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长决定孩子的健康与成败-上

佳佳

孩子的问题是从哪里来的? <p class="ql-block">第一次 读书笔记 佳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一【原文摘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我们家长在与孩子的“过招”中,常常是“屡战屡败”,家长往往为此焦虑万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不知道怎么来的,又怎么可能知道怎么没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二【个人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非常喜欢师父举的三个小例子,第一个例子是讲给对急于找办法的家长,通俗易懂的告诉家长不要轻举妄动,一意孤行,会打乒乓球,但不代表可以和世界冠军刘国梁、王浩这样的选手过招较量,家长们总想在某个专家那里或教育课堂上快速学到一招两招回家对付自己的孩子,想简单粗暴地把孩子的问题解决掉,这种错误的想法才是家长“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家长没有成长,孩子不按套路出牌的时候就蒙了。</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第二个</span><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例子是家长学会了方法,也用不好。假如孩子不小心骨折了,你会把它放在家里,然后打电话问骨科大夫说我的孩子骨折了,请你告诉我该怎么接上,然后就按照大夫电话里讲的方式在家里自己动手为孩子治疗骨折吗?</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第三个</span><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例子是如果孩子发烧了,应该给他吃什么药呢?应该给他吃退烧药还是消炎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就像给孩子治疗发烧一样,没有找到孩子发烧的症真正原因,即使是吃了退烧药,把烧退了,很快还会继续发烧,甚至耽误病情,发现孩子出现问题急于向问题下手把问题解决掉,这本质上也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要先扬汤止沸,再做釜底抽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三【行动指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把三个小故事都讲给我儿子听了,孩子听了也觉得小故事的寓意非常有趣,意味深长,让他更了解有一些父母的做法是错误的,还跟孩子探讨了妈妈曾经也做错过的事情,现在正在努力的学习成长。在给孩子讲述师父的隐喻小故事时,我突然觉得这也是在给孩子做一种正向的催眠,师父的每一句话,在不经意间通过我的嘴巴传递到了孩子的耳朵里、心里,可以慢慢成为他看待事物的一个方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