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听到作家残雪的名子,已经有好多年了,大多数消息是关于诺贝尔奖的赔率。</p><p class="ql-block"> 受不了不断地被灌输,残雪是个好作家(甚至有人说她是中国最好的作家)的强烈诱惑,去年终于买了一本《五香街》,看了不到一章就果断放弃了,直观感受就是一开端就是文字游戏,实在是欣赏不了。还有用英文字母做人名地名,构成了很大的阅读障碍。就像黄泥街这部小说中的S机械厂,书中提到的就这一个机械厂,就算不要这个S,直接称机械厂也不会混淆,真是弄不懂呀!</p><p class="ql-block"> 直到今年,又听闻残雪获得了国外什么大奖的消息,作为业余文学爱好者的我禁不住又蠢蠢欲动,感觉如果再不看残雪的小说就不敢再说自己喜欢读小说了似的。于是,想来想去,还是从她的成名作《黄泥街》看起吧。</p><p class="ql-block">忘了哪天开始看的,直到昨天才看完。</p><p class="ql-block">这部小说写的很零碎,坦率地说,看了一遍,只记得几句革命语言,多处提到的垃圾和屙翔,还有各种小动物,剩下的就只有荒诞的行为和不知所云的对话了。</p><p class="ql-block">记得谁说过,全世界能读懂残雪的只有一个半人。这句话其实有问题,就是读懂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怎样才算读懂呢?她的小说是一个一个谜面,我们只有猜出谜底,而且必须与她设定的谜底相同,才算读懂了吗?如果是这样的标准的话,那可真是太难了。</p><p class="ql-block">记得还有人说过,作家的作品一旦发表,就和作者想表达的没关系了,每一位读者可能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也无所谓对错。</p><p class="ql-block">《黄泥街》写于1985年前后,距那个年代结束尚不到十年,而作者本人的生活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冲击。古华的《芙蓉镇》写于1981年,该时期那个年代题材的文学作品有很多。《黄泥街》的写作风格倒是与该时代的混乱、污秽、荒诞很是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笔者试着把该部小说做如下梳理,看看她到底写了些什么。</p> <p class="ql-block">首先,让我们看看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吧。</p><p class="ql-block">小说中区长是个大人物,职位最高,总把“老革命根据地的传统还要不要呀?”挂在嘴边,好像此言一出,就特别有水平,特别有震慑力。</p><p class="ql-block">区长也很有雄心壮志。多次声称要解决厕所脏的问题,虽然一直也没能解决掉。信心满满-的--手掌捏成拳头举到鼻子面前说“黄泥街的阻力一定要扫除”一直坚信黄泥街有迫害案,要求严查,还在怀疑“难道在生物体内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抗体”。并一再提醒大家:“黄泥街的阻力之大原不是你们想象的到的,必须以退为进,斗争才刚刚开始。”并果断地说:“所有的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要把黄泥街的文化生活高的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区长也被怀疑被轻视。吃瓜群众一度还认为他就是王四麻子。嗡嗡嗡嗡的重要讲话,也没几个人在意。</p><p class="ql-block">区长花样也蛮多。心血来潮时,区长突然决定要搞+微服私访。生病时也乱投医,让找巫婆来看。还热衷于办个文化学习班,以解决群众吃蝇子的事。</p><p class="ql-block">区长也有性魅力。袁四老婆因区长的临幸(不知真假)高兴地自言自语,还遭到齐婆的嫉妒--“区长也到过一回我家里。”。其他人还夸区长有眼力,不会挑错人——“虽然没有灯,他那双眼就像猫眼一样看得清。”</p><p class="ql-block">区长也不拘小节。讲话时还不忘挖着鼻孔;在路边脱下棉衣翻来覆去地找虱子。和朱干事搂在一起睡在张灭资的茅屋顶上,太阳晒着屁股,晒得热气腾腾。还坐到朱干事的腿上,由缠在一起睡着了。</p><p class="ql-block">区长有时也很暴躁。区长一拳打在桌子上,对王厂长说:“你给我把这门打开,你这豪猪!肥肉!”虽然和朱干事时而缠绵,也有不礼貌的时候,大喊:“形势正在变得对我们有利。开门,你这贼!”</p><p class="ql-block">区长很有责任心。直到最好,还在关心“把妇女关到笼子的事调查的怎么样啦?”对厕所卫生问题也一直在牵挂着,依然在强调:“老革命根据地的传统还要不要呀?但已经是耳朵发黑、一边脸肿了起来;眼睛严重发炎了。</p><p class="ql-block">小说中,区长代表着权力?代表着有权阶层?代表着官员?展示了官员的煞有介事?不作为?善于喊口号作重要指示?是,或也不全是。其实呢,这样的人物一直都在我们身边,这一幕幕荒诞的剧情也一直在上演,不过换了套行头罢了。其他的还是留给每位读者思考吧。我所做的只是简单的梳理而已。</p> <p class="ql-block">小说中出现了齐婆、袁四老婆、宋婆、王九婆等以婆称呼的女性形象,连个名字都没给,算是黄泥街的吃瓜群众吧。但这几个婆也不可或缺,在小说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他们生活环境差。生活在到处是垃圾蝇子、蛆、蛇等各种小动物遍地的恶劣环境中。</p><p class="ql-block">她们啥都吃。宋婆将捕蝇笼子里的蝇子一只只剥好,去掉头和翅子,准备去厨房去炒来吃。宋婆在家中明目张胆地烧吃蝙蝠。”</p><p class="ql-block">她们使命感强。齐婆几次三番地喊叫:“千百万人头要落地啦!”“阴谋家!奸细!千百万人头要落地啦!”大声吆喝:“社论学过了吗?”“抓党内一小撮呗。”“许多迹象已经指明了问题的本质,”“这里边肯定有阴谋”“有人要顽抗到底。”“警惕奸细!警惕奸细!”袁四老婆也跟着说“那几个人怀有一种阴险的企图。”宋婆也不闲着:“所有的迹象都说明同一个问题,有一根线索穿插其间。”宋婆还担忧道:“黄泥街的婊子问题没法解决。”“黄泥街上所有的东西都在变质。”袁四老婆猜想区长:“一定是一些深奥的问题。我想准是有一种思想扰得他怪难受、怪烦躁的。”</p><p class="ql-block">她们很有情趣。齐婆--把两只鞋脱下,用绳子穿好吊在耳朵上,围着厕所绕圈子。齐婆和袁四老婆为了证明和区长有染互相嫉妒。</p><p class="ql-block">文中的革命语言在那个年代并不稀奇,实际上有过之而无不及。普通老百姓在最高指示下,也变得群情激愤,满怀热情地投入到了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去了。他们立场坚定,敢于揭发身边的敌人,甚至对亲人也能做到大义灭亲。即便是吃不饱饭,也丝毫不会影响他们之间对派系的争论,不影响他们去批斗去打倒XXX。</p><p class="ql-block">时代不同了,这些荒唐的时代已离我们远去,我们感到可笑。可是,不幸的是,我们对过去可以轻描淡写可以云淡风轻可以一目了然可以入木三分,回到我们生活的当代,我们往往难以分辨,有时候,我们自己可能就是那个XX婆,却仍然洋洋得意得以为自己站在时代的鳌头而全然不知呢。</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小说中的种种事件</p><p class="ql-block"> 小说中提到的事件有备案事件、吃蝇子事件、王子光事件、王四麻事件、鬼剪鸡毛事件、迫害案事件等等。</p><p class="ql-block"> 这些事件是否映射那个年代某个真实事件,不得而知,我觉得也没必要去考究。小说毕竟是小说,再说了,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考究个子丑寅卯来也不是一般读者的责任和兴趣所在。不过,那个年代确实是事件频发的时代,以XXX事件冠名的比比皆是,远多于小说中的事件种类。</p><p class="ql-block"> 我也试图搞清楚小说中的种种事件的原委,但可能是理解不深,始终不得要领。</p><p class="ql-block">王子光是不是一个人?还是只是一道神秘的光,一团磷火呢?这个玫瑰色的名字的出现为何改变了黄泥街这条灰暗无光的小街呢?王子光乘小船来。王子光正式通知街上的人:“关于政治面貌的问题你是如何领会的?”有人怀疑来的不是王子光而是一个叫花子,有人·认为王子光是上头派来的。大家对王子光为什么来一来又不来了感到百思不得其解。区长也再唠叨“要弄清王子光的真实身份。”最终,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p><p class="ql-block">还有王四麻事件,也没搞清到底是不是一个真人,还有人认为区长就是王四麻,黄泥街上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王四麻。这个王四麻有是个什么东西呢?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或隐喻呢?</p><p class="ql-block">至于备案事件、迫害案事件更是有头没尾,云里雾里,难以理清头绪了。</p><p class="ql-block">我们生活中会发生很多事,有些事会成为事件,文中的事件到底实在暗示什么呢?还是留给读者去思考吧。</p> <p class="ql-block">小说中提到的词汇也很有时代感和特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p><p class="ql-block">小说中多次提到委员会、磺胺、婊子、遗留问题等名词,这些名词背后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委员会是一个机构,文中多次遇到问题称要向委员会报告,但又有人怀疑委员会是个假的,根本就没有委员会,到底有还是没有呢?</p><p class="ql-block">磺胺,在文中是个有奇效的药物,不仅能治眼病,还能治痔疮,甚至包治百病。它又是何方神圣呢?这样写的目的除了荒诞本身,还有什么意图呢?</p><p class="ql-block">婊子,黄泥街上是有十三个还是有八个婊子,一直没有定论。</p><p class="ql-block">遗留问题是什么问题呢?</p><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的用词已经与那个年代相差甚远了,提到这些词,我们只会觉得可笑。可是,我们是否又创造出了更多的词汇,让几十年后的人们像我们嘲笑那个年代的人们一样嘲笑我们这个年代呢?人总是有就局限性的,看不了很远,也看不了很近。我们往往会轻易的对过去的事或人作出相对正确的判断,但对于未来却很迷茫,对于当下因当局者迷深陷其中或因趋利避害而语焉不详。</p><p class="ql-block">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其实也没有什么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可言,就算是通过本文让自己对该小说进行了梳理,印象更加深刻了吧。也希望您读到本文后对该小说有个初步的了解。如果说通过这部小说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的荒诞,了解了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我想也并非是作者的本意吧。一部小说值得去阅读,不仅仅是告诉了我们什么曲折离奇的故事,也不是讲了个什么大道理,而应该是在我们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她带给了我们什么样的阅读体验吧。</p><p class="ql-block">本文写的很稀碎,原著故事也很细碎,我们的生活又何止如此细碎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