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十六天北海道自由行,所见良多,体验深刻。比之以前两次每次六天的跟团游,我们要自己选择交通,要宿泊,要每每进去大小超市便利店买吃的喝的,要去饭店吃饭,要问路,问事儿。每次都能得到热情,得体,礼貌,起码是平静的回答,解释,说明。真的没有一次是逃避的,冷淡的,不耐烦的,敌意的。</p><p class="ql-block"> 每个JR绿色窗口,每个旅游案内所,每个巴士交通中心的售票人员,都是正规,规范的工作身姿,票券放在小盘子里,或者桌面上,双手推给你,或者递给你,不会一扔,不会冷脸。</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日本旅游业,硬件设备是一流的,服务水平也是一流的。</p><p class="ql-block"> 到处是安静的,车厢里,候车室里,各种购物场所,餐馆里……没有吵吵嚷嚷,打架撩声的,没有大声说话,没有见到车厢里边打手机。</p><p class="ql-block"> 每次问路,都会得到热情的指示。印象记忆深的,两次被人带领引路。一次是到了后第三天,在北海道最北端的小城稚内,下火车后直奔宗谷岬游览,回来后天色已晚,急于寻找预定好的一家叫做もしりぱ(moshiripa)的民宿酒店,用导航有点儿乱套,我们不大会用,实际就在附近。问及路人,那人一身工装,拿着图纸急匆匆走路,被我俩拦住了。他给我们指明讲解了后,干脆给我们带路了。转了几个弯,看到酒店了,停下告诉我们前边那座白色的二层建筑就是。我们赶紧说,麻烦你了,耽误你时间啦!人家反而是连连对我们鞠躬,连说没关系,旅行愉快!这是刚来第一次碰到,后来更是多次每每问路问事儿被鞠躬,是不是看到我俩老头老太太呀,对年轻的可能不必如此殷勤吧?也未可知。总之态度够好的。</p><p class="ql-block"> 另一次在函馆,下了路面电车,远远看到了五棱廓塔高高耸立,为了节省腿力,必须尽量直线前进,不走绕远的大路,要沿小巷过短桥,僻静安全啦。小巷倒都是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的,只是有所曲折,渐入迷境。急忙问路。一家庭主妇给我们说明了后,把刚刚采买的鲜花和菜蔬一把塞给他的丈夫,“你拿着,我送送他们”“哎呀,别耽误你的时间,我们明白了,按照你说的可以自己去了。”妇人边走边说,我现在有时间,一大把时间,没事儿。我每天早晨在这一带散步走路锻炼,我知道路。一直走了十几分钟,路上还不忘给我介绍一所房子旁边一丛非常艳丽亮眼的花叫什么花。再走就是塔根儿了,方才停住。我们连连道谢,妇人双手盖膝,频频鞠躬,笑容满面,口中连连“旅行愉快,注意安全,注意车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印象特别深刻的问路求助。从函馆乘坐道南渔火线到达木谷内,根据攻略知道开往松前城的巴士站点在站前广场对面,待穿过偌大广场到达站牌,只见前后左右空无一人,非常漂亮的广场,各种建筑物,就是看不到一个人。(人少,北海道特点)我们急需确定是不是这儿发车,是不是牌子上的时间。(上午九点零四分,只此一班)广场上的情景让我们心里发慌没底,这哪里是巴士发车点,?腿那么疼又不好穿过广场返回进去火车站问人。东找西找,好不容易看到有个人在一间类似于吸烟室的屋子里,急入内询问,原来这是手机充电室,待我说明后,那人也是说不清楚这巴士的情况,最后说他自己也不是本地人,第一次来木谷内。又忽见马路对面一男子背双肩背行走,认出是和我们同一火车来的韩国男子,不知他在干什么,我急招手,口中唤之,“请稍等,有事相询”,急步趋前,那韩人竟如听不见看不见般快步溜走。如此只好用力扒开还没有到营业时间的7-11超市的自动门(这不对了哈)</p><p class="ql-block"> 没办法了哈,孤注一掷了哈。老伴甚至打算没有车去松前咱们就原路火车返回吧。</p><p class="ql-block"> 只见一位职员正在整理商品,看着我说还没有到开门时间,并没有问我说自动门还没有启动你怎么进来的。我急切之情溢于言表,那人放下手中的活儿,急急进屋拿出一张塑封的时刻表,指着上边的文字给我讲解,又立刻改变主意,“跟我来,跟我来”</p><p class="ql-block">快步在前,斜身引导我们,出门来到站牌下,明确告诉我们,就是如站牌和时刻表所示,九点四分有一班此地发车去往松前城。上午仅此一班。我面露担心之色,追问“一定会有吗?”“一定会有,一定的,准时发车。”终于放下心来,口说,ありがとう,那人含笑而去。此时距离九点四分还有十多分钟,忽然发现牌子上有图案,日元一万元和五千元的纸币打了❌,一看文字说明,是说车上购票一万元和五千元纸币不能使用,也不能塞进机器换零钱,上车前要准备有一千元的纸币和其他硬币。我才想到千元纸币都花光了,只剩下万元纸币和不多的硬币了。第二次求助吧。赶紧吧,车快来啦。又进去了,急急说明,人家一听即懂,这位职员不管钱,朝屋里人喊了一声,有位客人要换钱坐车,快点儿!屋里的人很快出来,接过我的万元纸币,急入屋内,旋即持一叠千元纸币过来,一五一十数给我,摊开成扇形,由我数清接过。还忙里偷闲聊了几句。“中国来的啊?中国哪里呀?北京啊?中国很大,北京很大。……”最后两人又是标准鞠躬送我俩离去。没有因为我们没有买东西拒绝换钱,还是这么大面额。九点少过,巴士如约而至,准时发车。六十公里,沿途站点很多,每个站牌旁边都是一座小巧的,艺术化的造型的,外形没有重样的候车室。司机听出我们的担心,告诉我们,不用担心过站,不用按铃,到了松前公园门口他会重点报站叫我们。……</p> <p class="ql-block"> 还有几点印象深刻的事,前边各集都没有写进去,现在补充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 一 :记得几年前网上讨论过日本的下水道井盖表面图案挺艺术化的事儿。讨论的还挺热闹的。说我们可否也学学,这次还真的拍到了实物了。</p> <p class="ql-block">阿寒,钏路一带的象征丹顶鹤。并且注明是污水井盖,(不是雨水)</p> <p class="ql-block">丹顶鹤,和阿寒湖名物玛丽茂(球藻)</p> <p class="ql-block">阿寒湖游船,樱花,雌雄阿寒岳。</p> <p class="ql-block"> 二: 在钏路的旅游案内所办理报团一日游时,我问交的钱包括沿途几处景区的门票吗?她们回答,所有山水自然景观景区都是没有门票的。果然如此,一路道东三湖,摩周湖,阿寒湖,屈斜路湖,硫磺山,钏路湿地,这些自然景观景区,虽然都有人工建设的旅游设施,但是都不要门票。不仅是在钏路,回忆这十六天经过的八座城市的景区,除了有室内部分的,比如網走监狱,五棱廓塔登塔,其他自然景观景区全部不收门票。甚至札幌白色恋人工厂大门里边那么漂亮的庭园,函馆山顶看夜景的那么宏大的观景台,也不需要门票。如果说白色恋人工厂,最后大部分游客是要购买产品的,函馆山顶观景平台可是大投入的,其他景区入口处的游客服务中心也是造价不菲的。可是,他们仍然秉持了自然景观景区不收门票的国际通用惯例,这一点值得我们国家旅游界好好思考一下。总是把河流山川峡谷等自然景观圈起来,景区大门那么远,不入内不得得见芳容,票价畸高,必须花钱乘坐接驳车……等等。能不能逐步改一改呢?</p> <p class="ql-block"> 三: 在根室,我们进入北方四岛资料博物馆,进门后导游工藤力走到一台差不多有一台饮水机那么大的机器前边,一按,里边吐出一双拖鞋,再按又是一双。还是軟质不凉的。工藤说这是拖鞋消毒机,放心尽管穿用消毒过了的拖鞋。因为博物馆全部是木地板,所以要穿拖鞋,还是消毒过了的。便于多人使用。他们考虑挺细致的。</p> <p class="ql-block">四:所乘坐过的公交巴士,不论是市区内的还是远郊长途,司机都是对乘客礼貌有加,乘客从他座位旁的前门下车,司机都是一人一个点头微微鞠躬,口中不停滴谢谢谢谢。一次一群中小学生下车后站在车头左前方,司机连续一连串朝着孩子们点头鞠躬谢谢。</p><p class="ql-block"> 乘客在巴士停车后才会站起来,不用急急提前去车门口等待,保证了安全。有时连续几个人换零钱付款,后边的人都是默默滴排队等候,没人催促。我们注意观察了司机的动作,乘客把千元纸币塞进机器,他就用食指和中指并在一起,规规矩矩指点屏幕,请乘客确认钱数,只待下边吐出硬币。后一位乘客来了,他又是一遍相同的动作。</p><p class="ql-block"> 即使是在远离城镇几十公里的的农村山野道路上的巴士线路,站牌上写着几点然后精确到几分的到站时刻,我们在去往松前城,阿寒町,宗谷岬的三次乘车中时,体验到了。望眼欲穿心里打鼓时,巴士准点准时来到。每次都是这样,无一例外。</p><p class="ql-block"> 五:普通列车上的厕所,洁净程度堪比星级酒店,没有一点儿水渍污点。</p><p class="ql-block"> 六: 真的是到处没有垃圾箱,城市乡镇街道上都没有,在松前城这种山野中的名胜古迹里,仍然没有垃圾箱。我们在街心花园吃过午饭后只好手提垃圾袋进入公园,在服务中心购票登天守阁城楼时给一个工作人员小姑娘做了无处扔的手势,小姑娘满脸笑容,给我给我,接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好,记忆碎片就这些了。</p>