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的东北三省游,最为幸运的是清楚地看到长白山天池的真面目。长白山天池是中国最大的火山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湖泊,号称是中华龙脉起源,一年365天,200多天大雪大雾天气弥漫, 看不到天池,只有5-8月份来的幸运儿能见到天池真貌,我们就是这些幸运儿之一。<br> 6月14日,我们驱车8个多小时从丹东赶到长白山脚下的二道白河镇,一路上风雨相伴,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途中又收到信息,天池风景区封闭,几乎令我绝望,因为我这一次出游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冲着看天池去的。在途中我就公开扬言,这次如果看不到天池,那就白来了。出乎意料的是,6月15日一早,天气转晴,阳光明媚,接着又传来天池“暂时开放”的好消息,让我们喜出望外,赶紧吃完早餐,提早出发,驱车赶往景区车辆换乘站,经过50分钟大巴、15分钟小巴,赶到天池停车场。<br> 当我们到达天池停车场时,天还是阴沉沉雾濛濛的,看不到峰顶。 我们沿着北坡A线登山,北坡山势雄奇,是长白山开发最早,设施最完善,也是最经典的路线,但到达山顶时还是看不到天池,这时山上已是人山人海。 山上的风很大,温度已降至10度以下,我们把所带的衣服全部穿上还觉得冷。天上的云雾还在不断变幻,时阴时晴,阳光与大雾交错出现,天池偶尔露下峥嵘,很快又被大雾笼罩,变回白茫茫的一片。 经过多轮拼博,阳光终于战胜迷雾,天池渐渐地展现出它的真容,山头的人群顿时发出了一片"哇哇"的欢呼声。 这时风也停了,温度也慢慢升上来了,山上的游客都往湖边挤,我们好不容易才挤到一个前排空位,也顾不上构图取景,就滥拍一阵,总担心天池瞬间即逝。 好在天公作美,睛朗的天气足足维持了一个多钟头,让我们从容取景拍摄,从不同角度,欣赏到天池的真容。 A线那边拍夠了,我们又转到B线观景台拍摄,从A线转到B线,仅需一分多钟时间。 这次出游,我们同行有四位八旬老者,在长白山顶峰2700米海拔的天池边,冒着10度左右的低温寒风,展示出现代老人的风采! 当我们拍夠了往回走到半途,天又开始阴下来了;更为不可思议的是,当我们回到停车场,进入候车大棚不久,外面就下起大雨了,我们是冒雨上车的。据当地人说,我们有位国家领导人曾先后去了三次,都失望而归。我们一介草民,竟受此厚待,仅仅一次就让你清清楚楚地看到长白山天池的真容,天意乎?运气乎? 从天池出来后,我们又乘坐景区车冒雨前往长白山瀑布。 长白山瀑布是天池唯一的出水口,天池的水从长白山顶直泻而下,近看极为壮观。<br> 从停车场到长白山瀑布,还要走1500米长的山间棧道,还要爬200多级的台阶。中途还经过一个叫聚龙温泉群的景点,站在依山而建的木质栈道上,可以将温泉和山体尽收眼底,地面有一大片因泉水涌出形成的钙华,五颜六色,丰富多彩。 聚龙温泉群的泉眼很多,但泉水不旺,温度较高,据介绍最高温度可达83度,可煮熟鸡蛋,服务区还有温泉蛋卖,10元三个,我们也买来尝尝,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 在长白山天池的周边,生长着一片我们从未见过的乔木,看介绍才知道叫岳桦树。岳桦是典型的北极圈内的寒带植物,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一带。长白山的岳桦林,是地球上岳桦林在温带地区的唯一分布。 在长白山景区北坡,有一个叫绿渊潭的小景点,因池水碧绿深幽而得名,有着“小九寨”的美誉。周边生长着茂密的岳桦林,初夏浅绿色的岳桦林,在蓝天碧水的映衬下,显得分外妖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