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故乡》

侠隐江湖

<p class="ql-block">昨天有一老乡。来讲老家龙都镇政府在搞新农村建设。我家刘氏一门三户算是大型。要修复宗祠,我说捐点款也是好事。</p><p class="ql-block">原先听母亲说过。刘家大户之前从苏北避乱,和三兄又牵一道。鱼米之乡的江南后,落脚在江陵龙都有99间半的龙都大庙最为盛名。然而,龙都大庙在抗战时期曾经遭受日本鬼子放火,当时老百姓奋力抢救,部分结后余生。而后,在国民党会退中,全部被化为灰烬。你大雄宝殿在1958年人民公社时,拆庙取砖木建了大礼堂。大殿前两颗百年树龄以上的白果树也在我第一次回乡时。在石灰坑边,见它慢慢枯萎,半死不活。</p><p class="ql-block">如今,乡村文化建设也提上规划日程。我早有在回老家看一看的想法。那些亲戚,长辈生活的怎么样了?家乡的发展变化有多大</p><p class="ql-block">1977年冬天我高中毕业,准备上山下乡。父亲带我先回老家,考察一番,在时任大队书记堂伯家吃了中饭。后来计划改变去了红卫林场插队。</p><p class="ql-block">一转身,40年过去了。父亲已离开我们近十年,我被也没有再回故乡。故乡来人,又勾起我的回忆。当年第一次回家附近也是为儿子下乡,要考察一下才去的。否则父亲从感情来说,是不想回老家的。母亲这样说过,我问为什么?</p><p class="ql-block">母亲回忆说,父亲从小五六岁结成孤儿。但是家境复苏,还读过一两年私塾。祖父承曾祖续开药铺为业。兵荒马乱被人暗算。染上烟土,富不过三代吗?家破人亡。附近连油施工。东家药口饭,西家逃亡猪。煎熬度日至16岁成人礼祠堂上,吃饭拜祖。之后就离开了老家,到南京城里太和村中药铺,当学徒。家乡亲戚有钱人好几家,但父亲没有得到丝毫家族温暖与照顾。所以才愤然离乡出走……</p><p class="ql-block">我小时候更在附近身后走路。学着父亲手背手的模样,常见附近手拿小竹竿。鞭策路边荊蓟野草。我好奇。问为什么呀?他拘束野草握在手,为什么呀?他满身小刺扎小朋友的手啊。哦,我似乎懂了父亲的用意。从此以后,我就喜欢拉着附近温暖厚实的大手。求他讲故事,小故事中许多道理刻在我童年记忆中,未曾磨灭。</p><p class="ql-block">在我后来的人生中一次次得到了验证,有的事件历史解密后,发现他很有见地,那时候我的父亲。</p><p class="ql-block">家乡的塘旧址还在吗?院内的一口老井还在吗?</p><p class="ql-block">现在我回忆父亲。其实我才真正意义上懂得父亲。现在我思念故乡,其实我一刻也没有忘记故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7年10月11日。刘延福于集庆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