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幼(本部)小一班课程记——《你好,小动物》

🌙、s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爱动物是幼儿的天性,《指南》中也指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引导幼儿关注和了解自然,逐渐懂得热爱、尊重、保护自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的活动分为以下探究途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打造“花草乐园”期间,孩子们对观赏区里的小鱼、小乌龟尤其感兴趣,每每生活活动时间总是驻足细心观察,交流甚欢。孩子和动物之间,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千变万化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指南》和《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既然孩子们对动物世界充满了好奇,为了支持幼儿的探索欲望和观察活动, 于是我们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班级进行了课程审议,制定活动总目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班级教师结合班级文化、核心经验要点、主题活动、家园共育、区域性社会资源等方面进行了课程审议和梳理活动脉络。</p> 第一次实地考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带着好奇心和观察欲望,第一次去到动物园进行实地观察。根据我们的调查表的观察方向,我们需要留意动物园的分布区、观察自己喜欢的动物住在哪里,属于什么区,是什么样的住所,观察他们的基本特征等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孩子们的参观结果,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了《你好,小动物》的调查表,将自己的所见记录下来,和同伴分享。比如,孩子喜欢的长颈鹿,他观察到住在草食动物区,有长长的脖子;喜欢的大熊猫,住在熊猫馆里,还记录了动物园的路线图,在鸽子广场附近;通过参观,了解动物园分为猛兽区、水族馆、草食动物区、小型动物区等等,对动物园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对喜欢的动物有了初步的探索欲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小动物调查表”支架、支持幼儿的探究,鼓励孩子们邀请爸爸妈妈一起参与到调查中,去发现小动物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园后,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画下了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我们帮助孩子进行了统计。喜欢陆地动物的有11人,喜欢天空飞翔动物的有8人,喜欢水里游的动物的有7人,全班参与。通过一份小小调查表,孩子们运用画一画、说一说等形式进行记录,培养孩子耐心观察、细致思考的品质。</p> 第二次实地观察动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动物园不仅是观赏动物的乐园,更是一个科普教育的好场所,让我们一起踏入萌宠的奇妙世界,观察不同动物的自然行为,感受每一种动物的独特之处。经过初步的探究了解、观察之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利用假期,当孩子们再次去实地观察时,我们有目的的引导孩子根据自己所画的喜欢的动物去进行探索与观察,大致分为了海洋、陆地与天空的观察小组,我们鼓励家长引导孩子观察动物的基本特征、外貌特点、生活习惯、行走姿态,了解小动物的本领等。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激发他们对动物探索的好奇与兴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好遇到小长假,假期里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们去到了不同地方的动物园进行观察,扩宽孩子的眼界,在了解自己喜欢的动物特点基础上也认识更多种类的动物。</p> 春日研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我们也利用春日研学的机会,让孩子们做好出行计划表征,带着自己对小动物的探索问题,再次实地观察。因雨天出行有限,孩子们选择深入观察了大熊猫,通过大屏幕的科普宣传片了解了它的出生过程、饮食和生活习惯,近距离看到熊猫身上的黑白斑纹特征、熊猫吃食的样态、玩耍和睡觉的样子及行走姿态,兴奋不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对可爱的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心,亲子参观、春日研学活动可以让孩子近距离接触小动物,能够给予幼儿心灵的触动及由浅入深的观察。</p> 亲子共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在探究小动物的特征及本领的过程中,会有所思考:为什么小鸟能在天上飞?大熊猫除了吃竹子还有什么其他的食物?水里游的都叫小鱼,可是有哪些品种呢?为什么水母会发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亲子共研的方式,能让家长们主动参与到小动物的探究活动中,激发孩子的学习需求,带着我们的问题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观看纪录片视频、有趣的动物知识普及片,培养查资料助学习的有效学习方式深入的了解动物的特点及本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追随孩子们的视角,顺应孩子们的兴趣与观察要点,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实地观察,以调查表的形式呈现孩子们对小动物们的外形特征及本领的了解结果。</p> 知识扩展与分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是天生的科学家、探索者,在探索小动物的过程中,他们认真观察,从而感知了解小动物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在猜想、思考、尝试的过程中,探索小动物们的其他奥秘,发现了更多具有特殊本领的动物,也乐意相互分享着自己的发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动物的本领也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动物都有自身的特点与本领,扩展知识圈,丰富孩子的已有经验。在这一阶段的探索中由初步认知到加深了解动物的基本形态特征及本领。</p> 动物做游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们共同探索和了解了小动物的基本特征、本领、生活习性后,孩子们对小动物的探索已不在局限于书本、动画、视频的查阅,他们更想通过多元的材料表现、创造和模仿喜爱的动物。于是我们和家长、孩子共同收集了与活动主题相关的材料投放到区域当中进行互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造型与身姿,通过美工活动,孩子们利用废旧物品和常见的美术工具,与老师、同伴、家长一起制作了多种动物手工、绘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搭建游戏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利用建构区的材料为小动物搭建了“家”和动物乐园,采用了围合、架空等搭建技巧,从平行搭建到初步与同伴合作搭建,并将数学中的模式渗透其中,在不断的尝试中呈现作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科学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操作匹配材料,发现动物们的身上都有着不一样的花纹。通过观察、认识动物的外观,关注不同动物的外形特征并比较其异同,来进一步了解动物。知道了更多动物们的外表特征、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从而引发对于动物朋友的关爱和珍惜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影子”游戏,通过影子的变化,创造出各种动物形象,感知光与影的关系及光的投射现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通过动物故事分享会的形式。在绘本、律动中了解一些常见小动物的斑纹、脚印等特征,与同伴、爸爸妈妈一起玩律动游戏、动物模仿秀,模仿动物的行走姿态,我们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不同动物的形象、声音特点,在模仿中,让自己化身成喜爱的动物,尽情地体验游戏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都知道,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中的幼儿是积极的、主动的、愉悦的,在每个游戏中,孩子们都尽情欢乐,模仿和体验小动物的行走姿态及声音,学习小兔子的跳、小乌龟的爬、小猫的走、小狗的跑等动作技能,通过一系列的体育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动作技能的发展,支持幼儿探究、学习与成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课程活动的深入发展,孩子们对动物的探究兴趣越发浓厚,经过团讨,我们分成了陆地、天空、水族三个小型项目组,在周末家庭日,利用周边的区域性社会性资源,和爸爸妈妈一起准备观察工具,带上观察记录表及观察问题走进南方花鸟市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亲密接触小动物,深入观察动物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陆地组的小朋友们选择了常见的小兔子为观察对象,天空组则是五彩斑斓的鹦鹉最吸引人,水族组的孩子们选择观察最喜欢的小鱼,多种多样的小鱼更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p> 水族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斑斓多彩的鱼缸里,有天使鱼、斗鱼、金鱼、龙鱼、鲤鱼、小丑鱼等等,孩子们发现原来平时我们称呼的“小鱼”都有各自的名字,它们长得都不一样,身上的花纹也各有不同,性格特点也不一样,天使鱼很温柔,可是斗鱼很凶,不能住在一起。鲤鱼需要很细心的照顾;通过观察和讲解,水族组的孩子们加深了对鱼类的认知,也带回了喜欢的小鱼放在了班级自然角里。</p> 陆地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陆地组的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了小兔子,它们发现原来兔子不只是白色的,兔子的眼睛也不都是红色的,小兔子不是只吃萝卜的。原来兔子有灰色,有黄色,有杂交的颜色,眼睛也有黑的、棕的。小兔子在笼子里是可以站立,小兔子会吃它自己的便便等等。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知道了更多关于兔子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p> 天空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空组的孩子们选择鹦鹉,是因为鹦鹉那五彩斑斓的羽毛,但是在亲密观察后,他们了解到原来鹦鹉不都是五彩斑斓的,也有纯色的,并且鹦鹉会说话是最吸引他们的,纷纷教鹦鹉学舌。鹦鹉还喜欢吃虫子,它可以站在人的肩膀和手上,作为宠物。在观察过后,孩子们记录下了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与其他组的同伴分享。</p> 小组表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园后,孩子们以小组形式进行了观察表征,将小动物的基本特征、本领进行思维导图的汇总。我们从幼儿的兴趣入手,积极引导,不断深化孩子们的话题,维持他们探究的积极性,孩子们在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中,对小动物拥有更深的认识。</p> 亲近与饲养小动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园饲养活动能让孩子真切的感受到动物的生长变化,感受到动物生命的存在,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和动物生长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同时,饲养活动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结合我们班的微课程《我们的花草乐园》,刚好我们的自然角正在进行重建,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小鱼带回了花草乐园进行饲养。有了之前的饲养经验,也在一次次的观察了解中更清楚小鱼的生活习惯,这一次,它们照顾得更上心了,轮流换水、喂食,还会给小鱼和其他小动物晒太阳,仔细观察小鱼的生长变化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与小动物的多维互动中,我们充分调动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体验、去感知,不断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探究兴趣,丰富有关小动物的活动,积累相关经验,培养幼儿喜欢亲近动物,关心和爱护小动物的积极情感及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p> 环保宣传画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类和动物相互依存,孩子们为小动物设计了“保护动物”宣传画,呼吁大家要学会保护动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行为与自然现象去思考如何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我们一同科普了国家的珍稀保护动物,观看了保护动物的宣传视频及海报,学习了垃圾分类和保护自然的方式,在思考中,他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捕杀野生动物,不非法买卖,不吃野生动物,不乱扔海洋垃圾,要关爱动物等等,并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了环保宣传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带着自己的环保宣传画在班级、幼儿园、社区里和同伴、老师、保健医生、保安叔叔以及路人进行宣传,将环保宣传画落到实处,普及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的理念。有意义的宣传画获得了爸爸妈妈和路人叔叔阿姨的点赞,也让孩子们展现自我,敢于表达,增强自信。保护动物与自然,从小做起,渗透在生活中的每一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你好,小动物》的课程活动中,我们将主题墙变成幼儿探索中,深度学习的表征墙,呈现幼儿的活动发现、探索与发展。我们会对活动进行阶段性总结,帮助幼儿进行活动回顾,支持他们新的想法,进一步提升幼儿能力发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初见小动物(活动开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采用调查表加调查结果的呈现方式帮助幼儿梳理已有经验,找到共同的兴趣点:多样的小动物。并有意识的形成分组,为后续探索小动物的活动做好铺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探索小动物(活动推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阶段的实地探索中,除了观察自己喜欢的动物,也初步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观察其生活方式与形体特征,思考每种动物他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探究欲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次通过春日研学及亲子共研的方式查阅资料、实地近探,了解动物基本特征与本领,梳理相关经验,发现生活中有一些特殊本领的动物,并将共同收集的材料均投放到区域当中,以材料支持五大领域核心经验的均衡发展,将游戏过程记录与同伴分享,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将活动表征及幼儿发展轨迹呈现于主题墙,可随时回顾、产生新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亲亲小动物(深入探索项目分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对“小动物”的兴趣日益浓厚,便进行了第三阶段的深入探索,以项目小组的方式,选择本组喜欢的一种动物进行深入观察,自行分成天空、陆地、水族三组,利用社会性资源——南方花鸟市场,与家长共同出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各小组绘制观察表征,大胆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更直观的体验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并将观察记录呈现于主题墙,相互分享经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爱护小动物(活动总结收获与分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来源生活,回归自然,对大自然的敬爱是每个人的责任,孩子们用画笔绘出的环保画落地实处,想说、敢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基于主题活动背景下的班级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有许多想法和收获,我们尊重幼儿“说”的权利,将自己在这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所想以图文、照片的形式记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活动最后,孩子们记录了自己在其中的发现与收获及更多的探索方向,我们也为孩子的探索课程进行了留白,待更多的教育契机生发,再次与孩子们共探动物的其他奥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亲近自然、喜欢动物,是我们对3-4岁儿童进行热爱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形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课程的开展,幼儿在创作、游戏等活动中,对动物表现出了喜爱的情感;在听故事、看绘本、大胆描述的过程中,了解了动物的外形特征;在饲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习如何与动物相处,如何爱护动物等,培养了孩子们有爱心、有责任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品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活动追随儿童脚步,始终基于儿童问题视角,在观察、发现、聆听中给予幼儿支持、鼓励,让幼儿主动探索,让课程回归自然、回归生活。</p>

动物

孩子

幼儿

观察

活动

探索

我们

喜欢

探究

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