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在上海上海博物馆展出。</p><p class="ql-block">这次展出的文物来自伊朗国家博物馆、戈尔甘考古博物馆、拉什特博物馆、波斯波利斯遗址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博院(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通过″高原曙光″″辉煌时代″″信仰艺术″三个单元,阐释古代伊朗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p><p class="ql-block">展出的文物包含了建筑、雕塑、钱币、陶瓷、玻璃、金属、书法、绘画、织物等多各品类,同时映照出伊朗和中国文博机构通过丝绸之路交流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00年的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一只《有翼狮金来通杯》(伊朗国家博物馆收藏)和《动物纹金杯》是这次展出的主题。</p><p class="ql-block">(美篇 只能上传💯张拍摄照片 本人挑选最具有展览特点的实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有翼狮金来通杯》</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00-450年(阿契美尼德王朝)</p><p class="ql-block">重1897克</p><p class="ql-block">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圆锥形的酒具来通就已经出现,并逐渐流行于从爱琴海到西亚的广阔地域。可能源于人类最早用动物角制杯饮酒的习惯,逐渐发展出各种材料制作、造型更加精致的类似角状杯的来通。使用来通饮酒的画面经常出现在各种壁画中,所以来通应该是高等级生活的象征物。金质来通整体被塑造成有翼狮身,狮子后部是近乎锥形的垂直杯身,杯身上端饰有一圈莲花图案,其下饰有平行的凹槽线。狮子张嘴伸舌状,狮子的头部、颈部和胸部覆有鬃毛,前爪自然着地。双翅末端饰有三排羽状花纹,末端向前弯曲。</p> <p class="ql-block">动物纹金杯</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150-850年</p><p class="ql-block">吉兰省,马尔利克土丘45号墓葬出土</p><p class="ql-block">伊朗国家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金杯器身完整,作为随葬品出土于墓葬中。金杯表面以錾刻工艺制作三条分界线,顶和底部是几何图案的环带,中间是一条斜刻线纹,分界线将杯身分作上下两个区间。在区间内再以捶揲工艺制作了二组浮雕图案,各有一组行进中的三只独角兽和随机摆放的六朵花。不同处,就是两组独角兽相向而行。独角兽腿长体瘦,头向下弯,兽角指向下方。独角兽的鬃毛、胸部和膝部都装饰有羽翅图案,极富艺术想象力。</p> <p class="ql-block">半身狮像</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4世纪(阿契美尼德王朝)</p><p class="ql-block">法尔斯省,波斯波利斯</p><p class="ql-block">伊朗国家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半身狮像采用埃及蓝工艺,其头部、双肩和一个爪子得以留存。它可能是某器具的底座或其他物件的一部分。狮嘴内有孔洞,可能曾安装有其他材料(如象牙)制成的牙齿。指甲所在部位凹陷,可能也由其他材料制成。狮嘴呈咆哮状,头部和颈部上的图案让人产生狮子鬃毛的联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