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的向日葵

方歌歌

<p class="ql-block">初见向日葵是美好的,这种美好感产生于幼年寄养在乡下,在被父母接回城市进入托儿所之前的一段时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幼时的记忆是朦胧的,如果有一种朦胧是美好的,懂事后那因朦胧而起的美好就会被无限放大,于是想起它时,就希望朦胧能清晰一点,想不清的时候内心会有淡淡的带着遗憾的惆怅,于是某个画面便走进梦里,还原出一个场景,空旷的打谷场,被黄昏晕红的天边,远远的向日葵映进画面中央,一片黄灿灿的光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不是经常对那棵远远的向日葵表现出莫大的兴趣,那金黄色就像一个圆圆的钢印敲进了脑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一段记忆,来到了那棵向日葵旁,近了看,本该满满的金黄,中间却是密麻麻的一个个黑点,后来的密麻不适感如果追溯应该源于那刻,在心紧缩一团,极力想远离,有人拔出了其中一个,一个硬硬的尖壳,那是我对葵瓜子的第一印象,然后麻点里留下一个深深的黑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哦,向日葵只能远看,至此,我对向日葵不再有了接近的愿望,一个个褐黑色的点就像划出了一道警示符,当极力想接近专属你的美好时,真实的样子其实并不是能接受的。对美的定义因人而异,只是我从幼时起那远远看上去一轮金黄的美,它光洁灿烂的让我那时既便带着薄浅意识,也坚定的认为当我接近后,它只有更光洁更无瑕才配得上我的一厢情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呀,那幼年记忆下的一幕,如不去剖析它,便成了格式化的认知,以至于成年后每次插花,都避开它,而插在花瓶里的花又哪一次不是从花瓣花蕊一路赏下去,甚至一次看着香雪兰的花蕊深处我在想这里面可以建一所房子,而向日葵呢,插花的花类中,我却小心避过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次之后我依然远远观望那逍遥于打谷场尽头的金黄,有时昂场,有时低垂,幼时的记忆里向日葵没有花瓣没有枝干没有绿叶,只有一个金黄的硕大脑袋,而我执拗的潜意识提醒我,只要我不接近于它,它永远是美好光洁耀眼的,像太阳一般慷慨,乐享光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黑褐色的点像一根刺扎在心口,但并不防碍我将它的美好收入,如此美妙便依然存进了记忆里。想起成年人之间,如果存了美好感,又知走近后的尴尬,就会将那份情愫上锁,彼此不打扰,留一点美的念想,美好可化成是你的灵感,为生活添出点情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向日葵而起,会对一些相关的字眼生出好感。比如年少时家的北向,穿过三叉路口,有一条小路,沿着小路走,会来到一个名叫向阳院的洋楼,接下来有点模糊,有家歌舞团,歌舞团在院内呢,还是院外?有时趴在窗户上可以看到剧团人员踢腿滑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向阳院和向日葵其实没啥关联,但因都是三个字,且我对幼年时见到的向日葵一直念念不忘,又是向字起头,中间那个阳字和日字也是千丝万缕的纠葛,所以每次想到向日葵那众星捧月般金黄闪闪的硕大脑袋,总会遐想起天空上高挂的那一轮慷慨的太阳,又何况有太阳的召唤,向日葵便昂扬,太阳打盹,向日葵也低下头去开回小差。我经常围着那栋带着美貌琉璃窗的洋楼玩半天,经常迎着洒下来满面的阳光带着满头的汗,一路小跑到向阳院,那一路小跑呀,就像我幼年时经常指着远远的向日葵奋力的咿咿呀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关联的向日葵和向阳院被我硬生生的衔接在一起,而且还挺符心意,很多年后我才知那栋有着罗马柱和琉璃窗的洋楼建于民国初年,它别致优雅,就向我初见向日葵一样美好,只是没做为历史建筑予以保留,有点可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光流转,嫁为人妇,一次家庭换居后,看着卧室床头一整墙的淡灰色总觉得过于单一,想着买一幅画来修饰,七找八寻,不是艳了就是暗了,好像没有一幅颜色的组合正中心意,希望是什么呢,就是在推开门后的瞬间,在素静的主灰色调中突然有一种带着春天,阳光和明媚的气息扑面而来,它自由却不突兀。有一份遥远朦胧的忽近忽远,好像在美妙上系上了一根线,又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如我们自己画一幅吧,就蓝天下的向日葵,家人说。哦,我忽近忽远的感觉,啊呀,原来想不清的,竟然被家人的一句向日葵就一下明朗了,想起幼年时打谷场上远远见到时的样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久远的记忆跳了回来,会不会有点喜悦呢,那是对朦胧变现的喜悦,我曾远远观望于它,又近距离的,心被刺过一回,然后又是抹不去最初的怀念,去接近一座洋楼,只因闻到了名字的一点气息,我怀念它,又不愿近距离的接近它,但此刻我将它修饰进我的卧室,希翼开花结果,它将结成我喜欢的样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知道会将它画成啥样,接下来家人构图,买画框,还有一些蓝本借鉴,哦,幼年的向日葵又从我遥远的记忆里走出来了,只是这次画中的向日葵离我很近,其中一朵以夸张的方式依然顶着大脑袋占据了小半个画面,它的夸张却是我幼年记忆下的样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打谷场变成了草坪,远远的向日葵成了近近的,一座斜顶的房子,一个红色铁艺信件箱,还有动态的,一只大大的在花瓣上嬉戏的蝴蝶,哦,画中的向日葵开放式的硕大金黄花瓣更接近现实,而我幼年的记忆里花瓣和花盘不以区分,就是一个硕大脑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褐黄色一圈圈,圈里圈外虽是密集点点,只是不再不适的让人心生鸡皮疙瘩。当你提着画笔点上无数个后,再远远一看,不够还是不够,于是嗒嗒嗒,像附了马达又一阵的点点扑上去,褐色,咖啡色,褐黄色,深棕色,如此它虽然密集,可能花了心思,可能不够写实,也可能你早已将美好的心揉了进去,那些点点画成了可爱又调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被画缓和了,虽然我依然抵触花盘上结满葵瓜子幼年见到的那一幕,成年后也并无愿望去乡村看一看花盘上满满瓜子点点的样子,但就是那幅画我想,近观的样子可能不会像幼年时的认定那样难以接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呀,我想念向日葵无数次,却因某道阴影卡在其中,所以我连它雏形未成果子的样子都不愿近观,各时期的花盘也该是不一样的,而我却拒绝了它所有时期。它,真的只适合于遥遥的远方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期,周末去了嘉兴市区,有一个历史街区,它有着诗一样的名字,月河。见字便产生兴趣,是什么样的月河映在江南水乡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之前我对城区并无多大兴趣,古镇乡村可能更接近我的口味,但重复了多次附近实在无处可逛时便想着游走一些城市,于是这座位于上海和杭州之间的它便成了其中一站。印象里的嘉兴犹如一位逍遥的隐士,在一众城市闪耀中并不在意自己的光芒。其实这座城早些年去过一次,只是时间不够充裕,匆忙的打卡就像报团出游,车门一开,留下几个镜头。如此,我岂能说曾玩过这个城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急缓不同,心境也是不同。行走在小桥流水之间,任时光幽幽的宛如一位梳妆打扮的仙子。在月河街区的小巷漫步,转过几个巷突然有一阵特别的热闹,迎声而近,是花市呀,浓的艳的,热烈的,素雅的,铺子的主人文艺范的玩爱好的各种,或就是以花为谋生之道的,花店花铺满满当当,还有骑着三轮载着一车的花顺路吆喝的,关键关键,不管是贩夫走卒的,还是小资店铺的,几乎看到的每一株花形都是修的好看,而每一簇用纸包裹起的花束都是那么诱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有些绷不住了,几乎和家人同时说,我们买一些回去吧,盆栽的,花束的,哦,我们要在外留宿,花束可以经受得住三天吗,那,为了这些花早些回也是可以的,哦,其实不用,我们晚上将花带回酒店上水就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哦,哦,在我们一路心动,一路选,突然一辆三轮像载着一道夺目的光迎面而来,是,向日葵!它的金黄如此热烈,而它硕大的脑袋也像热烈的在说,选我吧,选我吧!““师傅,等一下,这向日葵怎么卖”询问着。暂停下的三轮车,围上了我们还有其它几位。“我将花送到前面的那个店里,如果这些选不上也可以去那家店看看”师傅这话说的是多实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盆,家人一眼选中,褐咖色的花盘像覆了一层绒毛,外扩的花瓣片片完好,笔直的淡绿色杆上攀附的叶子也是张开的恰到好处,它的形状完美无憾。而真正吸引我的,是它的花盘,未结满瓜子的花盘其实看上去很可爱,贴近了看,依然是可爱。那是不是可以等它结满了瓜子,用现在的角度再去看一看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向日葵插进了我的花瓶里,像克服了一种障碍,而它透过玻璃窗迎着阳光的样子,多像一场明媚的沐浴。远享,近观,一晨起床后赏,闲了赏,忙里赏,睡前再一次赏,是把失去的都赏回来吗。把它记录下来吧。准备起画笔。哦,又遇上一次小小的出行,几天之后,回家再见已是焉成一片,而我只能依着未完成的图,又借着印象,在纸上点点涂涂。当时怎么没想到给它留张照呢。诶诶,其实也无妨,它已还了某份心愿,我的有思和无思,如愿和无愿,被它悄然无息的解开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了,接下来我要想象一下瓜子拔出后的黑洞了。幼年时我喜欢它的热烈金黄,却不适于花盘上的密麻和拔出点点瓜子后,那深深的黑暗。幼年仅是一种直观,而成年后对那感觉的不适呢,是不是会有一些延伸,那花盘上密密麻麻的点,多像一阵阵密集的人群,当你被挤得太紧,想找一份小歇,呼口新鲜空气,又一阵纷涌而至,这人群中有和你一样想远离纷争的知几,也有披着伪善衣的好事者,拔出的那一颗瓜子后留出的那一个黑洞是不是有点像是非者黑黑的心呢。事物存在于它本身,美好的,不适的,只能用包容的心去接纳,这多像一句心灵鸡汤,可此刻它突然就迸了出来,这是否对我也是一份美好的提示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棵向日葵某种呈象,好的感受衔接美好,不适的,另有一些现象对接。是呀,向阳的一面不也是背了另一面阴吗。立足于社会,又谁的前行中不是伴一点披荆斩棘呢。如此,既便赋了另一层不算美好的寓意,倒也是释怀接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嗯,小孩和成人的理解各有不同,小孩的直观,而成人呢,则在直观后会加一些社会认知。但其实呢,如果换一个角度,它依然自然于它本身,尊从于它本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细赏着那一株向日葵,它是如此高昂而明媚,那一点曾留过的阴影随着时光的风吹和天地的广阔,轻轻一吹,化开散去,留下一片真诚的果实。当一大金黄扑面而来,当一团红火高挂天边,拥抱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