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云南开远市的开远记忆客厅(相当于博物馆),介绍了当地著名的小龙潭煤矿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褐煤中发现的古猿的上颚骨化石,被科学家命名为开远腊玛古猿,是我国第一个古猿化石产地。</p><p class="ql-block"> 人类进化史是个漫长的过程,根据人类学和考古学的划分,人类大致经历了原上猿、埃及古猿、森林古猿、腊玛古猿、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等阶段。</p><p class="ql-block"> 1965年,美国科学家西蒙斯·皮尔比姆经过研究,认为开远小龙潭发现的古猿化石,应该属于腊玛古猿,这一认识得到国际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因而正式定名为开远腊玛古猿。</p><p class="ql-block"> 腊玛古猿以印度骑士之神“腊玛”命名。腊玛古猿的化石和当时的地层资料告诉我们,腊玛古猿主要生活在森林地带,森林的边缘、林间的空地是它们的主要活动场所。这是一种正向着适于开阔地带生活变化的古猿。野果、嫩草等植物是它们的重要食物。同时,它们也吃一些小的动物,把石头做为工具,用它来砸开兽骨,吮吸骨髓。由于腊玛古猿的肢骨还没有发现过,所以人们只能根据一些有关古猿的知识来判断,推测它们身高约高1.2-1.3米,脑容量平均约四百五十毫升,体重在15至20公斤之间,能够初步用两足直立行走。</p><p class="ql-block"> 腊玛古猿在人类祖先演化的历史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人类分化出来的第一阶段。腊玛古猿化石地点的发现为研究人类起源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资料。</p><p class="ql-block"> 腊玛古猿化石的发现,表明它是从猿演化到人的中间代表,具有早期人类的形态特征,属于人科。腊玛古猿是1000多万年以前就与森林古猿分开而向人类发展的最早的人类祖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