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夏洪飞(1924~1994),革命文艺老前辈,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在太行山剧团以音乐为武器,鼓舞军民,打击敌人。太原解放后任山西省艺术学校校长。1954年山西人民歌剧团成立,他是首任团长,建团元老。</p><p class="ql-block">我是1955年从铁道兵文工团转业,欲考中央音乐学院。在北京西板桥山西驻京办事处,遇见来京招兵买马的夏老。夏老得知我是拉手风琴的,便写了一纸小条,让我拿上回太原报到,就这样,我成了刚改名为山西人民歌舞团的一员。</p><p class="ql-block">在夏老的领导下工作,我获益匪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男合跑调救场</p><p class="ql-block">梨园界有句行话,“救场如救火”。这事就让我摊上一次。</p><p class="ql-block">1964年3月,山西省文化局与音协山西分会,联合在太原南宫二楼的小剧场举办“山西省首次独唱音乐观摩会演”。参加演出的有太原市、晋中、晋东南、晋南、忻县、雁北、大同、阳泉等5专3市的男女歌手58人。在会演中涌现出许月英、顾天菊等一批优秀歌手。</p> <p class="ql-block">在开幕式上,观众席坐着省文化局局长李庶民、音协山西分会主席洪飞、副主席曹克、军旅作曲家巩志伟及诸多文艺界专家和参会演员。</p><p class="ql-block">山西人民歌舞团献演的“男声小合唱”由我担任手风琴伴奏,歌曲是光未然作词瞿希贤作曲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B调4/4拍子。</p> <p class="ql-block">大幕拉开,演员们迈着坚定整齐的步伐出场、站定,4小节前奏后,一开口,流畅的旋律倾泻而出,坚定的节奏铿锵有力。小间奏后,高亢嘹亮的高音与浑厚的低音融为一体,由弱到强的抒情乐句凌空荡漾,出神入化的演唱赢得观众一片掌声。演员们受到感染,情绪格外激动,唱到“怎抵得革命怒潮排山倒海”时,高声部有点“冒调”,到了“把它消灭”时,低声部也“跟上来了”。我瞬间决定提高小二度改用B大调奏。搞键盘乐器的人都知道奏B调与♭B调的指法截然不同,可来不及考虑这些了。两小节间奏强烈的属和弦顿挫级进……</p> <p class="ql-block">演员似乎更觉“给力”,他们意气风发,声情并茂地演唱了后半段,圆满结束了演出。全场观众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p><p class="ql-block">演员们下场后高兴地地说:今天演出效果非常好。</p><p class="ql-block">我说:跑调了,你们没感觉?他们诧异的说:是吗?</p><p class="ql-block">接着,夏老从台下急步走来,握着我的手说:“谢谢!你可救了场。我在下面听到演员跑调(夏老音乐家的耳朵就是厉害,不愧是音协主席)着急坏了,没想到你解决的天衣无缝。”</p><p class="ql-block">我说:当我听到高声部跑调后,曾想到“纠正”,可是两小节的间奏难以做到,而且即便回到原调,演员情绪肯定会下降,所以没犹豫,只好升半音改调演奏。看来大多观众没有听出破绽。算是侥幸!</p><p class="ql-block">如今我发现有的作曲家或歌手专门用这种“硬转调”的手法提高激情和表现力。这么说那次“救场”可称为“创造”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全国舞蹈比赛</p><p class="ql-block">1980年5月27日山西省文化局召开党组(扩大)会,研究参加全国首届舞蹈比赛事宜。决定由副局长夏洪飞负责该项工作,交省歌具体组织。</p><p class="ql-block">夏老把这一任务交给了我。《通知》下达后,经初选,确定参赛节目有省歌的《春蝶》《木兰从军》《天女散花》,吕梁文工团的《狱中之蝶》,大同文工团的《兵之歌》和晋中文工团的《放风筝》。</p><p class="ql-block">接着在太原集中修改排练,《狱中之蝶》改名《小萝卜头》,7月24日在湖滨会堂彩排,经省党政有关领导审查通过。</p><p class="ql-block">8月1日赴大连,参加全国第一届舞蹈(独舞、双人舞、三人舞)比赛。我省代表与江苏省代表队、宁夏自治区代表队同台于8日晚在海员俱乐部演出。</p><p class="ql-block">结果《木兰从军》服装设计吴擎获服装设计三等奖,《春蝶》和《小萝卜头》的编导叶三舟、白玲、白娟获编导鼓励奖。《木兰从军》和《小萝卜头》的演员王石兰、白娟获演员鼓励奖。获奖等级虽低,但这是山西舞蹈专业团体首次获国家级奖项。</p><p class="ql-block">期间,还向兄弟团体学习了小舞剧《金山战鼓》《再见吧,妈妈》等节目。</p><p class="ql-block">在这项工作的全过程中,夏老精心指导,合理安排日程,关心演员生活,及时解决了排练场地和演员吃住等困难。</p> <p class="ql-block">省歌参赛独舞《春蝶》编导:叶三舟,作曲:沈梦骏,表演者:白晓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华北音乐周</p><p class="ql-block">1982年5月,由华北五省、市、区文化厅(局)、音协分会联合举办华北音乐节。首届《海河之春》音乐周,在天津举行。山西省歌舞剧团新创排的《山泉音乐会》参演。</p> <p class="ql-block">作为音乐节创建者和山西代表团总领队的夏老,四处奔忙,亲自与中国音协及在京山西籍中央首长联系,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进行了公演。受到广泛好评,天津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音乐报纷纷发表评论。中央广播电台、电视台,天津广播电台、电视台均进行了录音和录像。</p> <p class="ql-block">中国音协主席:吕骥</p> <p class="ql-block">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p> <p class="ql-block">在山西省歌舞剧院庆祝建院70周年和夏老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之际,鲐背老叟摘取历史点滴,深切怀念曾经带领自己为党和人民服务的恩人——夏洪飞老前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