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红色池州行

诺斯贝尔潇

<p class="ql-block">木塔乡位于东至县东南方向,皖赣两省三县结合处,因清代村庄对面山上有一座木塔而得名,是池州境内著名的红色之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木塔地区是方志敏领导的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重点苏区之一,红军独立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曾经在此战斗、休整。中共皖赣特委、军分区司令部、秋浦县委曾迁驻境内,尤其是红军北上抗日时,木塔人民积极拥军参加,为开辟、创建革命根据地和保卫红色政权,先后有1200余名革命先烈血洒这块红色土地。</p> <p class="ql-block">东至木塔红军纪念馆</p><p class="ql-block">木塔红军纪念馆位于木塔乡荣兴村。土地革命时期,木塔乡是方志敏领导的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重点苏区之一。纪念馆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设计为首尾两厅和红色土地、红色军队、红色政权、红色基因等4个部分。每个主题展厅都设置有序言及结语,用以交代历史背景、升华时代意义。周边还有红色广场,黎痕老街革命旧址、烈士故居、烈士就义地、木塔口战壕等红色景点。</p> <p class="ql-block">东流镇隶属于安徽省东至县,位于东至县中西部,地处长江皖江段南岸。东流镇名来自北宋大诗人黄庭坚“沧江百折来,及此始东流”诗句中的“东流”而得。晋代陶渊明曾隐居东流艺菊,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镇内陶公祠、双塔(秀峰塔、天然塔)、老街等众多历史遗存,承载着东流厚重的历史和文化。2019年1月,东至县东流镇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流老街,始建于唐代,历经千年。老街呈“十”字形,东西长880米,南北长380米,宽3-5米不等。因时间关系,我只是从东街向西,走马观花掠过。</p> <p class="ql-block">一、农场位置上品自然农场位于皖南山区「池州市东至县花园乡栗埠村」。农场外围交通便利,临近国道,在建的花园高速互通于2025年年底通车,届时下高速十分钟到达农场。农场原田地荒芜十多年,自然生态系统保持良好,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周边无工业源,没有污染源,天然饲料充足。</p> <p class="ql-block">二、农场定位上品自然农场致力于纯天然食物的生产,通过自然农法的模式生产食物,其目的是:保持健康的土地,生产健康的食物,孕育健康的人。农场周边四面环山、三面邻水,自然生态保持完好,土壤天然富含硒元素。上品自然农场依循大自然法则的农业生产方式(自然农法),以维护土壤生机的土壤培育为基础,绝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农药和各种生长调节剂以及任何有残害土壤的添加剂,欣然接受广种薄收。农场采用有畜的复合型农业:种植产生的五谷杂粮、瓜果蔬菜可作为散养家禽家畜的食物,家禽家畜产生的排泄物经发酵后就是健康的农家肥,从而实现农场内部资源的循环。</p> <p class="ql-block">三、农场生产食物原则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农业圣典》中提出“有了健康的土壤,就会有健康的植物,也就有了健康的动物和人类。”、“我们的食物皆产自肥沃的土壤,当我们皆食用这些新鲜的食物时,人类至少有一半的疾病将会消失。”。诺贝尔奖获得者莱纳斯鲍林说过“通过给身体正确的营养,多数疾病都可以自愈,最佳的营养来源是食物。”。由此可见,人类健康的源头在土壤。因此,我们农场种植基本原则是:「非转基因种子」、「不施商品肥」、「不施除草剂」 「不施农药」,坚持“以农为本·专注纯天然食物”。四、农场目前状况上品自然农场成立于2022年10月,位于皖南山区一个隐秘的小山村,目前有旱田110亩和林地25亩(东至县花园乡栗埠村),水稻田120亩(东至县尧渡镇乃滩村)。2024年5月申报了注册商标“上品青峰禾物”。</p> <p class="ql-block">在皖南池州东至县的深山峡谷之中, 静卧着一座千年古寨——南溪古寨。</p> <p class="ql-block">远望山峦屹立、雾气升腾,九条山脉俯身而下,南溪古寨就隐蔽在山脉腹地之中。村口古树旁的一座单孔石拱古桥诉说着这个千年古寨的历史,这样的古桥村里还有两座,叫做“进村三把锁”。古寨沿溪而建,水道呈S形走向,绕过99弄,跨过88沟,寨内宛如一个天然八卦迷宫。山、水、村的绝妙结合,称为“三奇”。</p> <p class="ql-block">这个又名金家村的小小村落,隐蔽在山脉腹地。青砖黛瓦马头墙,看起来和皖南的任何一座村落并无二致。而村子里珍藏的金氏族谱中的记载,其为匈奴最大部落休屠王之子日磾的后人。唐朝末年,金氏祖先金侨公为避黄巢战乱,从徽州黄灯迁到此地定居。因此,被誉为“隐居在大山里的匈奴部落”居住地。塞上的马背文化和江南的农耕文明,在这里悄然碰撞融合。</p> <p class="ql-block">99条巷弄,全是曲径通幽的石板小道,房屋依山而建,绕着小溪有序地排列着,溪水就从房檐屋脚下流淌。住在这里的金氏族人和皖南土生土长的居民已日趋相同。养猪、种菜,也已是他们的日常。我们只能在留存于建筑和石刻上的骑射图案中找寻着历史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金家村里最古老的两处建筑,是金氏祠堂和匈奴城堡。金氏宗祠始建于1583年,是南溪古寨现在尚存的唯一一座祠堂。堂内柱础上青天白云的图案和弓箭模样的弯梁还保留着匈奴的特征。匈奴城堡建于元代,是整个古寨的最高处,当时用来防御外敌。这座碉堡墙壁之间的夹角并不是直角,它呈60度,像一支呼之欲出的箭。而箭之所指正是西北方,代表了金氏后人对先祖的思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传承与新生,在南溪古寨,可感受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龙川,是绩溪一个古老的徽州村落,离县城10多公里。行不多久,便见一湾碧水,两岸花开,民居错落有致。我停车来到河边,看远处村子的粉墙黛瓦,被金色的菜花簇拥。一个当地人指点我,爬上山可以看到村子的全貌。满头大汗登上小山,果然小河两岸尽收眼底。村子依青山傍碧水,一看就是个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龙川村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其先祖是东晋散骑常侍胡焱,因爱这里的风水胜迹,于咸康三年(公元337年)举家迁此。他真有眼光,找了这么一个风水宝地。龙川胡氏代有人才,是有名的"进士村"。明代该村曾有10多人中进士,最著名的是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戊戌科进士、官至太子少保和南京户部尚书的胡富,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戊戌科进士、官至太子太保和兵部尚书的胡宗宪。村中有高大轩昂的奕世尚书坊,就是为他们俩建的。牌坊上的人物、动物、花草雕刻,是徽派石雕的精品。另外一座都宪坊上的石雕,也极精美。</p> <p class="ql-block">不过龙川最令人惊叹的不是这个,而是胡氏宗祠。宗祠始建于宋,明嘉靖年间大修。坐北朝南,前后三进,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器宇轩昂。里边最精美的是木雕。它的每根屋梁,两端都有椭圆形梁托,梁托上雕刻着彩云、飘带,中间分别镂刻龙、凤、虎等,檩上也都有木雕,仰首凝望,精美别致。</p> <p class="ql-block">活动时间:2024年8月9—11日(周五—周日)</p><p class="ql-block">活动费用:1100元/人</p><p class="ql-block">费用包含:</p><p class="ql-block">1、参观门票讲解</p><p class="ql-block">2、两晚住宿</p><p class="ql-block">3、四正两早餐费 </p><p class="ql-block">4. 三天保险费用</p><p class="ql-block">不包含:自驾费用</p> <p class="ql-block">8月9号(星期五)上午午10:00新北指定地点集合出发。(车程约5小时)午餐服务区大家简单自行安排</p><p class="ql-block">15:30 到达东至宾馆安排行李,游玩东流老街,晚餐。</p><p class="ql-block">8月10日早上8:00出发木塔红军纪念馆附近农家午餐,下午游玩前往“隐居在大山里的匈奴部落”的南溪古寨 ,结束参观家庭农场,晚餐</p><p class="ql-block">8月11日上午8:00出发绩溪,参观龙川,午餐后返回常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