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母亲(三)

黑精灵

<p class="ql-block">  再有两天,就是母亲的六七。午夜梦回,已无处寻觅她的踪迹,而她留在家里的痕迹已在慢慢消失。但是记忆深处的母亲却仍然鲜活。</p><p class="ql-block"> 2000年年末,在生女儿前一个月,母亲就来家里帮忙。这一来,和我一起生活了18年,直到父母回老家和哥嫂生活。虽然老家与我的距离只有10公里左右,但父母坚持要回老家度过人生最后时光。</p><p class="ql-block"> 人生有来处,就有归途。这24年,我见证了母亲人生的归途,从生命的盛期走向人生的终点。那是一个无法逆转的旅程:从睿智到失智、从健步如飞到步履蹒跚再到寸步难行。感谢父亲的精心陪伴与照顾,让母亲得以有个平和安心的归途。近三年,母亲的活动范围逐步缩小,最早能在父亲搀扶下在村口散步和邻居聊聊,后来还能在院子里走走应答大家的问候,最后只能在檐廊昏睡也基本不再有过多的言语。而饮食量也是一个缩减的过程,从成人一日三餐量到最后一日一餐且一餐才一两勺的量。</p><p class="ql-block"> 感谢哥嫂侄儿侄媳和可爱的阿宁阿宸,因为他们的不离不弃、用心陪护,让母亲有个和乐的归途。我一直以为生命末期的老人是令幼儿害怕的。但是母亲的曾孙们一直都特别喜爱母亲,他们每天要无数次地去喊“阿嬷”,要去母亲的床上同床共枕。</p><p class="ql-block"> 母亲走了,她走的安心走的满足。她这辈子唯一的牵挂是走在她前面的阿伟,愿母亲和阿伟在天堂无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