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24)

梦里园林·孙震(原创)

老兵说事(543)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长话短说。</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回忆青春往事,记录过往时光,细说生活故事,描述工作过程,不忘初心,让明天更美好。</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238)</i></b>1985年9月,我休完一个多月的探亲假回到部队,重开介绍信到杭州旅游。我和爱人住在浙江省军区二招,这地方我特别熟悉。军部办展览到西泠印社洗彩照,是我多次从湖州到杭州经办的,每次都住二招。这地方离西湖近,游玩方便。老乡朱春平和爱人一同到杭,我们相互拍了很多照片。</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239)</i></b>穿了七年多军装,外出总是引人注意。1985年9月,我与爱人在杭州旅行时,特意穿了便装。那天在灵隐寺拍照,当时很随意,没想很多,现在看似乎有些不恭。</p><p class="ql-block">当兵那会,我所有津贴都用于买杂志,买胶卷。自己有个相机,为战友拍了很多资料,唯独自己没几张“标准像”。</p><p class="ql-block">此照为景区摊点人员所拍。</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240)</i></b>这张照片是在岳王庙由景区摄影摊点人员拍照的,背景建筑是岳王庙的主体建筑忠烈祠,檐上写有“心昭天日”四字横匾,为1979年叶剑英元帅题写。</p><p class="ql-block">岳王庙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长眠之地,也是历代人们凭吊、瞻仰岳飞的重要场所,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现在的岳王庙是清代康熙年间在原来的基础上重建,1979年对它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241)</i></b>1979年当新兵时,我们连队在富阳段富春江野营训练,八一期间,全连集体游杭州,我就是在这个地方——平湖秋月照过两张照片。1985年9月,我和爱人游西湖,特意去老地方看看并在此合影。有意思的是,30多年后,我住的由浙商开发的小区名叫“平湖秋月”,难道老板专为我量身定制?</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242)</i></b>当年在杭州拍这些合影的相机,是我自己在老山前线时从甘肃光学仪器厂经过特批买来的。这事儿,上过《工人日报》和《甘肃日报》及省电台。老乡加战友朱春平帮我们拍摄的这张照片不够完整。我闭着眼,脚没露出来,洗印出来后,我就臭过他拍照技术太差。现在想起来,也算是一个难得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243)</i></b>坐在西湖边金色的草坪,惬意!连队战友朱春平和他爱人玉兰从老家来队旅行结婚,我是由芜湖归队后陪爱人到杭州游玩,事先并没有相约,在杭州撞上了。我们同住省军区二招,结伴出游,很是开心。我为他俩拍了很多照片,美得很。1985年9月,杭州的天气比往年凉快了不少,适合旅游。</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244)</i></b>1985年9月的西湖,游客稀疏。那时没有旅游热,到杭州游玩的除了外地来杭出差的,偶有旅行结婚的,大多数都是杭州本地人,如果不是星期天,游客更少。西湖我是来过很多次的,我向来是喜水烦山,可能与自己从小生长在水乡有关。摆拍的这张照片,战友朱春平夫妇也来过一张。</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245)</i></b>1985年9月,我们在杭州游玩正兴,晚上回省军区二招, 招待所领导立即通知我们:一军政治部首长打来电话说,南京军区政治部《人民前线》报记者、《解决军画报》记者正在芜湖采写“市长与士兵”,要求我们立即赶回芜湖参加采访拍摄,记者在芜湖等候。次日一早,我们坐长途车赶往芜湖。</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246)</i></b>《解放军画报》记者在芜湖采访,找到了我爱人单位,得知我们去了杭州,便通过军区与一军政治部联系,查找孙震。那时,我因新闻报道和经常在机关帮忙,很多机首长认识我,找人便是很容易。我们回到芜湖,市民政局领导带着记者上门,我们与记者见面后直奔市图书馆,拍了这第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247)</i></b>这张照片是芜湖市长赵衡蘧登门祝贺我们新婚之喜时《解放军画报》记者马增寅拍的。赵市长听说我从前线凯旋归来后与爱人去旅行结婚,待我们回到芜湖,便亲自上门祝福。我们这个住房,也是在赵市长关心下,由爱人所在的单位与市房管部门协调,照顾分配给参战军人家属的,很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248)</i></b>1985年9月,芜湖市长赵衡蘧带领参加老山作战的芜湖籍军人参观市容。这张照片是在市工人文化宫楼顶拍摄,六名军人五个干部,唯我是战士且是“芜湖女婿”。赵市长对我的情况,在早先走访中就已经清楚,照相时特意让我站在他的旁边,以示特別关心。图为《解放军画报》刊登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249)</i></b>《解放军画报》记者到我爱人单位采访,图为单位领导与职工听我讲前线故事。那时,国家下发了关于解决参战军人家庭困难的文件 ,引起了部分地方的重视,我爱人在单位分房时得到了照顾,这也是记者要采访的主要原因。但也有地方不重视这项工作,说当兵打仗就是尽义务,没什么该照顾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250)</i></b>1985年9月,《解放军画报》记者马增寅到我老丈人家采访时拍了这张照片。我夫妻俩与父母在一起,他们为我从前线凯旋而庆贺。</p><p class="ql-block">芜湖市是双拥模范城市,他们组织了芜湖籍参战军人英模事迹宣讲团,深入机关、厂矿、学校演讲。我也被新家巷小学请去作老山前线英雄事迹报告,受到师生欢迎。</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251)</i></b>《解放军画报》记者马增寅把我们从杭州叫回来协助拍照片,下了很大功夫。从芜湖军分区通过南京军区再到一军政治部,绕了个大弯。我们回到芜湖,积极配合记者采访。这是1985年9月马增寅记者在我家拍摄我爱人的照片,宣传她支持我安心服役,鼓励我在前线勇敢战斗的事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252)</i></b>这是记者补拍的镜头:我爱人把报纸上关于芜湖市长关心参战军人家属的报道剪下来、寄往云南前线,让我们战士受鼓舞。这是真实的事情。1984年底,我在前线把昆明军区颁发的两山作战胜利纪念章寄回家,爱人转赠给了赵衡蘧市长,特意感谢市领导对子弟兵的关爱,对参战军人家庭的关心。</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253)</i></b>1985年12月,芜湖市人民政府召开“芜湖市立功军人家属表彰大会”,我作为工作人员参与了会议准备、会务工作,并为《芜湖日报》写了社评、新闻报道。当天的头版、二版由本人与市民政局詹科长采写,刋发了我写的人物通讯《两代风流》等。大会上,作为立功军人家属,我爱人应邀出席表彰大会。报社记者专门拍了一张她参会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254)</i></b>芜湖军分区科长王昌银与民政局科长詹永征合作撰写的长篇通讯《市长与士兵》,在《人民前线》,《解放军报》登载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p><p class="ql-block">我与王昌银科长是老熟人,1983年在芜湖抗洪抢险时,在采访中就认识了他这个笔杆子。我爱人这张照片是1985年底应报社要求在家中拍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255)</i></b>1985年底,我退伍回到芜湖时,部队首长担心芜湖接收有问题,特地开出了军部介绍信,派专人陪我到芜湖市退役军人安置办公室办理交接手续。首长说,异地安置不接收,可以让军区出面协调,再不行,回部队继续服役。没想到,安办不仅接收了档案,还带人一起留下来在民政局上班。</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256)</i></b>刘国堂是我一个连队的排长,老山轮战结束后升任连长,谈了几个对象都吹了。我写了一篇《一位连长的烦恼》投《恋爱·婚姻·家庭》杂志,总编项光荣女士十分重视,于1986年专程到芜湖与我商定稿子内容。该文刋载后,全国各地的求爱信雪片般飞向杂志社。图为刘国堂与我在芜湖合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257)</i></b>我爱人是我老连队刘国堂连长的红娘。1986年,她在刘连长又一次“吹灯”后,想到了老同事刘洪。刘洪也为刘连长牵过线,最后被我爱人点破那层窗户纸,让这对有情人走到了一起。1986年,刘连长利用探亲假在芜湖与刘洪定下终身。我那有军旅情结的爱人在家里偷偷穿着刘国堂战友的军衣嘚瑟了一把。</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258)</i></b>有关战友刘国堂恋爱的故事上了《恋爱·婚姻·家庭》杂志,不久,他便与我爱人的老同事刘洪喜结良缘。我又写了一篇《一位连长的喜事》在《恋爱·婚姻·家庭》杂志发表。杂志社总编辑项光荣女士说,好多读者写信发表评论,只能选登几篇,这个策划很成功。图为1986年红娘与“新人”合影。</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4vntqbz" target="_blank">岁月如歌(23)</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