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赢职场(30)有一种“躺赢”叫“智赢”

机器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题字:张景峰,著名书画家,红山画院院长</span></p> <p class="ql-block">提起“躺赢”,许多人难免要生出满腔的怒气和口诛笔伐的冲动。</p><p class="ql-block">“躺赢”是一个网络流行语。在社会领域中,人们之所以反感“躺赢”,是因为它有三种表现形态:一是个别人因为家庭条件好,无需努力就能过上令人羡慕的生活。二是在某个时间、地点或事情上,因为运气和机遇而非实力和付出获得成功;三是一种不想通过劳动、奋斗去赢得成就,而是想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实现目标的心态。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躺赢”虽是一个现代流行语,但问世于2500多年前的《孙子兵法》,早就提出了一种“躺赢”的思想。</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形篇》曰:“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意思是说,打胜仗的军队,总是首先创造利于战胜敌人的条件,然后伺机同敌人进行交战;而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先冒险地同敌人交战,然后企求侥幸取胜。孙子这种“先胜而后求战”的用兵思想,岂不是一种“躺赢”?</p><p class="ql-block">孙子的“先胜”即“躺赢”,是建立在三个条件基础之上的:一个是战前的“庙算”,即精心周密的运筹谋划;另一个是有力有效的“伐谋”“伐交”;再一个是“以镒称铢”的绝对兵力优势。具备了这三个条件的一方,可以说不“躺赢”都难。</p><p class="ql-block">在职场上,孙子的这种“躺赢”思想,对普通人来讲也是至关重要的“赢策”。那么,职场上怎样才能把孙子的“躺赢”理念变成“稳赢”现实呢?</p><p class="ql-block">要选择具有较大优势的职业或岗位,形成“以镒称铢”之势。有了强劲的实力,走到哪里都能立于不败之地。当年鲁迅弃医从文,选择了“笔杆子”,但没选择“枪杆子”,既出于强烈的报国救国之志,也是基于自己的文学优势。</p><p class="ql-block">要借鉴朱升为朱元璋献上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大略,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把“课前”的功课做足。对一些可以选择的事情,时候不到、条件不成熟,就不要轻易接手、上手。同时,还要练好功外之功、做好事外之事。总之,要谋求水到渠成之效,力避“赶鸭子上架”。</p><p class="ql-block">要磨砺必要的“独门绝技”。有的人在职场里“吃香”,是因为他们不仅是单位的“刚需”,还是稀有的“大熊猫”。比如,文笔特别好的人,文秘岗位空出重要位置,别人是抢不走的;口才好、形象佳的人,无论是选“发言人”还是挑“形象大使”,“躺赢”是必然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李明东题)</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i>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6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i></p><p class="ql-block">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