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白乘舟将欲行, </p><p class="ql-block"> 忽闻岸上踏歌声。</p><p class="ql-block"> 桃花潭水深千尺,</p><p class="ql-block"> 不及汪倫送我情。”</p><p class="ql-block"> 李白的这首诗,好像我们在小学的课本里就学过,这首通俗易懂的诗我很喜欢。而且桃花潭又处在我们安徽皖南的地界,离合肥这么近。皖南我去了也有十几次,但还没有到过桃花潭。</p><p class="ql-block"> 今年春天和家人们一起为先人们上了坟,三月三十一日就带了一个折叠小自行车,踏上高铁到泾县。到了泾县客运站售票员说还要有三四个小时才能有到桃花潭的班车,还好再等不到一个小时就有到查济古镇的班车。反正查济离桃花潭只有十几里路,头天下午晚上和第二天的早上拍摄了查济古镇,就骑起了自行车一路悠悠哒哒边看风景,中午时分就到了桃花潭。</p><p class="ql-block"> 安排好了住宿,美美地睡了一觉,已是太阳西沉下午时分。骑上自行车把桃花潭景区周围看了一遍。旁晚踏进桃潭西岸古街,路过万家酒店门口,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板娘热情的和我打招呼。当时街上行人不多,老板娘是个好说之人,称他家是万家后裔,指着旁边一块早已被踏平的条石,叙说他们万家祖上俩兄弟当年是如何招待李白的,万家后人从没有分过家,一心经营酒店,门庭若市踏平门坎的繁荣景象。又说到:当时汪倫是当地的县令,是他的作为留给了桃花潭后人无穷无尽的物资和精神财富。我在想:千年后还能让人缅怀的父母官的人是少之又少啊,当今还能再有吗?</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才麻麻亮,就被大雨声吵醒了,我喜出望外,急忙穿了雨衣,塞好照相机,拿上雨伞就急急忙忙出发了。来到了我昨天下午找好的拍摄线路,眼前的景象让我欣喜若狂!远处群山空朦,桃花潭对岸的村庄在风雨中随着缭绕的云雾时影时现。桃花潭和青弋江水时尔 波光潋滟,伴随着晨雾和随着风雨在水面上游荡的薄云,时而又氤氲朦胧,可谓风光旖旎。此时此刻对我来说分分秒秒都很重要,好像是一个钓鱼翁找到一个好鱼窝,可以连续甩杆了。我不停地按动着手中的照相机,不时地变换的角度,力争多拍一点照片。因为我只带了一个摄影独脚架,平时当拐棍,拍照时又当摄影架,这么大的风雨,独脚架怎么也没有三脚架稳当,可能要有些不清晰的照片,回去慢慢筛选吧。</p><p class="ql-block"> “一蓑烟雨任平生”,边走边拍,忙碌了两三个小时后,我才发现全身的衣服也基本上湿透了,也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整个人也就沉浸在一个完全忘我的状态中——我独享着这大自然馈赠给我此刻的精神享受!</p><p class="ql-block"> 一场大雨,天空放晴,此时己不是我需要的场景了。回到旅馆,吃了饭,结过帐已是中午时分,打点行装,骑上自行车,向太平湖出发。</p> 桃花潭畔 花开二度的桃花 万家酒店 李白塑像 古彩虹桥 四君子馆 <p class="ql-block">桃花潭镇大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