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印象(之一)

张咩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雅典是希腊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历史悠久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她位于巴尔干半岛南部,拥有超过3400年的历史。作为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公元前5世纪,雅典成为了古希腊众多城邦中的一个强大城邦,也是哲学、艺术、文学和政治思想的发源地,被誉为西方哲学、文学和民主政治的摇篮。雅典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对西方文明的重要影响而闻名于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而神话则是整个希腊文明最灿烂的遗产。2024年6月我们一行6人踏上了这片古老的神话之地。在希腊首都雅典城的几天时间里,我们第一站是登顶缪斯山。缪斯山是雅典卫城西南侧最高的山峰,位于雅典卫城主入口附近的一个树木繁茂的地区。在古代,它被认为是九位缪斯居住的地方。这里的视野没有任何阻挡,可以从山顶看到萨罗尼克海湾和雅典城区的全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缪斯山又称菲洛帕波斯,山顶上有个菲洛帕波斯纪念碑, 以纪念公元2世纪罗马时代的某位叙利亚地区的王子菲洛帕波斯,他热爱希腊文明和雅典,死后安葬在山顶。现在的纪念碑是在1904年修缮过。菲洛帕波斯和他的祖父Antiochus IV的壁龛仍然可见。壁龛下方描绘的是菲洛帕波斯公元109年在雅典市出任罗马领事的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残损的菲洛帕波斯纪念碑现在已经被围栏围起来了。纪念碑也是个地标,在卫城、战神山都可以看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缪斯山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在神话中,它是雅典人对抗亚马逊人的堡垒,在重大战争中被用作战略要塞。站在菲洛帕波斯山可俯瞰整个雅典城区并远眺爱琴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缪斯山离卫城很近,这个观景点是拍摄卫城的最佳位置。雅典卫城位于雅典市中心的卫城山丘上,从城中的各个角落仰望山丘之上的卫城,就仿佛仰望众神之光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战神山,意即“战神阿瑞斯之石山”。它是一座多岩石的小山,这块光秃秃的岩石台阶很陡,上面石头被踩的油光锃亮,四周景色不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战神山高约113米,位于雅典卫城的西北方。背后就是卫城全景。在神话中,战神阿瑞斯是第一个在战神山(当时只是雅典市郊的一座普通小石山)受审的被告。据说,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发起的法庭。事情是这样的。海神之王波塞东有一个名叫埃里厄修斯的儿子,企图强奸阿瑞斯的女儿艾厄西普。阿瑞斯为维护女儿的贞操将埃里厄修斯杀死,并因此受到波塞东的控告,指他犯有谋杀罪。这是战神山受理的第一起谋杀案,被告为阿瑞斯,原告为波塞东,审判员为十二位较主要的神。诸神宣判谋杀罪名不成立,战神阿瑞斯被无罪释放。之后,此山就以阿瑞斯之名命名,被称为“战神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战神山面前可俯瞰雅典市区。 在希腊神话时代、前古希腊时代与古希腊时代,战神山是雅典城邦的最高刑事法庭,主要审判杀人案。在前古希腊时代与古希腊时代前期,战神山议事会以城邦法律捍卫者、监督者和执行者的名义,掌握着极大的政法权力,对雅典城邦进行着实质上的控制。至希波战争结束之后约第十七年,战神山议事会的政治监督权被严重剥夺。不过,战神山的法律职能一直延续到罗马时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雅典是古希腊文化的代表作,也是古典西方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则完全被浓缩在雅典的卫城身上。雅典卫城,希腊语为“阿克罗波利斯”,原意为“高处的城市”或“高丘上的城邦”。雅典卫城以古老文明著称于世,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卫城建在一个陡峭的山岗上,仅西面有一通道盘旋而上。现存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埃雷赫修神庙等。这些古建筑无可非议的堪称人类遗产和建筑精品,在建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进入卫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壮观的卫城山门。山门建于公元前437—432年,位于卫城西端陡坡上,是卫城的入口。山门高18米,侧面高13米,多利安式及奥爱尼亚式列柱巧妙地穿插并列,气势雄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卫城山门通往卫城的神殿,门分三部份:由左至右为北翼、中央楼及南翼。中央楼有六根粗大的多利亚柱式列柱,入口共有五处,入门两侧各有三根爱奥尼亚式列柱。 以前山门是由两侧的宫殿组成的,如今仅剩五个门的柱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希腊神话中,雅典娜生于天父宙斯的前额,她是战争与智慧的女神,将纺织、裁缝等日常技能,以及雕刻、制陶和油漆等工艺都传授给人类。她将一棵枝叶繁茂、果实累累、象征和平的油橄榄树赋予人类,而人们渴望和平,将这座城市归属于女神雅典娜,并把橄榄树栽满雅典各处,从此,雅典娜是这里的保护神,雅典也因此而得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卫城始建于公元前580年,最初是用于防范外敌入侵的要塞,后来成为城市的政治中心与综合性公共场所。3000年岁月过去,经过东罗马帝国的统治、土耳其帝国的侵略、威尼斯人的围攻,成为过其他宗教的场所,如今只留下残垣断壁,可这些巨大石柱穿越了时光,书写着神话时代直到今天的漫长故事。但是古希腊的人文精神却依然流淌在卫城当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雅典娜胜利女神庙”位于山门右侧,神庙建于公元前449--前421年,采用爱奥尼亚柱式,台基长8.15米,宽5.38米,前后柱廊雕饰精美,是居住在雅典的多利亚人与爱奥尼亚人共同创造的建筑艺术结晶。在17世纪70年代,这座古老的神庙完整地屹立在海岬,1687年,土耳其人在同威尼斯人争夺雅典卫城的战争中无知地拆毁了这座建筑,1835年,考古学家们在这里细致地收集起了无数大理石碎片,在幸存的完整地基上拼凑起了神庙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卫城正中的则为帕特农神庙。帕特农神庙是卫城最耀眼的一颗璀璨明珠。这一巨大建筑,是在总建筑师菲特亚斯的指导下完成的。整体采用多利克柱式(粗壮),横8竖17围成长方形,一共46根柱子,黄金比例下显得庄严而精美,它是献给守护神雅典娜的神庙。曾经也作为教堂、金库。它在不同历史时期被改造成不同的用途,6世纪被改为圣母教堂,15世纪奥斯曼统治时期则变身为清真寺。最糟糕的是17世纪被奥斯曼军队用作弹药库,结果在威尼斯军队的炮击中发生爆炸。19世纪初,英国驻奥斯曼帝国大使埃尔金伯爵托马斯布鲁斯(Thomas Bruce,1766-1841)从昏庸的奥斯曼帝国统治者手中骗取了帕特农神庙中残存的雕塑,将其转运至英国,后被卖给大英博物馆,这也成为希腊人心中永远的痛。虽然1983年希腊政府开始向英国征讨,但至今无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帕特农神庙内曾供奉着雅典娜女神的雕像,如今虽然雕像已不复存在,但游客们仍可以在此感受到古希腊人对神灵的虔诚和敬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厄瑞克赛翁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 )是雅典卫城建筑群中又一颗明珠,其建筑构思之奇特复杂和建筑细部之精致完美,神庙主殿南北墙壁都开设窗户,与矩形方石块构成的墙壁协调对应,在古希腊建筑中是不多见的,特别与众不同的是雕像柱廊,在古典建筑中是罕见的。据记载,该神庙建于公元前421~405年,是为纪念雅典娜之子、雅典王厄瑞克阿斯,它依山势而建,坐落在三层不同高度的基础上,平面为多种矩形的不规则组合,近似于克里特岛上著名的米诺斯迷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女雕像柱廊在神庙的北部,共有6尊,各高2.3米,体态丰满,仪表端庄,朝向北面,头顶平面大理石花边屋檐和天花板,雕刻栩栩如生,衣着服饰逼真,它们像神圣的女神,无言地注视着几千年人世变换、沧海横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厄瑞克赛翁神庙是古希腊建筑的又一个杰作,因此,许多西欧人千方百计将其精华部分据为己有,例如,自西数第二个女雕像就被英国埃尔金勋爵盗运到伦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卫城上有一个巨大的希腊国旗台。这里与我们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一样,会由希腊的卫兵们,每天迎着阳光升旗,顺着落日降旗。它记载了希腊人们抗击德军的英勇行为。德军在1941年占领雅典后,曾命令在此守卫国旗的希腊士兵摘下希腊国旗换上纳粹旗,但这名士兵把摘下的希腊国旗披在身上,再纵身跳下悬崖。同年的一个晚上,两名希腊青年偷偷爬上卫城,撕碎了纳粹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卫城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石头山,除了山上的石头外,还有散落在满山各处数千年被毁建筑物的大理石碎片。不仅感慨:愈是古老的文明,愈是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愈是古老的民族,愈是遭遇过许多不幸的灾难。埃及历史5000年,先后被他人奴役和殖民时间长达1300年。巴比伦和印度,也先后被他人统治和奴役。就连古老的中国,也先后遭遇到八国联军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抢劫。这些碎片似在向世人倾诉它历经的千年苦难,也似在向人显示它历经浩劫而不卑不亢、不屈不挠的顽强禀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位于卫城入口南侧的阿迪库斯音乐厅(阿提卡斯露天剧场)建于公元161年,由当时的雅典富豪阿迪库斯(Herodes Atticus)为纪念其妻子而建。后来他将这座剧场捐给了雅典市政府。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剧场也是同时期最杰出的建筑物之ㄧ,是可容纳6000多人的户外剧场,到二十一世纪夏季仍有表演在此举行,该音乐厅为三层式的建筑结构,半圆型的剧场直径38米,在任何一点都能听清楚舞台上演员的台词及音乐席的表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剧场依山坡而建,大得惊人,似乎凝结了天地大美之气。 剧场的舞台背景为罗马式的窗型高墙,壁龛处以雕像作为装饰。剧场历经无数兴衰及灾难,最后遭遇一场大火将原有的西洋杉屋顶烧毁。在后代的古迹修复中,并没有再修复此被烧毁的屋顶。在古代的时候每逢节日都会在这里举行音乐会和表演剧,至今也是如此。阿迪库斯露天剧场是雅典艺术节举办的地方,每年6-9月在此举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卫城的山丘上可俯瞰全城 。在这众神之位,想象雅典娜怀着悲悯与慈爱,将和平与富饶降临在整个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宙斯神殿位于雅典卫城山下一处平地上。是为了祭祀宙斯而建的,也是古希腊最大的神庙。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第三代神王,统治世间万物至高无上的天神,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首。是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神。宙斯被称为“众神之王”或“奥林匹斯之王”,同时也是天空与雷电、乌云之神。当他心情好的时候,天上就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愤怒时,天空就会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古希腊人及罗马人崇拜宙斯,在神话里将宙斯说成是自己的祖先,奥林匹斯的许多神祇和许多希腊英雄都是他和不同女子生下的子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宙斯神庙建于公元前470年,于公元前456年完工,由建筑师Libon设计,宙斯神像则由雕刻家菲狄亚斯负责。直到公元前86年,罗马指挥官苏拉(Sulla)攻占雅典,破坏了尚未完成的建筑,将一部分石柱和其他建材拆下来之后,运到罗马。直到今天,在罗马市中心的古罗马广场遗址上,还能看见它们。宙斯神庙尤以象牙和黄金的塑像而闻名于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宙斯神殿现在已经不能称之为神殿了。由于历代战争的摧毁,神殿已没有墙壁,没有屋顶,没有神像。庞大的宙斯神殿,现在只剩下13根七十米高的大理石柱,并排挺立在一片空地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宙斯神殿是古希腊的宗教中心。内厅有12米高的宙斯神像,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和众多的古希腊神庙一样,宙斯神庙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104根柱子仅存13根。尽管如此,也无法掩埋这片废墟底下藏着的人类文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哈德良拱门是罗马时代的凯旋门,公元131年哈德良皇帝建造。如今哈德良拱门仍旧是进入雅典大门的象征。哈德良拱门与宙斯神庙隔路相望,据传这个建筑是为庆祝哈德良皇帝的到来以及他为城市做出的贡献而建造的。但由于年代久远和风化以及空气污染,哈德良拱门也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很多建筑细节部分脱落,字迹也更加模糊不清,只能通过断壁残垣来回忆当时的辉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雅典卫城博物馆是一个现代与古典相结合的建筑。坐落于希腊雅典卫城山下。新卫城博物馆由瑞士裔建筑师特屈米和希腊本土建筑师米哈利斯共同设计。特屈米此前表示,他的设计理念是赋予博物馆光感、动感和层次,用最先进的现代建筑技术还原一座朴素的古希腊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博物馆直接建于古雅典考古遗址之上,坐落于卫城山下的东南角,距帕特农神庙仅数百米之遥。整个博物馆在100多根混凝土支柱的支撑下凌空于地面。在走廊里向外望,还可以透过玻璃360度欣赏300米远的帕特农神庙以及雅典全城风貌。这样的精妙设计不仅充分保护了地面的文物遗址,也让博物馆和卫城之间再无遮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卫城博物馆总面积为2.5万平方米,其中展区面积超过1.4万平方米,分为5个展区,分别是“卫城斜坡展区”、“古风时期卫城展区”、“帕特农神庙展区”、“古典时期卫城展区”和“公元前后5世纪展区”,拥有近4000件展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帕台农神庙的艺术品包括原始的大理石浮雕和壁画,这些艺术品曾经装饰在帕台农神庙的建筑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卫城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是女像柱,这五尊女像柱曾经在伊瑞克提翁神殿南部的基座上支撑着柱廊,和帕台农神庙一起成为雅典卫城的标志性存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左边这尊荷犊者像制作于公元前570年,表现的是一个男人扛着祭献给雅典娜的牛犊。它被认为是雕塑家帕罗斯(Palos)的儿子罗伯斯(Rhombos)以自己为模特塑造的。无论是健硕的男子还是温顺的牛犊都太可爱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雅典卫城博物馆于2009年向公众开放,馆内收藏了数千件在雅典卫城山坡上发掘的文物。博物馆收藏了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雅典娜-耐克神庙、普罗皮莱亚以及附近其他圣殿的雕塑元素和物品,是了解古希腊和古典时代雅典人生活的窗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自1833年土耳其驻军退出雅典卫城以来,希腊便开始讨论建立一个雅典卫城博物馆。最早的卫城博物馆于1874年建成,并于1950年代进行扩建。由于卫城新出土文物的数量不断增加,博物馆空间很快便捉襟见肘。与此同时,希腊也在不断要求他国归还流失的文物,却被以没有合适的场馆保管和展示的理由进行推脱。为索回流失在外的文物提供支持,也成为设计和建造新博物馆的一个关键因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尊雕塑来自Hekatompedon神庙西侧的三角形楣饰,被叫做蓝胡子魔鬼,是神话中长着翅膀的三体生物,由三个留着胡须的男人组成,他们缠绕在一起的蛇形下半身代表了地球,举着象征大自然的三样物品:波浪-水,火焰-火、鸟-空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博物馆的建立是为了收藏雅典卫城的文物,讲述古代雅典的故事,并作为一个灯塔,让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特别是大英博物馆,还有梵蒂冈博物馆、卢浮宫和其他博物馆所收藏的文物被送回。</span></p> <p class="ql-block">  从一个博物馆了解一座城,卫城博物馆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时空走廊,在雅典的古老与现代间徘徊。</p> <p class="ql-block">以上图片均为手机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