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沙俄掠走了我国乌苏里江以东从图们江口到黑龙江口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沿日本海所有的漫长海岸线。为了明确条约规定的内容,在乌苏里江口至图们江口400余千米的陆地边界上设立界牌。作为界碑的“土字牌”本应立在距图们江口20华里处,但俄方将“土字牌”立于距图们江口44华里的地方,侵占中国领土。1886年,清朝督办边务大臣、著名金石学家吴大澄受清朝廷命令,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勘察边疆。他通过现场勘察,发现1861年立界碑时俄国却擅自立在了距图们江口45华里的沙草峰上。进一步侵占我国岭土。吴大澂与沙俄代表据理力争,最终将界碑移至现址,这一过程不仅纠正了沙俄的侵占行为,使我国边界线前移了8公里。还为中国争回了图们江的出海权。土字牌”作为中华民族荣辱兴衰史的见证者,既见证了近代中国忍受沙俄侵略的屈辱,又见证了中华民族顽强抵御外来侵略压迫的民族。</p><p class="ql-block">3、洋馆坪路堤</p><p class="ql-block">从珲春到防川,有一段路途狭窄到只剩下不到一公路是我国领土,这段路叫洋馆坪路堤。</p><p class="ql-block">路实际就是图们江的江堤,路的南侧是图们江,岸边用铁丝网拦着。北面陆地一侧的公路路基下,另一道铁丝网与公路同行。铁丝网的另一边就是俄罗斯领土。</p><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防川曾孤悬海外与内地之间只有两处“地狭”。</p><p class="ql-block">1957年,最窄的洋馆坪段被图们江水冲断,我国公民长期借走前苏联领土进出此地,防川地区遂成为我国的一块“飞地”。1983年8月8日,在图们江中用青石填筑而成的洋馆坪堤路通车,至此这块“飞地”才有了自己的通道。1992年政府投资建设了洋馆坪大堤,彻底解决了通行困难。洋馆坪路堤全长888米,宽8米。大堤北侧起始段立有“防川风景名胜区”。2002年5月,吉林省防川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p> <p class="ql-block">图们江出海口,东北人民心心念念的向东通向大海的地方,却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横亘在河口的一条铁路桥而无法成行在6月19日,一个有关图们江出海口的新消息传来了:我们的两个邻国当日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其中有关于修建跨图们江边境公路桥的协议,可以说是这个出海口的通航有了一个新的推进。</p> <p class="ql-block">20240705-07与户外延边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