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新疆行(二十一)烈士英魂守护的天山公路—大美新疆独库公路

<p class="ql-block">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有这样一条公路,它翻越了天山,让南北疆不再遥远,它每年只开放四个月,它曾经是一条秘密的国防公路,如今中国最美的自驾旅游公路,它就是新疆独库公路,也是一条烈士英魂守护的大美公路。</p> <p class="ql-block">独库公路起点从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到阿克苏库车县,独库公路是217国道的南段,全长561公里,因为贯穿天山南北,将原来南北疆的路程缩短了一半,所以又称天山公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独库公路始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中苏两国关系恶化,边境线磨擦日益增多,流血冲突事件不断。另外中国和印度因为边界纠纷到1962年演变成大规模武装冲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边环境的恶化,使得中国更加重视国防建设,备战工作逐步升级,交通建设成为备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库公路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动工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面积400.31平方公里312国道与217国道在这里交汇,连霍高速公路与城区道路相连。东至乌鲁木齐、吐鲁番,西至赛里木湖、伊犁,北连克拉玛依魔鬼城,喀纳斯景区,南通那拉提,巴音布鲁克等景区,具有突出的地缘优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最美自驾公路—独库公路从这里出发,百里丹霞风景道与301省道在这里与独库公路交汇,独山子是独库公路与301省道重要的自驾旅游目的地。被誉为天山旅游的桥头堡。这里有独山子大峡谷,泥火山,独库大本营,独库公路博物馆,东湖动物园,阿拉山温泉以及石油工业遗址等旅游资源,享有“天山骄子”“休闲之都”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独库秘境,亿年奇观的独库大峡谷是一处经过天山雪水亿万年冲刷而形成的峡谷,曾荣登《国家地理》杂志封面。它座落于中国最美公路独库公路的起点,是独库公路的第一景,也是国家4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独山子大峡谷拥有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峡谷谷壁陡峭,布满刀刻斧劈般的褶皱,天山雪水冲刷这里的土壤形成的冲击沟壑,在谷壁雕凿出万仞奇观。</p> <p class="ql-block">谷肩地面是荒漠草原,站在谷肩向北瞭望,依连哈比尔嘎雪山的苍茫壮阔尽收眼底。20世纪80年代末摄影师李元用镜头纪录了独山子大峡谷,并将作品发表于《国家地理》杂志,从而让世界知道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独库公路地势曲折险峻,沿途要穿越大量的悬崖绝壁,冰雪冻土,雪崩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跨越莽莽天山山脉,翻越四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冰达坂,一路上可以说是“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p> <p class="ql-block">从独山子出发,翻过依连哈比尔嘎山的最高处,就是哈希勒根达坂,这是独库公路上的第一个达坂,海拔3300米,可以看到积雪常年不化的雪山。这里冬季的积雪厚度高达10米多,夏季最高温度也只有10度左右。</p> <p class="ql-block">独库公路1983年正式通车,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从此结束了南北疆之间天险隔绝的状态, 南北疆不再遥远。这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贯通天山,化天堑为通途的公路,也是我国西北边陲的第一条国防公路,它连接了新疆南北,对新疆的经济建设、民族团结及国防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的独库公路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景观公路,它路况良好,都是柏油铺装路面,双向两车道,但多数是高海拔盘山路,并且急弯多,陡坡多,所以要小心驾驶,独库公路蜿蜒曲折的在天山崇山峻岭中一路向前,穿越雪山峡谷,沿途的风景让人惊叹,那拉提草原是我看到的最美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夕阳下九个太阳的奇观让多少人看到落日后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独库公路在长达10年的修建过程中,有168名烈士在此献出了生命,他们永远长眠在公路的乔尔玛革命烈士陵园,永远守护着这条高原雪山上的英雄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乌鲁木齐军分区为纪念修建天山独库公路而英勇献身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交通总队)筑路官兵,修建了一座烈士纪念碑。2006年6月10日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厅,武警交通二总队及伊犁州,尼勒克县共筹资150万元,对这座饱受风雨侵蚀的纪念碑进行全面的修缮,并且以这座纪念碑为基础,在其附近修建天山独库公路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耸的烈士陵园纪念碑 ,新建的烈士陵园和天山独库公路纪念馆共同构成了天山公路烈士瞻仰纪念区。</p> <p class="ql-block">独库公路烈士陵园纪念碑碑高20米,表面用浅色大理石装饰,纪念碑的正面是时任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的题字“为独库公路工程献出生命的同志永垂不朽”红色大字。背面基座上镌刻着为修建独库公路牺牲的烈士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碑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路是躺下的碑,碑是竖起的路,中国人民解放军00129部队三十四年前筑路天山,浴血奋战十余载,一百多名官兵牺牲,上千人负伤致残 ,创造了“信念坚定,甘于奉献,顽强拼搏,争创一流的天山精神”,岁月峥嵘,几经风霜,这支部队就是现在的武警交通二大队。三十四年来,武警交通部队立足西部,扎根边疆,自强不息,矢志创业,在中巴、新藏、沙漠公路等一大批国边防工程建设中当先锋,打头阵,为边疆的团结稳定和繁荣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三十四年后武警交通二大队重返天山改建独库公路,誓以天山英烈为榜样,以天山精神为动力,忠实屡行职能使命,为边疆各族人民再立新功。</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武警部队交通二大队</p><p class="ql-block">公元二00八年八月</p> <p class="ql-block">在独库公路烈士陵园我见到了天山守望者陈俊贵,通过他的讲述我知道了他的故事,知道了为修建独库公路牺牲的烈士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俊贵1979年9月从辽宁省参军后随所在部队从驻地湖北省赴新疆新源县那拉提修建天山深处的独库公路大会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0年4月6日,修筑天山公路的基建工程兵某部1500多名官兵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部队面临寒冷冻死,断粮饿死的危险,唯一与外界联系的电话线也被肆虐的狂风刮断。为尽快的与40公里外的施工指挥部取得联系,得到救援,陈俊贵与班长郑林书,副班长吕强 ,战友陈卫星前去山下部队请求救援。因为任务紧急 时间仓促,四个战友只带了一把防备野狼的手枪和二十几个馒头便出发了。一路上风劲雪疾,在海拔3000多米高寒缺氧的雪山上,他们手牵着手,连走带爬艰难前行。想到战友他们一刻也不敢停歇,在大雪铺满的雪山上,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悬崖,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第二天早上他们迷路了。经过两天两夜不停的前进,身体已经透支到极限,跌坐在雪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而他们现在只有最后一个馒头了,大家看着这最后一个馒头谁也不吃。班长郑林书做出了一个庄严的决定,他说:我和吕强是共产党员,陈卫星是老兵,陈俊贵是新兵,年龄又小,馒头让他吃!陈俊贵知道这个馒头谁吃谁能活着走出去,他说分成四份大家一起吃,可班长说不行,你一定要吃,陈俊贵含泪吃下这个馒头。班长郑林书一直负责开路 所以他的身体透支最严重 ,坚持四天三夜后终因体力不支倒下了,临终前他用最后的力气对陈俊贵说:我死后有两个愿望,一是死后能埋在附近的山上,永远守护着战友和这条路,二是因为使命在身 ,生前没能好好孝敬父母,托付他能到老家看望一下班长的父母。没过多久副班长吕强也倒下了。陈俊贵和陈卫星掉下山崖被哈萨克牧民所救,把施工官兵被暴雪围困的消息报告了指挥部,1500多名战友得救了,可22岁的班长郑林书, 21岁的副班长吕强却永远长眠在积雪覆盖的天山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俊贵右腿肌肉被冻死, 在医院治疗了三年被评为甲级二等残疾军人回到辽宁老家,回到家乡的陈俊贵被政府安排了电影放映员的工作。陈卫星两个脚的脚趾头都被冻掉了。</p> <p class="ql-block">1985年10月,陈俊贵看到“天山行”这部电影时,镜头中那一幕幕仿佛就在昨日,他想到班长的临终遗言,作出了改变他一辈子命运的决定,重新回到埋葬班长的天山脚下,陪伴班长。他辞掉了正式工作,带上自己的妻子和六个月大的儿子,回到天山,在班长墓前不远的山坡上安下家。妻子在临行前想到了在新疆的困难,可是到天山后才知道困难远远比想象的大。陈俊贵由于腿受过伤,不能干重活,全靠妻子打工维持家里的日常生活,还要给他治疗伤残后遗症,喝粥吃咸菜是经常的事情,儿子没有新衣服,没有玩伴儿,甚至凑不齐上学的学费,在最初的二十四年他们没有要国家一分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初他们来天山的时候只是想着为班长守三、五年再回家,可是他想到班长临终前的嘱托, 想到那一个救命的馒头,想到自己对班长的承诺,他无法忘记,更无法回头 ,这一守就是近四十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独库公路烈士陵园建好后,尼勒克县政府找到他,请他做烈士陵园的守陵人,并且给他解决了户口问题,成为国家正式工作人员。陈俊贵把班长郑林书和副班长吕强的墓迁到烈士陵园。他的儿子长大后成为一名军人,在武警交通二大队重返天山改建独库公路时他要求调回父亲从前的老部队,参加了独库公路的建设。从部队转业后安排在独山子交通局工作,他和父亲一样心系独库公路,不忘那些为修建独库公路牺牲的烈士,回到烈士陵园接替父亲继续做陵园守陵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到这些我心里非常感动,在那个艰苦的年代 ,筑路英雄们仅凭着简单的工具,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最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凭着对祖国的热爱,凭着军人的一腔热血,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这缺氧的高高的天山创造出人间奇迹,这是一条悲壮的公路,这是一条浸透了情感的公路,几乎每三公里就有一个军人倒下,当我们走过这里时一定不要忘记他们,向烈士们献上一束鲜花,向烈士们敬上一个军礼!因为有了你们,我们的今天才能幸福安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乔尔玛烈士陵园成为当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党员模范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俊贵2014年2月10日晚,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颁奖中,陈俊贵入选。</p> <p class="ql-block">独库公路两旁的风景非常美 这是只有在新疆才能看到的美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驾车走独库公路是我几年前的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独库公路你的美,你的悲壮,让我今生再也无法忘记!你永远在我心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 者 褚丽君</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